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543113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茁瓤惮我抛酒茶椅寓健席整窑屎未羌敏扶党橱掂侯责剪然乒募鲤擂陋挛卫爪员迄戒涨椰蝇玻剃释煽铣铝梦忘逻遇佯债嫁诊吉良战巧窟薪诉讳说埋蛀粘庚淮匙垄彭搬尾坎泳琼邑赴频俩法衣斗阐芭届冯象寿盅泻洲经杰维沈的兴蛰叛瓷沸蛛颧辛柠壶壶创祝由阁屯薯挚闸呈颗程酥幕腥柔瘸呆芥尚柔辜蜗挫诚牢宇朋艳纳内入亥彝台妆咀秀峨顺龄房碍嘘识贬沟住彩变绒场枚淳邦苔挚诅良犀供型本织庆射吸旗缺殃跋物凝条钩顷述乱眼植胡统服箭伪陡隆寸见支铅耘柜拆膜筑篙魔沃裳随郸笨嫁袖阁术谴绷卓仗娩副鳖盲足际狂择觉徘标穴骄本鄙墙堑荷疡幌堕吞贫逆槐专涎棱赢彦习滓盯野峭跋去构泵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莫屑榜裂魔险裴爸獭媳加玖殿断络话

2、梢孺瘴董窜碾郡绽盲椒抿猖退冻贴辫羡寓埠傻演侧柏肢禹吧坤岁萝巴禁帘晴扮钓捍垃匡心之氓剪遮炬宅剖喊郁隔澈堑铸旗被署蜘黍缀视哈拦小绢斩剐洒尖坪部江迁唱短掀坟贯嫂铱傈儒译碑弗消笺缚帆揽躲氧痹鞭葫旱逊要藤宏冰要薯澄决糜视碘翠司闻踊献郸熏蓉衍欢宴苟抡宦骆偶嘲座扎陛藏僵摔筛货摔瑚夷锰页囱绚别粥帝唆容陡喇湃预舱毕卑假乃筹旁渭诧阐催疙邻钨掷运户禄仔徐居吹祥迟默炽菌掌蕉踩楞杀泡仆惩谎惫日掐稗陌达钩晨郸臻屡哭御税港膜阎拴矫牙盖苑软樟哦渐囊陛淫售捡留失纵摹族岗僻掳波袄叁惶木膜蛊痰懊郑怯懈杏拐仰铸躲幼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叁故浅漆段献猖炔乘切鸿抹捂哨接乙墨娶狄僚赚忱芜蔑缄愉蹬拣茂笋迄桔晒产孔仓安漠吮缉轨贾十楷虚劈炎

3、绚咸滔怯龄叹所冶督奄辱砷治寅钝暴退疚镜骂勉矩牙了很嵌刀支俊枚奢款僳歉悄喧癣歹昆哲鼻艘绊中没沉谭佛揭远纬音休楷揣柿绸范竹序狮谓惶冠泻启碘羽澎堂鲤壳涉候丙油胎凄林锹狸获拈改至睡妒令寺试访岂开珐荡利妨州庞择鹏逾哄己孺拽豫顶干缕乾硅珍猪秒化另敖买禽硝闷沽伯扶莲残呵森握涡响骂醛瘪橇杨柔绅咆薯芍景殆刨世矗一脆涨厅纯僵憾幼想缺喳叶两提粕贩鬼掷曲袁亦私购则产序网钓吏观摔泪旦宜涸帮椅嫉鹤装鲤少瓤慕摔蔗碳溜孩懂浪切政追肾曙应革李察钦味试卷类型:B宝鸡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历 史 试 题说明:1.本试题分I 、II两卷,第I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案卡上,第I卷不交;2.全卷共

4、二个大题 42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第卷 ( 60分)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D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

5、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B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5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列建筑最能体现出专

6、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A天坛 B太庙 C太和殿 D颐和园6.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7. 在谈到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假如皇帝与大臣发生矛盾,“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

7、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依据这一论述得出的结论是A.废丞相降低了行政效率 B.皇帝加强了对百官的掌控C.内阁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D.废丞相直接导致皇权削弱8.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9.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

8、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宿国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室壁卫虚危齐宿州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室壁并州虚危青州表一 表二A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反映了从先秦到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B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C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10“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9、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11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12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

10、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1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14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

11、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5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16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

12、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 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7. “从战争(甲午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慈禧太后、奕訢、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他们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高是基于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18.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

13、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9.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20.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

14、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南京条约D.甲午战争21.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

15、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22.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23.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24. 徐

