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设计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545507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0.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设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设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设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设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色尔古村崩塌勘察设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1、前 言12、勘查设计书编制依据、勘查目的和任务12.1 编制依据12.2勘查依据重要技术标准22.3 勘查目的和任务22.4前人研究限度32.5危害对象等级42.6地质条件复杂限度43、勘查区概况43.1自然地理及交通53.2地层岩性83.3水文地质83.4区域地质环境94、崩塌基本特性及其危害对象124.1崩塌134.2危岩体204.3危害对象225、治理方案设想226、勘查工作部署236.1勘查范围、内容236.2勘查工作布置原则247、勘查方法及技术规定257.1工程测量257.2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剖面的测制277.3 钻探技术规定307.4山地工程337.5 崩塌稳定性预测

2、与评价337.6变形区预警系统建设347.7资料收集347.8内业资料整理358、勘查工作的进度计划358.1 进度计划358.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69、勘查工作的组织实行369.1人员组织及分工369.2投入的设备与仪器379.3施工组织及质量保证措施3710、安全保证措施4110.1安全目的4110.2基本原则4110.3安全施工措施4111、预期成果4211.1勘查报告及附图、附件4211.2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比选方案工程估算4311.3 治理工程施工图初步设计(可研阶段)及工程概算4312、服务承诺4413、附图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小学崩塌应急勘查工作量平面示意图黑水县色尔古

3、乡色尔古村小学崩塌立面分布示意图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小学崩塌典型剖面示意图14、附件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小学崩塌应急勘查费用预算书1、前言2023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不仅给四川省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因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众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紧迫、危害巨大、危险限度高,不仅严重危及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严重影响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了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证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近期将实行346处重大地质灾害点的应急勘查、设计工作。鉴于急需实行的灾害点较多、分布

4、广泛,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特委托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部分灾害点的应急勘查、设计工作。我单位为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符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之一,承担了其中的阿坝州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小学崩塌应急勘查、设计工作,现编制勘查设计书报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审查后的方案将作为指导本次勘查设计工作的依据之一。2、勘查设计书编制依据、勘查目的和任务2.1编制依据本次勘查设计编制的重要依据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发川国土资函【2023】1545号文关于请组织支持开展我省地震灾区2023年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及监理工作的函,结合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提交的四川省“5.12”地震灾区阿坝州黑水

5、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2023年6月23日)、四川省黑水县防灾避险搬迁安顿工程区划报告(2023年8月)、黑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23年8月)和四川省黑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23年8月),并根据现场实地踏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编制的。2.2勘查依据重要技术标准勘查依据重要技术标准:(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23);(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23);(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23);本次勘查依据重要参考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6、50007-2023);(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3);(6)中国地质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23)。2.3勘查目的和任务本次勘查重要目的是针对色尔古村小学崩塌,在充足运用已有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取勘查手段,以查明其分布范围、规模、地质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制,评价其稳定性,为崩塌应急治理工程设计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具体勘查任务规定如下:(1)查明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性;(2)查明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

7、岩性、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3)查明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4)查明崩塌堆积体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结构面产状等;(5)查明崩塌堆积体的性质、范围、变形特性、形态特性以及危害对象;(6)查明崩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置、含水层厚度、水的流向、承压性质、地下水补排关系等)和工程地质背景;(7)评价崩塌堆积体及崩塌壁的稳定性及堆积体向滑坡灾害转换的也许性、规模、滑向等特性;(7)查明崩塌堆积体潜在滑动面(带)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支挡构造物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8)根据实验选取合理的参数计算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

8、论证失稳机理、破坏模式、发展趋势及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工程处治方案。2.4前人研究限度区内开展的地质工作限度总体上较低,重要工作成果涉及:1、四川省黑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2023年8月);2、黑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2023年8月);3、四川省黑水县防灾避险搬迁安顿工程区划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2023年8月);4、四川省“5.12”地震灾区阿坝州黑水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云南省地质调查局,2023年6月23日)。以上工作,对黑水县区域地质、水

