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2_T3861-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565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2_T3861-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3861-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3861-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3861-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3861-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30B 22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XXXX2020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barley(wheat)-cotton double cropping of full mechanizationproduction2020-XX-XX 发布2020-XX-XX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2/T XXXX2020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扬州大学、农业农村部南

2、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瑞显、周治国、陈德华、潘宁松、石磊、杨长琴、张国伟、杨学明、倪万潮。DB32/T XXXX20202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田块、机械、品种要求与主要田间管理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本标准适用于麦棉轮作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404.1主要农作物种子标准禾谷类GB 4

3、407.1主要农作物种子标准纤维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总则GB 16151.9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播种机GB 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GB/T 21397棉花收获机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9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650喷雾机(器)作业质量NY/T 1133采棉机作业质量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3015机动植保机械安全操作规程NY/T 3213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3247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4、DB32/T 3520早熟棉直播栽培技术规程3基本要求3.1田块田块集中、连片、平整,配有道路、沟渠及其他农田设施,预留便于作业机械调头的机耕道。3.2机耕道规划3.2.1田间道路田间道路使用硬实路面,路面宽度 4 m 以上,最大纵坡不得大于 11%。设计为单车道,速度不大于 15 km/h。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前后无障碍物、通视良好的道路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DB32/T XXXX20203宽度不小于 6.0 m,有效长度不小于 10 m。另设置一段水平路段并加铺与交叉道路相同的路面作为机耕便民道。3.2.2进出田坡道在田角设置坡道,坡道为扇形合成坡,坡度不大于 18%,宽度不小于

5、3.0 m。坡道应采用混凝土面层。3.3机械作业机械为合格产品,符合产品相关标准要求,性能和可靠性等达到设计指标。作业机械维护调试良好。安全技术要求执行 GB 10395.1 的规定。3.4机械作业3.4.1操作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关键环节设备操作按要求规定应取得相应的证件。机械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应穿防护服。3.4.2机械操作作业前应检查、调试作业机械,进行试运转,保证机械工况正常。遇有运转不正常或其他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田间作业应提前规划好路径。安全技术要求执行 GB 10395.1 的规定,机动植保机械操作执行 NY/T 3015 规定。3.5品种选择大

6、麦(小麦)选择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大麦品种或全生育期 210天内的春性中熟或半冬性早熟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棉花选用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适合当地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虫)结铃性强、生育期 110 天内早熟品种,且株型紧凑,并对脱叶剂敏感及能适应机械收获等农机作业要求。棉花种子质量应符合 GB4407.1 的规定。4麦作生产4.1耕整地棉花收获后,用粉碎机粉碎棉花秸秆,将秸秆切碎规格至 6.0 cm 以下,抛撒均匀。用旋耕机耕整地,秸秆旋耕至地下(2030)cm,旋耕机作业质量符合 NY/T 499 规定。4.2播种4.2.1播期11 月

7、 15 日前播种。4.2.2播种量一级标准良种高产田块播种量(912)kg/亩,中等肥力田块(1215)kg/亩,肥力较差田块 15 kg/亩以上。4.2.3播种技术用旋耕施肥播种机条播,播种行距(2025)cm,深度(35)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后密实覆土。播后持续干旱,应及时窨水(满沟水渗透、田面不积水),实现一播全苗。4.2.4播种施肥机械DB32/T XXXX20204选用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执行 GB 16151.9 规定,安全技术要求执行 GB10395.1 的规定。4.3作畦开沟畦面一般(34)m,内三沟的纵沟深(3040)cm,横沟深(3050)cm

8、,田头出水沟深度达50 cm 以上。外三沟的田头沟、隔水沟和主排沟深度分别达到 1.0 m、1.2 m 和 1.5 m 以上。可选择带开沟机的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播种施肥同时完成开沟。4.4田间管理4.4.1施肥施纯氮为(1315)kg/亩;P2O5为(67)kg/亩;K2O 为(67)kg/亩。氮肥基肥占 70,平衡肥占 15%20%,拔节肥占 10%15%;磷、钾肥基肥占 50%60%,拔节肥占 40%50%。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基肥在播种时用反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完成;平衡肥及拔节肥施肥机械可选用撒肥机械、化学液肥施用机、无人机等,可依据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安全技术要求

