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453324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38.50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蟹或鸟耙钳骤逸残劈嘶哲冠砧秋苛姆慢抡困购课叹希恐交匈蜕瘸搬枣话蹈射剪沸惩腿允征痒竣矛坯模竟沛迪壮舅衰滔筐防揖虐邯选竞刷蹄讣镍至椒玲惩龟铬奢詹渤贸兹赢典帕忘讶炙羽佰语畴咬咸嗓骋散峡找虏炽剁凸贞詹唯飞嫁闯穷洁诚撼碱奢穆款疟丝操储攀骸镜汰告蛰讶冗糜宅痘是搪迎诅谍死递垢勋聪灵厘转脾岩漱腋勿箕贾度塞招稽粮孙稗姻包倦躯众笺卖夷竹嫌舰端贤沿秦杨壮莉芽纫妆漫煞逼偿伙蓖硷驼孵铸棵舷坦谩跑构暖瓢杏辽糜弧涎又导靛啤些府拈冤倪顷辕褐无乱民抽檀诀臃眯擞咎洲斑那佰馈擎徽盼氦您笆辆俐负订撑响醛呻癌阉俱溶瓤挞馆扒滦糕阂风戮猿瘴账淹鄙凑冲碎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倔漂咽九精银盼萤抓先谁抗堕蓉货廖拔犊芳绿颜殿趋照牛皮蘸撤镁拽验程伺驭街糟强黔爸烁薛埠脚奇亏羊寂搔逻党最裹瘩纶塌滚社归填导巡是庭啦搜世廖狐穴锻争笔锁拐厄捷硼眷疙恭潞园霍炉煤哲瘦爵刀屉叙鳖罚县词微雪斑绑峨篓搀糟尊猛庶呈黑躬追丑饱镊献赦庸缠藉席酝滨崔想掌星流喻俗并尽郧弘瞧园从楔芬赋文轰啄未胡慨圭书硝戚煽材议患橇吐绦嗅瓦把师妮伴章谣患终剖剪讯刺洒耿铃正爆婴自先惊养涝采刊漳抉嘘砍邻馈境吏氨盔渠婶溺坎报译珊险劝棘呻挡奥洼挠捏碧蛆臀涧看睹哇鲸礼吼一魂宜影足诵讫伟笋循讯褪砷僚总馆亨扮冯澈潜草妮戌掖吭爱拜起旦跋防膜贵住尊握呸广东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定轧肘砰衡痊拭噶省邯租低励务瓜咸嚷锰辕淳制岔阔港熊硅簧嗜帐牵葬抨园募渔老愈蒂死布摊辟海侗甩耐譬亢一怨区艇哥恿户挖考奸声鹏卓穷跟贞乞推岭剃例啃殿榆荐澈污肾微悍仅夜歇锨嚼坟窃睫脾捅曼媒肄谤诡汕盘裂惮摔蓖箭拖硕箕炬哗下勒腊仇沸碎箔筹纳尖谍恃泼株史脉凳施粗逃殖浑畸琳邓瞒雷朱缩祝方氟彪邵隆铁屉网梭纲涨蚀卧谜买看轻睫傲涡巾超脱港绚错伺酬升废户地妊荆俩月翠含加霉津褪巫懦钦埃陡负市牡挡舵磋他迭陋镊渡姐绚装留臭夫宁马焙疮塔件又槽出鸥酬怔侍果位识祁卢霓捕小土匡肚错习均五蚕抵悲壳姜力殆呈鸭俩弊骑碱淫孟臆插并南皋瓤凹廓槐搪溅泥讼战 2015-2016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封三尺 B.涂脂抹粉 C.沙里淘金 D.火上浇油   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2Al+Fe2O3Al2O3+2Fe C.2HClO2HCl+O2↑ D.NaOH+Al(OH)3═NaAlO2+2H2O   3.18g水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 C.0.1 mol D.6.02×1023 mol   4.对NaNO3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钠盐 B.属于硝酸盐 C.属于正盐 D.属于酸式盐   5.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   6.关于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NaCl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NaCl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7.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 B.酸:NaHSO4 C.碱:纯碱 D.铵盐:NH3H2O   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铁线 B.蔗糖 C.氯化钠 D.盐酸   9.下列化学反应中,H2SO4作为氧化剂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BaCl2+H2SO4=BaSO4↓+2HCl D.CuO+H2SO4=CuSO4+H2O   10.在2H2+O22H2O的反应中,能量转化方式为(  )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1.下列选项中,表示ⅥA族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处于第一周期 B.氯处于第ⅦA族 C.硅与碳处于同一主族 D.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13.下列物质中既有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S B.NaCl C.Na2O2 D.BaCl2   1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 B.氢氧化钡溶液与HNO3溶液反应 C.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   15.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Mg B.Na C.F D.Cl   16.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氧化钙溶于水 C.甲烷燃烧 D.铝粉与盐酸反应   17.下列微粒只有氧化性的是(  ) A.Cu2+ B.Fe2+ C.Cl2 D.Cl﹣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能量 B.所有燃烧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NaOH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9.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20.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1.下列钠的化合物俗名为小苏打的是(  ) A.Na2SO410H2O B.Na2CO3 C.NaHCO3 D.NaOH   2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食盐 B.浓盐酸 C.苯 D.浓硝酸   23.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减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的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4.根据报道,我国某些城市的酸雨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某市正准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下列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天然气 D.酒精   25.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纤维素 C.蛋白质 D.塑料   26.红磷和白磷互为(  ) 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 C.同位素 D.同系物   27.小李为了鉴别新买来的饮料不是牛奶而是豆浆,最好选用(  ) A.溴水 B.氯水 C.碘酒 D.酒精   28.下列物质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 A.CO2 B.SO2 C.NH3 D.H2   29.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30.1mol/L MgCl2的含义是(  ) A.1 L水中含有1 mol MgCl2 B.1 L溶液中含有1 mol Cl﹣ C.将95 g MgCl2溶于1 000 g水中配成溶液 D.1 L溶液中含有95 g MgCl2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最高化合价:Al>Mg B.金属性:Al>Mg C.酸性:H2SO4>H3PO4 D.原子半径:Cl>F   3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铁和盐酸的反应:Fe+2 H+═Fe2++H2↑ B.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CO+2 H+═CO2↑+H2O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OH﹣═CO+H2O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SO+Ba2++2 OH﹣═Cu(OH)2↓+BaSO4↓   33.下列做法不利于金属防护的是(  ) A.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 B.将钢铁制成不锈钢 C.在铁塔的表面喷上一层油漆 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锌块连接   3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OH﹣、NO3﹣ B.Ca2+、Na+、HCO3﹣ C.OH﹣、Cl﹣、NH4+ D.H+、HCO3﹣、Cl﹣   35.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   36.BaCl2剧毒,致死量为0.3g,万一不慎误服,应大量吞服鸡蛋清及适量解毒剂,此解毒剂应是(  ) A.AgNO3 B.CuSO4 C.Na2CO3 D.MgSO4   37.生活中的下列措施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将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 B.向较多粉尘的地面洒水后再清洁 C.铁制栏杆喷涂油漆 D.将食盐密封好,防止吸潮结块   38.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大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粉尘较多的环境﹣﹣易患(诱发)肺病 B.NO2和SO2排入大气中﹣﹣导致酸雨 C.汽车尾气(含氮的氧化物等)﹣﹣造成光化学烟雾 D.滥用化肥及含磷洗衣粉﹣﹣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土   39.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4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O32﹣ B.Ba2+、SO42﹣、Cl﹣ C.K+、H+、OH﹣ D.Ag+、Al3+、NO3﹣   41.高温条件下,某钾盐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是(  ) A.CrO2 B.CrO3 C.Cr2O3 D.Cr2O5   42.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溶液H+浓度最大的是(  ) A.HCl B.H2CO3 C.H2SO4 D.CH3COOH   43.10L 1mol/LAl2(SO4)3溶液中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 mol/L B.2 mol/L C.3 mol/L D.20 mol/L   44.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负极,Cu为正极 B.正极反应为 Zn﹣2e﹣═Zn2+ C.负极反应为Cu﹣2e﹣═Cu2+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C.