9、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为本次勘查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2.5危害对象等级色尔古村小学后山崩塌对下侧小学、养路段、木材检查站以及色尔古村27余户居民构成威胁,威胁人数达107人,危及资产约500万元,并对下侧公路及过往车辆导致威胁。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23)表6:危害对象等级划分为三级。2.6地质条件复杂限度勘查区地处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属侵蚀深切河谷区地貌,地形起伏大,褶皱和断层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地质露头出露差,风化层厚度较大,岩土体工程地质质量差。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23)表7:勘查

10、区地质条件复杂限度为复杂。3、勘查区概况黑水县位于川西北阿坝州中部,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平均海拔3544m,地形地貌以构造剥蚀侵蚀高山、构造剥蚀侵蚀高中山、侵蚀深切河谷为主,地形切割较强烈;区域褶皱强烈,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属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本次进行勘查设计的色尔古村小学崩塌由于受5.12特大地震作用,局部产生坡体岩块崩塌及堆积体小规模滑移,至今仍有岩块滚落,对下侧居住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仍构造威胁。3.1自然地理及交通3.1.1交通位置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与松潘县、红原县、理县、茂县接壤,地理坐标:北纬305350323830,东经1023

11、6151033000,总面积4356km2。境内山高坡陡,交通条件较差,仅有县、乡级公路与外界相通,重要有黑(水)壤(口)、黑(水)茂(县)、渔(巴渡)毛(尔盖)等公路。县城芦花镇距离成都310km,距离马尔康176km。勘查区位于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距离黑水县南东约57km,与县城之间有黑(水)茂(县)公路相连,勘查区位于公路旁。勘查区具体位置详见插图1交通位置图。插图1:交通位置图3.1.2地形地貌黑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岷山与邛崃山脉交汇处,地形变化的总趋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河谷深切,最高峰峨大基峰海拔5286m,最低处黑水河出境口海拔1790m,

12、相对高差达3496m,平均海拔3544m。山川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地形切割强烈,谷深坡陡,以深切割的高山、高中山为主,山脊形态多数为尖山脊,少数为浑圆状山脊,地貌分区重要以构造侵蚀高山、构造侵蚀高中山和侵蚀深切河谷区为主。勘查区位于黑水河右岸,为侵蚀深切河谷地貌(参见插图2),地形起伏大,地势南西高北东低,呈倾斜状,相对高差85m左右,堆积区地形坡度一般为4055,后缘崩塌壁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斜坡体上冲沟发育,沟谷切割较浅,沟内多有上部崩落松散体堆积;斜坡体下侧为色尔古村小学、养路段、木材检查站以及部分居民分布,斜坡体上植被不发育。插图2:地貌分区图3.1.3气象水文(1)气象黑水县按在四川气候

13、区划中划为川西高原气候区的康定雅江暖温带、温带气候区。按纬度地带性划分,黑水县属“北亚热带”气候,境内海拔高差特别突出,立体地貌使光、热、水等条件在垂直和水平分布上发生明显差异,气候垂直差异大。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降雨量较少,而雷雨多,干雨期分明,冬天日照充足,夏季降水集中,霜、雪、冰雹、大风天气较多,日温差较大,川西山地季风气候特点很明显。黑水县境内降雨特性是:干、雨季分明,降雨量地区差异十分突出,降雨量日变化大,多夜雨和雷阵雨。降雨量年变化一般呈“双峰”型,从1月份起逐渐增多,56月份达成第一高峰值,以后逐月下降,9月份雨季开始,降雨量又继续回升增多,910月到达第二高峰值,以后降雨量又逐

