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247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4.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履 PJ G J/T1 89一2 0 0 9备案号J 9 6 9一2 0 0 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疵tyassessmentofbuildingcraneonconstructionsite2 0 0 9一1 1一2 4发布2 0 1 0一0 8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和 国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疵tyassessmentofbuildingcrane onconstrU ction

2、siteJ G J/T1 89一2 0 0 9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日期:201.0年8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9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fetyassessmentofbuildingcrane onconstructionsiteJ G J/T1 89一2 0 0 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开本:85 0 火 1 1 6 8毫米1/3 2印张:1字数:5 0千字2 0 1 0年2月

3、第一版2 0 1。年2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1 7 7 83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cabpcomc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 4 6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T1 89一2 0 0 9,自2 0 1 0年8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4、建设部2 0 0 9年1 1月2 4日前、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0 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 2 0 0 81 0 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 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估内容和方法;5评估判别;6评估结论与报告;7.评估标识等。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武夷路1 5 0号,邮编:2 0 0 0

5、 5 0)。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 规 程参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上海市建设机械检测中心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成都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杭州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4本规程主要 起 草 人:施仁华向海静姜敏汤坤林孙锦强严训黄治郁戴宝荣贾国瑜张佳杜科程史扬吴恩宁王凯辉田若南唐华裙张嘉洁庄幼敏李明耿洁明孙宗辅葛雨泰郭寒竹任颂赞艾山尼扎木丁关赞东罗玲丽李印魏吉祥钱水江

6、施雯钮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高秋利宗有志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评估内容和方法,54.1基本要求和方法 54.2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 64.3施工升降机安全评估 95评估判别,.1 35.1壁厚判别 ,1 35.2裂纹判别 1 35.3变形判别 1 45.4塔式起重机整机判别 ,1 55.5施工升降机整机判别二i.1 56评估结论与报告 1 67评估标识 1 7附录A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 1 8附录B评估设备的基本信息表 1 9附录C评估的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一2 0附录D评估的施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2 1附录E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报告 2 2附录F施工升降机安全评

7、估报告 2 8本规程用词说明 ,3 3引用标准名录 .3 4附:条文说明 ,3 5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 ,23B asicR equirements ,34C ontentsandM ethodsofA ssessment 54.1B asicR equirementsandM ethods 54.2A ssessmentI nspectionof T owerC rane 64,3A ssessmentlnspectionofP assengers一an沙materialsH oist95J udgments 1 35.1J udgnl

8、entofw 滋1T hickness ,1 35.2J udgmentofF law 1 35.3J udgmentof D istortion 1 45.4W holeS etJ udgmentof T owerC rane 1 55.5W holeS etJ ud脚entofP assenger、and-materialsH oist 1 56A ssessmentC ondusionandR eport 1 67A ssessmentM arking 1 7A ppendixAA ssessmentI nspectionI nstrumentsandA ccuracyR equirem

9、ents“1 8A ppendixBB asicI nformationF orm of theM achineA ssessed ,1 9A ppendixCT echnicalS pecificationsof theT owerC raneA ssessed ,2 0A ppendixDT echnicalS pecificationsof theP assengers-一an手materialsH oistA ssessed 2 1A ppendixES afetyA ssessmentR eportof T owerC rane2 2A ppendixFS afetyA ssessm

10、entR eportofP assengers一and-7materialsH oist,2 8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hisS pecification 3 3N ormatlveS tandards 3 4E xplanationofP rovisions 3 581总则1.0.1为保障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提高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与质量,统一评估方法,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评估。1.0.3本规程规定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当本规程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

11、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0.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安全评估safetyassessment对建筑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情况进行了解,对使用保养情况记录进行检查,对钢结构的磨损、锈蚀、裂纹、变形等损伤情况进行检查与测量,并按规定对整机安全性能进行载荷试验,由此分析判别其安全度,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的活动。2.0.2使用年限servicelife建筑起重机械自 合格出厂日起到规定使用周期止的年份数。2.0.3重要结构件principalstructuralmember建筑起重机械钢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因其失效可导致整机不安全的结构件。

