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钢材市场形势分析
经营管理部
目 录
一.国内钢材价格走势回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
1.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走势
2.国内市场主要板材品种现货价格走势
3.国内市场主要板材品种期货价格走势
二.国内钢材供应情况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1.国内钢材产量情况
2.国内板材产量情况
三.国内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1.钢材进出口分析
2.板材进出口分析
四.国际钢材市场走势回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五.国内市场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1.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简述
2.国内主要钢材需求行业分析
⑴ 汽车行业
⑵ 家电行业
⑶ 机械行业
⑷ 集装箱行业
六.钢材市场后期形势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1.国内钢材市场后期形势分析
⑴ 国内钢材产量增长迅猛,供大于求局面形成
⑵ 国内钢材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大战在所难免
2.国际钢材市场后期形势分析
⑴ 国际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⑵ 国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走势回顾
1.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走势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在经历了前2个季度的巨幅波动之后,05年3季度价格走势总体平稳,但主体仍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
由上图可见,3季度内,国内钢材综合价格降低306元/吨,降幅6%,总体走势为振荡下行。其中,长材(以普线φ6.5为例)价格走势为先扬后抑,前后价差很小;板材(以冷轧薄板0.5为例)价格降低358元/吨,降幅6%,总体走势为振荡下行;管材(以无缝管φ1596为例)价格降低127元/吨,降幅2%,总体走势为小幅波动,稳定下行。
2.国内市场主要板材品种现货价格走势
由上图可见,3季度热轧现货价格总体平稳、小幅波动,季度前期处于振荡回升的趋势之中,中期趋稳,后期又开始回落;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振幅小于5%。
从上图可见,3季度热轧现货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价格谷底与去年相当,去年同期处于强劲反弹的趋势之中,并已恢复到下跌之前的价位水平;而今年3季度虽已止跌,但仍运行在下跌通道之中,季度末价位水平远低于去年同期。
由上图可见,3季度冷轧现货价格总体走势平缓,继季度前期虚高回调后,运行比较稳定,后期又出现下跌态势。
从上图可见,3季度冷轧现货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价格谷底远高于去年,去年同期处于强劲反弹的趋势之中,并已高过下跌之前的价位水平;而今年3季度虽已止跌,但仍运行在下跌通道之中。
由上图可见,3季度热镀锌现货价格总体平稳,继季度初期小幅回弹后,运行趋于稳定,中后期又恢复下跌走势。
从上图可见,3季度热镀锌现货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价格谷底远高于去年,去年同期处于强劲反弹的趋势之中,并已高过下跌之前的价位水平;而今年3季度虽已止跌,但仍运行在下跌通道之中。
由上图(天津地区)可见,3季度彩涂现货价格由于前期跌幅过深,3季度初期处于回调走势之中,中期比较稳定,后期恢复下滑走势,整个季度内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振幅小于4%。
从上图可见,3季度彩涂现货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价格谷底与去年相当,去年同期处于强劲反弹的趋势之中,并已高过下跌之前的价位水平;而今年3季度虽已止跌,但仍运行在下跌通道之中,季度末价位水平远低于去年同期。
由上图可见,3季度不锈钢现货价格总体上仍为下降走势,但相对2季度下跌的态势已大大减弱,热轧降幅为4%,冷轧平均降幅为9%;另外,由于2季度末价格的强劲反弹,至3季度末的价位水平与2季度的价格谷底基本相当。
由上图可见,3季度不锈钢各主要品种价格均呈现下行走势,降幅均在7~10%之间。
3.国内市场主要板材品种期货价格走势
由以上两图可见,伴随国内钢材市场现货价格的不断走低,国内主要钢厂钢材期货订货价格也在相应调低;进入3季度以来,随着现货价格的止跌走稳,钢厂期货价格相对2季度来说,无论是降价幅度,还是调价频次均大幅减少。
3季度末钢厂期货订货价格一览表
热轧Q235-3.0
冷轧ST12-1.0
钢厂
排名
价格
价差
周期
钢厂
排名
价格
价差
周期
宝钢
1
4544
917
季度
宝钢
1
6313
697
季度
武钢
2
4177
550
双月
武钢
2
5885
269
双月
鞍钢
3
3849
222
双月
攀钢
3
5663
47
季度
唐钢
4
3840
213
月度
鞍钢
4
5616
0
双月
攀钢
5
3627
0
季度
二.国内钢材供应情况综述
1.国内钢材产量情况
由上图可见,3季度国内钢材产量达到963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5%,环比增长5.8%。05年1-3季度累计钢材产量2.69亿吨,同比增长25.8%。