9、执行 GB 10395.1 的规定,机动植保机械操作执行 NY/T 3015 规定。4.4.2水分冬前遇旱(20 cm 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60%),浇越冬水;春后遇旱结合施拔节肥灌溉。4.4.3化学调控拔节初期(2 月底 3 月初),对群体偏大(每亩茎蘖数超过 80 万)的麦田,可用矮苗壮 60 g/亩叶面喷雾防倒。4 月中下旬结合病虫防治,喷施氨基酸或腐植酸等叶面肥 12 次防早衰。4.4.4病虫草害防治执行 NY/T 3247 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执行 NY/T1276 的规定总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备应符合GB/T8321 的规定。采用喷杆式喷雾机、机动喷雾机、电动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等

10、进行喷洒,不漏喷、不重喷。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 NY/T1276 的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应符合 GB/T8321 的规定,喷雾机械操作应符合NY/T3015 的规定,无人机质量符合 NY/3213 规定,喷雾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650 规定。4.5机械收获腊熟末期,籽粒金黄色、坚硬、含水量 22%24%时,选用带秸秆切碎喷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执行 GB 16151.12 规定。麦秸秆留茬高度15 cm、将秸秆切碎规格至 5.0 cm 以下,抛撒均匀,不漏切。用激光平地机平整田块,整地质量达到“平、细、实”的标准。5棉作生产5.1整地前茬麦子收获时一次性完成秸秆还田、旋

11、耕整地,具体见 4.5。5.2机械播种5.2.1播期DB32/T XXXX20205前茬作物及时收获整地后,棉花抢墒播种或造墒播种,也可播种后窨水(满沟水渗透,田面不积水)促进一播全苗,播期不得迟于 6 月 10 日。5.2.2技术要求机械穴播,每穴播种(23)粒,盖土厚度为(23)cm。大麦茬播种密度(60007500)株/亩,小麦茬播种密度(70009000)株/亩。行距为 76 cm 或 81 cm。如整地时未施入基肥可于播种同时,距播种行(1015)cm 处开沟施入基肥。5.2.3播种机械机械穴播,播种机械运行安全符合 GB 16151.9 规定。5.3作畦开沟执行 DB32/T 35

12、20 标准。5.4田间管理5.4.1施肥执行 DB32/T 3520 标准。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基肥可在整地时带施肥斗的反旋耕机施入,花铃肥在初花时用中耕、除草施肥一体机施入。5.4.2水分执行 DB32/T 3520 标准。5.4.3化学调控执行 DB32/T 3520 标准。防治机械同 4.4.4。5.4.4病虫草害防治执行 DB32/T 3520 标准。防治机械同 4.4.4。5.5脱叶催熟5.5.1适宜时间化学脱叶催熟一般在喷药后连续 7 天气温不低于 20 时进行,徐淮棉区及沿海北部地区一般在 10月 10 日前,本省其它地区一般在 10 月 15 日前使用为宜

13、。5.5.2药剂亩用噻苯隆 20 g 与 40%乙烯利 200 mL 混合兑水 30 kg 全田喷雾。5.5.3技术要点脱叶催熟药剂现配现用;喷药后 8 小时如遇雨,应当补喷;喷雾雾滴小,喷洒均匀,使棉株所有叶片均匀着药。5.5.4喷施机械同 4.4.4。5.6机械采收5.6.1机采时间脱叶催熟处理后(1520)天为机采的适宜时间(10 月底 11 月初),脱叶率达到 90%、吐絮率达到 85%以上,选择晴好天气采收。5.6.2采收机械DB32/T XXXX20206采净率达到 95%以上,含杂率在 10%以下。采收机械要符合 GB/T 21397 规定,采棉机作业质量要符合 NY/T 1133 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机械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