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津16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

上传人:fa****a 文档编号:33528 上传时间:2020-11-25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2.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津16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津16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津16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津16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津16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DBJT29-183-2016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实施日期: 2016 年 6 月 8 日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实施日期: 2016 年 6 月 8 日 天津市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 天 津 市 建 设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所天 津 市 建 设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所 天津市勘察设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设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天 津 市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 文 件 津建设2016309 号 市建委关于批准发布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的通知 各建设、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及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勘

2、察、设计及施工图审查质量,结合我市勘察、设计及施工图审查具体情况,天津市建设工 程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勘察设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组织我市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机构对天津市民用建筑施 工图设计审查要点DBJT29-183-2013 中建筑篇津 13MS-J、 给水排水篇津 13MS-S、 暖通空调及动力篇津 13MS-N、 节能篇津 13MS-JN、 绿色建筑篇津 13MS-LJ 进行修编。经审查,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技 术文件,统一编号为:DBJT29-183-2016,专篇名称及编号: 建筑篇津 16MS-J、 给水排水篇津 16MS-S、 暖通 空调及动力篇津 16MS-N、 节能篇

3、津 16MS-JN、 绿色建筑篇津 16MS-LJ。未修编原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 计审查要点DBJT29-183-2013 中结构篇津 13MS-G、 勘察篇津 13MS-K、 电气篇津 13MS-D、 深基坑篇 津 13MS-JK、 常见问题津 13MS-WT 继续使用。 各有关单位在勘察设计审查时应依据国家及我市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同时按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 审查要点所列条目内容进行重点审查。 本审查要点自批准发布之日起实施,同时原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DBJT29-183-2013 中建 筑篇津 13MS-J; 给水排水篇津 13MS-S; 暖通空调及动力篇津 13MS

4、-N; 节能篇津 13MS-JN; 绿色建筑 篇津 13MS-LJ 废止。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6 年 6 月 8 日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批准文号:津建设2016309 号 主编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 统一编号:DBJT29-183-2016 主编单位:天津市勘察设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专篇名称: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实行日期:2016 年 6 月 8 日 专篇编号:津 16MS-N 编制总说明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及我市勘察设计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勘察设计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勘察设计质量,在做

5、好勘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 确勘察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工作主要内容,统一执行标准,提高审查效率,保证勘察设计及施工图设 计文件审查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79 号)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国务院 令第 662 号)和 2015 年天津市勘察设计工作要点,受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管理处委托,天津市建设工 程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勘察设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勘察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单位,对原天津市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DBJT29-183-2013 中建筑篇津 13MS-J、 给水排水篇津 13MS-S、 暖通空调

6、 及动力篇津 13MS-N、 节能篇津 13MS-JN、 绿色建筑篇津 13MS-LJ 共计 5 专篇内容进行修编。 修编后的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5 专篇统一编号为 DBJT29-183-2016,各专篇名称及专篇 编号分别为: 建筑篇 津 16MS-J、给水排水篇 津 16MS-S、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津 16MS-N、节能篇 津 16MS-JN、 绿色建筑篇津 16MS-LJ。 未修编的原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DBJT29-183-2013 中结构篇津 13MS-G; 勘察篇 津 13MS-K; 电气篇津 13MS-D; 深基坑篇津 13MS-JK;常见问题津 13MS

7、-WT 继续使用。 本“要点”编制参照了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国家和本市工程 建设标准中部分强制性条款及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相关条款。结合我市勘察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 查具体情况,本“要点”还将设计审查过程中各专业常出现的问题、疑点、难点以及技术人员应特别引起注意的 问题编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时应符合国家及我市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同时按本“要点”所列条目内容进行重点 审查。 本“要点”采用列表方式表述: 编号:由专业及章节条款的标识码组成,例:J1.2.3 表示建筑篇第一章第二节第三条;项目:为设计或审查 要点的简称;依据:为引用的规范、规程、标准条款

