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高清无水印).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44067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高清无水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高清无水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高清无水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高清无水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高清无水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DCP2014-GB/T 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Code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29 发布 2 0 14-10-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 筑 工 程 绿 色 施 工 规 范Co de fo r green co n structio n o f buildin gGB/T 50905-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 准 部 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 行 日 期:2 0 1 4年1 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社2 0 1 4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Co de fo r green co n structio n o f buildin g GB/T 50905-2014*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出 版、发 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 地 新 华 书 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 京红 光制 版公 司 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 公司印刷*开本:850X116 8毫 米 1/3 2 印张:2字数:52千字 2014年 5月第一版 2014年 5 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0.00元 统 一 书 号:15112.23879 版 权 所 有 翻 印 必 究 如 有 印 装 质 量

3、问 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 址:http :/www.cabp.co 网 上 书 店:http:/www.chin a-buildin g,co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第32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的公告现 批 准 建 筑 工 程 绿 色 施 工 规 范 为 国 家 标 准,编号为 GB/T 50905-2014,自 2014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 1 月 2 9 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 于 印 发 2010

4、年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规 范 制 订、修 订 计 划 的 通 知(建 标201043号)的 要 求,规范编 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 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 则;2术 语;3基 本 规 定;4 施 工 准 备;5施 工 场 地;6地基 与 基 础 工 程;7主 体 结 构 工 程;8 装饰 装 修 工 程;9保 温 和 防 水 工 程;10机 电 安 装 工 程;11拆除 工 程。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寄 送

5、 中 国 建 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地 址:北 京 三 里 河 路15号中建 大 厦,邮 政 编 码:100037)。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 国 建 筑 一 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 西 建 筑 工 程(集 团)总公司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

6、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官房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肖绪文赵 伟王玉岭张晶波潘延平马荣全薛 刚何 瑞王世亮霍瑞琴余海敏焦安亮董晓辉冯 跃李泰炯冯大阔郝 军蒋金生冉志伟张晋勋潘丽玲杜 杰黄 健苏建华陈 浩王 伟于亚龙李 娟刘小虎王 茜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杨嗣信孙振声汪道金高本礼贺贤娟王存贵段 恺范 峰李东彬孙永民吴聚龙目 次細.1彩 吾.2基 本 规 定.33.1组 织 与 管 理.33.2

7、资 源 节约.43.3环 境 保 护.5施 工 准 备.8施工场地.105.1 一般规定.105.2施工总平面布置.105.3场区围护及道路.115.4临 时 设 施.11地基与基础工程.126.1 般规定.126.2 土石方工程.126.3桩基工程.136.4地基处理工程.136.5地下水控制.14主体结构工程.157.1 般规定.157.2混凝土结构工程.157.3砌体结构工程.177.4钢结构工程.177.5其 他.18装饰装修工程.198.1 般规定.198.2地面工程.198.3门窗及幕墙T程.208.4 吊顶工程.208.5隔墙及内墙面工程.219 保温和防水工程.229.1 一般

8、规定.229.2保温工程.229.3 防水工程.231 0 机 电 安 装 工 程.2510.1 一 般 规 定.251 0.2管 道 工 程.251 0.3通 风 工 程.2510.4 电 气 工程.2611 拆 除 工 程.2711.1 一 般 规 定.271 1.2拆 除 施 工 准 备.271 1.3拆 除 施 工.281 1.4拆除物的综合利用.29本 规 范 用 词 说 明.30引 用 标 准 名 录.31附:条 文 说 明.33ContentsGen eral Pro visio n s.Terms.Basic Req uiremen ts.3.1 Organ izatio n

9、an d Man agemen t3.2 Reso urce Savin g.3.3 En viro n men tal Pro tectio n .Co n structio n Prep aratio n .Co n structio n Site.5.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5.2 Gen eral Layo ut.5.3 En clo sin g Wall an d Ro ad Wo rks5.4 Temp o rary Facilities.Fo un datio n En gin eerin g.6.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6

10、.2 Earthwo rk an d Ro ck wo rk.6.3 Piled Fo un datio n.6.4 Fo un datio n Treatmen t.6.5 Gro un dwater Co n tro l.Main structure En gin eerin g 7.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7.2 Co n crete En gin eerin g.7.3 Maso n ry En gin eerin g.7.4 Steel Structure En gin eerin g.7.5 Other Items.Deco ratio n En gin

