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BT3251-2010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2部分)-(高清无水印).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46487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BT3251-2010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2部分)-(高清无水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TBT3251-2010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2部分)-(高清无水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TBT3251-2010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2部分)-(高清无水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TBT3251-2010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2部分)-(高清无水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TBT3251-2010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2部分)-(高清无水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45060 S45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25112010 轨道交通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Railway applications-Insulation coordination Part 1:Basic requirements-Clearances and creepage distances for al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IEC 624971:2010,MOD)201101-12 发布 20”一 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 32511

2、2010 目 次 前 言 引 言 l 范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V,2 31 电气间隙 一 2 32 爬电距离 2 3 3 部分 -2 34 电压 2 35 过电压 3 3 6 绝缘 一 4 4 绝缘配合的基础-4 41 基本原理 一 4 42 电压及其额定值 -。5 43 承受电压应力的时间 6 44 污染 6 45 绝缘材料 7 5 电气间隙的要求和尺寸确定规则 7 51 概述 -7 52 最小电气间隙 7 53 意外情况 -8 6 爬电距离的尺寸确定规则 8 61 概述 -一 8 62 最小爬电距离 8 7 试验和测量:-8 71 概述 8 72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

3、量 9 73 通过冲击电压试验验证电气间隙 9 74 通过工频电压试验验证电气间隙,9 75 通过直流电压试验验证电气间隙 8 轨道交通中的特殊要求 81 概述 82 信号设备的特殊要求 9加加m 83 机车车辆的特殊要求 8 4 地面装置的特殊要求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表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设备的型式及例行介电试验条款 nD伸 TBT 3251120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测量方法 21 附 录 D(规 范 性 附 录)标 称 电 压U。与 额 定 绝 缘 电 压 U。之 间 的 相 互 关 系 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宏观环境条件 -26 附录 F(资料性附

4、录)应用指南 -27 参考文献 -33 刖 吾 TBT 3251-20 LO(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第 1 部分:基本要求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第 2 部分:过电压及相关防护。本部分是 TBT 32512010 的第 1 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IEC 624971:2010(轨道交通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英文版)。本部分与 IEC 624971:2010 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 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识,其差异如下:将本标

5、准的应用范围进行了修改,适用于海拔 1 400 in 及以下(标称电压交流 1 000 V、直流 1 500 V 以上的高压电工电子设备)或海拔 2 000 m 及以下(低压电工电子设备)的信号设备、机车车辆设备和地面装置;附录 B23 增加了“注 2”以说明 1 rain 工频耐压试验参见 GBT 2141312008。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 4207-2003 固体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确定方法(IEC)60112:1979,IDT);GBT 4585-2004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IEC 60507:1991,I

6、DT);GBT 6553-2003 用于严酷环境条件下的电气绝缘材料一耐起痕和耐蚀损的试验方法(IEC 60587:1984,IDT);GBT 1692711999 高压试验技术第 1 部分: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idt IEC 600601:1989);GBT 22707-2008 直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IECTR 61245:1993,MOD);GBT 24338】一 2009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 1 部分:总则(IEC 622361:2003,IDT);GBT 2433832009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 31 部分:机车车辆 列车和整车(IEC 62236i 31:2003

7、,IDT);,GBT 2433842009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 32 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IEC 62236 32:2003,MOD);GBT 2433852009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 4 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IEC 622364:2003,IDT);-GBT 2433862009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第 5 部分:地面供电装置和设备的发射与抗扰 度(IEC 622365:2003,IDT)。本部分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8、、中国 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家喜、严云升、王肃清、邓学寿、马文俊、罗君、郝凤荣。TBT 325112010 引 言 考虑到轨道交通的特定条件,而且轨道交通电气设备包含在 IEC 60071(由 IECTC 28 起草)及 IEC 606641(由 IECTC 109 起草)的适用范围之内,所以从这些文件及 IEC 600771(由 IECTC 9 起草)中抽取相关内容,形成单独的参考文件,作为整个轨道交通领域绝缘配合的基础标准。TBT 325112010 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轨道交通应用

