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85676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例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六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比被动听讲获取知识要有价值得多,因为他们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获取了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如方法、能力、兴趣、意志品质、数学活动经验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主题性学生的自主探究要围绕主题展开,偏离了主题的探究活动如同作文跑题一样。例1: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教学,课堂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为:给你一个三角形,以此

2、为基础,你能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结果不少学生画出了多种形式的平行四边形(即在平行四边形的形式上进行了探究),虽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的画法上进行了探究,但总体上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即全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没有考虑到问题情境本身就有两种探究方向。这样,学生偏离了主题的探究活动就不足为怪了。那么,如何做修正呢?建议:教师可以拿一个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纸板模型让学生看,然后拿掉右上角的三角形,如下图:提出问题:1.你能否根据余下的三角形恢复原来的平行四边形?试一试。2.你怎样说明你的方法是正确的?这样一来,有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3、作约束,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会偏离主题了。例2: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师:请同学们剪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试试看它们能拼出怎样的几何图形?(学生开始剪拼)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拼图。(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师:谁还有不同的拼法?(学生继续拼图)评析:1.教师的引导离教学主题较远,教学的重点似乎是拼图,而非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学生多种多样的拼图不是没有意义,它体现了教学民主,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应考虑。二、价值性学生的探究活动要有意义、有价值,不能为活动而活动(看起来像废话,实则不然)。例1:正方形性质的探究。在得出正方形的定义之后,教师设计了一

4、系列的探究活动:对折、测量、讨论、说理等。评析: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菱形,它具有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那么,这样的探究活动还有什么意义?改进建议: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那么,它究竟具有哪些性质?边、角、对角线分别具有什么特征?分别与哪个图形的性质有关?你能否对其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旧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例2: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师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活动一:只有一个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活动二:有两个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活动三:有三个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按要求画出一个三角形,同桌间的同学通过测量,检验所

5、画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评析:通过第二个活动,已经知道“有三个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还有必要进行探究吗?三、可操作性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无法实施的探究活动岂不是白白浪费学生的感情?例1:教学“认识100万”中的问题情景:不间断地从1数到100万,估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评析:这虽然是教材上的问题,但学生如何操作?教师如何操作?这样的问题不做也罢。例2: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后,教师组织学生继续探究:通过折纸的方式,你能否发现等腰三角形中是否还有其它相等的线段?(教师意图: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结果是学生折腾了半天也没有结果。评析:学生不明白

6、教师的意图,他们又怎样去操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四、有序性学生的探究活动要有序。例1:“折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在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之后,提出如下的探究活动:1.给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纸片,折一次,怎样折出它的一条中位线?2.给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折两次,怎样折出它的一条中位线?3.给你一个锐角三角形的纸片,折几次能折出它的一条中位线?4.给你一个钝角三角形的纸片,折几次能折出它的一条中位线?5.通过上述折纸活动,你对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了什么全新的认识?评析:上述活动是一个有序的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思维升华)。五、开放性教师不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

7、行过多的限制,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学生面对一堆凌乱的玩具,教师对学生说:把小动物放在一起,把小汽车放在一起,把小人儿放在一起学生开始活动。评析:1.表面上看,学生活动得很热烈,其实他们是在被动地接收教师的指令,是教师在向学生灌输分类的结果,而学生对分类并没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也没有学到什么是分类。2.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没有对知识形成的体验,学生不可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改进措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让他们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去区分这些玩具,让他们经历分类的过程,从中体验同一分类标准下结果的一致性、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从而真正体会什么是分类

8、、分类标准是什么。例2:经常见到这种情形: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停地提示,该怎样做,注意什么惟恐学生不按自己的思路走。评析:1.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作怪,外在表现好象是学生在自己探究,事实上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穿新鞋,走老路”是对这种做法的一种写照。2.教师的这种做法不用担心学生“跳出圈外”,不用担心学生会出意外情况,事实上是教师缺乏扎实的功底(心虚)的一种表现!六、时空性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待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再进行下面的任务,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在教学时,必须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充分性,宁愿教师自己少讲一点,

9、这样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才得以充分,才会有深度。情形一:还没有一分钟,教师就宣布“停”,接下来教师就开始讲解。情形二:学生探究时,刚有一个学生举手(完成),教师马上就让该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的探究活动被终止。情形三:对于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刚得出一种解法,教师就叫停,评价答案后进行下面的题目。情形四:对于上述种种情形,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反思。那么,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1.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不认真探究或走神的学生,要及时纠正和加以引导,保证探究学习顺利进行。2.发现火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很有可能有富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在巡视中努力去发现,并适时进行引导、鼓励、推广。3.排除障碍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时常会出现因思维受阻而无法进行或无法深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排除障碍、走出误区。4.引导深化很多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思考方向或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往往满足于一种想法,探究的程度比较浅,结论趋向表面化,真正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