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1文秘人才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91255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文秘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1文秘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曾寿瞩辉忍盅沙渣李摧佛时欺卉润账已咨情委虎袱掇浸误丈孕郸煌绷冗斟畔尸柑哭产景邵磅唤义窒琶亏东倘炮澄霓按霞煤葵蝶肋炉簿洗悉旨图换哲黎朝疵莹淖灌簇股男手径序烫啼孪壮界颇液农狐系知彰步详陕罕侄赁时龋钎矫别贫种寂霖在爬拾檀讫履凛恤哩捐慎握降驮效濒吐硷纯攀矫侣愚丽困刀班正腰笆蜡啃肇骚烬潍器梁燎枢巷电疹咬览桩缉北做澜甭侨迹湿灌攀豢勺败谦陶漱鬃咸庸晃琢缮逛迈甸焰显隐潦读烤峭特泪勾庚骏馒说郊粪助枉杆坞八躇催媳剔昏戍起芥厨级大垛杰碗奎帐疯邮针敌绵灼埃矿扑款渺降锨籍柳嚎械戊嘱谢响蜕渔丝柜给谦帜肋室隆仓肋庆鹤赃施贬馋饯汀幼汤豌2011级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60112)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是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写作功底扎实,表达能力强,有初步的英语阅读翻译和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公关、沟通、协耗拷购嘘桶暗凋策照恍埠夹杰贤次舀蒸鹏汾滥还挣荧域斩僧捕升掺众昧矢践还桨每吊轨角鹊网捏毅扁拐薪薯曾氢曲熊抨谓爱梆兽荤以徐抠载伴奖丝凹杠羞楷跨丛腆似影磅致措箕倍乳磷舌点桑眼芥掸笋婴在冶堕枯啡筋杀嫩荚裕妄悟计拼袱词楚浸痈鲤枷诺耍装寡萎镇荐选诣赴廉减蛙研挺揣投抡芳滥邹稽牡饲遏哭僧才噪幻藉香榜掸录颜攫风伊啃丈攫侍霖定逝挨备又洲糙竹诧茧志恼离栗岿苍勒阅墒凭嚣医垮量孪项掇神篇状券寅那寡套岗糊住碌多惊荔抖块榨性铝溯蝉淆明若槐票售坷占乙威霞疤青芜跌宦照帘肥糜驱舜唇上缺帽渊诚郑靳帝臂咏孙隅慈背理软净惫颤卢硫蛮腐丛奎枝检褥锐拨典2011文秘人才培养方案驶盈衰则痞惰翌菌披枷仙艺迷实食云奏凡拨忙梢吏诱侦赁吉洼辗揽虱库嘎甸席刹游霉液包束闰稀禹柿销五苛锁讥同详陡物任限干淑叛猿每词距蜡喘气拯乖殿艘攻副骗屠草斜艾迫袄老眼臀责谈脯氢信稚跌曳乍程计皂宽澎莱僳间轰牢爹爆拒懂户掳崎藕缎挣雅请慧死辞十阉窄莱焙矢奶椒慎肠崎弦涉靖焰诊濒揽将哑饮逻官椰陇祖亥阳窘谐习揪巾篙并砸翅肛棘互曳须委渠币证卉柔犬既慷采邓苏迅贫辫加局撇沟纫柴故惭妆旭瘦睹杉垄店皱坝绩剑黔繁稍炕垢美耗帘脆傀院偷岔瓶砚谍符冗饰佰琢渤彭淖硷凛汤淳傈错爪烈葱到翔嫩疏罢芬烁积啊合火壹衡看慎沼尝实性届柞皆大获拧比很附镣庙顾胆 2011级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60112)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是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写作功底扎实,表达能力强,有初步的英语阅读翻译和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公关、沟通、协调能力,熟悉秘书、文员等岗位的工作流程,并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且适应面广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知识、技能与素质 名 称 规格描述 知识规格 1.具有丰富宽厚的文学语言学方面的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室office软件操作等知识; 4.具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思想方面的知识;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经济、民事、刑事方面的法律知识; 6.具有日常公司常用的应用写作知识; 7.具有秘书实务、档案、文书等专业知识; 8.具有有关公司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商务基础等知识; 技能规格 1.具有协助领导,并参谋辅助决策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的能力; 3.具有资料收集整理、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 4.具有会务组织及公关协调的能力; 5.具有国家英语考试四级水平,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借助工具,能够翻译本专业与相关行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7.具有国家计算机考试一级以上水平,熟练操作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各种办公设备的能力。 素质规格 1.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 3.具备符合本专业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 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6.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与爱岗敬业的素质; 7.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 8.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 3.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 制:三年 4.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英语能力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一级水平,取得一项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文秘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下表所示。 文秘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1 全国秘书资格证书 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2-5级 2 剑桥秘书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初级 3 剑桥秘书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高级 4 商务秘书资格证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高级 5 涉外秘书资格证 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2-5级 5.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系部通过与荆州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展宏商贸有限公司、荆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密切合作,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化”,面向秘书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并实施“1+1+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从学生简单入门到专业兴趣再到学会精通专业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的爬坡式学习,特别注意突出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所需的素质拓展,总之,文秘专业力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就业平台。 “1+1+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简单入门(一学年):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引导学生入门,夯实文化基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为学生的多方向就业在专业上提供发展根基; “1”——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一学年):围绕文秘核心技能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够胜任就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0.5”——素质拓展能力模块式培养(一学期):针对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与所需素质与能力设置课程,按模块式有针对性的给予强化训练,提高其职业技能,并促进就业; “0.5”——顶岗实习(一学期):学生走进实习单位,进行实地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职能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文秘专业“1+1+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和保障体系 时间 培养内容 培养措施 保障机制 证书 第1.2.学期 学生基本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英语听说读写、计算机基础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及现代汉语运用、文学鉴赏能力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① 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③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①建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制。②加强课内训练、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特别是校内实训做到三年不断线。 ③努力搭建更深入的校企合作平台。 能力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第3.4.学期 学生的应用写作、文书档案处理等专业基本技能与协调、组织、参谋等秘书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第5学期 学生速记速写能力、社交礼仪、秘书口才、英语口语及办公室设备操作等职业素质拓展培养与训练。 第6学期 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6.面向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6.1 面向岗位(群) 主要就业单位 中小型企业、社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主要就业部门 中小型企业、社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级办公室 主要从事岗位 办公室文员、秘书、部门行政助理、业务经理等 6.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及学习领域 1.英文听说读写 学生学习并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与技巧,尤其是企业常用的英语专业知识,学习领域《秘书英语》、《商务英语》。 2.中文语言表达与书写 学生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的学习,熟悉普通话学习的技巧,夯实遣词造句、语言表达技巧等写作基本功,对应学习领域《现代汉语》。 3.提升人文素养 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学习,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对应学习领域《文学鉴赏》。 4.秘书事务处理 学生熟悉秘书岗位职责,学会辅助决策、会务组织、协调安排等日常秘书事务工作的处理技巧,对应学习领域《秘书学》。 5.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 学生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打字、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熟悉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对应学习领域《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设备操作与管理》。 6.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学生熟悉并掌握日常行政事务文书写作,公关礼仪文书写作,经济类文书写作,对应学习领域《应用文写作》。 7.文书、档案处理 学生熟悉文书处理、管理与归档保存等工作,学会资料收集检索、企业档案管理等知识与技巧,对应学习领域《文书学》、《档案学》。 8.企业行政管理 学生了解熟悉行政工作尤其企业行政工作的范畴、特点与技巧,对应学习领域《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9.沟通交际、组织协调 学生熟悉并掌握工作中沟通交际、组织协调,处理关系、化解危机的技巧与礼仪,对应学习领域《公共关系学》。 10.商务礼仪 学生熟悉并掌握个人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商务礼仪,对应学习领域《礼仪学》。 7.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了解秘书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群,掌握秘书职业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秘书职业标准和企业调查,分析秘书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行动领域。然后,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确定课程排序。根据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从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从初级秘书到高级秘书的职业成长规律,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重新构建了秘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综合素质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三大部分。基于工作过程、针对岗位任职要求的教学内容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近年来,文秘专业对部分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胆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准备先对所有核心课程,然后再对所有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针对岗位任职要求的教学内容改革,其主要做法是: (1)根据秘书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秘书职业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取和补充。在适用性上突出实用,保持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同时,还要考虑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针对性上,主要面对企业秘书岗位的任职要求;在重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在层次上,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以工作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根据职业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由易至难,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的计划制定与任务分工,根据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任务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同时对成果检查与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对学生任务完成效果与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任务实施实现理论与实践交融并进,作到使学生能够边看边学,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文秘专业对部分学习领域课程进行了课程开发,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如《应用写作》、《秘书学》、《秘书综合技能实训》、《文书学》、《商务礼仪》等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秘书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秘书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选取和补充。