9、中的绝缘配合,适用于海拔 1 400 nl 及以下(标称电压交流 1 000 V、直 流 1 500 V 以上的高压电工电子设备)或海拔 2 000111 及以下(低压电工电子设备)的信号设备、机车车 辆设备和地面装置。绝缘配合是设备之间及设备内部各部件之间绝缘的选择、尺寸确定和相互关系,在确定绝缘尺寸 时应考虑电气应力和环境条件,当电气应力和环境条件相同时,所确定的绝缘尺寸也相同。绝缘配合的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过大的绝缘尺寸。本部分规定了: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绝缘配合试验的一般要求。上述术语“设备”指 33 所定义的“部分”,它可适用于系统、子系统、设备、设备的一部分,或者是等 电位

10、线的一种物理实现。本部分不涉及:通过固体或液体的绝缘距离;通过除空气之外的其他气体的绝缘距离;通过非大气压下的空气的绝缘距离;在极端条件下使用的设备。产品标准应符合本通用标准。然而,由于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因,如信号设备;或由于产品本身特殊的操作环境,如架空线应符合 已有的标准或规定(如 EN 50119),产品标准需作调整以满足不同的要求。本部分规定了设备的介电试验(型式试验或例行试验),见附录 B。注:对于安全要求严格的系统,需作特殊要求,这些要求在产品特定的信号标准 IEC 62425 里有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13 期的

11、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EC 600601 高压试验技术 第 l 部分: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Hi 曲一 vokage test techniquesPart 。l:General definitions and test raquirements)IEC 60071 一 l 绝缘配合第 1 部分:定义、原理和规则(Insulation coordinationPart 1:Definitions,principles and rules)IEC 60112 固体绝缘材料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确定方法(Method for

12、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of and the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IEC 60507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Artificial pollution tests on highvoltage insula tors to be used on acsystems)IEC 60587 用于严酷环境条件下的电气绝缘材料一耐起痕和耐蚀损的试验方法(Electrical insula-ring materials used under severe amb

13、ient conditions-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to tracking and ero 一】TBT 325112010 sion)IEC 60850:2007 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电压(Railway applicationsSupply voltages of traction systems)IEC 61245 直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Artificial pollution tests on highvoltage insula tots to be used on dcsystems)IEC 61992 一 l

14、:2006 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直流开关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Railway applications Fixed installations-DC switchgearPart 1:General)IEC 62236(所有部分)轨道交通电磁兼容(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C 50119 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Railway applicationsFixed installationsE lectric traction overhead contact lines)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15、用于本文件。注:本部分术语的应用按如下优先顺序定义:以下给出的定义;IEc 606641 给出的定义;除 IEC 606641 外在第 2 章中其他引用文件给出的定义。31 电气间隙 clearance 两导电部分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32 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两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33 部 分 331 部分 section 具有绝缘配合所需的自身电压定额的电路系统的一部分。部分分为两种类型:接地部分和悬浮部分。332 接地部分 earthed section 与大地相连或通过不会中断的电路与车体相连的部分。-333 悬浮部分 floating s

16、ection 与大地或车体隔离的部分。注 1:一个部分可能受其邻近部分的电气影响。注 2:电路的某个特定点可看作一个部分。34 电 压 341 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U)用于标示或识别一个给定供电系统合适的近似电压值。342 工作电压 working voltage 在最高持续电压作用下,任一跨过绝缘的两点间出现的最大方均根交流电压值或最大直流电 2 TBT 325112010 压值。注:“持续”表示电压的持续时间超过 5 rain,如 IEC 60850 中对 U。的定义。343 额定电压 rated voltage 器材、装置或设备在规定的操作和性能特性下的电压值,由制