11、 eerin g8.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198.2 Gro un d En gin eerin g.198.3 Do o r,Win do w an d Curtain Wall Wo rks.208.4 Ceilin g Wo rks.208.5 Partitio n an d In n er Wall Wo rks.219 Heat-in sulatin g an d Water-p ro o fin g En gin eerin g.229.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229.2 Heat-in sulatin g Wo rk.22

12、9.3 W ater-p ro o fin g Wo rk.2310 Electro mechan ical Fixin g En gin eerin g.2510.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2510.2 Pip elin e En gin eerin g.2510.3 Ven tilatio n En gin eerin g.2510.4 Electrical En gin eerin g.2611 Disman tlin g En gin eerin g.2711.1 Gen eral Req uiremen ts.2711.2 Disman tlin g Pre

13、p aratio n .2711.3 Disman tlin g Wo rk.2811.4 Co mp rehen sive Utilizatio n .29Exp lan atio n o f Wo rdin g in This Co de.30List o f Quo ted Stan dards.31Additio n:Exp lan atio n o f Pro visio n s.331.0.1为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做 到 节 约 资 源、保护环境以 及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 建、改建 及拆 除等建筑工程的绿 色施工。1.0.3建 筑

14、工 程绿 色 施 工 除 应 符 合 本 规 范 的 规 定 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 绿色施工 green co n structio n在 保 证质 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 术 进 步,最 大 限 度 地 节 约 资 源,减 少 对 环 境 负 面 影 响,实现节 能、节 材、节 水、节 地 和 环 境 保 护(“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工程 施 工 活 动。2.0.2 建筑垃圾 co n structio n trash新 建、扩 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 筑 物、管网等以及 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2.0.3 建筑废弃物 b

15、uildin g waste建 筑 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2.0.4 绿色施工评价 green co n structio n evaluatio n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的评估活动。2.0.5 信息化施工 in fo rmative co n structio n利 用计 算 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项目实施 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存储、处 理、传输和反馈的施工模式。2.0.6 建筑工业化 co n structio n in dustrializatio n以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在工厂完成建筑构、配 件制 造,在 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建造模式。3基

16、 本 规 定3.1组织与管理3.1.1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应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 境、工 期、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保障。2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设计文件、产品 要求等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应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3.1.2设计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绿 色设计。2应 协 助、支 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 有关设计工作。3.1.3监理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应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承担监理责任。2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 项 方 案,并

17、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3.1.4施工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 施工的全面实施。2实行总承包管理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绿色施工 负总责。3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 承包 单位的绿 色施 工实施管理,专 业承包单位应对工程承包范围的绿色施工负责。4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 理体 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 自检、联检和评价工作。5绿 色施工组织设计、绿 色施 工方案 或绿 色施工专项方案 编 制 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制定实施对策和 绿色施工评 价方 案

18、。3.1.5参建 各方应积 极 推 进 建 筑 工 业 化 和 信息 化 施 工。建筑工 业化宜重点推进结构构件预制化和建筑配件整体装配化。3.1.6应 做好施工协 同,加 强施工管 理,协商确定工期。3.1.7施工现场 应建 立 机械 设 备 保养、限 额 领 料、建筑垃圾再 利用的台账和清单。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存放、运输应制定保 护 措 施。3.1.8施工单位 应强 化 技 术 管理,绿色施工过程技术资料应收 集 和归 档。3.1.9施 工 单 位 应 根 据 绿 色 施 工 要 求,对 传 统 施 工 工 艺 进 行 改 进。3.1.1 0施工单位应建立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施工工艺、设

19、备 和材料的限制、淘汰等制度。3.1.1 1应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 40的规定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 绿 色施 工评 价情 况,采取改进措施。3.1.1 2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 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3.2资 源 节 约3.2.1节材及材料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 根据施 工进 度、材 料 使 用 时 点、库存情况等 制 定材 料 的采购和使用计划。2现 场 材 料 应 堆 放 有 序,并 满 足 材 料 储 存 及 质 量 保 持 的要 求。3工程施工使用的材 料宜 选用

