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茶叶知识资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17092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知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茶叶知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茶叶知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茶叶知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茶叶知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茶叶知识资料一、 茶树生长环境和特性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与观赏植物山茶花同属,不同种。(一)形态特征我国茶树有数千品种,常看到的有四、五十种。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特别大,大到像小婴儿的手掌,我们称它为大叶种;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比较小,就称为小叶种。有些茶树品种可以长得很高,属于乔木型;有些品种不会长得太高,属于灌木型。我们一般看到的茶园,茶树都只长到腰际的高度,那是为了方便采收,故意修剪成这样的。茶树叶片是单叶互生,形状有披针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卵圆形等。叶片由明显的主脉。叶尖形状有锐尖、钝尖、圆尖等,叶尖形状为茶树分类的

2、依据之一。茶树的花,常为白色,一般在6月形成花芽,10月开花。茶树的果为蒴果,有1-5室,通常以二球果或三球果为多。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一年四个月的时间。在同一株茶树上出现花果相会的现象,也是茶树的一种特性。(二)适生环境茶树发源于中国的西南山区,具有喜温、喜湿、喜酸、耐阴的特性,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5-25度之间的地区栽培。这一带至今尚有千年的老茶树,原始茶林也分布甚广。茶树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5-6之间,喜酸性红黄土壤,近中性或碱性土不能栽茶。土层必须深厚,在70厘米以上,保水力强。年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喜高山,也宜丘陵、平地。中国产茶区大致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可大致分为

3、四个茶区:江北、江南、西南、华南。茶青品质受茶树生长环境影响很大,适合高品质茶青生长的地方容易生产好茶,不适合高品质茶青生成的地方就不容易生产好茶。一般说来,茶树适合生长的条件主要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条件的综合。自古所谓“名山出名茶”,地理环境很重要。海拔高一些往往可以生产高品质的茶青,所以喝茶界常强调“高山茶”。中国最适宜制成高品质茶叶的环境高度为800-1200米海拔,如果高度太高、气温太低,会不利于茶青的发酵。在热带茶区(如海南岛),茶树全年都可生长,仅因降雨多少,生长有快慢之别,没有“开采”与“封园”的概念。在其他茶区,因季节气温高低、或降雨量多少,会形成休眠现象。如山东茶

4、区,休眠期长达七个月之久,一般茶区为4-5个月。(三)生物学特性茶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寿命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至今发现寿命最长的老茶树有上千年。一般生长3-4年就可轻度采摘,5年就有相当高的产量,高产年限能维持20-30年以上。茶芽生长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度,以后随温度的升高而生长加快。日平均气温15-20度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都好采茶时间。一年能采制几次茶叶,因海拔高低、土壤状况、经济需要而定,从1次到6次不等。春天采制的茶称为春茶,同理,夏天、秋天、冬天采制的茶分别称为夏茶、秋茶、冬茶。春天最适宜采制不发酵茶与轻、中度发酵茶,夏天适宜采制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秋冬则适宜采制轻、中

5、度发酵茶。春天的采制季节又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明以前(4月上旬),是采制绿茶最好的时候,茶叶店门前常见“明前龙井”广告就是说明早春的绿茶已经上市。二是清明之后(4月中旬);三是谷雨以后(4月下旬)二、制茶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做原料制造而成,这些采下来的新芽或新叶被称为“茶青”,制茶的过程主要包括“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其中,发酵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味。根据发酵的程度不同,茶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不发酵(绿茶、黄茶)、部分发酵(白茶、青茶)、全发酵(红茶)、后发酵(普洱茶)。制茶过程:(一)“萎凋”:将茶青放在室外晒太阳、放入室内反复静置

6、-搅拌等方式,让茶青消失一部分水分。萎凋在制茶界又被称为“走水”,水分沿着叶脉扩散,经由叶缘的水孔与叶面的气孔蒸发。这与直接晒干是不同的,茶青必须在这样继续保持生机的状态下,让茶青内的酶带动各种成分的氧化,如此茶叶的色香味才得以形成,若不小心将茶青晒干或阴干了,就成了“死叶”,是制不成什么让人喜欢的色香味的。(二)“发酵”形成了茶的色香味:在萎凋的后半段,随着对茶青不断地搅拌、静置、搅拌、静置,氧化(即发酵)的过程已经开始进行。在萎凋的后段,加强搅拌与堆厚,发酵会快速地进行。发酵对茶青造成的影响:1.颜色的改变: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就会往红色变,发酵越多颜色就变得越红。叶子本身与泡出

7、的茶汤颜色都是这样。我们只要看泡出茶汤的颜色是偏绿还是偏红,就可以知道该茶发酵的程度了。如:龙井、碧螺春,是不发酵的绿茶;红茶是全发酵的;部分发酵茶,如20%发酵的,茶汤绿中带黄;30%左右,就会变成密黄色;60%左右,变成橘红色。2.香气的改变:未经发酵的茶,属于菜香型;20%发酵,属于花香型;30%发酵,变成坚果香型;60%发酵,变成熟果香型;100%发酵,变成糖香型。3.滋味的改变:发酵越少的茶,越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发酵越多的茶,离自然植物的风味越远。4.除了上述纯氧化作用的发酵,还有一类茶属于“后发酵”,即先不氧化,待杀青、揉捻后堆放(专业称为“渥堆”),这时由于茶青还是湿的,就会发