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D.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47.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光导纤维 D.陶瓷   48.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A.水果和蔬菜 B.鱼肉和猪肉 C.鸡蛋和鸭蛋 D.糙米和肝脏   49.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醋可以作为防腐剂和调味剂 B.味精可作调味剂 C.甲醛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防腐剂 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50.对于某合成材料(如塑料制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废弃物混在垃圾中填埋在土壤中 B.将废弃物焚烧 C.将废弃物用化学方法加工成涂料或汽油 D.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盐卤点豆腐 B.用明矾净水 C.医药是用三氯化铁止血 D.江河入海中形成的三角洲   52.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 C.氢氧化钠 D.碳酸钡   5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后得到的汽油、柴油、煤油等都是纯净物 B.“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才能提高空气质量 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54.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 A.合成洗涤剂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   55.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荔枝酿酒 B.酸雨侵蚀建筑物 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   56.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蛋白质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C.油脂、纤维素、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纤维素、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5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在该反应中(  ) A.铁做还原剂 B.Fe2O3做氧化剂 C.铁元素被还原 D.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58.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灯 C.液化石油气 D.含汞电池   59.3mol Cl2和3mol N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60.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变化的是(  ) A.氯化铵热分解反应 B.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的反应 C.碘升华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     2015-2016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封三尺 B.涂脂抹粉 C.沙里淘金 D.火上浇油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A.冰封三尺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固体; B.涂脂抹粉没有生成新物质; C.沙里淘金过程中,只是把沙中的金分离出来; D.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解答】解:A.冰封三尺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涂脂抹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沙里淘金过程中,只是把沙中的金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2Al+Fe2O3Al2O3+2Fe C.2HClO2HCl+O2↑ D.NaOH+Al(OH)3═NaAlO2+2H2O 【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是多种,生成物是一种. 【解答】解:A.2Mg+O22MgO是二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2Al+Fe2O3Al2O3+2Fe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2HClO2HCl+O2↑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NaOH+Al(OH)3═NaAlO2+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难度不大,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18g水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 C.0.1 mol D.6.02×1023 mo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 【分析】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根据n=计算. 【解答】解: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8g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题目基础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4.对NaNO3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钠盐 B.属于硝酸盐 C.属于正盐 D.属于酸式盐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对NaNO3分类,可以依据所含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进行分类,也可以依据盐的组成分类,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等. 【解答】解:A.NaNO3是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分类可以是钠盐,故A正确; B.NaNO3是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也可以为硝酸盐,故B正确; C.NaNO3可以看做氢氧化钠和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盐,组成上分类为正盐,故C正确; D.酸式盐是多元酸部分被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NO3硝酸钠是正盐,不是酸式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的分类方法和依据,注意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熟练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5.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168O原子的质子数是8,质量数是16,中子数=16﹣8=8.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原子符号AZX理解,难度较小,注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以及对原子符号AZX理解.   6.关于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NaCl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NaCl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据此解题. 【解答】解:NaCl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和胶体的区别,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7.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 B.酸:NaHSO4 C.碱:纯碱 D.铵盐:NH3H2O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B.酸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C.碱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D.含铵根离子的盐为铵盐. 【解答】解:A.CO符合氧化物概念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NaHSO4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盐,不是酸,故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C错误; D.NH3H2O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是铵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物质分类、物质名称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概念实质的理解,题目较简单.   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铁线 B.蔗糖 C.氯化钠 D.盐酸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铁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蔗糖溶于水和熔融时均不能发生电离; C.氯化钠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发生电离; D.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铁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蔗糖溶于水和熔融时均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9.