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世博会考察报告 设计0701 姓名:段喜魁 指导教师:陈君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现实生活中我们时
2、常会遇到在医院、商场、公园等建筑内,找不到目的地急得团团乱转的情况。缺乏必要的建筑标识,已有标识不够不清晰、缺乏整体规划,英汉翻译错误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对于任何建筑而言,标识系统是其形象和身份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人性化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的科学使用,能够营造良好的空间秩序,提高建筑的空间使用效率,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筑是复杂城市空间中的一个单元,要想便于寻找,须有一个完整的城市标识导向系统。例如门号牌,就是一种地理资讯系统工程,便于消防、公安和医疗急救。而建筑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标识系统的有效引导。正如意孔呈像视觉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苏航所说:“标识是建筑环境中不
3、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现代建筑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不可缺少的配角。”在现在越来越复杂的建筑空间和信息环境中,标识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是平面设计、金属加工制造、材料学、环境景观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的集成。现在国外流行的大型标识系统,正逐渐成为建筑室内装饰的另一种手段。“标识本身的图形、字体、文化符号等都是感情的载体,它们能够表现华丽、朴素、疯狂等多个主题,对建筑内部的环境交通线路和空间氛围的营造有一定的导引作用。这就对大型标识的支撑系统设计(标识的外形、材料、结构和细部构造等)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型标识系统在商业空间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建筑标识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要
4、保证建筑环境的完整性,以建筑环境为主,标识设计为辅。第二是要保证标识设计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同步,并确保三者风格统一。第三是要将标识设计融入建筑环境中,注意与其他环境元素的结合、互衬和对话,避免过度张扬产生唐突生硬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审美水平还相对落后。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建筑标识的丰富内涵认识不足,将其功能简单等价于路牌,因此美观程度严重不足。此外,设计思路狭窄、经验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标识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个成功的建筑环境标识设计能够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不仅能帮助人们辨识建筑环境,而且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甚至能够起到帮助经营的作用。标识系统不仅完善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展示了
5、建筑物的审美内涵。可以说,建筑与标识系统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提升建筑的内在品质。世博对于每日几十万的参观人流,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座座新奇的场馆。园内公交可以实现远距离运输,但相邻场馆的参观,却仍需要步行。园区内的标识系统尤为重要。 上海世博会的标识系统由日本 GK 设计集团承担。GK 设计在公共标示系统方面具有广泛实践和长期经验,日本诸多城市和大型公共场所都有其作品。GK 集团还担任了1970年大阪世博会、1985年筑波世博会和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标识设计。2009年1月22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日本 GK 设计集团举行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标
6、识系统设计合同签约仪式”。花费巨资、专家设计,我们理应盼望一个高质量的结果。然而诸多管理、行政等中国国情,使最终的结果逊于期望。一些常识性错误尤为遗憾:部分指示牌把“欧洲广场”的英文错写成了“Asia Square”;部分指示牌和地图被树立在草坪中,使人无法靠近;中英文翻译的不统一等(如“世博”有 expo 和 shibo 两种写法)。号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海世博会,使用了不同色彩代表各大片区。这一看似合理的做法确却并不是每届世博会的惯例。1970年大阪世博会,GK 集团的设计清晰简单,日文和英文的标牌被分开制作,上下并列排放。除了厕所等特殊指示,并没有使用色彩区分园区。路牌上干净利落的黑底
7、黄箭头具有极强的识别性。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的导视系统,也没有刻意强调色彩区分。GK 集团在2005年设计的爱知世博会,契合“爱地球博”,不论网站、吉祥物、视觉形象,还是园区内的导视系统,到处洋溢着自然的材质和绿色。除了绿色,其他颜色使用非常节制。园区总预览图世博园区总预览图将各个区用不同色块区分出来,使之显得醒目,更容易的使人看出各个区所在的位置,但为之缺陷的是没标出各个馆所在的区域,如能标出各个馆所在的大概位置,那就更加便于人们的参观。上海世博园区被分为 A 到 E 五大区域。A、B、C 片区位于浦东、D 和 E 位于浦西。在世博官方网站上,E区用绿色代表,但在世博参观者平台官方网站上
8、,则和园区内的标牌一致采用了天蓝色。园区指示牌上 D 和 E 所用的蓝色过于接近,在远距离弱光下极难分辨;而黄色又偏浅。在园区指南图上,世博轴被归于橙色的 B 区,但在较小的独立指路牌上,被另外赋予了了灰色。从上海世博会的官方网站到地图,无不透露出色彩缤纷的花哨之气。除了两种语言字体排印上的问题,在数字和文字的编排中,也缺乏仔细考虑。“7, 8号门”中的逗号,压迫到了下一行的小字,凡是遇到这个情况,都有同样的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标牌上的字体为手工粘贴,工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了自己的喜好,对原有的字体进行了细微的“再设计”,得到的结果有喜有悲。如上图中的“洲”字。“美洲”的“洲”字为电