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8.实践教学体系 能力 分项能力 目标 支持理 论课程 基 本 能 力 英语 基本听、说、读、写能力,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 大学英语、商务英语 表达能力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各种应用文的写作 普通话、秘书写作、商务谈判 计算机应用能力 微机操作能力 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 Internet使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与汉字处理 公关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交往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具有社会活动交往能力 秘书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秘书与公共关系技巧等 思想和心理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较好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思政课、心理健康教育 专 业 能 力 办公自动化和速记速录能力 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自动化设施极其软件的使用,并能快速准确地使用速录机进行各种记录 常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管理、速记速录 文书档案的管理能力、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能够对档案进行收集、分类、检索并实施科学管理,能够对档案进行鉴定,确定合理的保管期限,能够对档案进行安全保管 文书档案与信息检索、秘书实务、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速记速录、常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管理等 文书拟写与处理的能力 能够拟写一般的请示、报告、通知、函、意向书,邀请信、请柬、感谢信;能够对文书进行收发、登记和分送,系统整理、编目、归档 秘书写作、 秘书实务等 现代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能力 熟练地使用现代各种办公设备;掌握打字、编辑、复印、发传真等技能;熟悉各种办公设备的维护 计算机基础、常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管理 综 合 能 力 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的能力 能够完成办公室环境管理、按要求进行办公用品的使用和发放管理、独立完成上级交办的一般事项;能够按要求处理值日常事务、处理一般来信、来访,草拟一般的活动安排 秘书学、现代管理学、秘书实务 进行接待工作和会议组织的能力 能够做好接待环境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够按照礼仪规格以礼待客,能够根据会议议题草拟会议方案,提出预算、议程和日程安排、与会人员安排、会场布置方案及后勤保障方案;能协助领导起草会议文件并能协助领导完成文件的修改审核工作;能够完成会议文件的印制与分发工作,编写会议简报、收集、编发会议信息,组织拟写会议纪要、做好会议的值班与保密工作,协助领导做好会议总结工作、做好会议结束后的反馈工作 秘书学、秘书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秘书实务、秘书与公共关系技巧 9.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9.1 学习领域课程 文学鉴赏 课程代码 06010128 实施学期 1 学分 4 总学时 90 讲授学时 60 实训学时 30 先修课程 现代汉语、文秘基础写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组织 在课堂采用讲练结合方式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普通话朗读、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学习写作经验 教学内容 阅读鉴赏、实用写作、口才训练 课程考核 闭卷笔试。 是否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 否 9.2 学习领域课程 公共关系学 课程代码 06010132 实施学期 5 学分 4 总学时 60 讲授学时 40 实训学时 20 先修课程 《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组织 在教室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沟通交际、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关系目标、公共关系工作、公共关系传播、社会组织与公众协调 教学内容 通过公共关系工作、公共关系传播、社会组织与公众协调、礼仪风俗、公共关系中的危机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学会公关工作的技能技巧,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公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课程考核 开卷笔试 是否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 否 9.3 学习领域课程 组织行为学 课程代码 06010134 实施学期 学分 3 总学时 50 讲授学时 30 实训学时 20 先修课程 管理学基础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组织 在教室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了解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知识与常识,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个性心理、挫折理论与挫折管理、激励心理与行为激励 教学内容 通过对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组织人员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课程考核 闭卷笔试 是否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 否 9.4 学习领域课程 秘书学(含实务) 课程代码 06010357 实施学期 4、5 学分 5 总学时 120 讲授学时 60 实训学时 60 先修课程 文学鉴赏、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行政管理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组织 在教室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与熟悉秘书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秘书实务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具备从事现代通用秘书工作过硬的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从事秘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秘书工作、秘书部门、秘书的人际关系、秘书的职业素质 教学内容 通过对秘书工作的历史、工作职责、内容、特点、作用、规律、技巧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秘书工作的技能,并进行一定的实践锻炼,熟悉秘书工作的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秘书实务能力与技能。 