17、造商给出。注:设备可有一个以上的额定电压或一个额定电压范围。34 4 额定绝缘电压 rated insulation voltage(UN。)设备或其某个部件耐受电压的方均根值,以表征其绝缘规定的持续(超过 5 rain)电压耐受能力,由 制造商给出。注 1:U,。指设备某一带电部件对地或对另一带电部件之间的电压,对于机车车辆地指车体。注 2:对于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电路、系统和子系统,额定绝缘电压指“设备最高电压”。注 3:U 一。大于或等于工作电压,所以对于直接与接触网相连的电路,UN大于或等于 IEC 60850 定义的 U 。注 4:U不一定与额定电压相等,额定电压主要与工作性能有关。34

18、5 工作峰值电压 working peak voltage 设备中任何特定绝缘之间的最高电压值。346 再现峰值电压 recurring peak voltage 由于交流电压畸变或直流电压叠加交流分量导致电压波形出现周期性偏移的最高峰值电压。注:随机的过电压(如由于偶尔操作产生的过电压)不认为是再现峰值电压。347 额定冲击电压 rated impulse voltage(UN。)制造商对设备或其某个部件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值,以表征其绝缘规定的瞬时过电压耐受能力。注:u大于或等于工作峰值电压。35 过电压 overvoltage 峰值大于正常工作条件下最高稳态电压峰值的任何电压。351 暂时

19、过电压 temporary overvoltage 由于电压变化导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过电压。注:暂时过电压与负载网络无关,其特性用电压时间曲线来描述。35 2 瞬时过电压 transient overvoltage 由于电流传递导致的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或更短的短时过电压。注:瞬时过电压由负载网络决定,不能用电压时间曲线来描述萁特性,瞬时过电压圭要是电流从电源传递至负载(网络)的结果。两种特殊的瞬时过电压定义如下:353 操作过电压 switching over,coltage 由于特定通断操作或故障通断,在系统任何位置出现的瞬时过电压。35 4 雷电过电压 lightning overvo

20、ltage 由于特定的雷电放电,在系统任何位置出现的瞬时过电压。1 TBT 325112010 注:3 5 的定义与 IEC 606641 和EC 60850 的定义一致。此处根据电压变化或电流传递与时间的关系对瞬时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进行了明确区分,而 IEC 606641 对此并 束加以考虑。IEC 60850 定义的适用于接触网的长时限(通常为 20 ms 到 1 s)过电压等同于此处的暂时过电压。36 绝 缘 3 61 功能绝缘 functional insulation 导电部分之间仅适用于设备特定功能所需要的绝缘。362 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 带电部分上用于防电

21、击基本保护的绝缘。363 附加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基本绝缘之外独立设置的绝缘,用于基本绝缘失效时提供防电击保护。364 双重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的绝缘。365 加强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带电部分设置的一种单独的绝缘系统,用于提供与双重绝缘等效的防电击保护。注:“单绝缘系统”并非指该绝缘系统由单一物质组成,它可包括几层绝缘,但各层不能像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那样 单独进行试验。4 绝缘配合的基础 41 基本原理 411 概 述 绝缘配合意指根据设备的使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选择设备的电气绝

22、缘特性。只有当设备的设计基于预期寿命内所承受的电压应力时,才能实现绝缘配合。4 1 2 关于电压的绝缘配合 4121 概 述 应考虑以下内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电压;设备产生的电压(该电压可能反过来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设备预期的可用性等级;人身和财产安全,使由于电压应力而出现非预期事故的可能性不会导致无法接受的危害 风险:一控制和保护系统功能的安全;在轨旁电缆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绝缘表面的形状;爬电距离的朝向和位置;必要时考虑海拔。4122 关于持续交流或直流电压的绝缘配合 持续电压的绝缘配合主要基于:4 TBT 3251 12010 额定电压;额定绝缘电压;工作电压。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持续