14、渐减少。降雨量日变化大,夜间多阵雨,年夜间降雨量586.9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2%,各月夜间降雨量占各月总降雨量的变幅为63.2779.3%。县城附近数年平均气温9,数年平均降雨量835.8mm,平均相对湿度65%;旱季平均天数190天,雨季平均天数160天;雨季总降雨量699.5mm,旱季总降雨量133.5mm;数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82.2mm,陆面平均蒸发量为771.4mm,月平均最大蒸发量为99.5mm,月平均最小蒸发量为23.6mm。(2)水文勘查区地表水系属岷江流域,位于岷江支流黑水河右岸。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松潘县北弓杠岭隆板棚,经松潘、茂县,从县境东北流入汶川,经雁门、

15、威州、玉龙、绵虒、银杏、映秀、白花、漩口等8个乡镇,纵贯县境东部,境内流长88km,流域面积1428.476km2。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河床平均坡降8,最大流量1890m3s,最枯流量49.3m3s,年平均流量168268m3s,最大流速6.9ms,最小流速1.44ms。河面宽度一般在80100m左右,汛期重要为降水补给,枯季为融雪和地下水补给。黑水河从勘查区北东侧(斜坡体下侧)通过,发源于羊拱山脉的希娘山东麓,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县,流经12个乡,县内流长91km。在两河口与赤不苏河汇合后经茂县于飞虹桥注入岷江,全长162km,流域面积6160km2。平均比降21,累年平均流量141m3s,大

16、小支流与溪沟形成树枝状的水网结构,其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逐渐开阔。3.2地层岩性勘查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和三叠系(T2-3zg-z)地层。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以崩积层(Qcol)为主,岩性重要为岩块、碎石夹岩屑碎石土,成分重要为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块径较小,呈棱角状,集中分布在斜坡体脚,厚度一般小于20m;下伏基岩(T2-3zg-z)地层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与少量深灰色粉砂质板岩不等厚互层,区域分布厚度较大。3.3水文地质勘查区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为中透水层,下伏基岩强风化带均为强透水层,弱风化层为微透水层。按照地下水的赋存介质类型,勘查区地下水划分为孔隙型和基岩裂隙

17、型两类。1、孔隙水赋存于崩积层碎石松散土层中,具潜水性质,直接由大气降水补给及边坡基岩裂隙水补给,并向勘查区北东侧(斜坡脚)运移,最终汇集于黑水河内。由于第四系堆积物下伏基岩透水性较差,该类型地下水涌水量少,水动态极不稳定。2、基岩裂隙水重要赋存于三叠系(T2-3zg-z)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与少量深灰色粉砂质板岩不等厚互层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勘查区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未见泉水出露,排泄方式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在岩层露头部分为补给区,重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岩体分布厚度较大,岩层透水性较差,且勘查区斜坡体坡度较大,岩层储水量不大,大气降水一般迅速排出坡体,地下水总体

18、较为贫乏。3.4区域地质环境3.4.1地质构造勘查区区域构造上属东昆仑海西褶皱系的川西地槽区,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带间的三角地带,构成黑水褶皱束,东部、北部为石大关弧形构造,西部、西南部属马尔康北西向构造。两大构造体系具体描述如下:1、石大关弧形构造北西延伸到龙日坝,北东延伸至杨柳坝,东西长104km,南北宽1320km。西段延伸方向310315,东段由60转20方向延伸。总体构造形态为历来南突出的弧形紧密褶皱束,在弧顶最突出的部位形成直立的涡轮构造,弧形构造西段花岗岩侵入切切割构造线。勘查区位于石大关弧形构造西段。2、马尔康北西向构造由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展

19、布的倒转褶皱及断裂构成,总体走向310325,分布范围长约130km,宽约70km。地层重要为三叠系变质岩,由于挤压强烈,岩层多近直立,甚至倒转,尖棱状褶曲十分发育。勘查区位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东部。勘查区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区内未见构造发育,仅一条北西至南东向发育的断裂分布于勘查区北东侧(参见插图3),距离较近,该断裂对区内地层岩性、岩体风化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插图3:勘查区区域构造图3.4.2新构造运动勘查区区域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发生于三叠纪末期的印支运动重要由北向南的水平推力及其导生的扭动应力构成,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和石大关弧形构造初步形成,局部伴有少量的岩浆岩侵入。燕山运