20、距施 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 的建筑材料。3.2.2节水及水资源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应结合给排水点位置进行管线线路和阀门预设位置 的设计,并采取管网和用水器具防渗漏的措施。2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3宜建立雨水、中水或其他可利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系统。4应按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的定额指标进行控制。5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自来水。3.2.3节能及能源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 合理安排 施工顺序及施工区域,减少作业区机械设备 数 量。2应选择功率与 负荷 相匹 配的 施工机械 设备,机械设备不 宜低负荷运行,不宜采用自备电源。3应制定施工能耗指标,明确节能措

21、施。4应建立施工机 械设 备档 案和 管理 制度,机械设备应定期 保养维 修。5生 产、生 活、办公区域及主要机械设备宜分别进行耗能、耗水及排污计量,并做好相应记录。6应 合 理 布 置 临 时 用 电 线 路,选 用 节 能 器 具,采 用 声 控、光控和节能灯具;照明照度宜按最低照度设计。7宜利用太阳能、地 热 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8施工现场宜错峰用电。3.2.4节地及土地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要求布置施工临时设施。2施 工 临 时 设 施 不 宜 占 用 绿 地、耕 地 以 及 规 划 红 线 以 外 场 地。3施工现场应避让、保护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3.3环

22、 境 保 护3.3.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2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存储和运输。3施 工 现场 出口 应 设 冲 洗 池,施 工 场 地、道路应采取定期 洒水抑 尘措施。4 土 石 方 作 业 区 内 扬 尘 目 测 高 度 应 小 于1.5m,结 构 施 工、安 装、装 饰 装 修阶 段 目 测 扬 尘 高 度 应 小 于0.5m,不得扩散到工 作 区 域 外。5施工现场使用的 热 水 锅 炉等 宜 使 用 清洁燃料。不得在施 工现场融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 和恶臭气体的物质。3.3.2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23、施工现场 宜 对 噪 声 进 行 实时 监 测;施 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 放 昼 间 不 应 超 过70dB(A),夜 间 不 应 超 过55dB(A)。噪声测 量 方 法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施 工 场 界 环 境 噪 声排 放标 准 GB 12523的规定。2施工过程 宜使 用低 噪 声、低 振 动 的 施 工 机 械 设 备,对噪 声控制要求较高的区域应采取隔声措施。3施工车辆进出现场,不 宜 鸣笛。3.3.3光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 据现场和 周 边 环 境采 取 限时 施 工、遮光和全封闭等 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光污染的措施。2夜间 室外 照明 灯 应

24、加设 灯 罩,光 照方 向应集中 在施工范 围内。3在光 线作 用 敏感 区 域 施 工时,电 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 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3.3.4水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 水 排 放 应 符 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污水 排入城镇下水道水 质 标 准CJ 343的有关要求。2使 用非 传统 水源 和 现场 循 环 水 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水 质进行检测。3施 工 现 场 存 放 的 油 料 和 化 学 溶 剂 等 物 品 应 设 专 门 库 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 随意倾倒。4易 挥 发、易污染的液态材料,应使用密闭容器存放。5施工机械设备使用

25、和 检修时,应 控 制 油 料 污 染;清洗机 具的废水和废油不得直接排放。6食 堂、盥 洗室、淋 浴 间 的 下 水 管 线 应设 置 过 滤网,食堂 应另设隔油池。7施 工现场 宜采用移 动式 厕所,并 应 定 期 清 理。固定厕所 应设化粪池。8隔 油 池 和 化 粪 池 应 做 防 渗 处 理,并 应 进 行 定 期 清 运 和消 毒。3.3.5施工现场垃圾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垃圾应分类存放、按时处置。2应 制定建筑 垃圾减量计划,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应符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工 程 施 工 废 弃 物 再 生 利 用 技 术 规 范 GB/T 50743的规定。3有 毒 有 害

26、 废 弃 物 的 分 类 率 应 达 到100%;对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4现场清理时,应 采 用 封 闭 式 运 输,不得将施工垃圾从窗 口、洞 口、阳台等处抛撒。3.3.6施 工使 用的乙炔、氧 气、油 漆、防 腐 剂 等 危 险 品、化学 品的运输和储存应采取隔离措施。4施 工 准 备4.0.1施 工 单 位 应 根 据 设 计 文 件、场 地 条 件、周 边 环 境 和 绿 色 施 工 总 体 要 求,明 确 绿 色 施 工 的 目 标、材 料、方 法 和 实 施 内 容,并 在 图 纸 会 审 时 提 出 需 设 计 单 位 配 合 的 建 议 和