8、名称及编号;要点:指对应标准条文中出现的关键、重点、 难点、疑点及技术人员应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或原条款内容。一般条款字体为宋体,强制性条款为黑体,要求或 提示性条款为楷体。 当编制依据中的相关标准、规范、法规文件有更新版本时,应按新颁布的有效版本执行。 本“要点”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版权归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所有,编制单位享有著作权。 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转让。 2016 年 6 月 8 日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编审委员会 主 任 委 员 :郑嘉轩 副主任委员:赵建设 孙 强 委 员:曹治政 窦华成 贺 鸿 洪再生 刘 军 刘 堃 刘祖玲 石莉颖 田秀荣 王家昆

9、 王建康 王小莉 王修武 于敬海 周玉明 编 审 委 员 : 建 筑 篇 编审组负责人:刘祖玲 委员:曹治政 杜春礼 李宝瑜 刘用广 王小莉 给水排水篇 编审组负责人:刘建华 委员:白学晖 黄新天 杨政忠 周 鹏 暖 通 空 调 及 动 力 篇 编审组负责人:伍小亭 委员:杜家林 胡振杰 康 清 石莉颖 节 能 篇 编审组负责人:杜春礼 委员:杜家林 丁永君 顾 放 侯建成 康 清 刘建华 尹秀伟 绿色建筑篇 编审组负责人:曹治政 委员:丁永君 康 清 李宝瑜 刘建华 牛 奇 王东林 王俊霞 周国民 周 鹏 汇 编:常维静 陈 志 李 静 刘 扬 高翠琳 尚 坤 王瑞媛 王 永 张亚诺 (以上

10、姓氏按拼音排序)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目录 序号 专篇名称 专篇编号 编制单位 编制人员 1 勘察篇 津 13MS-K 天津市勘察院 周玉明 赵志峰 董士伟 王 华 王 东 2 建筑篇 津 16MS-J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建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刘淑兰 张国伟 董志欣 张小萍 冯 振 3 结构篇 津 13MS-G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天大规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凌光荣 于敬海 安海玉 张锡治 郭红云 罗 迪 王湘安 陈 昆 4 给水排水篇 津 16MS-S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天大规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刘洪海 侯 钧 沈优越 李 明 5 暖通空调 及动力篇

11、津 16MS-N 天津市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 苑志刚 蔡建军 张红玉 张新民 6 电气篇 津 13MS-D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建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王东林 钱 红 牛 奇 董维华 王敬怡 王 倩 7 节能篇 津 16MS-JN 天津中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中远建工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田秀荣 王殿池 王希悦 杨灿华 孙 巧 任 颐 张秀兰 江红雷 李 玲 刘 振 8 绿色建筑篇 津 16MS-LJ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祝 捷 王 亨 刘洪海 沈优越 王丽文 王 勇 闫静静 马晓迪 9 深基坑篇 津 13MS-JK 天津市勘察院 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周玉明 任彦华 刘秀凤

12、赵志峰 刘月辉 樊继良 陈润桥 吴 刚 孙怀军 10 常见问题 津 13MS-WT 天津建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康 清 王丽雯 田晓艳 刘淑兰 何立梅 王俊霞 周 虹 牛 奇 刘校基 01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编制单位: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 参编单位:天津市天助建筑工程科技咨询发展中心 编制单位负责人: 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 术 审 定 人: 设 计 负 责 人: 目 录 目录目录01 N N1 1 采暖采暖1 N1.1 计算书1 N1.2 采暖系统 4 N1.3 管材、阀门、保温材料8 N1.4 其他9 N N2 2 空调通风空调通