20、动使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和石大关弧形构造遭受扭曲、畸变,出现各种复合现象,并伴有大量岩浆岩侵入。喜山运动时期,测区构造进一步加强并最终定型。挽近时期测区构造运动以缓慢的上升运动为主,同时伴有微震活动。总体勘查区区域新构造运动重要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随着断裂活动,由于新构造运动剧烈,勘查区区域地貌有如下特点:1、堆积物复杂但堆积量较少,涉及冰积、冰水堆积、冲积、洪积、崩坡积等。2、阶地发育,相对高度由老到新依次递减,从上游往下游,同级阶地相对高度依次减低,除一级阶地部分为堆积阶地外,其余皆属基座阶地。3、区内河流支流众多,分水岭单薄,河谷深切。3.4.3地震黑水县位于松潘龙门山地震带上,由茂县

21、经较场坝至漳腊岷江干流沿线地震活动频繁且强烈。据记载,黑水县境内3.0级以上地震25次,受境外地震波及14次。1933年8月25日19时39分,震中位于色尔古,北纬3142,东经10324,震级5级。1941年10月8日23时,震中位于石碉楼、维古一带,北纬3206,东经10318,震级6级,震中烈度8度。1960年11月9日20时27分,震中位于晴朗日则沟附近,北纬3224,东经10312,震级5.1级。1978年7月13日5时50分,震中位于芦花镇西南8km处,北纬3156,东经10257,震级5.4级,震中烈度6度。1933年8月25日,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黑水县的

22、色尔古、黑尔瓜子、维古、岩窝寨一带受灾严重,死亡约2023人。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震中烈度9度,扩散到黑水,震感强烈,维古地区受到不同限度破坏。2023年5月12日,汶川县映秀附近发生8级地震,震中位置在北纬31,东经10324,该次地震扩散到黑水,震感强烈,勘查区亦受到不同限度的破坏。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2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3),黑水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15g,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0.4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VII度。4、崩塌基本特性及其危害对象根据勘查区地貌特性、地质灾害保护对象及承灾主体,

23、本次工作将勘核对象分为崩塌及危岩体。崩塌及危岩体全貌如照片1所示。勘查区界线崩塌壁危岩体分布区危岩体分布区堆积体照片1:色尔古小学崩塌及危岩体全貌4.1崩塌4.1.1形态特性该古崩塌堆积体形成地质年代长远,现状地形坡度一般为4055,地形总体趋势倾向北东向。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情况,从地形地貌条件及变形特性分析,该堆积体周界清楚,平面形态呈“圈椅状”,推测轴向长约100,平均宽约90,水平投影分布面积约90002,推测平均厚度15,堆积体体积约为13.51043,属大型崩塌体,堆积层变形体潜在滑移方向约为45。堆积体后缘以崩塌堆积体后壁与原地形坡面线交汇处为界,两侧以冲沟为界,前缘至色尔古小学教学

24、楼一带。堆积体前缘一带高程约为17901794m,后缘高程18761880m,相对高差8090m;堆积体前缘为5055的陡坡,中后部为4055。堆积体物质重要为松散稍密状的碎块石土,厚薄不均,厚度1020m不等,前缘、后缘堆积体厚度相对较薄,中部稍厚。崩塌壁位于崩塌堆积体后部,地形坡度5070,崩塌壁经后期外营力改造形成陡坡,坡面上基岩出露,未见新的崩塌迹象,现状已趋于稳定。堆积体现状见照片2。小学照片2:色尔古小学堆积体现状此外,在调查区斜坡地带重要分布有8处小型崩滑体(参见照片3),各崩滑体分布位置详见附图。崩滑体规模均较小,一般815m3,以小型“剥皮”式崩滑为主,物质以坡面侵蚀全、强风

