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386343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驾驶员危险知觉训练研究述评 马伶(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 要:危险知觉是指驾驶员预测前方道路危险情况的能力,即对某个具体的危险做出反应的快慢。驾驶员的危险知觉能力是影响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危险知觉进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基于电脑两方面的危险知觉训练方式。详细介绍了训练方式的定义、机制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驾驶员 危险知觉 训练方式1.引言危险知觉,是驾驶员对交通情境中的明显危险和潜在危险的识别和反应。其操作定义是指驾驶员预测前方道路危险情况的能力,即对某个具体的危险做出反应的快慢。危险知觉也叫危险预期

2、,即驾驶员意识到可能会发生什么,并且采取措施来防止事故发生。Grayson等首次对危险知觉的机制模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危险知觉包括四个阶段:危险识别、危险评估、行为选择和行为执行。驾驶员在识别危险后,会评估危险的等级并筛选可行的行为策略,最后执行行为以应对潜在危险。该模型强调危险评估与行为选择的同时性,重视信息的反馈1。Wetton 等提出一个危险知觉三阶段机制模型,包括危险识别、危险评估和行为反应。危险知觉采用串行加工方式。每个阶段的实现依赖于上一个阶段的完成。Wetton 等开发了第一个基于反应时技术的标准化危险知觉测试,以测量驾驶员危险知觉的整体水平及不同加工阶段的特点。危险识别阶段是

3、驾驶员危险知觉加工机制的首要阶段,也是交通事故的高发阶段。因此,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预期越早,他们作出适当行为反应的时间就越充足。危险预期训练是提高危险知觉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强驾驶员的道路情境意识,提高他们对各种危险环境线索的利用度,减少他们对危险的反应时间,而且训练效果的保持性较好。目前,危险预期训练主要是以驾驶模拟器或电脑为载体,使用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通视频来进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驾驶模拟器和基于电脑两方面的危险知觉训练方式。详细介绍了训练方式的定义、机制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2.危险预期训练机制目前,预期训练的机制具体是怎样的,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们推测:

4、预期发生在危险识别阶段,预期训练可能让新手驾驶员掌握了专业驾驶员所采用的危险预测策略,并且促进了在交通环境中,与潜在危险资源有关的心理模型的发展。而McKenna 和Crick认为,危险知觉就是驾驶员构建道路情况的心理模型,而驾驶员正是根据这个模型对道路危险情况做出预测。在辨别潜在危险时,这个模型可能是一个更有效的视觉搜索策略。3.危险知觉训练方式3.1基于驾驶模拟器驾驶模拟器在危险知觉的研究中广泛使用。首先,使用模拟的方法通常能保证研究条件安全且可控,不像在实际道路上,天气条件和其他驾驶员会影响实验结果。驾驶模拟器使研究人员能够为不同用户设置完全一样的条件。其次,仿真的方法可以使研究数据的测

5、量更加方便,比如测量驾驶行为和工作负荷。最后,驾驶仿真实验可以方便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场景用于测试,驾驶仿真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实验成本低廉等优点2。Crundall 等开发出一种新的HPT评价训练,要求驾驶员对驾驶模拟器中“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言语评价。评价训练使得驾驶员与驾驶模拟器之间成为一个积极的“互动”过程。驾驶员必须说出要注视的地方、正在搜索哪些道路使用者等。研究发现,训练可以提高驾驶员对驾驶环境中各种危险提示线索的利用程度,优化他们的视觉搜索模式。3.2基于电脑基于电脑的预期训练实验就是以电脑为载体,使用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通视频来进行预期训练。研究发现,以电脑为载体的预期训练方式

6、,可以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危险知觉能力。目前,基于电脑的预期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评价训练,一类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3.2.1评价训练评价训练就是专业教练或者驾驶员在真实的或模拟的驾驶情境中,对可能引发碰撞事故的潜在道路使用者或危险进行口头评价。Crundall发现,当靠近某种危险情境时,受过评价训练的新手驾驶员比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驾驶员更早踩刹车3。Isler在研究中,要求新手驾驶员观看一系列的交通情景视频,并要对其进行口头评价。结果发现,受过评价训练驾驶员比没有受过评价训练的驾驶员对危险情境的反应次数更多,反应时间更快4。目前为止,评价训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专业评价,自己评价

7、和混合评价。专业评价就是在驾驶员观看与危险有关的交通情景视频时,专业人员对视频进行评价。McKenna发现,听专业人员评价能够提高危险知觉。要求被试观看一段危险情景的视频,视频大约21分钟,并要求被试听专业驾驶员的评价 。控制组只看视频不听评价。结果发现,接受训练组的危险知觉测验分数更高。也就是说,专业评价使驾驶员的危险知觉水平提高,并且降低了驾驶员对危险情景的反应速度5。自己评价就是在驾驶员观看与危险有关的交通情景视频时,驾驶员自己对视频进行评价。Isier设计了一个实验,要求驾驶员观看一系列的与危险有关的交通情景视频片段,并要求驾驶员对此视频进行评价。之后与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比较发现,在评价

8、训练之前,这些训练者检查出来的危险比较少,但是在评价训练之后,就有了显著效果,训练者对危险情景的反应次数明显增加。与控制组相比,控制组只看视频,不进行评价,这些受过评价训练的驾驶员的危险知觉水平明显优于控制组6。混合评价是在驾驶员观看与危险有关的交通情景视频时,先听专业驾驶员评价,之后自己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这三种评价训练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危险知觉水平。3.2.2“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就是驾驶员在真实的或模拟的驾驶情境中,对接下来会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McKenna and Crick设计了一个“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在每一个练习中,要求驾驶员观看