由上图可见,今年前9个月国内钢材比去年同期新增产量5517万吨,也就是说,新增了相当于2.5个宝钢去年的产量。
由上图可见,至今年9月份国内钢材月度日均产量已高达107.5万吨,创下历史新高。2005年前9个月日产量均值比去年,钢材高出17.9万吨,增幅22%;板材高出10.5万吨,增幅38%;薄板高出6.5万吨,增幅50%。
2.国内板材产量情况
由上图可见,今年前9个月国内钢材产量26882万吨,同比增幅25.8%;板材产量10408万吨,同比增幅34.4%;薄板产量5413万吨,同比增幅39.2%。虽然板材产量仅占到钢材总产量的38.7%,而板材同比增量在钢材同比总增长量中的贡献率已达到48.3%。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的主要板材产量中,涂层板、电工钢板、热轧带钢和冷轧带钢的同比增幅较大,但由于热轧带钢的产量基数极大,因此其对板材总体产量增长起到主要作用,增量贡献率高达62.3%。
由上图2005年前9个月国内主要薄板品种累计产量同比增长率曲线图可以看出,涂层板和电工钢板的增幅曲线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热轧薄板的增幅曲线变化不大,镀层板和冷轧薄板的增幅曲线呈现出递减趋势。
三.国内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
1.钢材进出口分析
由上图可见,3季度进口钢材678万吨,同比增长15.7%,环比下降6.4%;出口钢材423万吨,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33.8%;净进口钢材255万吨,同比增长43.3%,环比增长200.0%。从进出口钢材同比增幅曲线来看,进口同比增幅曲线呈现稳步升高的走势,说明今年前9个月相对去年同期钢材进口量处于增长态势;而出口同比增幅曲线呈现大幅降低的走势,说明今年前9个月相对去年同期钢材出口量处于急剧衰减态势。因此,导致国内钢材净进口量出现明显攀升。
今年前3个季度,国内钢材进口总量为2000万吨,同比降低16.4%;出口总量为1580万吨,同比增长83.0%;净进口总量为420万吨,同比减少1110万吨,降幅72.5%。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钢材进口减少(393万吨),出口增加(717万吨),导致净进口量大幅减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钢材对国际市场钢材净增加量(1110万吨)在大幅攀升。
由以上两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进口钢材是以板材为主,出口钢材是以长材为主,板材次之。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国内进口钢材累计同比增幅曲线中,除管材处于平稳波动外,其余曲线均呈现逐月递增的走势。虽然钢材各品种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但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已逐步出现回升趋势。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国内出口钢材累计同比增幅曲线中,管材和其它钢材处于平稳波动中,板材和长材呈现逐月递减的走势。虽然钢材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增加,但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主要钢材的出口量已出现大幅减少的趋势。
2.板材进出口分析
由上图可见,3季度进口板材591万吨,同比增长18.2%,环比下降6.2%;出口板材152万吨,同比下降10.6%,环比下降47.8%;净进口板材439万吨,同比增长33.0%,环比增长50.9%。从进出口板材同比增幅曲线来看,进口同比增幅曲线呈现稳步升高的走势,说明今年前9个月相对去年同期板材进口量处于增长态势;而出口同比增幅曲线呈现大幅降低的走势,说明今年前9个月相对去年同期板材出口量处于急剧衰减态势。因此,导致国内板材净进口量出现明显攀升。
今年前3个季度,国内板材进口总量为1744万吨,同比下降15.2%;出口总量为683万吨,同比增长119.1%;净进口总量为1061万吨,同比减少684万吨,下降39.2%。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板材进口减少(309万吨),出口增加(375万吨),导致净进口量大幅减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板材对国际市场板材净增加量(684万吨)在大幅攀升。
由以上两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进口板材是以冷轧薄板为主,不锈钢和热轧薄板次之;出口板材是以中厚板为主,热轧薄板次之。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国内进口板材累计同比增幅曲线中,不锈钢、电镀锌、电工钢和中厚板处于平稳波动之中,冷轧薄板、热轧薄板、热镀锌和彩涂呈现逐月递增的走势,只有电镀锡呈现逐渐下滑的走势。虽然板材各品种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减少(注:不锈钢为增加),但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已逐步出现回升趋势。
由上图可见,2005年前9个月国内出口钢材累计同比增幅曲线中,热轧薄板和冷轧薄板处于平稳波动中,中厚板和不锈钢呈现大幅下降的走势,热镀锌则呈现巨幅下降的走势。虽然板材各品种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增加,但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主要板材的出口量已出现大幅减少的趋势。
四.国际钢材市场走势回顾