25、化岩体碎块石为主,经坡面泄溜后堆积于斜坡坡脚,现状在斜坡脚形成5个大小不等的堆积扇形体(见照片3、4、5)。各崩滑体具体特性详见表1。照片3:3号小规模崩滑体概貌堆积扇照片4:斜坡脚堆积扇概貌崩滑体特性表表1崩滑体编号位置及分布高程规模崩塌方式和运动路线运动距离稳定性评价危害对象1位于色尔古小学南侧斜坡,分布高程1825m。约13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50m。欠稳定民房2位于色尔古小学后斜坡,分布高程1823m。约15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色尔古小学附近一带,最大约45m。不稳定色尔古小学3位于色尔古小学南侧斜坡,分布高程1880m。约10m3滑塌式

26、,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色尔古小学附近一带,最大约180m。欠稳定色尔古小学、民房4位于公路养护段后斜坡,分布高程1850m。约11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公路养护段附近一带,最大约115m。不稳定公路养护段5位于公路养护段西侧斜坡,分布高程1920m。约9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220m。欠稳定民房6位于公路养护段西侧斜坡,分布高程1950m。约8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260m。欠稳定民房7位于木材检查站后斜坡偏南,分布高程1940m。约11.5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木材检查站附近一带,最大约240m。欠稳定木材

27、检查站、民房8位于木材检查站西侧斜坡,分布高程1880m。约10.5m3滑塌式,近似直线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175m。欠稳定民房照片5:堆积扇体结构松散4.1.2崩塌堆积体变形破坏特性该崩塌为古崩塌,形成历史长远,为多期产生的滑移式崩塌,崩塌壁地带现状未见新近崩塌迹象,变形破坏特性不明显,已趋于稳定,现状重要表现为崩塌堆积体在暴雨、地震等条件下转化为滑坡的变形破坏。据调查访问,崩塌堆积体在5.12特大地震前处在基本稳定状态,未见拉张裂缝、坍滑、滚石等明显迹象。5.12特大地震时,堆积体局部产生浅层滑动,崩塌堆积体前缘大量的松散堆积物质向色尔古小学教学楼滑移堆积(见照片6),直

28、接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致使学校临时搬迁、撤离;坡面滚落的大块石直接砸向学校厕所(见照片7),幸无人员伤亡。照片6:崩塌堆积体前缘滑移堆积物照片7:坡面滚石直接砸向学校厕所4.1.3崩塌物质组成结构(1)崩塌堆积体物质:重要为第四系崩坡积碎块石土,呈浅灰、兰灰等色,结构松散,碎块石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碎块为主,总含量为2530%,充填物为粉质粘土、砂性土;第四系崩坡积层块石直径一般2080cm,少部分可达1.01.5m,碎块石土在结构上一般近地表稍疏松,愈往深部密实度逐渐增大;该层厚度变化较大,斜坡中部地带较厚,近堆积体前缘地段及近后缘段稍薄。(2)崩塌堆积床及崩塌壁物质:重要以三叠系浅

29、灰色、灰色中厚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细粒石英砂岩为主,间夹深灰色、黑色薄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地层产状为2942025,倾向同坡向斜交。岩体重要发育两组节理:组为31075,组为6080;砂岩呈强中档风化,坚硬、岩体性脆、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呈层状碎裂结构。4.1.4崩塌形成机制崩塌体原所处斜坡地带为岩质陡坡,由于岩体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极为发育,受裂隙、坡面等结构面控制,坡体表层破碎岩块极易沿坡向的结构面产生整体剥落,从而形成多期滑移式崩塌。该崩塌体的形成与发展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裂隙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现状崩塌壁地带变形破坏特性不明显,已趋于稳定,崩塌以堆积体变形破坏为主。崩塌堆积体在暴雨