9、一组交通情景视频,在危险发生之前,将视频定格在某一画面,这个时候,要求驾驶员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随后告知驾驶员,他们的反应是不是准确或合适。结果发现,通过训练,驾驶员的危险知觉水平明显提高7。基于McKenna and Crick的预测练习,Poulsen也设计了一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训练。在这个训练中,也是要求驾驶员观看一组交通情景视频,只是在危险发生之前,并没有将视频定格在某一画面,而是出现黑屏,之后要求驾驶员预测接下来来自www.L可能发生什么。之后重新开始训练,要求被试观看同一个视频,之后在同一个地方暂停,但是这次不是出现黑屏,而是出现一个话外音专业驾驶员认为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最

10、后,播放完视频,让驾驶员知道最后真正发生了什么。结果发现,这个训练提高了驾驶员的危险知觉水平8。3.2.3混合预期训练混合预期训练就是把以上两种训练方式结合起来,即把评价训练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融合在一起,这种混合的训练方式使驾驶员的视觉搜索范围更广阔,并且固定周期缩短,使驾驶员逐步进入到一种视觉搜索模式。Wetton,Hill设计了一个混合预期实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验共选取233名新手驾驶员,采用四种不同的视频训练方式,这些视频都是有与危险有关的交通情景的视频。四种训练方式分别是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2、专业评价训练3、混合评价训练4、综合训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和混合评价训

11、练),另外还设有一个控制组,即不接受任何一种训练。之后用真实的驾驶视频测量驾驶员的危险知觉,总共测3次:训练之前测一次,训练之后立即测一次,一周之后再测一次。结果显示,与控制组相比,4种训练方式都显著的提高了驾驶员的危险知觉的反应次数,综合训练的效果最显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的效果最弱;在混合评价时,增加的自我评价,相对于专业评价来说,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无论是在一周之后测,还是干预之后立即测,与专业评价训练相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训练的效果更不明显;一段时间后所有的训练效果都有所衰退,但是综合训练的效果保持的时间相对持久9。由此可见,混合预期训练虽然复杂,但最有效。即使未来的研究中建立的最

12、初的训练效应随着几个礼拜后逐渐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训练无法带来实际的好处。这些结果表明,基于电脑的危险知觉训练作为一个道路安全干预方法,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未来的研究还是要检查出这些干预的理想的位置、持续时间、时间范围以及对真实驾驶表现和撞车频率的直接影响因素等。这个实验对基于电脑的危险知觉的预期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4.展望虽然国外对危险知觉及其训练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都是基于驾驶模拟器或是电脑视频这些虚拟的驾驶情境,缺乏在复杂、动态、真实的驾驶情境中实时训练驾驶员危险知觉的方法,因此,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值得加强:4.1开发基于真实驾驶情境的训练方法危险知觉能力能够预测交通碰撞事故

13、率,随着驾驶经验的增加而提高,很容易因训练而得到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危险知觉训练都是成功的。Underwood指出,训练可以提高新手的视觉搜索危险能力,确实提高了新手的搜索模式,但是反应时方面没有提高。Groeger也质疑这种类型的危险知觉训练是否适用于真实的驾驶环境,他指出,驾驶员从训练中学到了什么,仍不是很清楚。这类测验只是简单的改变了驾驶员的反应倾向,让他们更倾向于将一个交通事件定义为危险,而他们觉察危险的能力没有提高。因此,开发一套在复杂、动态、真实的驾驶情境中实时训练驾驶员危险知觉的方法势在必行。4.2开展驾驶员培训除用于科学研究,危险知觉测试在评估驾驶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欧洲

14、和澳大利亚,危险知觉测试已经成为官方驾驶员测试系统中的法定程序了。交通事故率与培训课程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传统驾驶测试预测交通事故有一定局限性,危险知觉对道路安全的预测性更好。因此,对新手驾驶员进行危险知觉培训有着很重大的意义。4.3加快国内相关研究我国的驾驶员群体的驾驶风格和驾驶技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现在又未开发出适合国情的危险知觉训练系统。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开发出适合国情的危险知觉训练方法。基于危险知觉训练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来也应该考虑将危险知觉测试强制性的纳入我国驾驶员驾照考核系统,才能最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参考来自wwW.lw5

15、u.cOm文献:1孙龙,常若松. 影响驾驶安全的驾驶员危险知觉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4,37(6):1354-13582常若松.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手册.出版社,20143Crundall,D,Andrews,B. Commentary training improves responsiveness to hazards in a driving simulator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10,42(6):2117-2124.4Isler, R.B,Starkey,N.J. Video-based Road commentary tr

16、aining improves hazard perception of young drivers in a dual task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09,41(3):445-452.5McKenna,F.P,Horswill,M.S. Does anticipation training affect drivers risk taking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2006, 12(1):1-10.6Isler, R.B,Starkey,N.J. Video-based Ro

17、ad commentary training improves hazard perception of young drivers in a dual task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09,41(3):445-452.7McKenna,F.P,Crick,J.L,1997.Developments in Hazard Perceptio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London,Available at:http:/www.trl.co.uk (accessed 19.06.12).8Poulsen,A.A,Horsw

18、ill,M.S. A brief office-based hazard perception intervention for drivers with ADHD symptomsJ.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0,44(6):528-534.9Mark A.Wetton,Andrew Hill. Are what happens next exercises and self-generated commentaries useful additions to hazard perception training for novice drivers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13,54:57-6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