13、风12 N2.1 计算书 12 N2.2 设计说明 18 N2.3 空调系统 24 N2.4 主要设备、材料选型 27 N N3 3 动力站房动力站房30 N3.1 动力站房安全性 30 N3.2 动力站房防火设施 32 N3.3 锅炉房设计 32 N N4 4 消声与隔振消声与隔振37 N4.1 室内噪声标准 37 N4.2 环境噪声标准 39 N4.3 设备的消声和隔振 40 N5N5 防、排烟防、排烟41 N5.1 防火措施 41 N5.2 防、排烟相关计算 43 02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5.3 防火设备布置 46 N5.4 设备、材料选型 47 N6

14、N6 暖通空调的系统防火暖通空调的系统防火48 N6.1 管道防火措施 48 N6.2 管道材料和保温材料 49 N6.3 设备、机房防火措施 50 N6.4 厂房防火措施 50 N6.5 防爆措施 52 N N7 7 人防人防53 N7.1 人防防火设施 53 N7.2 平时风系统防火设施 54 N7.3 人防计算 55 N7.4 其他 55 N8N8 环保环保57 N8.1 废气排放要求 57 附录附录60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1 N1 采暖 N1.1 计算书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1.1 计算书 内容 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

15、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第 4.7.10 条 要点 1 采用计算程序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软件名称,并提供相应的简图、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2 采暖设计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每一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及建筑物采暖总耗热量计算; 2) 散热器等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3) 采暖系统的管径及水力计算; 4) 采暖系统设备、附件选择计算,如系统热源设备、循环水泵、补水定压装置、伸缩器、疏水 器等。 N1.1.2 计算参数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3.0.1 条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第 11.1.7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

16、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3.1.1 条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第 3.3.2 条 要点 3.0.1 设置值班供暖房间不应低于 5。 11.1.7 住宅室内供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 11.1.7 的规定。 表 11.1.7 室内供暖计算温度 用 房 温度() 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 20 厨 房 15 设采暖的楼梯间和走廊 14 3.1.1 实施分户计量供热的住宅,其卧室、起居厅等主要居住空间供热设计热负荷的冬季采暖 设计计算温度应为 2022。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2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

17、.1.2 计算参数 要点 3.3.2 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可降低 2。 N1.1.3 热负荷 计算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5.2.1、5.2.2、5.2.5 条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第 11.1.5 条 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 第 4.1.1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3.2.1、3.2.3 条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第 3.3.5 条 要点 5.2.1 集中供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5.2.2 冬

18、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 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3 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4 通风耗热量; 5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5.2.5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 5,或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 10%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 3.2.1 实施分户计量供热的非独立住宅,除计算供热设计热负荷外还应计算户间热负荷。 3.2.3 户间传热负荷不计入建筑物总供热设计热负荷。 3.3.5 敷设加热管或者发热电缆的建筑地面,不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 N1.1.4

19、 水力平衡 计算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5.9.11、5.9.18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7.2.5 条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 第 5.2.8 条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第 5.2.1 条 要点 5.9.11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并应采取措施使设计工况时各并联环路 之间(不包括共用段)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 15%。 5.9.18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最不利环路的供汽管,其压力损失不应大于起始压力的 25%。 7.2.5 应在计算总阻力

20、的基础上附加 15%作为建筑物内系统与户内系统的总阻力。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3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1.4 水力平衡 计算 要点 5.2.8 室外供热管网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当室外管网通过阀门截流来进行阻力平衡时,各 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于 15%。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设置 静态水力平衡阀。 5.2.1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平衡检测。 N1.1.5 散热器选 型计算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5.3.6、5

21、.3.11、5.3.12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6.5.1 条 要点 5.3.6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 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3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4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5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散热器; 6 高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型散热器。 5.3.11 确定散热器的数量时,应根据

22、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 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5.3.12 供暖系统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非保温管道暗 设时宜考虑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影响。 6.5.1 住宅计量供热系统,散热器的选用除应遵循传热性能好、美观紧凑、利于清扫的原则外, 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宜选用非铸铁类散热器。当采用铸铁散热器时,应选用内腔无砂型产品; 2 钢制散热器、铝合金散热器应经可靠的内防腐处理; 3 散热器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钢管。 N1.1.6 热膨胀 计算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23、5.9.5 条 要点 5.9.5 当供暖管道利用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4 N1.2 采暖系统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2.1 计量供热 分室温控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5.10.1、5.10.2、5.10.4、5.10.5 条 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 第 4.3.3、4.7.6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6.6.2 条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 第 5.