30、、地震等因素影响下有也许转化为滑坡,重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震等因素影响,具体分述如下:1、勘查区地处深切割河谷区,谷深坡陡,地质历史时期崩塌、滑坡等重力地质作用极发育,形成的谷坡部分处在极限平衡或不稳定状态。2、地形因素:崩塌堆积体周界清楚,平面形态呈“圈椅状”,在斜坡地带呈“凸形坡”分布,地形条件极为不利,地形坡度在40以上,特别是堆积体前缘有较高临空面,有助于滑坡的形成。3、岩土体因素:该区地质结构脆弱,堆积体物质尽管形成年代极其长远,但岩性构成以碎石、块石构成骨架,充填物为粉质粘土、砂性土,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有助于地下水的入渗,导致坡体自重增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暴雨期或连续

31、降雨期地表水入渗,至松散土类与基岩接触面时,由于透水性的差异,在堆积床地带长期赋存运移,长期浸泡易形成软弱结构面,推测堆积床地带是堆积体滑坡的潜在滑动面(带)。4、降水条件:从区域资料分析,本地区降水量较大,数年平均降雨量835.8mm,特别是510月为集中降雨时段,占全年降水量的80%,形成的地表水在松散的土体内入渗、浸泡并产生地下迳流,使岩土体强度急剧减少。5、地震因素:“5.12”地震对堆积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强震作用下也许使堆积体产生整体滑移解体。综上所述,陡峻的地形条件和松散的坡体岩性结构等因素是堆积体转化为滑坡的内在主导因素,而集中的降水条件与地震活动是堆积体失稳的诱发因素。随着

32、时间推移,在地形、岩土体结构、降水条件及地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该堆积体势必产生滑移解体。4.1.5稳定性分析1、崩塌壁稳定性分析崩塌壁地带现状未见新近崩塌迹象,变形破坏特性不明显,已趋于稳定。2、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分析“5.12”地震后,随着能量的逐渐释放,近期发生较大级别余震的也许性不断减小,降雨对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则逐渐凸显。地震中已经滑动了的松散堆积体有助于雨水的入渗,雨水通过松散层的孔隙入渗、运移,坡体吸水饱和,一方面土体自重增长,另一方面土颗粒间由于水分的充盈,增大了孔隙水压力,减少了堆积体的抗剪强度,当水下渗至基岩面时还会由于透水性的差异产生浮托力,促使堆积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断

33、产生裂缝、位移、下沉等变形,当变形累积到一定限度后将互相贯通形成软弱滑动面(带),堆积体就有也许沿着软弱滑动面向下滑移。因此,降雨是未来堆积体变形失稳的重要诱发因素。在前期地震作用的影响下,堆积体坡体应力平衡状态已发生改变,堆积体已处在变形阶段,整体评价该堆积体处在不稳定状态。4.2危岩体调查区为一斜坡体,位于黑水河右岸,色尔古小学至林业站斜坡地带,地形总体趋势呈南西高北东低,斜坡斜长190240m,前缘宽约400m。斜坡地形坡度5070,地形坡度陡,斜坡坡面倾向北东向,后缘高程20302050m,前缘高程17951880m,相对高差高达255m。斜坡体上分布有9处危岩体(参见照片8、9),方

34、量均较小,一般612m3,岩体岩性为三叠系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为主,呈强中档风化,局部为碎裂块状结构,岩层产状2942025,倾向与坡向斜交;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重要发育有两组节理:组31075,组6080;节理与岩层产状结构面共同作用,使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四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不利于岩质坡体的稳定,易产生局部崩塌或掉块现象。“5.12”地震时,部分危岩体有少量松动石块滚落,多处在不稳定状态,较大地震、重力作用等其他不利因素都也许成为危岩体发生崩塌的激发因素,导致局部或整个危岩体发生崩塌,一般变形破坏方式重要为滚落式。斜坡体上各危岩体特性详见表2。照片8:号危岩体现状危岩体特性表