12、3基 本 规定3.0.1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应进行安全评估。3.0.2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安全评估:1塔式起重机:6 3 0 kN m以下(不含6 3 O kN m)、出厂年限超过1 0年(不含1 0年);6 3 0 kN m一1 2 5 O kN m(不含1 2 5 O kN m)、出厂年限超过1 5年(不含1 5年);1 2 5 0 kN m以上(含1 2 5 O kN m)、出厂年限超过2 0年(不含2 0年);2施工升降机:出厂年限超过8年(不含8年)的S C型施工升降机;出厂年限超过5年(不含5年)的5 5型施工升降机。3.0.3对超过设计

13、规定相应载荷状态允许工作循环次数的建筑起重机械,应作报废处理。3.0.4安全评估机构应具有机械、电气和无损检测技术等专业人员,并应有无损检测、厚度测量等满足评估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3.0.5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的评估应以重要结构件及主要零部件、电气系统、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等为主要内容。3.0.6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的重要结构件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塔式起重机:塔身、起重臂、平衡臂(转台)、塔帽或塔顶构造、拉杆、回转支承座、附着装置、顶升套架或内爬升架、行走底盘及底座等;2施工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吊笼、天轮架、底架及附着装置等。3.0

14、.7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前,应将各重要结构件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分解,检测部位应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层等,显露出钢材和焊缝的本体。3.0.8安全评估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产权单位应提供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应包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使用履历记录等,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附录C、附录D的要求;2在设备解体状态下,应对设备外观进行全面 目测检查,对重要结构件及可疑部位应进行厚度测量、直线度测量及无损检测等;3设备组装调试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载荷试验;4根据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情况、检查检测结果等,应依据本规程及有关标准要求,对

15、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判别,得出安全评估结论及有效期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和附录F的规定;5应对安全评估后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唯一性标识。3.0.9评估结论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3.0.1 0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安全评估的最长有效期限应符合下列规定:1塔式起重机:6 3 O kN m以下(不含6 3 O kN m)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l年;6 3 okN m一1 2 5 O kN m(不含1 2 5 O kN m)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2年;1 2 5 0 kN m以上(含1 2 5 0 kN m)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3年;2施工升降机:S C型评估合格最长有效

16、期限为2年;5 5型评估合格最长有效期限为1年。3.0.n设备产权单位应持评估报告到原备案机关办理相应手续。4评估内容和方法4.1基本要求和方法4.1.1钢结构安全评估检测点的选择应包括下列部位:1重要结构件关键受力部位;2高应力和低疲劳寿命区;3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的部位;4外观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磨损、变形等部位;5钢结构承受交变荷载、高应力区的焊接部位及其热影响区域等。4.1.2安全评估应采取下列方法:1目测:全面检查钢结构的表面锈蚀、磨损、裂纹和变形等,对发现的缺陷或可疑部位做出标记,并应进一步检测评估;2影像记录: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设备的整机外貌,拍摄重要结构件的承受交变荷载或高应力

17、区的焊接部位及其热影响区域,拍摄外观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磨损、变形等部位;3厚度测量: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游标卡尺等器具测量结构件的实际厚度;4直线度等形位偏差测量:用直线规、经纬仪、卷尺等器具进行测量;5载荷试验:整机安装调试完成后,通过载荷试验检验结构的静刚度及主要零部件的承载能力,通过载荷试验检验机构的运转性能、控制系统的操作性能及各安全装置的工作有效性。4.1.3当按本规程第4.1.2条所列的评估方法不能满足安全评估要求时,安全评估也可采用下列方法:1当重要结构件外观有明显缺陷或疑问,需要作进一步评估检测情况时,可采用下列无损检测方法:1)磁粉检测(M T):检测铁磁性材料近表面存在的

18、裂纹缺陷;2)超声检测(U T):采用直射、斜射、液浸等技术,检测结构件内部缺陷;3)射线照相检测(R T):利用X或下射线的穿透性,检测结构件内部缺陷。2对重要结构件有改制或主要技术参数有变更等情况,可采用应变仪测取结构应力,分析判别结构的安全度的应力测试方法。4.2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4。2。1结构件锈蚀与磨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起重臂主弦杆;2)塔身节主弦杆;3)塔帽根部及顶部连接拉杆座;4)平衡臂(转台)连接处;5)回转支承座连接处;6)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l)臂架节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7 0%,且必须包括中间的2节臂架节,每节臂架节