27、意 见。4.0.2施工单位应编制包含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工程绿 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 通 过 后 实 施。4.0.3绿色施 工组织设计、绿 色施工方案 或绿 色施 工专 项方案 编制应符合下列 规定:1应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2应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3应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4应 选 用 先 进的 产品、技 术、设 备、施 工 工 艺 和 方 法,利 用规划区域内 设施。5应 包含 改 善作 业 条件、降 低 劳 动 强 度、节约人力资源等 内容。4.0.4施工现场宜实行电子文档管理。4.0.5施 工单位宜建

28、立 建 筑 材 料数 据 库,应 采用绿 色性 能 相对 优 良的 建筑材料。4.0.6施 工 单 位 宜 建 立 施 工 机 械 设 备 数 据 库。应 根 据 现 场 和 周 边 环 境 情 况,对 施 工 机 械 和 设 备 进 行 节 能、减 排 和 降 耗 指 标 分 析 和 比 较,采 用 高 性 能、低 噪 声 和 低 能 耗 的 机 械 设 备。4.0.7在 绿色施 工评 价 前,依 据 工 程项 目环 境影 响因 素分析情 况,应对绿色施工评价要素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条目数进行相应调 整,并经工程项目建设和监理方确认后,作为绿色施工的相应 评价依 据。4.0.8在 工 程 开

29、工 前,施 工 单 位 应 完 成 绿 色 施 工 的 各 项 准 备工 作。5施 工 场 地5.1 一 般 规 定5.1.1在施工总 平 面 设 计时,应 针 对 施 工 场 地、环境和条件进 行 分 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5.1.2施 工 总 平 面 布 置 宜 利 用 场 地 及 周 边 现 有 和 拟 建 建 筑 物、构 筑 物、道路和管线等。5.1.3施 工前应制 定合理的 场 地 使 用计 划;施工中应减少场地 干 扰,保 护 环 境。5.1.4临 时 设 施 的占 地 面积 可按 最低 面积 指标 设计,有效使用 临时设施用地。5.1.5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基座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装

30、配式基 座或利用在建工程的结构。5.2施工总平面布置5.2.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应减少施工用地。2应 合 理 布 置 起 重 机 械 和 各 项 施 工 设 施,统 筹 规 划 施 工 道 路。3应合理划分施工 分 区 和 流 水 段,减少专业工种之 间交叉 作 业。5.2.2施 工 现 场 平面 布 置应 根 据 施 工各 阶 段 的 特点和 要 求,实 行 动态 管 理。5.2.3施工现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应实现相对隔离。5.2.4施 工 现场 作 业棚、库 房、材 料堆 场 等布置宜靠近交通线 路和主要用料部位。5.2.5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

31、宜远离噪声敏感区。5.3.1施工现场 大门、围挡和围墙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 部 件,并应工 具化、标 准 化。5.3.2施工现场人口应设置绿色施工制度图牌。5.3.3施工现场道路布置应遵循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 则。5.3.4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的硬化处理宜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 和构件。5.3.5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边宜设绿化隔离带。5.4临 时 设 施5.4.1临时设施的设计、布 置 和 使 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 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 利用场地 自然 条件,临 时 建 筑 的 体 形 宜规 整,应有自 然通风和采光,并应满足节能要求。2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

32、隔 热、防火材料制成的复 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3临时设施建设不宜使用一次性墙体材料。5.4.2办公和生活临时用房应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房屋。5.4.3严 寒和 寒冷地区外门应采取防寒措施。夏季炎热地区的 外窗宜设置外遮阳。6地基与基础工程6.1 一 般 规 定6.1.1桩基 施工应 选 用 低 噪、环 保、节 能、高效的机械设备和工 艺。6.1.2地 基 与基础工程施工时,应识别场地内及周边现有的自 然、文 化 和 建(构)筑 物 特 征,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场内发现 文 物 时,应 立 即 停 止 施 工,派 专 人 看 管,并 通 知 当 地 文 物 主 管 部 门。6

33、.1.3应根 据气 候特 征 选 择施 工方 法、施 工 机 械、安排施工顺 序、布置施工场地。6.1.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 场 土、料存放应采取加盖或植被覆盖措施。2 土 方、渣土装卸车和运输车应有防止遗撒和扬尘的措施。3对施 工过程产生的泥浆应设置专门的泥浆池或泥浆罐车 存 储。6.1.5基 础 工 程涉及 的混 凝土结构、钢 结 构、砌体结构工程应 按 本 规 范 第7章的有关要求执行。6.2 土石方工程6.2.1 土石方工程开挖 前应 进行 挖、填 方 的 平 衡 计 算,在土石 方场内应有效利用、运距最短和工序衔接紧密。6.2.2工程渣土 应分 类堆 放 和 运