由上图可见,在3季度内,国际钢价指数已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谷,全球综合指数123.7,亚洲指数118.9。在谷底徘徊了9周后,国际钢价指数出现明显反弹,全球指数回升了13.0,最高达到136.7;亚洲指数回升了19.7,最高达到138.6。在这之后,恢复平缓走势。
由上图可见,在3季度内,国际长材指数处于阶梯式回升走势,增长了13.8,由季度初的124.6回升到季度末的138.4;国际板材指数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走势,在季度中期降至120.0的谷底之后,到季度后期出现强劲反弹,增长15.9,升至135.9。
由上图可见,2004年的钢价走低是由亚洲和长材两因素带动,导致国际钢指的下调,降幅不大,影响时间较短,之后出现强劲反弹,至季度末升至历史高位161.2;而今年的钢价走低是由于欧美市场的高库存及亚洲中国钢市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是全球性、系统性的同步下调,导致国际钢指跌幅深、影响时间长,虽出现短暂反弹,但反弹乏力,至季度末仅回调到136.6,低于去年同期24.6。
在3季度,欧美各大钢铁公司纷纷加入限产保价行列,他们认为在当前钢材市场状况下,实施减产是一种负责和成熟的行为,将有利于库存水平的降低,并对全球供需平衡做出贡献。米塔尔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减产100万吨钢材,阿塞洛公司宣布在欧洲减产80万吨扁平材,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宣布减产20万吨,北美地区钢厂也通过降低开工率、提前进行例行检修或停产等方式来达到减产目的。各大钢厂的减产举动表明钢厂真心期待能够维持钢材价格与生产利润,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通过减产与限制进口等手段,欧美国家钢材市场库存已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美国服务中心钢材库存情况如下图所示:
伴随着欧美市场钢材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需求也得到逐步恢复,而废钢价格上涨和钢厂主动调价是推动钢材市场价格走强的主要原因。
五.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1.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简述
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总体平稳,继第1、2季度GDP分别增长了9.4%和9.5%后,第3季度GDP增幅同样达到了9.4%。国家统计局的分析认为,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6275亿元,同比增长9.4 %,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11.1%;第三产业增长8.1%。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8741亿元,增长27.7%,回落2.2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320亿元,增长17.6%。。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0378亿元,增长22.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煤炭、石油和铁路等行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前3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50亿元,同比增长16.3%。按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增长16.9%,轻工业增长14.9%。按主要产品来看,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2%,发电量增长13.4%,钢材增长25.8%,汽车产量增长10.0%,其中轿车增长17.7%。前3个季度,产销衔接仍然保持了较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6%,与上年同期持平。
2.国内主要钢材需求行业分析
在国家持续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能源原材料需求增幅全面回落,2005年钢材总需求增幅较去年将有所降低。
从行业来看,建筑、汽车以及其他行业的用钢增幅较去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机械、石油天然气、家电、集装箱和船舶的钢材需求保持平稳增长。从品种看,板材与型材仍然是钢材消耗的主力品种,线材次之。
⑴ 汽车行业
进入2005年,汽车工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频繁波动,电力、能源持续紧张,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加大,盈利能力减弱;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市场受油价上涨和用车成本的提高,使得消费者购车需求明显下降。因此,2005年1-9月产销增幅较上年继续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然而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增幅有所回升。截止9月底,汽车产销420.21 万辆和413.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8%和10.12%。
