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语言小熊请客教案【篇一:大班语言小熊请客】 大班语言小熊请客活动设计 尚店镇中心幼儿园 郭爱云 活动目的: 1、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2、教育幼儿爱劳动,有礼貌。 3、乐意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重点:教育幼儿爱劳动,有礼貌。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熊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导入。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看,老师变出了两只狐狸,小朋友会变吗?我们一起让小狐狸动起来吧! (两只小狐狸,样子真神气。玩着跷跷板,又坐转转椅。要做好朋友,不能耍脾气。你让我来我让你,快快乐乐做游戏。) 2、这两只小狐
2、狸多可爱呀,可是有一只小狐狸就不是那么受欢迎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呢!请小朋友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请客。 二、播放幻灯片,欣赏故事。 1、借助幻灯片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2、回忆故事内容,加深印象。 (1)这是一只如何的狐狸?一天,它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饿的时候什么样子? (2)这时候小狐狸碰到了谁?小狐狸和小猫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3)小猫不带小狐狸去,小狐狸碰到了谁?小狗和狐狸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4)小狗也不带狐狸去,这时候谁走过来了?小鸡和狐狸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5)小猫、小狗、小鸡都不带狐狸去,狐狸气愤吗?它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3、(6)小熊为好朋友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猫喜欢吃什么?它会怎么说?小狗喜欢吃什么?它会怎么说?小鸡喜欢吃什么?它会怎么说? (7)狐狸自己来到小熊家,它怎么说的?谁来学学?大家是怎么对付它的? (8)大家为什么不喜欢狐狸?狐狸要想让大家喜欢它,要怎么做?、小结:同伴之间应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爱劳动的孩子大家才喜欢。 五、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1、小朋友刚才演得真棒,想不想完整地把故事表演一下? 2、指导幼儿表演故事。 六、结束活动。 小朋友还想不想继续表演?那我们一起去外面表演吧!随音乐带幼儿退场。【篇二:幼儿园语言活动小熊请客的反思】 纲要中指出:语言是在运用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活动小熊请
4、客 是根据我班幼儿现有语言表达水平设计的表演活动。根据孩子的水平设计了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它改变了以往的语言活动形式-只注重借助文学作品的学习方式,老师讲孩子听再回答问题,而将故事教学与木偶表演相结合,同时渗透了社会领域的内容的语言活动。活动中教师给孩子创设了宽松的语言氛围让孩子乐意说、敢说、敢表达,并对不同能力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规定,给每一个幼儿充足说的机会。在活动的组织上教师能在集中、分组的不断变换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收方有余。并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分别设计了启发性提问:用不同的声调表现不同的小动物;小动物在见到狐狸和小熊时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通过问题的提出使
5、幼儿了解并表现出不同性格的人物.从材料上看,材料的难易限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理解情节、体会情感。 幼儿对于这种表演的形式非常赶爱好,表演的欲望及高,但幼儿对故事的内容还没有熟悉到不用教师指导的限度,幼儿在表演中的体态语尚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篇三:小熊请客 教案】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请客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请客”摘要: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景,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 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及排练好小熊请客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第一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 1、通过反复感受,使幼儿知道名称,理解内
6、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爱好和愿望。 2、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场顺序,能集体分大组表演。 4、培养幼儿看表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景,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 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及排练好小熊请客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二、第一遍观看表演,并提问。 1、提醒幼儿看时要做文明的观众。2、刚才表演的叫什么? 3、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 三、第二遍观看表演。 1、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四、第三次观看表演
7、,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及动作。 1、当小动物们来小熊家时,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表现各种动物。 2、当狐狸来时,小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请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小熊的语言和动作。 五、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观看了表演小熊请客,也表演了一会儿,下次,我们也来表演好吗? 反馈: 幼儿对这个故事的重要情节已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能比较安静的观看幼儿表演,但幼儿对角色之间的语气不够生动,动作不够大胆,协商能力还得有所加强。 第二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1、能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
8、大胆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性。 2、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3、知道没轮到自己表演应等待,养成等待的意识。 活动准备: 同第一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回忆,激发幼儿活动的爱好。 师:上次,我们看了什么表演?小熊请客,今天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二、回忆上次游戏时出现的情况。 1、个别角色的扮演者未能按顺序出场。 2、表演时不够大胆,各角色的性格特性表现的不够突出。 三、学习用各种手段表现角色的性格特性。 1、音色、语调 (1)、小熊:声音粗、憨厚、速度慢、声音低。 (2)、狐狸:声音尖、圆滑、骗人的语调。 2、动作 (1)、小动物们快乐、胆怯、紧张、胜利的动作。 (2)、狐狸
9、的动作。 狡猾、眼珠转、斜看人等动作。 四、提出本次活动的规定。 1、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各种角色的性格特性。2、能和同伴合作、协商分小组进行表演。 3、爱惜游戏材料,不影响同伴。 五、幼儿分小组游戏,教师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在语气、声调上表现角色的特性。 3、提醒已表演完的幼儿互换头饰再次表演。 4、提醒文龙、黄薪等没轮到自己应等待不影响同伴表演。 六、评价及小结。 1、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 反馈: 有了上次表演的经验,孩子们的兴致都比较高,能与同伴协商选择角色。本来会表演的幼儿带动其他的幼儿指导他们表演。孩子的表演能力,协商能力都有了提高。 第三阶段
10、: 预设活动目的: 1、继续学习协商、合作、分派角色,并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性。 2、能运用补贴材料创设游戏材料场景有表情的表演。 3、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同上一周,并添加补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激发幼儿表演的爱好。 二、回忆上次幼儿的局限性,提出本次游戏规定。 1、能运用补贴材料布置游戏场景后开展游戏。 2、能大胆的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性。如:语气、声调等。 3、与同伴协商分派游戏角色。 三、幼儿布置游戏场景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自由结组协商分派角色,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 2、共同协商并分工布置游戏场景。 3、没轮到表演的演员要在一旁等候,不影响别人。 4、演好后共同收拾游戏材料,道具。 5、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或请能力强的幼儿带领他们表演。 四、活动评价。 重点评价幼儿布置场景及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反馈:幼儿在游戏中比上次玩得更有经验,他们能大胆的通过协商进行分组表演,并且合作的也比较快乐,运用辅助材料创设游戏环境时有个别幼儿还具有一定发明性,如他会运用瓶罐当作礼物。 第四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 1、学习创编故事情节表演,发展幼儿的发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