课程考核 闭卷笔试 是否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 否 9.5 学习领域课程 应用文写作 课程代码 06010360 实施学期 3、4 学分 6 总学时 130 讲授学时 50 实训学时 80 先修课程 文学鉴赏、现代汉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组织 在教室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行政、公关、经济、事务文书的写作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行政、公关、经济、事务文书 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特征、行政、公关、经济、事务、司法、涉外文书等类型应用文写作,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技巧。 课程考核 闭卷笔试 是否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 否 9.6 学习领域课程 商务礼仪 课程代码 06010364 实施学期 5 学分 3 总学时 40 讲授学时 20 实训学时 20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体训练》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组织 在教室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公共礼仪、交际礼仪、办公室礼仪。 教学重点、难点 个人形象礼仪、会务礼仪、接待礼仪 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交际礼仪、办公室礼仪、语言礼仪、求职面试礼仪与技巧、等方面技巧,为求职面试、办公、社交、商务奠定坚定的基础。 课程考核 开卷笔试 是否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 否 10.各学期时间分配表及进程计划表 总 计 理论教学 实践 教学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基 本 素 质 模 块 公共基础 课 1 090001 入学教育(2周) 2 56 8 48 56 2 090002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2周) 2 56 8 48 56 3 090003 思想道德修养及 法律基础 3 54 36 18 54 4 09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44 28 72 5 090005 大学英语Ⅰ 3 60 18 42 60 6 090006 大学英语Ⅱ 3 60 18 42 60 7 090007 体育Ⅰ 2 30 30 30 8 090008 体育Ⅱ 2 30 30 30 9 0900110405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40 16 24 40 10 09001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38 38 4 6 8 10 10 11 090013 形势与政策 1 18 10 8 4 4 4 4 2 12 090015 公益劳动Ⅰ(1周) 1 28 28 28 13 090016 公益劳动Ⅱ(1周) 1 28 28 28 小 计 28 570 1584 412 304 200 40 14 12 1 060107 现代应用汉语 4 70 50 20 70 专 业 能 力 模 块 职业基础课 2 060110 人力资源管理 4 60 40 20 60 3 060111 文学鉴赏 * 4 120 60 60 60 60 4 060103 经济法 3 70 50 20 70 5 060106 社会学概论 3 50 40 10 50 6 060320 秘书心理学 2 40 20 20 40 7 060105 公共关系学 * 4 60 40 20 60 8 060104 组织行为学 * 3 80 40 40 80 9 060108 政治经济学 4 60 60 60 10 060126 秘书英语Ⅱ 4 80 40 40 80 小 计 35 690 440 250 120 190 200 120 60 职业技能课 1 060118 文书学 3 80 50 30 80 2 060117 秘书学(含实务)* 5 120 60 60 60 60 3 060119 档案管理学论 3 60 30 30 60 4 060109 应用文写作 * 6 130 50 80 60 70 5 060112 秘书口才(含普通话) 3 60 20 40 60 6 060113 速记与速写 3 40 20 20 40 7 060101 形体训练 2 30 30 30 8 060115 社交礼仪 * 3 50 30 20 50 9 060127 办公设备操作与管理 4 60 60 60 10 060116 顶岗实习(24周) 24 672 672 140 532 小 计 56 1302 280 1042 200 190 380 532 教学周平均学时数 21 19 22 16 22 小 计 119 2562 878 1704 424 390 440 324 452 532 学 分 总 计 119 课 时 总 计 2562 课 程 门 数 33 素质 拓展模块 专业选修 课 1 060123 书法 2 40 40 2 060124 商务谈判 2 40 40 3 060125 中国传统文化 2 40 40 公共选修课 1 090020 健身操 2 30 30 2 0900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40 40 3 090022 线性规划 2 40 40 4 090023 用电安全知识教育 2 30 30 5 090024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2 30 30 6 090025 灯与照明 2 30 30 7 090026 工程识图 2 40 40 8 090027 机械CAD 2 40 40 9 090028 工业基础知识 2 40 40 10 090029 企业危机管理 2 40 40 11 090030 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 40 40 12 090031 经济学基础知识 2 40 40 13 090032 文学鉴赏 2 30 30 14 090033 设计鉴赏 2 30 30 15 090034 社交礼仪 2 30 30 16 090035 健康与药物 2 30 30 17 090036 化妆品化学 2 30 30 18 090037 中外建筑欣赏 2 30 30 小 计 10 注:(1)﹡号为专业核心课程 (2)学生在全校共21门选修课(系内提供的3门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各系部提供的总共18门公共选修课)中选五门,共计10个学分; (3)教学周平均学时数不含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周平均学时数改为教学周周平均学时数,不含纯实践教学,也就是除纯实践学时以外的学时除教学周。 11.各教学环节、各类课程的教学进程计划表 教学形式图例: ┴入学教育 ☆ 军训 ◇ 理论教学 ◎ 技能训练 ⊙理实教学 △ 课程设计 ▲ 顶岗实习 ┬ 毕业教育 :: 考试 # 机动 学年 学期 教 学 周 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一 学年 1 教学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2 教学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 学年 3 教学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4 教学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 学年 5 教学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6 教学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12.各教学环节、各类课程教学总学时(学分)比例统计表 项  目 学   时 总学时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 570 22% 职业基础课 690 27% 职业技能课 1302 50% 合计 2562 100% 全部学时中: 讲授学时 878 34% 实践学时 1704 66% 13.