19、主弦杆检测不得少于2处;2)塔身基础节主弦杆检测不得少于2处,其他塔身节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2 0%,每节检测不得少 于l处;3)塔帽(A字架)主弦杆根部抽检不得少于2处,顶部连接拉杆座不得少于1处;4)平衡臂(转台)连接处抽检不得少于2处;5)上下回转支承座连接处抽检各不得少于1处;6)对其他重要结构件目测可疑部位进行全数检测;7)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将待检测部位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等;2)应采用测厚仪、游标卡尺等器具检测实际尺寸。4.2.2结构件裂纹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应包括下列

20、部位:1)行走底盘及底座的最大受力或变截面应力集中部位;2)回转平 台支承座主要受力焊缝及变截面应力集 中部位;3)起重臂根部焊缝、主弦杆连接焊缝部位;4)平衡臂(转台)主结构连接焊缝部位;5)塔身节主弦杆连接焊缝部位;6)塔帽或塔顶构造主弦杆连接焊缝部位;7)附着装置主结构连接焊缝部位;8)顶升套架爬爪座、主弦杆支承横梁等连接焊缝部位等;9)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部位抽检数量各不得少于1处;2)塔身基础节主弦杆连接焊缝、塔身加强节或特殊节主弦杆部位抽检数量各不得少于2处;3)其他塔身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 0%,每节主弦杆连接处检测不得少于1处;4)当检

21、测发现不合格的,应加倍对同类焊缝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将待检测部位去除污垢、浮锈4。2。314.2。41和油漆等;2)可采用渗透或磁粉检测方法,进行探伤检测;3)发现疑问时可采用超声检测或射线照相检测等方法进行无损检测。结构件变形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塔身节主弦杆直线度偏差、对角线偏差、塔身垂直度;2)起重臂、平衡臂、塔 帽、顶升套架 主弦杆直线度偏差;3)目测有明显变形的其他构件。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塔身节应全数 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对 目测未见异常的塔身节,随机抽查不得少于

22、3节,每节测量不得少于2根主弦杆的直线度,并应测量每节的对角线偏差;2)起重臂应全数 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对 目测未见异常的起重臂,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节,每节测量上下各不得少于1根主弦杆的直线度;3)对 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4)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采用直线规、卷尺等器具测量直线度偏差,采用卷尺测量塔身节的对角线偏差;2)设备组装后,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塔身的垂直度偏差。销轴与轴孔磨损及变形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目测有明显磨损及变形的重

23、要结构件销轴与轴孔;2)起重臂、平衡臂臂架节间及其根部连接、拉杆连接、塔帽根部连接等经常承受动载荷的销轴与轴孔。2检测方法:在设备解体状态,采用游标卡尺、内外卡钳等器具测量销轴与轴孔的实际尺寸。4.2.5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及防护设施的检查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主要零部件包括制动器、联轴节、卷筒与滑轮、钢丝绳、吊钩组等;2)安全装置包括各类安全限位开关与挡板、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动臂变幅防臂架后翻装置、小车防坠落装置、缓冲器、扫轨板、抗风防滑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等;3)电气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箱、电缆线、电气元件等;4)防护设施包括走道、工作平台、栏杆、扶梯等。

24、2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对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及防护设施的外观状态进行 目测检查;当 目测有疑问时,应采用测量器具进行检验。检查检测各部件的磨损变形情况、钢丝绳断丝情况等。检查电箱外观,应完整并能防漏水,应设置电气保护并应符合按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 B5 1 4 4的规定,电缆应无老化破损;2)设备部件组装后,应通过载荷试验对整机及其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进行功能试验,应采用绝缘测量仪器检测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同时应检查防护设施的安全状态。4.3施工升降机安全评估4.3.1结构件锈蚀与磨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导轨架