24、1.7、5.1.8 条 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热量表应用技术规程DB29-199-2010 第 4.1.3、4.2.3 条 天津市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标准DB29-216-2013 第 5.3.2、5.5.2 条 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第十七条 要点 5.10.1 集中供暖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并具备室温调控功 能。用于热量结算的热量计量装置必须采用热量表。 5.10.2 热源和换热机房应设热量计量装置。 5.10.4 新建和改扩建散热器室内供暖系统,应设置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其他自动温度控制阀进 行室温调控。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室内

25、供暖系统为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安装高阻恒温控制 阀;超过 5 层的垂直双管系统宜采用有预设阻力调节功能的恒温控制阀; 2 单管跨越式系统应采用低阻力两通恒温控制阀或三通恒温控制阀; 3 当散热器有罩时,应采用温包外置式恒温控制阀; 4 恒温控制阀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质量检测部门出具的性能测试报告,其调节性 能等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 的有关要求。 5.10.5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具有室温控制功能;室温控制器宜设在被控温的房间或区 域内;自动控制阀宜采用热电式控制阀或自力式恒温控制阀。自动控制阀的设置可采用分环路控制 和

26、总体控制两种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分环路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或集水器处,分路设置自动控制阀,控制房间或区域保持各 自的设定温度值。自动控制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 2 采用总体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总供水管或集水器回水管上设置一个自动控制阀,控制整个用 户或区域的室内温度。 4.3.3 集中供暖系统应具有分室(区)控温调节装置,并应充分考虑能实行分区热量计量的可能 性。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5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2.1 计量供热 分室温控 要点 4.7.6 供暖空调系统应设置室温调控装置;散热器及辐射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度

27、控制阀。 6.6.2 地面辐射采暖应设自动控温装置,且宜按环路分别设置。 5.1.7 供暖(空调)系统,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并满足下列规定: 1 锅炉房和热力站应设热量计量装置,以计量并监测其供热量; 2 居住建筑采用直接计量方式时,应在各用户热力入口处设置户用热量表,并以此作为其供热 耗热量的贸易结算点。采用间接计量方式时,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热量表,并以此作为其供 热耗热量的贸易结算点; 3 居住建筑的公共区域部分应单独设置热量表; 4 热计量装置设置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标准供热计量应用技术规程JGJ173 和天津市地方标 准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 的规定。

28、5.1.8 居住建筑室内主要供暖和空调设施应设置室温自动调控装置。 4.1.3 户用热量表不应采用有磁机械式流量传感方式, 宜采用超声波式流量传感方式。 热力入口、 二级热力网、热力站以及热源的热量表宜采用超声波式流量传感方式。 4.2.3 热量表的常用流量应与供热系统设计流量的 80%接近, 并应小于设计流量。 图纸上应标明 所选用热量表的常用流量。 5.3.2 民用建筑设置计量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公共建筑热力入口处设置热量表; 2 在自建热(冷)源或换热(冷)站处设置热(冷)量表; 3 采暖、空调水系统的热(冷)量表宜设置在分、集水器总管道上; 4 对于未设置分、集水器或分、集水器

29、总管不具备安装条件的系统,宜在系统主管或各分支管 处设置热(冷)量表。 5.5.2 热(冷)量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 的规定; 2 热量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 2.0 级。 十七条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供热系统调控、室内温度调控和用热计量装置。 热源的热力出口及热力站的设计文件,应当包括供热计量及其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N1.2.2 采暖系统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5.3.1、5.3.5、5.3.7、5.3.10、5.4.3、 5.5.5、5.5.8、5.6.1、5.6.6、5.7.3、5.9.8

