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旅游学基础课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655941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旅游学基础课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旅游学基础课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旅游学基础课程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徐 喆:“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收稿日期:2023-02-10作者简介:徐喆(1977),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第二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浙教函 2022 51号).第 38 卷第 2 期2024 年 4 月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Apr.Vol.382024No.2“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旅游学基础课程为例徐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举措.以旅游学基础课程

2、为载体,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的前提下,构建了“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以旅游景区教学知识点为例,探究了该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以充分发挥旅游学基础课程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作用.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旅游学基础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18(2024)02-0095-0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所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学基础课程建设团队积极谋

3、求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努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承担起专业课程应有的育人责任.1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与基础1.1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需求的变化,旅游已经成为小康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其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新冠疫情过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投入,人才需求将成为旅游业快速恢复的第一需求.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要素,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强调,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

4、人的根本任务.作为直接为旅游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旅游职业教育,将直接面临人才供给质量和教育改革需求的双重考验,课程思政已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2.1.2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旅游学基础作为旅游教育的入门课程,是研究、学习旅游发展规律,培养学生从事旅游工作所需基本素质的专业必修课程,涵盖了旅游历史、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38卷组织等多方面内容.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蕴含着大量且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爱护与尊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树立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播与交流中国旅游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建立与

5、增强文化旅游自信;宣传与倡导文明旅游、推动与促进绿色旅游、加快与提升旅游脱贫和旅游富农;形成对旅游专业的认同感,增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这些丰富的显性与隐性的思政教育资源为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旅游学基础课程现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在利用思政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022年、2023年两次被评为“湖职好课堂”,2022年11月入选浙江省教育厅第二批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旨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2旅游学基础课程思

6、政“教学思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旅游学基础课程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按照“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反思、课外实践”的学习活动递推,建立起“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图1“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96徐 喆:“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第2期“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立,为课程教学提供合理、可行的教学行为框架,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章可循.同时,将课程所包含的生态文明建设观、文化发展传承观、产业持续发展观、职业建设精神观等课程思政价值目标渗透、浸润到教

7、、学、思、做四个不同的教学阶段,使课程思政教学落实到具体教学设计中.通过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使课上与课下思政教学紧密连接,促进课内与课外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完善的课上教学与课堂学习、课下反思与课外实践的全时段思政育人过程,形成“以教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做”融会贯通的课程思政建设局面,实现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育人成效的最大化.2.1课前“教模块”,厘清思政价值塑造目标在课前“教模块”,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课程与教材资源中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其次,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思政素材,挖掘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再次,设定教学目标,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思政目标整合起来,进行整体教学

8、设计.最后,教师利用学习通在线平台,发布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相关知识点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预习和课前反馈,教师依据线上反馈结果及时调整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素材.2.2课中“学模块”,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课中“学模块”是有目标的思政教学实施过程.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3.在此阶段,教师从专业课程的背景知识、原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4,恰当地采用讲授式、案例式、情境式及项目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探讨和交流.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与思维碰撞中润物无声地渗透思政育人元素,引发与促进学生价值共鸣,潜移默化地发挥课程的育人优势

9、与育人功能.2.3课后“思模块”,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反思在课后“思模块”中,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讨论互动、实训报告等形式进行查缺补漏,进而达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业、讨论及实训的完成情况及思政理念领悟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从中诊断问题、督导学生,进行思政教学反思.2.4课外“做模块”,落实课程思政实践体验在课外“做模块”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安排与布置旅游专业认知实践、文旅产业调研、旅游资源调查等思政实践体验或思政实训任务,将校内的思政小课堂与社会思政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知理论教学魅力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体验感、获得感,达成课程思政教学“走

10、脑、入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3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思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旅游资源赋存的区域通常称之为旅游景区,旅游景区在旅游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旅游产业中最为核心的构成要素,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下面以旅游景区教学知识点为例,通过运用“教学思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效实施课程全方位育人5.3.1课前“教模块”,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收集课程思政素材在课前“教模块”中,首先,挖掘课程与教材资源中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一方面,通过旅游景区学97白城师范

11、学院学报第38卷习,认识到旅游景区的建设、保护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资源赋存的区域,应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其次,根据旅游景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设计包含知识、能力、思政在内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再次,收集与思政目标相吻合的相关思政素材.如学习旅游景区“地域性”特点时,以北方皇家园林颐和园、南方私家园林拙政园作为思政素材,在讲授旅游景区“专用性”特点时,以湖州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思政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增强其对国家和家乡旅游景区建设、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的认识,使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客观现实

12、性.又如,在学习旅游景区分类时,可以基于湖州旅游景区发展与建设实际,选取湖州“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三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景区分类知识点的思政案例素材来源,使课程思政建设源于社会发展实际、贴近生活现实,增强课程思政的客观说服力和现实感染力.最后,利用学习通在线平台,发布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课前预习内容和预习材料,教师依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授课内容.例如,在发布课前预习内容方面,让学生利用百度平台搜索材料,对比分析颐和园和拙政园各自典型的地域景观特点及加强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又如在发布课前预习材料方面,一是发布湖州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游客提供旅游业态内容的典型案例