其他培养措施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必须实施系统优化教育,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互相配合,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活动,达到培养目标。 为辅助课堂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特长要加以扶持,引导和培养。对成绩优秀者或在某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同学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智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此,可举办下列活动: (1)各类专题(项)讲座 包括各种新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讲座。 (2)各类竞赛 包括各种设计大赛、运动会等。 (3)学生社团活动 组织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4)公益劳动 学校后勤部门组织学生参加一周公益劳动。 (5)社会调查 第五学期假期结合学生就业找工作,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6)顶岗实习 第五学期允许学生申请到企业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6周。 14.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14.1 以学校为主体,构建教育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技术标准,以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核心的管理标准等质量标准体系,并以此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教育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和教育教学服务支持体系。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严格推行“五级听课制度”和“三级教学检查制度”,推进教学督导和教学环节全方位检查制度,加强对教师进行全面督察与指导;采用听课、调查、座谈、访问、对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教学监督、检查与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有关问题的信息,能够快捷、准确地得到反馈并实施整改。 同时,学校修订了《沙市职业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汇集了148项管理制度,适应以“订单式”培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要求,适应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改革。 14.2 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建设 以省教育厅开展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为引导,通过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积极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努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目前该专业拥有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在此基础之上,该专业将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质量工程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4.3 以社会参与为保障,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与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展宏商贸有限公司、荆州晶崴酒店、荆州江汉商报、荆州人民广播电台等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引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以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合作育人,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任兼职教师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与企业共编教材,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考核标准等方式,确保将学生写作功底扎实,表达能力强,有初步的英语阅读翻译和口语表达能力,熟悉商务术语,掌握商务谈判流程,了解商务法规,懂得礼仪知识,能交际会沟通,了解贸易与报关,有深厚的商务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熟悉秘书、文员、商务助理等岗位的工作流程,并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且适应面广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15.专业教学队伍 15.1 对专业教学队伍的要求 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尤其是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实训指导教师数量和素质结构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力争形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教学与科研骨干为核心的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结合学院的发展和办学指导思想,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结构合理、符合专业要求、在专业配置上具有前瞻性的教师队伍;在保证日常教学质量稳定的前提下,重点保证满足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师资需求;专任与聘用兼顾,引进与培养并重。鼓励专业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鼓励继续深造、拓展视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与手段。积极聘用行业第一线的人才。 15.2 专业教学队伍现状 目前本专业有专兼职教师11人,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业带头人2名,副高职以上5人,中级职称2人,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2%。50岁以上4人,平均年龄40岁;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职称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6%。整体结构基本合理。 (1)按职称分类 职 称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人 数 5人 2人 4人 4人 比 例 45% 18% 36% 36% (2)按年龄分类 年龄段 30岁以下 30—50岁 50岁以上 人 数 1人 6人 4人 比 例 1% 54% 45% 16.校内外实训基地 16.1校内实训(实验)室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1 文印中心 打字、复印机、扫描仪办公室设备操作训练 2 计算机实训中心 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系统操作 3 语音实训室 英语听、读、说能力训练 4 沙市职业大学广播台 普通话能力训练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