23、电压的持续时间应超过 5 min。4。123 关于瞬时过电压的绝缘配合 瞬时过电压的绝缘配合主要依据两种控制类型的受控过电压的条件:内在控制:要求电气系统的特性能将预期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规定水平的条件;保护控制:要求电气系统通过特定的过电压仰制措施能将预期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规定水平的 条件。注 1:大型和复杂系统(如架空线)中的过电压由于受多种因素和多变因素的影响,只能通过统计方法来评定,尤其 对于大气过电压更是如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不管是通过内在控制或保护控制获得的受控条件。注 2:建议采用概率分析法来评定是否存在内在控制或是否需要保护控制。注 3:特定的过电压抑制措施可以是具有储能或耗能效果的器

24、件,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尤害的消耗掉预期位置上的 过电压能量。内在控制示例:通过沿绝缘体表面的闪络或架空线的火花放电间隙所实现的控制。保护控制示例:在没有操作过电压源干扰机车电路的情况下,利用该电路末端滤波器所实现的 控制。表 A3 第一列所示为绝缘配合采用的额定冲击电压优选值。4124 关于再现峰值电压的绝缘配合 应考虑固体绝缘内部或沿绝缘表面可能发生的局部放电的程度。413 关于环境条件的绝缘配合 在污染等级分类中应考虑绝缘的微观环境条件。微观环境条件主要取决于设备所处的宏观环境条件,在许多情况下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是相同 的,但微观环境可能比宏观环境好或差,如外壳、加热、通风或灰尘会影响微观

25、环境。注:就污染而言,符合 GB 4208 规定等级的外壳已提供防护,不再需要改善微观环境。42 电压及其额定值 421 概 述 确认电位悬浮部分的工作电压时,需考虑最恶劣的情况,通常认为其接地或与其他部分相连。建议高压系统中避免出现电位悬浮部分。第 42 条中的电压指特定应用时规定的需求电压,与制造商对产品规定的额定电压不同。电路中的每个部分都定义了额定电压。422 额定绝缘电压 一个部分的额定绝缘电压不应低于该部分的最高工作电压或其邻近部分产生的最高工作 电压。对作用时间小于 5 min 的电压应力(如 IEC 60850 对 u。:。:的定义)应逐个加以考虑,尤其应注意电 压应力作用的时

26、间问隔。423 额定冲击电压 4231 概 述 一个部分的额定冲击电压最小值由方法1 或方法 2 确定。在内在控制中宜采用方法 1。在保护控制中可采用方法 1 或方法 2。4232 方法 1 方法 1 基于额定绝缘电压和过电压类别。5 TBT 325112010 轨道交通应用中额定绝缘电压与标称电压通常的关系见规范性附录 D 的表D1。方法 1 使用四种过电压类别来表征设备的过电压。OVl:电路中具有内部和外部过电压保护,由于以下原因只能出现非常低的过电压:不直接与接触网相连;在户内运行;位于一个设备或装置的内部。oV2:线路条件与 OVl 相同,但过电匪条件更恶劣,且(或)对安全性、可靠性要

27、求更高。0V3:线路条件与 OV4 相同,但是过电压条件没那么恶劣,且(或)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低。0V4:电路没有外部或内部过电压保护(如直接与接触网或户外线相连),可能承受雷电过电 压或操作过电压。更详细的应用说明见第 8章。方法 1 中部分的额定冲击电压最小值按以下方法确定:对于非接触网直接供电的低压电路,其额定冲击电压见表 A1;对于接触网直接供电的电路和热力电传动机车车辆的牵引主电路,其额定冲击电压见 表 A2。当电路具有特定的过电压保护时,过电压类别的选择与保持装置有关。4 233 方法 2 方法 2 中一个部分的额定冲击电压不应低于该部分的工作峰值电压或其邻近部分产生的工作峰