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幅分别回落11.10个百分点和8.24个百分点。然而,从产销总量来看,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预计4季度产销有望达到并超过130万辆,全年有望达到540-550万辆的产销规模。
乘用车产销形势呈现稳定增长,截止9月底,乘用车产销285.43万辆和280.33万辆,同比增长13.09%和16.83%。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型乘用车成为市场需求热点。进入2005年,受油价不断上涨、保费、停车费提高的影响,使得汽车使用成本明显提高,由此也促使消费者购车心态逐渐回归理性。因此小排量、低油耗以及综合使用成本更经济的乘用车品种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截止9月底,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累计产销211.31万辆和193.37万辆,同比增长17.7%和18.1%。
商用车产销呈小幅下降走势,截止9月底,商用车产销134.78万辆和133.30万辆,同比下降0.92%和1.74%。货车产销增幅逐渐减缓,12吨以下品种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加强,重型载货车市场形势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重型载货车产销降幅较为明显。截止9月底,货车产销87.75万辆和86.53万辆,同比增长4.76%和3.78%。客车产销整体仍呈现低速运行态势,唯独大型客车保持稳定增长,截止9月底,客车产销12.79万辆和12.7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2%和6.17%。
由于预测2005年全年国内汽车产销增长缓慢,同比增幅回落明显,因此汽车行业钢材需求量增幅也将呈现回落趋势。再加之汽车行业内品种市场出现分化,客车和重型货车需求回落加快,而客车和重型货车用钢单耗较大,如此势必导致钢材增幅的减量需求。
⑵ 家电行业
今年前9个月,在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不旺、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多变的环境下,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白色家电制造业生产景气上扬的拉动,整个家电行业1~9月生产态势良好,出口稳步增长。从不同品种的生产情况来看,受宏观调控对建筑业的影响,空调行业的高增长开始回落,而冰箱和洗衣机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小家电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这将持续推动家电行业的发展和家电企业的生产转型。
由上图可见,虽然2005年预计钢材需求增幅降低较大,但钢材需求仍保持有相当大的增量,预计2005年家电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将达到450万吨以上。
由上图可见,按家电品种需求来说,近年空调器、制冷压缩机和微波炉用钢需求量较大;按钢材品种需求来说,近年冷轧、电镀锌和电工钢需求量较大,成为家电行业需求的主导品种。
⑶ 机械行业
今年1-9月份机械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处于良好的态势,生产销售稳步增长,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增速达到今年以来较高水平,主要产品产量在去年高增长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9月份全行业完成销售产值28662.4亿元,同比增长20.64%。出口交货值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83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99%。
农机行业,随着国家各项扶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民购买农机产品的热情高涨,今年以来大中型拖拉机、场上作业机械需求旺盛,其产量增长较快,1-9月份产量分别达到12.3万台和12.0万台,累计增幅分别为48.7%和27.9%。
工程机械行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力度加大,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没有大的改观。1-9月份除叉车、混凝土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呈恢复性增长外(同比分别增长15.4%、13.3%和4.6%),其余产品均为下降。
石化机械行业,1-9月份石化类产品普遍增长较大,气体压缩机、阀门、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和造纸机械,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环境污染防治设备类产品普遍看好,其中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需求量较大,同比增长32.1%。
其它行业,机床行业在金属切削机床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保持稳步增长,数控机床产量增幅高于普通机床,1-9月份数控机床同比增长18.4%。文化办公和仪器仪表行业中多数产品呈平稳增长走势。以发电设备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产品需求强劲,1-9月份发电设备类产品继续保持整体大幅增长,最低增幅在21.7% ,虽然3季度平均增幅比1、2季度有所降低,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增长基数较高所致。