30、 条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6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2.2 采暖系统 依据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第 8.1.7 条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第 11.1.13、14.0.6 条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 第 3.1.3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6.1.5、6.2.2、6.7.5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29-42-2009 第 5.1.3 条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第 4.5

31、.1、4.5.2、5.5.2、6.1.1 条 要点 5.3.1 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宜按 75/50连续供暖进行 设计,且供水温度不宜大于 85,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 20。 5.3.5 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应单独设置。 5.3.7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5.3.10 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5.4.3 热水地面辐

32、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为供暖地面时,必须设置绝热层; 2 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应设置绝热层;设置绝热层时,绝热层与土壤之间应设置防潮层; 3 潮湿房间,填充层上或面层下应设置隔离层。 5.5.5 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电供暖系统应设置不同类型的温控装置。 5.5.8 安装于距地面高度 180cm 以下的电供暖元器件,必须采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措施。 5.6.1 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和通风换气等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燃气、防火规范的要求。 5.6.6 由室内供应空气的空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

33、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 该空间 0.5 次/h 的换气次数时,应由室外供应空气。 5.7.3 户式燃气炉应采用全封闭式燃烧、平衡式强制排烟型。 5.9.8 当供暖管道必须穿越防火墙时,应预埋钢套管,并在穿墙处一侧设置固定支架,管道与套 管之间的空隙应采用耐火材料封堵。 8.1.7 下列设施不应布置在住宅套内,应设在共用空间内: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7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2.2 采暖系统 要点 1 公共功能的管道,包括给水总立管、消防立管、雨水立管、采暖(空调)供回水总立管和配 电和弱电干线(管)等,设置在开敞式阳台的雨水立

34、管除外; 2 公共的管道阀门、电气设备和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户内排水立管检修口除外; 3 采暖管沟和电缆沟的检查孔。 11.1.13 采用户式燃气供暖热水炉作为采暖热源时,其热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 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665 中能效等级 1 级的规定值。 3.1.3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使用条件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防 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气安全等技术措施。 6.1.5 住宅建筑计量供热系统,一个共用供、回水立管所负担的水平分环系统的层数不宜超过 12 层,不应超过 16 层。超过 12 层时宜根据水力平衡需要设置水力

35、平衡阀,超过 16 层时应进行竖 向分区。 6.2.2 住宅计量供热系统,共用供、回水立管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与住宅平面布局和公用空间相协调,并应减小入户支管的布置难度; 2 一对立管可连接的每一层户数不宜大于三户,不应大于四户。当设有分层热媒分配器时可不 受此限制; 3 同一对共用供、回水立管宜连接负荷相近的户内系统。 6.7.5 住宅户内采暖系统塑料管材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暗埋部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2 暗埋敷设管道应避免随意性,除放射式系统外,宜敷设在沿墙地面沟槽内; 3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地面沟槽底部应垫有厚度不应小于 20mm、 密度不应小于 25kg/m、 导热系

36、 数不应大于 0.04W/m的保温板;不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地面沟槽底部所垫保温板厚度应不小于 10mm; 4 沟槽内管道覆盖层厚度,由管顶计算不应小于 10mm; 5 管道在进入敷设管沟的地坪处应设有长度不小于 100mm 的塑料材质波纹套管。 5.1.3 当直埋保温热力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预埋套管,并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或管道穿越处有振动的,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4.5.1 辐射供暖用加热电缆产品必须有接地屏蔽层。 4.5.2 加热电缆冷、热线的接头应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连接,不应在现场简单连接;接头应可 靠、密封,并保持接地的连续性。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

37、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8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2.2 采暖系统 要点 5.5.2 加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有外伤或破损的加热电缆严禁敷设。 6.1.1 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 N1.3 管材、阀门、保温材料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3.1 阀门设置 依据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第 5.2.2、5.2.3 条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5.0.5 条 要点 5.2.2 集中供热系统中, 建筑物热力入口应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 并应对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试。 5.2.3