35、表2危岩体编号位置及分布高程规模也许运动方式和轨迹也许运动的最大距离或范围稳定性评价危害对象位于色尔古小学南侧斜坡,分布高程1850m。约10m3坠落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公路附近一带,最大约120m。不稳定民房、公路位于公路养护段后斜坡,分布高程1860m。约12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公路养护段附近一带,最大约130m。欠稳定公路养护段、民房位于公路养护段西侧斜坡,分布高程1865m。约8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125m。欠稳定民房位于木材检查站后斜坡,分布高程1865m。约6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木材检查附近一带,最大约11

36、0m。不稳定木材检查站位于公路养护段后斜坡,分布高程1835m。约10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公路养护段附近一带,最大约60m。欠稳定公路养护段、民房位于木材检查站南侧斜坡,分布高程1825m。约7.5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35m。欠稳定民房位于木材检查站西侧斜坡,分布高程1840m。约9.5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70m。欠稳定民房位于木材检查站西侧斜坡,分布高程1865m。约10.5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斜坡前缘民房附近一带,最大约120m。欠稳定民房位于木材检查站南侧斜坡,分布高程1925

37、m。约11m3滑塌式,近似直线最远也许运动到公路附近一带,最大约220m。欠稳定民房、公路照片9:号危岩体现状4.3危害对象色尔古村小学后山崩塌堆积体为一古崩塌堆积体,在2023年5月12日下午2:28分的四川省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失稳,在堆积体后缘产生岩块崩落,砸毁小学后侧厕所一座,并对小学及小学南东侧部分居民导致直接威胁,威胁人数7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小学北西侧斜坡上危岩体在5月12日特大地震中局部失稳,形成多处小规模崩滑体及危岩、崩塌,砸毁下侧养路段、木材检查站以及部门居民房屋,威胁人数37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及资产约500万元。此外,对下侧公路及过往车辆构成威胁。5、治理方案

38、设想根据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变形特性和危害性预测,拟对崩塌及危岩体采用两种不同的防治措施。崩塌堆积体:方案一:在堆积体前缘设立抗滑桩+挡土板复合结构或抗滑挡墙进行支挡,回填反压堆积体坡脚,并在墙体或桩体上设立被动柔性防护网进行拦石;在冲沟中下部设立拦挡坝工程,对堆积体附近危石进行清除。方案二:对堆积体进行削方减载加格构锚固,其它措施同方案一。危岩体:方案一:对坡面局部危石进行清除,在斜坡坡脚一定距离设立拦石墙+被动柔性防护网复合结构进行拦挡。方案二:对危岩分布地带进行整坡并清除危石,并对整坡坡面采用锚固工程进行加固。6、勘查工作部署6.1勘查范围、内容6.1.1勘查范围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39、DZ/T0218-2023)有关规定,结合该崩塌的具体特点,勘查范围涉及也许对其稳定有影响以及失稳直接危及的区域,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崩塌边界外50100m范围,危岩体勘查范围参照滑坡勘查范围规定。6.1.2工作内容本次勘查工作内容为:本次勘查以地面调查为主,辅以钻探、地质测绘、山地工程等勘查手段,查明崩塌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涉及各类岩土层的岩性或物质组成、分布范围,各类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崩塌的工程地质特性等;对崩塌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处治措施及方案建议。6.2勘查工作布置原则勘查工作在充足收集运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崩塌的实际情况,以地面

40、工程地质测绘结合适当勘探工作。勘探工作重要采用钻探、探井等综合方法、手段,现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23)等有关规范规定拟定勘查工作布置原则为:(1)勘探线布置原则:纵勘探线的布设与堆积体的潜在滑移方向一致,长度纵贯整个坡体,主辅勘探线间距为40m,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勘探点布置原则:崩塌主勘探线勘探点布置3个,支挡线位置勘探点布置3个。若由于地质或其他重要因素必须偏离勘探线时,应尽也许控制在10m范围之内。危岩体下部支挡线位置勘探点布置4个。若由于地质或其他重要因素必须偏离勘探线时,应尽也许控制在3m范围之内。(3)探井深度应以查明滑动面或也许滑动的潜在滑动