预计2005全年机械行业钢材需求将达到4558万吨,同比增长23.5%。
⑷ 集装箱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集装箱制造业和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物出口国,对外贸易的90%以上通过海运方式实现。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0年以年递增30%的速度增长。
同时,我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基地和完整的运输相关配套体系,集装箱运输能力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我国的集装箱制造业于1993年实现产销量世界第一,至今已连续保持了12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和销售中心。
2004年我国集装箱出口数量和金额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集装箱共出口197.44万只(约256.1万TEU),比2003年增长11.4%。2005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大市场背景下,集装箱出口达到103.5万只,同比增长了33.3%。
据中国海事网报道,2005年7月1日前的12个月中,世界集装箱船队运力达到770万标准箱,增幅为11.3%,到2005年7月1日为止,全球集装箱船舶的订造量加速扩大,世界各地的造船厂根据订单正在建造的集装箱船舶数量达到1219艘,其总运力达到453万标准箱,相当于正在运营的全球集装箱船队现有运力的58.8%。因此,2005年国际集装箱需求将保持较大增长,预计国内集装箱制造用钢材需求将达到345万吨。
由此推断2005年航运业运行趋势将由原来的运力供不应求,转变为供需平衡,在2006年可能形成运力过剩的局面。
从以上钢铁下游行业的生产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无论是商品房施工面积、汽车产量,还是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移动通信设备、发电设备、程控交换机、冶炼设备等主要的下游产品的生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高耗材的汽车、商品房、发电设备、冶炼设备的生产量明显下滑,表明下游产业的产能释放已经明显放缓。从经营情况来看,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经营状况与上年同期相比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或者是利润增长同比下降、亏损额同比增加,说明整个下游行业目前呈现出来的基本状况是产出增长相对萎缩,经营业绩相对下滑。
六.钢材市场后期形势预测
1.国内钢材市场后期形势分析
⑴ 国内钢材产量增长迅猛,供大于求局面形成
产量方面,2005年1-3季度累计钢材产量2.69亿吨,同比增长25.8%。照此预测今年钢材总产量将达到3.5亿吨。其中,板材预计增长迅猛,长材和管材将保持平稳增长,型材和其它钢材将出现减量增长趋势。
进出口方面,由于今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因素,预计今年全年的进出口形势与去年相比会发生较大变化。
进口方面,由于我国钢铁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部分进口产品国内已能生产;再有受经济增速放慢、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的影响,进口钢材与去年相比降幅较大,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型材、热轧螺纹钢、中厚板、铁道用钢下降较大;由于部分高附加值的薄板、油气开采及输送用管材等国内难以生产或产量较小,还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以外,预计进口钢材全年总体同比下降13%左右,进口总量为2550万吨。
出口方面,由于我国国内钢材产量的大幅增长,品种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国际国内钢材市场比价的频繁波动,再加之国家针对钢铁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和效应不断释放,促使今年国内钢材出口形势也随之出现大幅波动。从年初至今,钢材出口增幅呈现大幅回落走势;随着国内钢市价格的大幅下跌,国际钢市价格的企稳回弹,至9月以来,国内国际钢市价格再次拉大,势必会驱动国内钢材出口,预计今年后期出口量将出现回升。预测全年国内钢材出口总量将达到2160万吨,同比增幅将超过50%。
由于今年进出口总体上呈现出口增进口降的趋势,直接导致净进口量的大幅缩水,估算今年全年净进口量为390万吨,比去年降低74%。
今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的影响,主要下游行业的钢材需求增长势头都有不同程度的放慢。另外,钢材生产并没有受到铁矿石涨价的明显影响,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钢材产量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全年国内钢材生产量将达到3.51亿吨,而钢材消费量将达到3.05亿吨,数据表明产消倒挂0.46亿吨。需求增幅的回落以及产能的快速释放,再加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国际钢材需求的疲软对钢材出口规模的抑制,使得国内钢材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