28、值电压。4234 意外情况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确定额定冲击电压时,都没有考虑意外情况。43 承受电压应力的时间 就爬电距离而言,电压应力作用的时间会影响干燥时发生表面闪络的数目,千燥时发生表面闪络 事故会引起表面放电,其能量足以引起电痕化,这类事故足够多时会在以下条件下产生电痕化:预期持续使用且内部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其绝缘表面干燥的设备内;直接由低压电网供电的开关输人侧的设备内及该开关的进线端和负载端(输入和输出)之间;长期承受凝露和频繁通断操作的设备内。对长时间承受持续电压应力的绝缘,按表 A5、表 A6、表 A7 确定其爬电距离。44 污 染 微观环境决定了污染对绝缘的影响,然而在考虑微观环

29、境时也必须注意宏观环境。通过有效使用外壳、封装或密封的方式可减小对绝缘的污染,但当设备遭受凝露或正常运行时自 身产生污染,则这些减小污染的措施可能无效。固体颗粒、尘埃和水能将小的电气间隙完全桥接,因此当微观环境存在污染时应规定最小电气 问隙。注 1:在潮湿情况下污染会具有导电性,由污水、煤灰、金属尘埃或碳尘埃产生的污染本身就具有导电性。注2:由电离气体和金属性沉积物产生的导电性污染只在特定情况下发生,如开关设备或控制设备的灭弧室内,这 种情况不包含在本部分范围内。为了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把污染分为 PDl、PD2、PD4B 等 7 个等级,见表 A 4。注 3:7 个污染等级来源于 IEC

30、 60664 一 l、IEC 60815 和 lEE 600771,但部分定义不完全相同,主要原因在于为了适 应轨道交通应用需将 IEC 606641 和 1EC 600771 的 PD4 拆分为本部分的 PD3A、PD4、PD4A 和PD4B,然 而当污染等级完全相同时,本部分的定义与 IEC 600771 的一致。这种分类只考虑了微观环境条件,然而不能忽略宏观环境条件,附录 E 给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 确定相应 PD 等级的指南。6 TBT 325112010 45 绝缘材料 451 概 述 外部的高压绝缘子应满足其相应的产品标准,无需符合本部分。452 相比电痕化指数(CTI)4521

31、由于污染后的表面干燥使表面泄漏电流中断而产生闪络时,在闪络过程中集中释放的能量 使绝缘材料受到损伤,绝缘材料的特性可根据损伤程度大致显现出来。绝缘材料在闪络时会出现以下 变化:绝缘材料分解;由于放电作用导致的绝缘材料损蚀(电腐蚀);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由于电气应力和表面电解质污染的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导电通道(电痕化)。注 1:以下情况会出现电痕化或腐蚀:承载表面泄漏电流的液膜破裂时;施加的电压足以击穿液膜破裂时形成的微小间隙;表面泄漏电流超过了极限值,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在热作用下将液膜附近的绝缘材料局部分解。注 2:绝缘的恶化随着流过电流的时间增大而加剧。4522 根据 4521 无法对绝缘材料

32、进行分类,绝缘材料在各种污染和电压条件下的性能非常复 杂,在这些条件下许多绝缘材料可能呈现两种甚至三种上述特征。绝缘材料与 4523 的绝缘材料组 别并无直接关系,然而经验和试验表明,具有相对较高性能的绝缘材料的排列也与相比电痕化指数(CTI)相应等级的排列大致相同,所以本部分使用 CTI 值对绝缘材料进行分类。4523 根据 IEC 60112 定义的 CTI 值或 IEC 60587 试验确定的级别,绝缘材料分为四组:材料组别 I 600CTI 或 lA45 级 材料组别 11 400CTI600 或 lA3 5 级 材料组别a 175CTI400 或 1A25 级 材料组别b 100CT