38、 当室内供暖系统为变流量系统时,不应设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是否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应通过计算热力入口的压差变化幅度确定。 5.0.5 住宅计量供热系统应在回水管上设可现场设定型的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其规格应由计算确 定,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两端压差不宜大于 0.1MPa,不应小于 8.0kPa。当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两端压差 大于 0.1MPa 时,应在回水管上设静态平衡阀,其规格应由计算确定。 N1.3.2 管材及保 温材料 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5.4.6、5.9.10 条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 第 5.2.9 条 天津市

39、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6.7.2 条 要点 5.4.6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塑料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 能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 5.9.10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室内供暖管道应保温: 1 管道内输送的热媒必须保持一定参数; 2 管道敷设在管沟、管井、技术夹层、阁楼及顶棚内等导致无益热损失较大的空间内或易被冻 结的地方; 3 管道通过的房间或地点要求保温。 5.2.9 供热管道绝热层厚度应按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 中规定的管道经济厚度 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应小于表 5.2.9 的规

40、定值,当选用其他保温材料或其导热系数 与附录中的规定值差异较大时,最小保温厚度应进行修正。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9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3.2 管材及保 温材料 要点 6.7.2 住宅计量供热用于户内采暖系统的塑料管材应满足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外, 还应符合以下 要求: 1 在热水的设计温度及工作压力下,使用寿命不低于 50 年; 2 铝塑复合管应为对接焊铝塑复合管; 3 明装敷设为主时,应采用带有阻氧层的塑料管材。 N1.4 其他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4.1 系统试压 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

41、收规范GB50242-2002 第 8.5.2、8.6.1 条 要点 8.5.2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 但不得小于 0.6MPa。 8.6.1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 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0.1MPa 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 小于 0.3MPa; 2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0.4MPa; 3 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0.2MPa 作水压试验,同时在 系

42、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 0.4MPa。 N1.4.2 热源及热 力管网 依据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DB29-26-2008 第 4.1.1、4.1.2、4.2.1、4.2.5、4.3.6 条 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 第 5.1.5、5.2.2、5.2.10 条 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 第 4.2.6 条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第 8.11.8 条 要点 4.1.1 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当以煤为燃料时,应优先采用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作为主要热源; 2 当以天然气为燃料

43、时,其锅炉房的供热规模不宜过大;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 N1 采暖 10 编 号 项 目 设计审查依据及要点 N1.4.2 热源及热 力管网 要点 3 在工厂附近时,应充分利用工厂稳定的余热和废热; 4 有条件时应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5 除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它形式的能源外,不应直接采用电热采暖。 4.1.2 对民用建筑采暖的城市热力网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供热参数的选择,应结合具体工程 条件,考虑热源、热力网、热力站、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经济比较确定最佳供、回水温 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以热电厂或大型区域锅炉房为热源时,设计供

44、水温度可取 110150,回水温度不应高于 70。热电厂采用一级加热时,供水温度取较小值;采用二级加热(包括串联尖峰锅炉)时,取较 大值; 2 以小型区域锅炉房为热源时,设计供、回水温度可采用户内采暖系统的设计温度,但温差不 应小于 25; 3 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热系统中,各热源的设计供、回水温度应一致。当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 联网运行时,应采用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系统的最佳供、回水温度。 4.2.1 热力站设置宜接近热负荷中心,并宜设置在地上,当设置在地下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注:热力站如设在地下,必须具有方便的维护和设备搬运通道,应满足配电设备的防火和防水要求,事故通 风系统的通风量应不小于 12 次/小时,事故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应不小于 18 吨/小时,同时应采取减振和降噪措施或 选择低噪音的设备。 4.2.5 热力站的一次侧回水总管应装设热量表;二次侧回水管应设流量计。 4.3.6 在选配热力网循环泵时,应计算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 ,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消防暖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