25、标准节主弦杆;2)吊笼立柱、顶梁与底梁;3)齿轮、齿条;4)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抽检标准节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1 0%,每节检测不得少于1处;2)每只吊笼立柱、顶梁抽检各不得少于1处,底梁抽检各不得少于2处;3)对齿轮、齿条及其他结构件 目测可疑部位进行全数检测;4)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的,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在设备解体状态,将待检测部位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等,用测厚仪、游标卡尺等器具测量实际尺寸。4.3.2结构件裂纹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部位应包括下列内容:1)标准节主弦杆与水平长腹杆连接焊缝;2)吊笼主立柱与

26、顶梁、底梁连接焊缝;3)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准节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数的1 0%,每节检测不得少于1处;2)每只吊笼主立柱、顶梁连接焊缝抽检各不得少于1处,底梁连接焊缝抽检各不得少于2处;3)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进行全数检测;4)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的,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将待检测部位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等;2)可采用渗透或磁粉方法进行探伤检测;3)当发现疑问时,可采用超声检测或射线照相检测等方法进行无损检测。4.3.3结构件变形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标

27、准节主弦杆直线度偏差及截面对角线偏差;2)吊笼结构在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偏差,吊笼门框平行度偏差;3)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2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准节应全数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对 目测未见异常的标准节,随机抽查不得少于2节,应测量截面对角线偏差及主弦杆直线度偏差;2)吊笼结构应全面 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应进行检测;对 目测未见异常时,选择一台吊笼测量其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偏差和吊笼门框平行度偏差;3)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应进行全数检测;4)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

28、体状态,应采用直线规、卷尺等器具测量直线度偏差,采用卷尺测量对角线和平行度偏差;2)在设备组装后,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偏差。4.3.4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及防护设施检查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1)主要零部件包括制动器、对重导向轮、天轮架滑轮、吊笼门与导向机构等;2)安全装置包括防坠安全器、各类限位开关及其挡板、围栏门机械连锁、安全钩等;3)电气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箱、电缆线、电气元件等;4)防护设施包括走道、工作平台、栏杆、检修扶梯等。2检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对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及防护设施的外观状态进行 目测检查;当 目

29、测有疑问时,应采用测量器具检验,检查检测有疑问部件的磨损变形情况等。应检查电箱外观,应完整并能防漏水,应设置电气保护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 B1 0 0 5 5的规定,电缆应无老化破损;2)在设备部件组装后,应通过载荷试验对整机及其主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进行功能试验,应采用绝缘测量仪器检测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同时应检查防护设施的安全状态;3)防坠安全器的寿命年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J G1 2 1的规定,并应 按 现行 国家标 准施工升降机 G B/T1 0 0 5 4和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 B1 0 0 5 5的规定对防坠安全器进

30、行现场坠落试验。5评 估 判 别5.1壁 厚 判 别5.1.1对重要结构件因锈蚀磨损引起壁厚减薄,当减薄量达到原壁厚1 0时,应判为不合格;经计算或应力测试,对重要结构件的应力值超过原设计计算应力的1 5时,应判为不合格。5.1.2结构件特殊部位的锈蚀与磨损检查应按表5.1.2进行判别。表5.1.2结构件特殊部位锈蚀与磨损检查判别标准特殊部位位置判别指标判别结论水平臂变幅塔机小车导轨面乙蕊3 0%合格 3 0%不合格施工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导轨面毛2 5%合格 2 5%不合格施工升降机传动件齿轮(4.5%合格乙 4.5%不合格齿条公(4%合格乙 4%不合格轴孔与销轴直径磨损变形量镇3%才去 欠目

31、 p 3%不合格注:为磨损变形率,指磨损变形量占原尺寸的百分比。其中的齿轮齿条按常规的模数m一8考虑,齿轮按跨齿数为2齿的公法线长度测量磨损变形率,齿条用标准圆棒和游标卡尺测量磨损变形率,有特例的可参照作相应修正。设计另有规定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5.2裂 纹 判 别5.2.1当采用磁粉检测方法进行焊缝表面或近表面裂纹的探伤1 3续表5.3.3检测项目判别指标判别标准施工升降机吊笼结构在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偏差成1.5。合格1.5编不合格施工升降机吊笼门框平行度偏差(1.5编合格1.5。不合格注:对角线偏差是指构件两对角线测量值之间的最大差值与对角线测量平均值的比。平行度偏差是指以一构件轴线为