33、I48 mmkV。注 1:正常使用条件指具有低工业污染、低人口密度、没有热力发动机的环境。注 2:不利的使用条件指具有高工业污染和工业废气、高人 vI 密度、混合的铁路运行、公路交通和多雾的环境。注 3:极端不利使用条件指具有大型电厂、化工厂、冶炼厂和沿海多雾的环境。注 4:在供应方与采购方达成协议或产品标准有规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2 TBT 3251 120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表 表 A1 非接触网直接供电的低压电路的额定冲击电压,。(不适用于方法 2)供电系统的一 际称电压 U。额定冲击电压U。交、直流额定 kV 绝缘电压 U。三相 单相 OVI OV2 O

34、V3 OV4 50 033 0 5 08 1 5 100 O 5 n8 1 5 25 100 100200 150 O8 1 5 2 5 40 t20240 o 慧。,:200 f 200380 230400 220 300 I 5 2 5 4 0 6 0 _d 254440 277480 400690 600 2喜 4 0 6 0 8 0 l ooO l 0ao “4 向一 6 0。80 120 注 l:第 l 列标记“”表示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较低值为相电压,较高值为线电压。如皋只有卜个值则表示三相线 电压或单相电压。t 注 2:第 2 列标记“一”表示单相三线配电系统,鞍低值为相电压,较

35、高值为线电压,如果驭有一阶值则表示为单相两 线配电系统的线电压。注 3:三相设备的额定绝缘电压指相电压。注 4:国家标准可规定 U。的最小值。注 5:4 2 32 引用了本表。表 A2 接触网直接供电的电路或热力电传潮泽辆的毒 gI 电路的额定 冲击电压 U。,(不适用于方落 2)单位为千伏 交、直流额定绝缘电压 U。额定冲击电压 U。OVl OV2 OV3 OV4 0 9 4 5 6 8 12 5 6 8 12 18 6 8 14)15 2 3 8 10 12 18 3 10 12 15 20 3 73 6“12 15 2025 30 4 8 15 18 25。30。40 65 20 25

36、3040。50 8 3 25 30 3545 60 13 TBT 325112010 表 A2(续)交、直流额定绝缘电压 U。额定冲击电压 U、10 30 35 17 25 75 95 17 25“。95 125 17 25 6 95 125 1725 b,e 145 170 24 125 145 27 5 125 170 6 170 200 27 5 275 b,e(3652)200250 250325 306 170 200 洼 1:如果设备应用于符合 IEC 60071l 的标准三相交流系统(243652 kV),器件选型应满足 U。和 U。要求其中 U。只与地面装置有关 t 见表 B

37、1)。注 2:42 32 和 8 4 1 引用了本表。注 3:Uand U。的关系见附录 D。只适用于机车车辆。6 只适用于地面装置。对于开关设备等特殊应用(见 F2 9)或采购商在合同前已有规定,应采用更高的值。8 见 IEC 60850:2007 中表 1 关于标称电压 25 kV 的脚注 i。表 A3 基于额定冲击电压的空气中最小电气间隙 单位为毫米 UN。PDl PD2 PD3 PD3A PD4 PD4A PD4B kV 0 33 O 0l 0 20 080 1 60 5 50 O 5 0 04 0 20 O80 160 5 50 0 8 0 10 020 080 1 60 5 50

38、1 5 0 50 050 0 80 l 60 5 50 2 5 1 50 1 50 1 50 l 60 5 50 3 2 55 3 5 2 5 6 2 4 3 7 0 45 3 5 8 O 5 4 8 5 6 5 5 10 18 20 8 8 14 21 23 10 ll 18 23 26 12 14 22 27 30 15 18 27 33 37 18 22 32 39 43 14 TBT 325112010 表 A3(续)UN PDl PD2 PD3 PD3A PD4 PD4A PD4B kV 20 25 36 43 48 25 33 45 53 58 30 40 54 63 68 40