34、输,其再生 利用应符合现行国 家 标 准 工 程 施 工 废 弃 物 再 生 利 用 技 术 规 范 GB/T 50743的 规 定。6.2.3 土 石 方 工 程开 挖 宜 采用 逆 作 法 或半 逆 作法 进行 施 工,施 工中应采取通风和降温等改善地下工程作业条件的措施。6.2.4在 受污染的场地进行施工时,应对土质进行专项检测和 治 理。6.2.5 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前,应进行爆破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应采取防尘和飞石控制措施。6.2.6 4级风以上天气,严禁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作业。6.3桩 基 工 程6.3.1成桩 工艺 应根据桩 的类型、使 用 功 能、土 层 特 性、地下 水 位、施

35、工 机 械、施 工 环 境、施 工 经 验、制 桩 材 料 供 应 条 件 等,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6.3.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 注桩 采用泥浆护壁 成孔时,应采取导流沟和泥浆池等 排浆及储浆措施。2施工现场应设置专用泥浆池,并及时清理沉淀的废渣。6.3.3工 程桩 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成桩。当 特 殊 情 况 采 用 时,应 采取 护 壁、通风和防坠落措施。6.3.4在城区或人 口密 集地 区施工混 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时,宜 采用静压沉桩工艺。静力压装宜选择液压式和绳索式压桩工艺。6.3.5工 程 桩 桩 顶 剔 除 部 分 的 再 生 利 用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36、 家 标 准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 50743的规定。6.4地基处理工程6.4.1换填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 填 土施 工应 采 取 防止 扬尘 的措 施,4级 风以上天气严 禁回填土施工。施工间歇时应对回填土进行覆盖。2当采用砂石料作为回填材料时,宜采用振动碾压。3灰土过筛施工应采取避风措施。4开 挖原 土的 土质不适宜回填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措施后 加以利用。6.4.2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不宜使用强夯法施工。6.4.3高 压 喷 射 注浆 法 施 工 的浆 液 应 有 专 用 容器存放,置换出 的废浆应收集清理。6.4.4采用 砂石回填时,砂石填充料应保持湿润。6.4

37、.5基 坑 支 护 结 构 采 用 锚 杆(锚 索)时,宜采用可拆式锚杆。6.4.6喷射 混凝 土施 工宜 采用 湿 喷 或 水 泥裹 砂 喷射工艺,并采 取 防 尘措施。喷 射 混凝 土 作 业 区 的 粉 尘 浓 度 不 应 大 于10mg/m3,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用具。6.5地下水控制6.5.1基坑降水宜采用基坑封闭降水方法。6.5.2基坑施工排出的地下水应加以利用。6.5.3采用 井点 降水 施工时,地下 水 位 与 作业面高差宜控制在 250mm以 内,并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水位自动控制。6.5.4当无法采用基坑封闭降水,且 基 坑 抽水 对周围环 境可能 造成不 良影响时,

38、应采用对地下水无污染的回灌方法。7主体结构工程7.1 一 般 规 定7.1.1预制装配式结 构构件,宜 采 取 工 厂 化 加 工;构件的存放 和运输应采取防止变形和损坏的措施;构件的加工和进场顺序应 与现场安装顺序一致,不宜二次倒运。7.1.2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应统筹安排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7.1.3施 工现场宜 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现场搅拌混凝 土和砂浆时,应 使 用 散 装 水 泥;搅 拌 机 棚 应 有 封 闭 降 噪 和 防 尘 措 施。7.2混凝土结构工程I 钢 筋 工 程7.2.1钢 筋宜采用 专用 软件优化放样下料,根据优化配料结果 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7.2.2钢