32、基准,另一构件轴线和此基准平行方向之间的最大测量差值与两构件平均间距的比。设计另有规定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5.4塔式起重机整机判别5.4.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塔式起重机应判为不合格:1重要结构件检测有指标不合格的;2按本规程附录E中有保证项 目不合格的。5.4.2重要结构件检测指标均合格,并按本规程附录E中保证项 目全部合格的,可判定为整机合格。5.5施工升降机整机判别5.5.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施工升降机应判为不合格:1重要钢结构检测有指标不合格的;2按本规程附录F中有保证项 目不合格的。5.5.2重要结构件检测指标均合格,并按本规程附录F中保证项 目全部合格的,可判定为整机合格。

33、1 56评估结论与报告6.0.1安全评估机构应根据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情况、检查检测结果等,依据本规程及有关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判别,得出安全评估结论及有效期,并应出具安全评估报告。6.0.2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设备评估概述、主要技术参数、检查项 目及结果、评估结论及情况说明等内容。主要检测部位照片、相关检测数据等资料应作为评估报告的附件。6.0.3安全评估报告中情况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评估结论为合格,但存在缺陷的建筑起重机械,应注明整改要求及注意事项;2对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应注明不合格的原因。7评 估 标 识7.0.1安全评估机构应对评估后的建筑起重机进行“合格”、“

34、不合格”的标识。7.0.2标识必须具有唯一性,并应置于重要结构件的明显部位。设备产权单位应注意对评估标识的保护。7.0.3经评估为合格或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单位应在建筑起重机械的标牌和司机室等部位挂牌明示。附录A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序号表A设备名称评估用检测仪器及其精度要求了一一一颤面蔽超声波测厚仪士0.5%磁粉裂纹检测仪可清晰完整地显示A、C刻槽、D型标准试片上的游标卡尺直尺卷尺塞规经纬仪万用表绝缘电阻表称量吊秤士0.O Z nlnl1级1级l级戒6士2%士2%士1%n超声波无损检测仪不低于测J B/T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1 0 5 5 9中规定的相应要求直线规应变仪

35、士0.I nlm手持式放大镜公法线千分尺齿厚卡尺士0.O Z mm士0.0 2 mm1 2一1 3一1 4一1 5一1 61 8附录B评估设备的基本信息表产权单位(章):设备名称制造单位制造许可证编号表B评估设备的基本信息表填表日期:年月日型号规格备案编号出厂编号和 日期正常工作年限设备工作年限参数(由设备设计制造单位提供)工作年限参数载荷状态利用等级工作级别使用概况(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经统计,该设备 出厂 至今已年,平均每年使用天,平均每天使用二“时,平均每小时有次工作循环,总计使用台班小时数万小时,折算至工作循环数为万次。口 很少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轻微载荷口有时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

36、中等载荷口 经常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较重载荷口频繁起升额定载荷维保记录(提供近期的大修合格报告)事故记录目前状态评估原因口未进行过大修保养口 进行过大修保养(提供近期的大修保养验收结论单,大修主要内容,重要零部件更换清单等)口 无口 有(请附上事故处理情况证明资料)口正常使用口降级使用(明确降级量值)口待用口 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口其他(请附上详细说明)备详注:1,以上信息资料由产权单位提供,并承诺其真实性;2表内“口”选择打“丫”,空格不够可附页,附页应补签章。企业负责人(签字):1 9附录C评估的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表C评估的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表产权单位(章):填表日期:年月日项目名

37、称单位设计值备注最大起重力矩kN m最大额定起重量t最大工作幅度n1最大工作幅度时额定起重量t最大起重量时允许最大幅度n1m臂m臂m臂起升高度附着m内爬行走独立固定平衡重起重臂长n1相应平衡重t各档起升速度及相应最大起重量m/min回转速度r/min变幅速度m/min行走速度m/min注:以上技术参数由产权单位提供并承诺其准确可靠。企业负责人(签字):2 0附录E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报告一、设备评估概述;二、评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三、检查项目及结果:1资料审核项 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查情况结果1餐制造许可证应在许可范围内2许出厂合格证应与委托设备符合3使用说明书应与委托设备符合4铸基本信息与