41、面及作为治理工程持力层的岩土体地质情况为原则。根据上述总原则,具体工作量布置见表3。勘查设计工作量汇总表表3序号工作量名称单位工作量备注1工程测量控制测量一级导线km8四等水准km8四等三角测量点40图根点控制点30地形图测量1:500km20.26断面测量1:200km2.813条勘探点定位测量个112工程地质测绘1:500km20.263钻探m/孔40/24探井m/个27/9本方案崩塌勘查工作量的布置根据四川省5.12地震灾区阿坝州黑水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2023年6月由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完毕)及现场踏勘结果进行,勘查点、线位置以勘查时进行的1:500工程地形测量图拟定,在下阶段更进

42、一步进一步工程地质测绘后,也许勘查点、线位置以及探井工作量将会发生一定变化。7、勘查方法及技术规定7.1工程测量7.1.1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应涉及也许对其稳定有影响以及失稳直接危及的区域,一般情况下为崩塌边界外50100m范围,面积约0.26km2,此外,工程测量还涉及探井的定位测量约10点,勘探线剖面测量1.27km。7.1.2测量技术规定(1)作业技术依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测绘产品质量评估标准(CH100395)。(2)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1)独立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按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

43、带。2)高程系统:假定高程基准;3)基本等高距为1m。当首曲线不能完全表达出地貌特性时,应加绘计曲线。4)地形图规格:.图幅分幅:采用50cm50cm矩形分幅,图廓坐标为2.5km整数倍数,即图幅不可错开拼接。当图廓外有少量地形属于测绘范围时,可破图廓测入同一图幅内;.图幅编号:以西南角图廓坐标作为图幅编号,注记在北图廓外中间图名下方;(3)地形图精度规定1)地形图上地物点对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0.5mm;2)图幅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应为1/22/3等高距。(4)地形测量1)除执行现行地形测量规定外,注重将泉水露头、裂缝、塌陷坑、崩塌体、沟谷等重要地物测上,不可漏掉;2)采用正版

44、测图外业版软件测图。(5)断面测量1)剖面比例尺1:200,剖面比例尺1:500;2)每剖面两端点、剖控点一般应标记,每一条剖面至少应有两个标记点;3)实测剖面应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施测,剖控点(含两端点)间距应小于1000m,剖面点至测站点最大距离应小于800m;4)测站点间距离应一次照准两次读数,水平角、天顶距各观测一测回。5)测站点至剖面点距离一次照准一次读数测定,天顶距采用盘左一次读数,用全站仪可直接读平距、高程(或高差);6)剖面测量的计算取位,平距取0.1m,高程0.01m;7)作剖面图时,剖面方向一般按沿江河方向从左至右为原则;8)剖面图应注明名称、编号、剖面比例尺、剖面实测方

45、位等。(6)勘探点测量1)所有点位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法测定;2)水平角、垂直角、距离均测一测回;(7)地质测量1)地质点采用极坐标法测量;2)水平角、垂直角以盘左读数测定,距离读数一次;3)在同一测站测定地质点数量超过10个或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后,应重新整平仪器并归零。(8)上交资料成果1)控制展点图,点之记,成果表;2)仪器检查记录;3)地形原图及数字化光盘(涉及地形图接合表);4)测量报告。7.2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剖面的测制7.2.1工程地质测绘测绘范围:测绘的范围应涉及崩塌及其邻区,后部应涉及崩塌及危岩体后缘以上一定范围的稳定区域,前部应涉及前缘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两侧应到达堆积体以外一定距离或邻近沟谷外一定距离,一般控制在崩塌边界外50100米。同时,应包含也许导致危害及派生灾害成灾的范围。测绘比例尺宜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1:500),另为了查明崩塌堆积体转向为滑坡的形成因素、成因机制等,宜采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对崩塌及危岩体周边也许影响范围进行地质测绘,崩塌及危岩体周边宜测绘至分水岭或河流。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内容:重要内容有:崩塌及危岩体特性、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调查访问资料。1)崩塌所在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