39、筋工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钢筋现场加工 时,宜采取集中加工方式。7.2.3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7.2.4进 场 钢 筋 原 材 料 和 加 工 半 成 品 应 存 放 有 序、标 识 清 晰、储存环境适宜,并应制定保管制度,采取防潮、防污染等措施。7.2.5钢 筋除锈时,应采取避免扬尘和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7.2.6钢筋加工中使 用的 冷却 液体,应 过 滤 后 循 环 使 用,不得 随意排放。7.2.7钢筋加工产生的粉 末状 废料,应 收 集 和 处 理,不得随意 掩埋或丢弃。7.2.8钢 筋 安 装 时,绑 扎 丝、焊 剂 等 材 料 应 妥 善 保 管 和 使 用,散落的

40、余废料应收集利用。7.2.9箍筋宜采用一笔箍或焊接封闭箍。n 模 板 工 程7.2.1 0应选用周转率高的模板和支撑体系。模板宜选用可回收 利用高 的 塑 料、铝合金等材料。7.2.1 1宜使用大模 板、定 型 模 板、爬升模板和早拆模板等工业 化模板及支撑体系。7.2.1 2当采用木或竹制模板时,宜采取工厂化定型加工、现场 安 装 的 方 式,不得在工作面上直接加工拼装。在现场加工时,应 设封闭场所 集中 加工,并采取隔声和防粉尘污染措施。7.2.1 3模 板 安 装 精 度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7.2.1 4脚手架和模

41、板支撑宜选用承插式、碗 扣 式、盘扣式等管 件合一的脚手架材料搭设。7.2.1 5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应采用整体或分片提升的工具式脚 手架和分段悬挑式脚手架。7.2.1 6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应回收散落的铁钉、铁 丝、扣 件、螺 栓等材 料。7.2.1 7短木方应叉接接长,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应拼接并 利 用。7.2.1 8模 板脱 模剂 应选 用 环 保 型产 品,并 派 专 人 保 管 和 涂 刷,剩余部分应加以利用。7.2.1 9模 板 拆 除 宜 按 支设 的逆 向 顺 序 进行,不 得 硬 撬 或 重 砸。拆除 平台楼层的底模,应 采取临时支撑、支垫等防止模板坠落和 损 坏的 措 施。并

42、应建立维护维修制度。D I混 凝土工程7.2.2 0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减少水 泥用量,增加工业废 料、矿山废 渣的 掺量;当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时,宜利用其后期强 度。7.2.2 1混凝土宜采用泵送、布料机布料浇筑;地下大体积混凝 土宜采用溜槽或串筒浇筑。7.2.2 2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滑动支座法、跳仓法和综合 治理法施工;当裂缝控制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低温补仓法施工。7.2.2 3混凝土振捣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也可采取围挡等降 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7.2.2 4混 凝 土 宜 采 用 塑 料 薄 膜 加 保 温 材 料 覆 盖 保 湿、保温养 护

43、;当采用洒水或喷雾养护时,养护用水宜使用回收的基坑降水 或 雨 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7.2.2 5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其表面应涂刷保护剂。7.2.2 6混凝土浇筑余料应制成小型预制件,或采用其他措施加 以利用,不得随意倾倒。7.2.2 7清洗泵送设备和管道的污水应经沉淀后回收利用,浆料 分离后可作室外道路、地面等垫层的回填材料。7.3砌体结构工程7.3.1砌体结构宜采用工业废料或废渣制作的砌块及其他节能 环保的砌块。7.3.2砌块运输宜采用托板整体包装,现场应减少二次搬运。7.3.3砌块湿润和砌体养护宜使用检验合格的非自来水源。7.3.4混合砂浆掺合料可使用粉煤灰等

44、工业废料。7.3.5砌筑施 工时,落地灰应随即清理、收集和再利用。7.3.6砌块 应按 组硇图砌筑;非标准硇块应在工厂加工按计划 进 场,现场切割时应集中加工,并采取防尘降噪措施。7.3.7毛石砌体砌筑时产生的碎石块,应加以回收利用。7.4钢结构工程7.4.1钢 结 构 深化 设计时,应 结 合 加 工、运 输、安装方案和焊 接工艺要求,确 定分段、分节数量和位置,优化节点构造,减少钢材 用量。7.4.2钢结 构安装连 接 宜选 用高 强 螺 栓 连接,钢结构宜采用金 属涂层进行防腐处理。7.4.3大 跨度钢结构 安装 宜采 用 起重 机 吊 装、整 体 提 升、顶升 和滑移等机械化程度高、劳