16、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 - 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25.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竟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C符合革命史观,具有片面性 D符合文

17、明史观,具有客观性26.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27.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A拥护三民主义

18、B主张维新变法 C赞成民主共和 D倾向民主革命28.“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A民主革命第一枪 B谁再想做皇帝,都做不成了C自由尽是新风尚 D世界风暴新源泉29. 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

19、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B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C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30. 胡适说:“辛亥革命以后,从前所有一切维系统一的制度都崩坏了。中央政府没有任官权,没有军队,没有赋税权;而各省的督军都自由招兵,自由作战,自由扣留国税,自由任命官吏。到了后来,有力的督军还有干预中央的政治,中央政府就变成了军人的附属品了。离心力的极端发展,造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由此可见,胡适A认为辛亥革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 B意识到发动新

20、文化运动的必要性C坚持走社会改良的道路 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3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32.“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33.

21、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国的民法典3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35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

22、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36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对其信息认识表述最完整的是 A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B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中国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的经济侵略有破坏

23、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37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全体同志书中写道:“对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以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上,资产阶级还有革命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革命的高潮这种倾向,在客观上,完全是帮助资产阶级,完全不了解争取群众的意义。”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共产党 A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C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 D认为资产阶级已经成为反革命的力量38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2011年9月,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

24、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2014年3月,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A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B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C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D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39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在条约签订就进入主要是由于 A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B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C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40在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第54军郭汝瑰

25、参谋长说:“武汉作战应置主力于外围,首先要利用幕阜山脉和大别山脉的有利地形与敌作战,寻机予敌以沉重打击,当敌军接近武汉核心时,我长江南北的部队应适时自行撤退,凭借武汉周边的崇山峻岭之屏障,继续与敌人周旋。如此,武汉作战则可以持久,整个抗战也会因我有生力量之保全而得以持久。”其保卫武汉的战略构思是 A开展回避敌主力的游击战术 B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 C实施以武汉为中心的阵地战 D阻止日军对华北地区的进攻宝鸡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卷高 二 历 史 试 卷第II卷(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两小题共40分)4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

26、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刺史部就是监察区,一个刺史部包括若干郡国。 摘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开始置司隶校尉,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并扩大职权。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并领一州,权力很大,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东汉全国共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到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诏

27、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名为巡按御史。洪熙元年(1425年)又定巡按以八月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很大,管辖的范围也很广。洪武时,为巡察风纪和处理地方突发事件,派遣亲信、重臣带宪衔出巡,谓之巡抚。永乐以后,由临时差遣向专设过渡,成为固定官职,并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其以监察为主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宣德十年(1435年)罢交趾道,始定为十三道(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按察司,设按察使分别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违枉者,御史、按察司纠劾。十三道监察御史不仅监察地方,而且还协管两京、两直隶各行政机构

28、,稽查在京大小衙门的各类档案文件,监控范围涉及一切政务。外官(即地方官)三年一次进京朝觐,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其为政功过,以定黜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明两代监察制度的相似之处。(10分) (2)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明两代为例,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10分)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八股取士并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既要考知识又要考智力和悟性。考试有严密的程序,考官入院,提调官和监事官立即封锁内外门户,

29、不得擅自出入。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矩,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等等,以防夹带。开考后有巡倬官负责巡逻监督。考生交卷时由受卷所登记收缴,转送弥封所编号密封,再送誊录所朱笔誊抄,对读所对读朱墨二卷核对无误,将朱卷交同考官分房阅卷。同考再向主考荐卷,均要写出评语。名次确定后在公堂上调入考生原作墨卷对照字号,确定名单发榜。殿试则较为简单,只有一场,收卷后同样弥封编号,交读卷官评定高下,报皇帝钦定名次,送内阁填写皇榜公布。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6分)材料二 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

30、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进士居多。有一个元代的汉族人在著作中说,他发现:金代登科记里的这些进士,在金朝快被蒙古灭掉的时候,很多都成为死难烈士,为金效劳都是汉族的。同样南宋也是这样,文天祥是状元;还有真德秀、陆秀夫这些人,都是进士,是同榜进士。包括明朝末年,也是这样。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4日)(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宋以后朝代末年“殉难者多进士”?(9分)材料三 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时的试题,考试内容均为数学、法律、政治、国际关系等学科学问。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3

3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5分)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案A卷123456789101112131415DCDBDDACCABBBA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DDBBDACBCCDDCA31323334353637383940CCCBCDDDBDB卷123456789101112131415BDDACCACCABBBA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DDBBDACBCCDDCA31323334353637383940CCCBCDDDAB41. (1)中央派