39、60 72 82 87 50 75 9l 101 106 60 90 110 120 125 75 120 135 145 150 95 160 175 180 185 125 210 230 235 235 145 260 265 270 270 170 310 310 310 310 200 370 370 370 370 250 480 480 480 480 325 600 600 600 600 注 1:对于接触网,见 8 41 3。注 2:U、定义见 3 4 7;PDl PD4B 定义见 4 4、表 A 4 和附录 E。注 3:如果本表应用于机车车辆的车顶设备,见 83 3。注 4

40、:本表相邻数值之间允许线性插值,但第 1 列的数值为优选值(见 41 2 3)。注 5:4 1 2 3、5 21、5 22、6I、7 1、8 413、表 A 7 和 B 2 I 引用了本表。表 A4 污染等级的定义 积 尘 湿 度 一无污染 一干燥 PDl 一不导电 一无凝露 一防护良好 一不导电 PD2 有防护 一偶然、短时凝露 一由凝露产生的短时导电性 PD3 一由凝露产生的低导电性 频繁凝露 一潮湿 PD3A 一低导电性 一长时凝露 PD4 一有定期清洁的偶发性导电 一雨、雪、冰、雾 PIMA 一严重污染导致的偶发性导电 雨、雪、冰、雾 一极严重污染导致的偶发性污染 pIMB。一雨、雪、

41、冰、雾 导电 4 4 和表 A 3 引用了本表。8 适用于地面装置和轨旁设备,如信号设备。6 只适用于对地面装置。15 TBT 325112010 表 A5 印制电路材料及相关部件基于额定绝缘电压 u。(不超过 1(X10 V)的最小爬电距离 单位为毫米 PDl PD2 uN。V 材料组别 材料组别 I 一一a 一b l 一一a 50 0 025 0 040 63 0 040 0 063 80 0 063 0 100 100 010 0 16 125 0 16 025 160 0 25 0 40 200 0 40 0 63 250 O56 l 00 320 075 160 400 100 2

42、00 500 130 2 50 630 180 3 20 800 2 40 4 00 l 000 320 5 00 注 1:U。,的定义见 3440 注 2:允许在本表的相邻数值问线性插值。注 3:43、6 l 和 621 引用了本表。表 A6 除印制电路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基于额定绝缘电压 U。的最小爬电距离 单位为毫米 PDl PD2 PD3 PD3A 和 PD4 u。材料组别 材料组别 材料组别 材料组别 V I 一一 I I I a 一b lO 0 080 0 40 1 0 16 12 5 0090 0 42 1晒 1 6 16 0100 0 45 11 1 6 20 0 110 0 4

43、8 12 1 6 25 0125 O50 l 25 l 7 32 O 140 053 1 3 l 8 40 0 16 O 56 0 8 1 l 1 4 1 6 18 1 9 24 3 0 50 O18 06 0 85 12 1 5 l 7 19 2 0 2 5 32 63 0 2 0 63 0 9 1 25 1 6 1 8 2 0 2 l 2 6 34 80 0 22 0 67 0 95 1 3 l 7 1 9 2 l 2 2 28 36 100 0 25 0 71 1 0 1 4 1 8 2 0 2 2 2 4 30 3 8 125 0 28 0 75 105 15 1 9 2 1 2 4

44、2 5 3 2 4 0 16 TBT 325112010 表 A6(续)PDl PD2 PD3 PD3A 和 PD4 uN。材料组别 材料组剐 材料组别 材料组别 V I 一一 I I I a 一b】60 0 32 0 8 1 1 1 6 2 0 2 2 25 3 2 4 0 5 O 200 0 42 l 0 l 4 2 0 2 5 2 8 3 2 4 0 5 0 6 3 250 0 56 125 1 8 2 5 3 2 36 4 0 5 0 6 3 8 0 3 如 075 16 2、2 32 4Q 45 50 6 3 8O 10 400 1 O 20 2 8 4 0 5 0 5 6 6 3