38、资料表信息应齐全,签章确认手续应完整5褥主要技术参数表参数应明确,签章确认手续应完整6使用记录应与委托设备符合,记录完整7维修保养记录应与委托设备符合,记录完整8事故记 录应与委托设备符合,记录完整注:序号后有二的为保证项目,下同。2整机外观检查项 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查情况结果1 1标牌、标志应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设置操纵指示标志、主要性能参数图表2爷主要焊缝外观无明显缺陷3朴主要连接螺栓不低于螺母,符合规定要求4共主要连接销轴完整,轴向固定可靠5朴主要钢结构无可见裂纹、明显变形和严重腐蚀2 2续表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检查情况结果八匕主要机构外观完整,无 可 见裂纹、明显变形和严重腐

39、蚀仃才电箱电缆外观完整,电箱防漏水,电缆无破损8防护罩壳完整,固定可靠3安全装置等检查项 目序号 检验项目规定要求检验情况结论吊钩应设有防止吊索或吊具非人为脱出的装置2 滑轮应设有钢丝绳防脱装置,该装置与滑轮最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 0%制动器起重机上每一套机构都应配备制动器力矩限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幅度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1 1 0时,应停止上升和向外变幅动作起重量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运行限位器当起重量大于最大额定起重量并小于1 1 0额定起重量时,应停止 上升方向动作,但应有下降方向动作应安装吊钩上极限位置的起升高度限位器且有效轨道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应在每个运行方向装设行程限位开

40、关且有效夹轨器应设置;工作时不妨碍塔机运行,非工作状态时保证塔机可靠固定在轨道上回转限位器对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应安装回转限位器且有效2 3序号检验项目续表规定要求检验情况结论动臂变幅的塔机应设置臂架高位置的幅度限位开关及防止臂架后翻的保护装置且有效幅度限位器对小车变幅的塔机应设置小车行程限位开关和终端缓冲装置。限位开关动作后应保证小车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装置最小距离为2 0 0?电气保护应设置短路、过流、失压、欠压、过压、零位、电源错相及断相保护绝缘电阻塔身垂直度)0.5M n(4。4载荷试验项 目序号检验项目规定要求检验情况结论1 1空载试验运转情况正常,无异常声响操纵情况灵活、可靠补Q白额

41、定载荷试验运转情况正常,无异常声响操纵情况灵活、可靠3爷试验过程中主要零部件有无损坏无5重要结构件壁厚测量项 目测点位置设计值(mm)锈蚀磨损处(rnrn)锈蚀磨损量(mm)锈蚀磨损率(%)塔身主弦杆基础节加强节标准节2 4续表测点位置设计值(pnrn)锈蚀磨损处(们 n 们 n)锈蚀磨损量(mm)锈蚀磨损率(%)起重臂主弦杆根部节段中间节段头部节段主弦杆平衡臂主弦杆塔帽回转支承座上支承座下支承座其他部件6重要结构件变形测量项目判别标准检测项目实测情况结果判别指标簇1。1。镇1/7 5 01/7 5 0镇1.5。1.5。结论判别合格主弦杆标准节直线度不合格合格斜杆不合格标准节截面对角线偏差合格

42、不合格其他部位2 57主体材质表面状况公称尺寸执行标准重要结构件无损检测项 目仪器热处理状态磁粉类型标准试块探伤比例长度喷洒方式磁化方法检测部位:1基础节连接座丝 兰条焊缝(附图);2加强节连接座迷茎条焊缝(附图);3标准节连接座兰兰条焊缝(附图);4塔身节踏步丝丝条焊缝(附图);5起重臂根部连接部位丝丝条焊缝(附图);6起重臂主弦杆连接部位迷生 二条焊缝(附图);7起重臂拉杆丝丝条焊缝(附图);8平衡臂根部连接部位丝丝条焊缝(附图);9平衡臂拉杆连接座丝丝条焊缝(附图);1 0拉杆丝丝条焊缝(附图);1 1上支承座连接部位迷石 兰条焊缝(附图);12下支承座连接部位茎二 二条焊缝(附图);1