45、动强度低的方法。7.4.4钢结 构加工 应 制 定废 料 减 量 计 划,优 化 下 料,综合利用 余 料,废料应分 类收集、集 中堆 放、定期回收 处理。7.4.5钢 材、零(部)件、成 品、半 成 品 件 和 标 准件等应堆放 在 平 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7.4.6复 杂空 间钢 结构 制作和安 装,应 预 先 采用仿真技术模拟 施工过程和状态。7.4.7钢结 构现 场涂 料应 采 用 无污 染、耐 候 性 好 的 材 料。防火 涂料喷 涂施 工 时,应采取防止涂料外泄的专项措施。7.5其 他7.5.1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所需的埋件和连接件以及室内外 装饰装修所需的连接件,应在工厂制作

46、时准确预留、预 埋。7.5.2钢 混组 合 结构 中 的钢 结 构 构件,应 结 合 配 筋 情 况,在深 化设计时确定与钢筋的连接方式。钢 筋连 接、套筒 焊 接、钢筋连 接板焊接及预留孔应在工厂加工时完成,严禁安装时随意割孔或 后 焊 接。7.5.3索 膜 结 构 施 工 时,索、膜 应 工 厂 化 制 作 和 裁 剪,现场安 装。8装饰装修工程8.1 一 般 规 定8.1.1施 工 前,块 材、板材和卷材应进行排版优化设计。8.1.2门窗、幕 墙、块 材、板材宜采用工厂化加工。8.1.3装饰用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落地灰应回收使用。8.1.4装饰装修成品、半成品应采取保护措施。8.1.5材

47、料的包装物应分类回收。8.1.6不得采用沥青类、煤 焦 油 类 等 材 料 作 为 室 内 防 腐、防潮 处 理剂。8.1.7应 制定材料使用的减量计划,材 料损耗宜比额定损耗率降 低30%。8.1.8室 内 装 饰 装 修 材 料 应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 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 要 求 进 行 甲 醛、氨、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等有害指标的检测。8.1.9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 行室 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 测,其 限 量应 符 合 表8.1.9的规定。表8.1.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污染物I类民用建筑工程n类民用建筑工程氡(Bq/m3

48、)200400甲酸(mg/m3)0.080.1苯(mg/m3)0.090.09氨(mg/m3 )0.20.2TV()C(mg/m3)0.5 0.68.2地面工程8.2.1地面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粉尘清理宜采用 吸尘器;没 有 防 潮 要 求 的,可采用19洒水降尘等 措施。2基层需 剔凿 的,应采用低噪声的剔凿机具和剔凿方式。8.2.2地 面找 平 层、隔 汽层、隔声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找 平 层、隔 汽 层、隔 声 层 厚 度应控 制在允许偏差的负值 范 围 内。2干作业应有防尘措施。3湿作业应采用喷洒方式保湿养护。8.2.3水磨石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 对 地 面 洞

49、口、管 线 口 进 行 封 堵,墙 面 应 采 取 防 污 染 措 施。2应采取水泥浆收集处理措施。3其他饰面层的施工宜在水磨石地面完成后进行。4现制水磨石地面应采取控制污水和噪声的措施。8.2.4施 工 现场 切割 地 面块 材 时,应 采 取 降 噪 措 施;污水应集 中收集处理。8.2.5地面养护期 内不 得 上 人或 堆 物,地 面 养 护 用 水,应采用 喷 洒方 式,严禁养护用水溢流。8.3门窗及幕墙工程8.3.1木 制、塑 钢、金属门窗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8.3.2外门窗安装应与外墙面装修同步进行。8.3.3门窗框周围的缝隙填充应采用憎水保温材料。8.3.4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预埋件

50、应在结构施工时埋设。8.3.5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8.3.6硅胶使用前应进行相容性和耐候性复试。8.4 吊 顶 工 程8.4.1吊顶施工应减少板材、型材的切割。8.4.2应避免采用温湿度敏感材料进行大面积吊顶施工。8.4.3高 大 空 间 的 整体 顶棚施工,宜 采 用 地 面 拼 装、整体提升就位的方式。8.4.4高大空间吊顶施工时,宜采用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等节能 节材设施。8.5隔墙及内墙面工程8.5.1隔墙 材料宜采用轻质砌块砌体或轻质墙板,严禁采用实心烧结黏土砖。8.5.2预制板或轻质隔墙板间的填塞材料应采用弹性或微膨胀 的材料。8.5.3抹灰墙面宜采用喷雾方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