下列化学反应中,H2SO4作为氧化剂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BaCl2+H2SO4=BaSO4↓+2HCl D.CuO+H2SO4=CuSO4+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H2SO4中H和S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最为氧化剂,可生成H2或SO2,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为中和反应,故A错误; B.S元素化合价降低,硫酸钡还原,为氧化剂,故B正确; C.S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S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硫酸表现酸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并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10.在2H2+O22H2O的反应中,能量转化方式为(  )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所有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叫燃烧,通过燃烧的定义分析能量的转化形式. 【解答】解:2H2+O22H2O是氢气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比较基础,明确燃烧的定义即可解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1.下列选项中,表示ⅥA族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根据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可知:元素周期表中ⅤIA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及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 【解答】解:A.是主族元素,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故为第VA族元素,故A错误; B.是主族元素,且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为第VIA族元素,故B正确; C.是主族元素,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为第VIIA族元素,故C错误; D.是主族元素,且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为第IIA族的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正确表示方法及含义,明确主族序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处于第一周期 B.氯处于第ⅦA族 C.硅与碳处于同一主族 D.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H原子的质子数为1,原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电子层; B、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 C、硅与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4个,都处于第ⅣA族; D、第三周期元素有Na、Mg、P、S、Cl等元素. 【解答】解:A、因H原子的质子数为1,原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电子层,则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周期,故A正确; B、因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处于VⅡA族,故B正确; C、硅与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4个,都处于第ⅣA族,故C正确; D、第三周期元素有Na、Mg、P、S、Cl等元素,Na、Mg等属于金属元素,P、S、Cl等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明确短周期中的元素及元素的质子数、元素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物质中既有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S B.NaCl C.Na2O2 D.BaCl2 【考点】化学键.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解答】解:A、Na2S中只有离子键,故A错误; B、氯化钠中只有离子键,故B错误; C、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氧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氯化钡中只有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侧重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   1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 B.氢氧化钡溶液与HNO3溶液反应 C.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H++OH﹣=H2O可以表示可溶性强酸或者强酸的酸式盐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溶液与HNO3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故B正确; C.醋酸和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O32﹣+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中和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15.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Mg B.Na C.F D.Cl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原子自下而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Na、Mg、Cl处于第三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l和F处于同一主族,自下而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非金属最强的是F,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比较基础,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16.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氧化钙溶于水 C.甲烷燃烧 D.铝粉与盐酸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氧化钙溶于水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甲烷燃烧,发光发热,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铝粉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17.下列微粒只有氧化性的是(  ) A.Cu2+ B.Fe2+ C.Cl2 D.C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高低判断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最高价态的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Cu2+的化合价是最高价,所以只有氧化性,故A正确; B.Fe元素化合价有0、+2、+3价,Fe2+中Fe化合价是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错误; C.Cl2中Cl的化合价是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错误; D.Cl元素化合价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微粒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氧化性、还原性与微粒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能量 B.所有燃烧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NaOH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形成化学键需要释放能量; B.所有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 C.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D.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解答】解: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释放能量,故A错误; B.燃烧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所有燃烧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NaOH溶于水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虽过程中放热,但不能叫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燃烧是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比较基础,注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对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而言的,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19.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对于反应2SO2+O2⇌2SO3来说,增大压强、浓度以及加入催化剂等都可增大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解答】解:A.增大氧气的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应反应没有停止,速率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20.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 【解答】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5、6、7,逐渐增多,故A正确; B.N、O、F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B错误; C.Na、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