43、 3塔帽根部连接部位迷之条焊缝(附图);14塔帽头部连接部位还还条焊缝(附图)。其他需要检测部位无损检测情况:备注附件:检测仪器、重要结构件磁粉检测结果、检测部位照片及其标识号等资料2 6型号规格备案编号制造单位产品编号产权单位出厂年月评估日期估评据全依安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 B/T1 3 7 5 2起重机设计规范G B/T3 8n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 B51 4 4起重机安全规程G B6 0 6 7塔式起重机G B/T5 0 3 1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 B/T6 0 6 1其他相关文件结论与建议安全评估情况:结论与建议:签发日期:年月日评估有效期到年月日止备注四、评估结论批准人:日期:审核

44、人:日期:检验人:日期:2 7附录F施工升降机安全评估报告一、设备评估概述;二、评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三、检查项 目及结果:1资料审核项 目(同附录E)2整机外观检查项目(同附录E)3安全装置等检查项 目结论名称 序号检验项 目检验情况基础围栏 门联锁保护防护围栏导轨架垂直度吊笼紧急 出口活动门笼顶护栏制动器齿轮齿条传动导向导 向 轮、背轮电缆导向对重导轨规 定要求吊笼位于底部规定位置围栏门才能打开,围栏门开启后吊笼不能启动基础上吊笼和对重升降通道周围应设置防护围栏,地面防护围栏高妻1.sm架设高度H(m)垂直度偏差(mm)(7 0毛1/1 0 0 0 H7 0?1 0 0镇7 01 0 0一

45、1 5 0(9 01 5 0?2 0 0镇1 1 02 0 0成1 3 0应有,活动板门应设有安全开关,当门打开时,吊笼不能启动笼顶周围应设置,高度)1.0 5 m制动性能良好,有手动松闸功能接触斑点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接触斑点沿高度方向不少于4 0写,沿长度方向不少于5 0%导向灵活、无明显倾侧现象,背轮上下各设置一处挡块电缆导向架按规定设置接缝应平整,导向良好2 8续表名称序号检验项目规 定要求验况检情结论着置附装l1附着间距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1 2悬臂高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安全装置1 3钟防坠安全器应在有效标定期限内使用1 4防松绳开关对重应设置防松绳开关1 5餐安全钩安装位置及

46、结构应能防止吊笼脱离导轨架或安全器输出齿轮脱离齿条1 6上限位应设,有效l7上极 限开关应设,非 自动复位型,动作时切断总电源1 8越程距离上限位和上极限开关之间的越程距离应)o1 5 ml9超载保护装置应设置2 0下限位应在吊笼制停时,距下极限开关一定距离2 l下极限开关吊笼碰缓冲器之前,下极限开关应先动作电气系统2 2急停开关便于操纵处应装置,非自 行复位2 3绝缘电阻电动机及电气元件(电子元器件部分除外)的对地绝缘电阻应妻0.S M n;电气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应)I M n2 4电气保护应设置失压、零位、相序保护测点位置设计值(rnrn)锈蚀磨损处(mm)锈蚀磨损量(rnrn)锈蚀磨损率(%)载荷试验项 目(同附录E)重要结构件壁厚测量项 目底架主梁导轨架加强节主弦杆标准节主弦杆4 52 9续表测点位置设计值(mm)锈蚀磨损处(rnrn)锈蚀磨损量(mm)锈蚀磨损率(写)附墙架连接架主杆附墙杆天轮架主弦杆吊笼底部主梁动力板竖梁其他部件6重要结构件变形测量项 目判别标准检测项目实测情况结果判别指标标准节主弦杆直线度标准节截面对角线偏差条奏1.5。茂1.5。吊笼结构在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偏差簇皿5。度1.5。占砚1.5。吊笼门框平行度偏差占 1.5。结论判别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其他部位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机械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