⑵ 国内钢材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大战在所难免
2005年国内钢材产量增长迅猛,尤以板材最为明显;而且国内板材生产企业仍在增产扩能。今年以来筹建、投建和在建的板材轧机持续增多。
热轧新增产能 单位:万吨
区域
企业
轧机类型
产能
东北
通钢
1750mm轧机
250
鞍钢
ASP2150mm
480
华北
天铁
1780mm连轧机
380
太钢
2250mm轧机
500
济钢
ASP1700mm轧机
250
华东
宝钢
1880mm轧机
370
莱钢
1550mm轧机
200
1700mm轧机
350
沙钢
1780mm半连续式
450
中南
安钢
3500mm炉卷轧机
110
柳钢
2030mm轧机
250
冷轧新增产能 单位:万吨
区域
企业
轧机类型
产能
东北
鞍钢
2130mm轧机
200
本钢
1800mm轧机
190
华北
唐钢
1750mm轧机
120
邯钢
135
包钢
1700mm可逆轧机
140
济钢
1750mm轧机
100
唐山建龙
连轧
50
唐山缤纷
五连轧
100
华东
宝钢
1800mm轧机
170
无锡新大中
1450mm轧机
50
中南
涟钢
1720mm冷连轧
150
预计在2005-2007年间新增产能,热轧将达到3590万吨,冷轧将达到1405万吨。由此,预示着将来国内板材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今年2季度以来,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导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开始大幅下滑。随着国内钢材供大于求矛盾的日益加剧,钢材市场价格持续呈现下跌走势,尤以板材为甚。直接造成市场价格与钢厂出厂价格的倒挂,钢材经销商亏损严重。在此情况下,钢厂也频繁出台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和追溯政策,以求稳定自身市场,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板材产品市场价格普遍降幅巨大,目前,中厚板市场价格已全面低于螺纹钢的市场价格。
预计今年后期,国内钢材市场各品种价格将处在振荡波动之中,但总体价格水平将继续向下滑行。随着国内钢厂薄板类产品的陆续投产,薄板类产品的价格降幅持续加大,将成为今年后期钢材产品降价的重点。
2.国际钢材市场后期形势分析
⑴ 国际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慢,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4.3%,虽比2004年低0.8个百分点,却高出1991—2003年平均增长率1个百分点。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0%,比上年低0.8个百分点。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这些机构预测美国经济增长3.3%-3.6%,欧元区经济增长1.2%-1.3%,日本经济增长1.5%-2.0%。
明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不会有较大改变,增长速度与今年持平或略有降低。国际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增速将减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与今年持平,为4.3%,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3.5%,低于今年的增长速度。
⑵ 国际市场对钢材需求预测
在10月份召开的第39届国际钢铁协会(IISI)理事会议及会员大会上,国际钢铁协会发布了2005年全球钢铁市场需求预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增幅明显,非洲、中东、独联体地区和中南美洲地区仍维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地区出现负增长。预测2005年全球钢材需求总量达到9.96亿吨,比去年增长2.6%。
⑵ 国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增速开始放慢,需求增长开始减缓,全球钢铁行业再度走进过剩困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材市场,在3年来钢铁行业高利润的驱动下,钢铁产能已然过剩。今年全球钢铁的增长主要应归功于中国产能的扩张。中国钢铁生产的增长,达到世界钢铁增长率的80%左右,中国是主要的贡献因素,而在中国以外的钢铁生产增长远远低于中国。虽然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区通过并购重组已具有了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能够依据市场采取限产保价措施,但尚未开始行业淘汰重组的中国钢铁业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全球都希望中国能在今年亚洲的钢材消费市场中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但中国的自身需求很难完全消化过快增长的产能,而全球尚没有一个能够替代“中国需求”的经济实体来消化富余的钢铁产品。在产能过剩、经济增长减速的双重作用下,全球钢材价格正步入新一轮下降周期。
通过今年前期国际钢铁企业实施限产保价措施,效果显著,社会库存下降明显,国际各大钢厂纷纷调高下一期的产品价格,近期国际钢价止跌反弹企稳,市场反映良好。但随着“中国因素”影响的不断扩大,预测国际市场今年后期钢材价格走势仍将以下行为主,不同区域将呈现不同走势,不同区域间价位差异也将逐渐拉大。
天津宝钢北方贸易有限公司
经营管理部
2005-10-28
3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