45、80 10 12 5 500 1 3 2 5 36 5 0 63 71 8 0 10 12 5 16 630 18 32 45 63 80 9O 10 12 5 16 20 800 2 4 40 5 6 80 10 ll 12 5 16 20 25 l 0(30 3 2 5、0 71 tO 125 14 t6 20 25 32 注 1:允许在本表的相邻数值问线性插值。注 2:4 3、6 1 和 6 2 1 引用了本表。表 A7 额定绝缘电压 u。较骞时的量小爬电距离 单位为毫米每千伏 1 000 V 500 V 材料组别 PDl PD2 PD3 PD3A PD4 PD4A PD4B I 32

46、5 125 20 25 30 40 4 7 1 14 25 30 40 50 A 6 10 16 32 不推荐 B 不推荐 注 l:对于机车车辆,见 83 2 和 83 3。注 2:最小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 A3 中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注 3:43 和 62 1 引用了本表。表 A8 海拔为 2 000 m 时用于验证空气中电气间隙的试验电压(不适用于例行介电试验 j 单位为千伏 距离 mm U U。Ud。0 01 0 33 0 23 0 33 0 04 0 52 037 0 52 0 l 081 05 0 7 0 5 1 55 084 1 19 1 5 2 56 139 1 97 2 31 1

47、 69 239 2 5 3 6 1 96 2 77 3 406 2 2l 3 13 TBT 325112010 表 A8(续)距离 mm U u,。ud。3 5 4 51 2 45 3 47 4 5 5 33 2 9 4 1 5 5 6 09 3 32 4 69 8 7 82 4 26 6 02 11 9 95 5 4 7 63 14 12 2 6 6l 9 35 18 15 1 8 17 11 6 22 17 8 9 68 13 7 25 19 9 108 15 3 32 24 5 133 188 40 295 16 22 7 60 41 6 22 6 31 9 90 58 5 3l 7 4

48、4 9 120 74 6 405 57 2 160 95 51 5 72 9 260 143 77 6 110 310 166 90 127 370 193 104 148 480 240 130 184 600 289 157 222 注 1:u为 1 250 冲击试验电压的峰值;u。为工频试验电压的有效值;u。为直流试验电压值。注 2:允许在本表的相邻数值问线性插值(试验电压对数值作为电气间隙对数值的函数线性插值)。注 3:5 2 1、7 1、7 3 1、74 1、7 5 1 引用了本表。1 8 TBT 32511201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设备的型式及例行介电试验条款 注:第 1 章

49、及第 7 章引用了本附录。B 1 总 则 除非在其他应用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应按以下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标准所要求的介电试验可与本部分第 7 章的要求不同,且不能替代。产品标准应考虑污染条 件,否则交流电压试验和直流电压试验应分别参考 IEC 60507 和 IEC 61245 进行。82 试 验 B 21 概 述 除非另有说明或双方达成一致,此处所规定的试验应在处于干净条件下的新设备上进行。产品标准可能比本部分规定的试验要求更加特殊,尤其是可规定在污染环境下进行试验。B 2,3 和 B2 4 所规定的试验可任选其一。进行介电试验时,将要求的试验电压加在电路(或带电部分)与其他电路、大地、不带电

50、的金属、金 属制品之间,为了便于进行试验,可将其他电路、大地、不带电的金属、金属制品全部短接。在设备的外部端子处进行介电试验时,试验电压为从外部电源看过去的设备总绝缘的试 验值。介电试验应根据 IEC 600601 及相关产品文件执行。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闪络、内部(穿孔)或外部(爬电)绝缘击穿或任何其他破坏性的放电现象,辉光放电可忽略不计。B2 2 冲击电压试验 冲击电压试验通常为型式试验。试验电压应等于第 4 章规定的额定冲击电压 U。且应是表 A 3 第 1 列的某个优选值。B2 3 短时工频电压试验 短时工频电压试验通常为例行试验。试验电压 u。应根据表 B 1 中 u。,选取。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