8、热,引起微生物生长,为茶青造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发酵。后发酵茶汤色深红、滋味变得厚重醇和,干燥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普洱茶。(三)“杀青”让茶固定在我们希望的状态下。茶青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如果要制造“不发酵茶”(如绿茶),则直接进行“杀青”;如制造部分发酵茶或全发酵茶,则先进行“萎凋”,再杀青。杀青,简单地说就是利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杀青方法有两种:一是炒(术语叫“炒青”),一是蒸(术语叫“蒸青”。炒青的茶比较香,蒸青的茶比较绿。我们平时喝到的茶绝大部分都是炒的,只有少部分是蒸的(如日本的抹茶)。(四)“揉捻”茶形的塑造。揉捻,就是把杀青过的茶像揉面一般地揉。这时的茶青虽然表面干了,但里面还是

9、湿的,揉捻时要用力得当,尽量不把茶青揉破。如果揉破、揉碎,茶汁揉出表面了,要稍松力气,使汁回吸。揉捻有三大作用:1、揉破叶细胞,使成分在浸泡时容易溶出。2、使茶叶形状紧实,方便保存。如果不揉捻,茶叶就会像晒干的落叶,手一抓就破,很难保存。3、利用揉捻的轻重,塑造茶叶不同的风味。揉捻轻者,茶性比较清扬,犹如小提琴的风格;揉捻重者,茶性比较低沉,犹如大提琴的风格。根据揉捻轻重不同,茶青形成了不同形状的茶叶:片状(如瓜片)、芽状(如白毫银针)、针状(如眉茶)、扁平状(如龙井)、条状(如乌龙茶)、圆珠状(如珠茶)、球状(如铁观音)、碎状(碎形红茶)。(五)“渥堆与陈放”茶的醇化。一般茶青制作到揉捻时已

10、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干燥。但是后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后有一个堆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也就是将揉捻后的茶青堆积存放。由于茶青水分较高,堆放后会发热,引发了微生物生长,在热度与微生物的作用下,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因氧化变得深红,这就是所谓的“渥堆普洱”。另一种普洱茶称为“陈放普洱”,那是在干燥完成后,放置于空气中,任其自然产生氧化,几年后就成了陈放普洱。(六)“干燥”制茶的完成。干燥,就是把制作完成的茶青水分蒸发掉。有些茶直接在锅里炒干;有些送进干燥机烘干;有些用炭火、瓦斯热风干燥;有些会用阳光曝晒,如后发酵的普洱茶。一般制茶到此方告一段落。但这样制成的茶,品质尚

11、不稳定,茶叶的活性较旺,如果这样存放,很容易变质,需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补行干燥(称为“覆火”),一般采用低温的干燥方式,如利用除湿机、干燥剂等。三、茶,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茶,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一)不同的饮茶习惯汉族人喝茶爱清饮,讲究品尝茶的本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开水冲泡或熬煮茶叶,不在茶汤中加入糖、奶、薄荷、柠檬等其他饮料和食品。喝茶时通常先闻香、再品尝饮用。藏族人烹煮酥油茶的方法是,先将砖茶切开捣碎,加水烹煮,然后滤清茶汁,倒入预先放有酥油和食盐的碗中,不断搅拌,使茶汁和酥油充分混合成乳白色的汁液,最后倒入茶壶,以供饮用。藏族人多用早茶,饮过数杯后,在最后一杯喝到一半后,

12、即在茶中加入黑麦粉,调成糊状,称为糌粑。蒙古族人喜欢饮用奶茶。方法是先将砖茶切开捣碎用水煮沸几分钟,然后除去茶渣,放进大锅,掺入牛奶,加火煮沸,再放进铜壶,加上食盐,倒出饮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多种维生素。藏族人常食肉食,日常维生素含量基本靠茶补充。藏族人的名言“茶是血,茶是命”。茶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得七十二毒,日饮茶而解之。”(二)茶叶的传播从原产地流向周边地区。我国茶种从西南地区的原产地大致沿着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方向,项周边地区扩散。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等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马帮进行民间商贸的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

13、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从海路传播到其他国家。早在隋文帝年间(公元6世纪末),在中国向日本传播中土文化与佛教的同时,茶就传入日本。两宋时期,中国茶传入南亚诸国。当时北宋在广州、明州、杭州、泉州设立部门管理对外贸易,这些港口南洋各国的商船往来频繁,当时输出的货物中就有茶叶。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历经越南、爪哇、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后到达非洲东岸,每次都带有茶叶。通过南亚诸国,茶叶转入地中海和欧洲各国,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海上茶叶之路”。从陆路传播到其他国家。早在南北朝时,在与突厥毗邻的边境,中国商人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的发展,以茶马交易的形式,同时也通过丝绸

14、之路,中国茶叶经由西域各国向西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公元六世纪下半叶,随着中国佛教传入朝鲜,中国茶叶被带入朝鲜半岛。在塞外边境进行的茶马互市交易中,茶进入突厥后,辗转西伯利亚抵达欧洲东部地区。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具体路线指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以长安(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接地中海各国的陆路通道。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除了输出丝绸外,茶叶贸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茶传入印度。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我国广州运出茶籽,播种于加尔各答,这是中国茶籽传入印度之始。后来,印度开始大规模种茶,并被英国大肆购买。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习惯已经从贵族向百姓传播,成为百姓家常事。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