9、脑原始设计,而“非洲”的“洲”中“州”中的两点却被垂直贴起,看起来倒也更顺。图标方面,主要依据了1995年颁布的国标 GB 10001-94,此套图标扩展自1983年陈汉民教授设计的旧版公共标示GB3818-1983。国标中未出现的图标,做了扩展。此外,部分国标图形被修改了,如“问讯”的问号,根据 GB 10001-94,没有圆角。“失物招领”、“餐饮”、“母婴室”等也和国标有出入。GK的设计虽然没有严格遵从国标,倒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给人较为统一的视觉感受。然而在具体编排时,位置和色彩安排却略显混乱,医疗和紧急出口都用绿色表示,却出现在不同位置。“信息服务”并未出现在国标 GB 10001-
10、94 中,“问讯”和“信息服务”从英文上看起来“Information”和“Information service”也容易混淆,不知外国参观者是否能分辨这一中国特色。除了地图、灯箱指示牌和路牌小灯箱外,上海世博会还增加了临时简易指示条幅。这种类似易拉宝的露天装置,由于移动方便,成为了指示系统重要的补充。演艺活动似乎并未被纳入导视系统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种版本的临时条幅。或许是嫌原有指示系统还不够用,除了演艺信息,园区地理信息(如大洋洲广场等)也被囊括了进去。相比之下,宋体字的识别性显然弱得多,指示箭头和整体编排和原有导视系统并不和谐。在世博会参观,免不了需要如厕。作为标识系统的一部份,厕所的视觉
11、识别设计尤为重要。世博园内,大部分的厕所为临时搭建的金属板房,在毫无装饰的外立面上,唯一的视觉焦点便是醒目的“男”、“女”图标和文字。然而仔细观察,仍能发现混乱和多余的堆砌。首先是色彩。门上的大型标牌,无论男女还是残疾人,左侧一律有一条蓝色的渐变色条。或许是为了照顾近距离观察,在男厕所和女厕所的门上,又另外横置了长条的色块。男的为深蓝色,女的则为橙色。 上下两个层次的色彩形成了奇怪的冲突。尤其是女士入口,下部的橙色和顶上的蓝色相互矛盾,让人很难从远处男女。男士入口的深蓝底板上,则随意被加上了或白色或黑色的文字。再说字体编排。对于“男”、“女”的翻译,上下标牌并不一致。根据 GB 10001-9
12、4,厕所男女的正规写法应是“Male”和“Female”,但下面横向标牌写的却是“MAN”和“WOMAN”,全部大写,使用了不同的中英文字体。上海世博会的厕所标识设计,显得过于拘谨而平庸。虽然建筑和所处环境不同,只存在6个月的临时性特点,完全可以有更为大胆新颖的设计。进入世博的厕所,直白的图标和文字让人略感尴尬。由于原有的国标中并没有具体的大小便图形,设计者的自我发挥造成了简洁性和美感的缺失。站立者的手臂几乎很难看出。马桶被赋予了过多细节,坐便器上人物的刻画也与实际情况不符,还有被设计成圆型的脚。文字的编排,可以看出,为了对齐蓝色图标的右侧画框,中英文被强制一侧对齐。事实上,中国的大部分公共场
13、所的厕所,都没有特意标明“小便区”和“大便区”。甚至奥运会的场馆也并未这么做。上海世博会的这种做法,到底是画蛇添足,还是低估了如厕人的分辨力,无从得知。但仅从文字内容而言,确有不少观众认为过于露骨,并不文雅。蹲式厕位对应的英文翻译,也没有写出。在男士小便区,“请靠近使用”的中文清晰可见,但下面的英文字号却相差很大,只有“靠近”才能看清。相比之下,在后滩公园中的厕所标识由于建筑的局限,只保留了基本名称和图标,显得简洁清晰。厕所是每个人都会去的场所,如何清晰、文明地传达必要的信息,上海世博会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城市标识系统中,标识的规划、设计、制作及安装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步骤,它们之间是环环相扣、互
14、为影响、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兵法有云:“先谋而后动”。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就是一个“谋”的过程,它是一个优秀城市标识系统产生的前提。在城市标识系统规划与设计、制作、安装之中,标识系统的规划则是进行标识系统设计制作及安装的指导思想,是城市标识系统工程的第一步,在城市标识系统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对于城市标识系统规划者而言,设计的可操作性以及实施的规范性,是决定标识系统设计能否实施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全面考虑、分析环境、了解地域文化、乡土民情、建筑风格、城市人员状况、旅游人员多少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城市标识系统的总体规划,再进行区域划分等都是关键环节。对于城市标识系统规划
15、的重要性,不少的城市规划者都存在着这样的认知误区: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后续部分。在他们的意识里,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的关系,就如同先盖好房子再装修,装修的好坏与否仅仅取决于装修自身水平及质量的高低,而与盖房子的规划无太大关系。其实,正是这一认识的误导,给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带来了许多实际的困难与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在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市环境进行多角度的、认真的调查,切合实际地积极介入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规划当中,融合地域审美文化与城市环境的内涵,前瞻性、系统性地从调研区域环境、人文特征入手,规划与之相配套的标识系统,在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布局上要特别强调:合理、流畅、全面。城市标识系统规划布局上的合理反映在城市的大环境之中,应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去体现。从宏观上说,标识系统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布局也应该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会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限制,因此城市标识系统的规划应融入到城市大环境的规划当中,从位置、大小及外形上力求与城市规划统一、和谐。从微观上看,每一个标识又是整个标识系统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标识都应该与整个标识系统有着可追溯性、延续性,在整个标识系统中,每一个标识都应该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