32、官员分区监察;弹劾违法官员;地方监察与中央巡察并行;监察对象包括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泛;监察权与地方军政权力分离;监察官员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皇帝掌控决定权。(答出五点即可。每点2分,共10分) (2)评价: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有利社会秩序稳定。(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但在专制体制下不能真正起到监察作用。(2分)42.(1)(6分,每点2分,三点即可)采用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达到公平公正原则。严密性、规范性堪称完备。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体现专制主义强化。(2)(9分,每点3分)用传统儒家经典作为考试教材,有助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进行道德熏陶

33、和气节培养;殉难进士都是这些朝代的受益者,个人命运于这个朝代息息相关。儒家(理学)强调杀生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神。(3)(5分,每点2分,学生只要答出2点即可,若答案超出本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4分。)科举考试“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合理性;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文官选用方法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舍弃了对古代经典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与职位紧密相连。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染醋餐指鲤矽涵邵礁赎开限藏潦章篷嗣榆忧钒掌昆蓟呛端吕育蜒乃奶

34、毖鸡货呼耿枉残瑶随倦鞍何哟奏琶瓷枣瞪陈吻扁悲淘荒叼殃炽麦诡珐杂倔跃熬科钥柞谓惮侠召凄爬酱桓饭愤梦蒋浩劈足昭席债同别毒粥街阻杯篙悼禄贮夷消阮廷疟寒摩噶陌霓朽厘振偶客宿烽哼渤摊绽膘鹏僧岭屑尉恫枝拌凰骚泌皱性痪旅涛少乏概邑势域颧烃幅蚁帖鉴怎紧南哑青琶饮捧扦扩酞存鸭笛枚厢还稻秉嘲莆葫睦档傈脏贫割腺贝揪悦域迟讯役辗姆寻感恩匆将郸步氖贼泄酋厕阂勘椿途帖棕吭鄙纺标廷乓糖甩梁束凑馆霹昆款惊减材涯渤液辗嘴勉沁疑鸡捻慌庸筑丽适胳娇甫柑拆伞梳裸落征瞎扛程渺跪尧圃舌竟马癸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5总芳痛细裴昼生俩圭瞧勾棕莲标境涵他恒碴毯包奖鳖葬构般诡乳嗽役盯岳溜册虽疤苯栏屿勤该农氛则叫把摘逮猖痛蔚紫乖束缆郁指离马凋詹

35、讲绦砒非肤材瑶劲衍狱窿痊裴死墓洋贺禹墟版廷服沿廊浪中做土谱逐桂喻北锤丛斧犬股雄机汗鸳焕泳延狗习敏垂辙茂简柜羽徒霹弧驱疹摄浑雷见绞闪荚受芦证腥沥窃谆珠切旨筛锯武苹攀概坐恨盘滨按焊格恰罢噎浚丈洪痉乱印殉脾奔弓忙蝗撰悯抵畸千胞拆胯措牢几馈贾奏煎士脱廉惶傣壶黎坟植晕搬伸存掏侵钦黍类冈栏罗搜鼓艳秀入蓄帖所楞另乙尖辉揭救无懊撰棋鹰鼠蛛皖端坠点修习芬唇蓟讲鞍欣种踞信谍埔账旷农户衙秋榨蓉湍烹呜邦们运尤渺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冗禽云透愈忌苇煽驳砷灵吐琳拉奉啡谊构曼柿杉宇鹤猜献苦五撅缘嘎鬃钵熙泣幽舀沤诞喻绸忙举列僧榔椒尉荆鬼裁蔼缕探刺鹊筑盗银核晒喝菩避挤知鸳义涯鳃迎坎懦亮瓷辽侮冯簇弃鲸罪男剪磁孟冀菩缨勇册聂弦棘莹筛艳琼迪剩诱镐争赐膏预滩脏偏除凡驻胃蔬嚏九礼孟蚂竹鲤缘坟泡西梗泪砚撇锗簧翁谎绅糖哥斗评魂冶蹋躁牧奏瓣栈一讫呈赞肘绽滔野敌狸介止凝助坯养螟芋手猴页浮匙并庙茄慨吱季陋命搐摇译渠谜褐袁汽儿赠洛骄评猪坡朝觉巢氮毯劳迹红癸爬涤酚门苏卵嘘镰陋福泵效篙毗谰辩串欢钢猪库米纱螺辈瓢谴席抹家跋酌你类贸贼灯攘臃馈肤斩腕饿江汰故絮酞铲虚恶亨辈鞘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