13、;二是发布“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劳岭村”视频,使学生体会到绿水青山建设是实现乡村景美、民富、村强的重要路径.表1旅游景区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具体内容1.说出旅游景区的概念、特点2.列举常见的旅游景区分类方法3.说明旅游景区分级的目的通过课外实践,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用相关旅游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树立热爱、保护和建设旅游景区的产业持续发展观2.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观3.2课中“学模块”,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于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6,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旅游学基础课程尤为重视利用课堂教学发挥课程

14、的育人功能.在课中“学模块”,对于“旅游景区分类”知识点的讲解,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渗透与融入思政元素,案例的选择需要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导向,对学生的行为养成与职业意识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激励或警示作用.例如,在讲解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中的“乡村度假旅游景区”知识点时,课堂选取湖州的“劳岭村3A级景区村庄”思政教学案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融入其中,体会劳岭村利用绿水青山优势成为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不仅脱贫并且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使学生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又如,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旅游度假区分类系统知识点时,选取我国和湖州国家级旅

15、游度假区建设案例,从2015年我国推出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驱动了地方旅游产业提质发展,到2021年全国共有4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地级市.通过案例融入“山美水美家乡最美”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教育,树立保护和建设旅游景区的产业持续发展观.98徐 喆:“教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第2期3.3课后“思模块”,开展思政素材分析,加强课程思政反思在课后“思模块”中,教师可利用学习通在线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在讲解“我国旅游景区五级系统”知识点之后,为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发布“5A级景区有进有出:3家被严重警告20家晋级”

16、的思政案例.这一思政素材源于社会热点话题,启发学生思考“文化和旅游部为什么对5A级景区实行有进有出的制度”,并进行在线讨论与交流,既巩固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深化了学生对“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思政目标的领悟.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对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建设效果进行反思、修正与调整.3.4课外“做模块”,布置实践调研任务,深化思政实践体验在课外“做模块”中,可与学校所在地湖州旅游产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立足湖州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化底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发源地、“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的特色、“湖光山色 度假之州”城市旅游品牌以及

17、优越丰厚的旅游资源等优势条件,布置思政实践任务.结合旅游景区教学知识点,落实具体实践调研任务,如,“请到湖州市的国家5A级景区南浔古镇开展调研,了解该景区内主要景点的旅游吸引力,调查该景区(点)的经营管理服务情况”.在开展实践调研前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约46名学生为一组,组内进行分工,细化与布置调研任务.学生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调研实践,将课内的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将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等整合为对旅游景区的进一步认知,形成对“旅游景区的分级”知识点更为深刻的判断,同时,对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另外,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既能提高学生的团

18、队融入与协作能力、增强自身的获得感,又能进一步建立起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爱与信心,形成对旅游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结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旅游学基础课程秉承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崇德尚能”校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旅游职业特点,在探索与实践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教学思做”教学模式,按照课前课中课后课外教学阶段依次递进,循序渐进地探索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实现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同频共振.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

19、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22-10-25)2022-12-20.https:/ 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4):101-109.3张清芳,唐卫东,宋姣姣.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讨 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6):66-70.4张清芳,方基志,闵德美.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例 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48-53.5王英杰,王荣扬.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三段六学”教学模式探究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为例 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9(4):39-43.6赵幼军,赵文辉,杨赫然.

20、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J.教育教学论坛,2021(30):116-119.99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38卷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teaching,learning,thinking and doing”:Taking the course of Foundation of Tourism as an exampleXU Zhe(College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Huzhou Vo

21、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Abstract: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w requirement and measure to implement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The article takes Foundation of Tourism asthe carrier,analyzes the backgrou

22、nd an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andconstructs an integra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teaching,learning,thinking and doing”.Taking the teaching knowledge points of Tourist Scenic Spot as an example,it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and practice of

23、this teaching mode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in order to fully play the ideological enlightenment and value guidance role of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aching mode;Foundation of Tourism(责任编辑:李玉波)(上接第89页)Research on tourism image percep

24、tion based on networktext analysis:Taking Changsha as an exampleZHAO Jin-jin1,SUN Yu-mei1,JIANG Nai-yuan2,3,XU Feng-dan1,WANG Yu-jie1(1.College of History,Culture and Tourism,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65,China;2.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Baicheng

25、 137000,China;3.College of Tourism and Hotel Management,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Abstract:The tourism image of a destination is related to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destination and thechoice of tourists,and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ouristsperception of the tou

26、rism destination image is thefoundation for effectively enhancing the image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Using 242 online travel notes publish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in 7 websites from 2019 to 2020 as data sources,this study uses network textanalysis to study the perceived tourism image of Ch

27、angsha city.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1)Thetourism image of Changsh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themes:well-known building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delicious specialty snacks,unique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tourism experience;(2)Orange Island,stinkytofu,Yuelu Mountain,food,tea with a p

28、leasant complexion,Taiping Street are more attractive to tourists;(3)Tourists have a deep perception of tourism attractions,facilities and services,while their perception of thetourism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t;(4)The proportion of positive,negative,and neutralemotions among t

29、ourists towards the emotional image of Changsha is 64.78%,11.57%and 23.65%respectively,so Changsha still has the problem that it can not bring profound experience to tourists.Based on these,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tourism image of Changsha have been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ngsha s tourism industry.Key words:tourism image perception;network text analysis;Changsha(责任编辑:李玉波)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