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王守仁名言及背景资料.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563796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守仁名言及背景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王守仁名言及背景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王守仁名言及背景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王守仁名言及背景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王守仁名言及背景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守仁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传习录是他的哲学著作,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

2、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

3、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辩证的学习王

4、阳明的传习录,可以提高修养,更全面的了解传统文化。名句解读:一、心如明镜,物来自照。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干净,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物来则照,意思是保持平常心,不刻意追求 后一句物去不留 自己用心体会。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三、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为不知道。四、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即是指心是“理”的主宰,舍此心外,没有“理”之存在。换言之,无论如何“格物”,其重点都应摆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上。先生教人处事

5、待物,必先明其理,顺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心正则事公也。五、此已被私慾割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真正学问到家的人,知道了一个善的道理,是马上就会身体力行的。一个人如果真的体悟到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六、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委曲谦让,宽厚待人。七、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到具体

6、事物中寻求至善,如此就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并达到惟精惟一的程度就是至善。当然了,至善并未与具体事物相脱离。大学章句中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八、又如知痛,必以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以自寒了。知飢,必已自己飢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慾割断的。再比如知道痛,一定是经历痛了,才知道痛;知寒、知饥,一定是已经经历了寒冷和饥饿。知行如何分得开?这就是知行的原意,不曾被私欲隔断。九、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此花与汝,我们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花有灵性,那么可以说

7、此花见人时,此人与花同归与寂。可见外物与内心是彼此照应,花见此人,此人见花,一时明白起来。如若彼此不见,则同归于寂。心是万物的反应,万物是心的体现。心外无物,物外无人,其实人与人相处亦可以理解,彼此尊重,心中有彼此,相互照应。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心中是有照应的!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本体是至善的。无善无恶,人出生那一刻便是至善的,一旦步入社会,便有了善恶之分。心为之所动,就像是一潭静水,加入五色颜料,顿时有了颜色。如果对内心没有关注,只针对颜色,那么心之私欲会越来越重;如果知善知恶,便可以为善去恶,光复此心。人之一生可以看作是修炼光复此心之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此生之追求皆在与此也。思政部 杨磊2019年11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