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
2、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
3、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
4、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
5、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
6、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本文
7、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
8、能得到根本解决。(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参考答案:(1)AD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意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取舍。B项表述不准确,应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C项理解错误。“实施书院式管理制度”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现。E项中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说法绝对化,不符合文意。所以选AD。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2)随时做好准备,祖国需要人才,自己能有所作为。这从他平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上可以看出。能够抓住机遇。这从他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急需物理人才时朱清时前去自荐可以看出。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这从他初到美国从事相关研究时的表现可以看出。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从题干“文章前半部分”中获取信息,节省时间。此题分析的着重点是朱清时成功的原因,所以要从文章前半部分去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即可。如文章第二段“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可概括为坚持学习,随时为祖国服务做准备;文章第三段“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
10、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可理解为他善于抓住机遇。文章第五段“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可看出他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为保证教学质量,中科大实行不扩招政策。在治校期间,提出“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传统,拟在学校实施“书院式”改革。在任南科大校长任上,未经教育部批准,自主招生。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提出放弃行政级别。(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试题分析:此类题要抓住题干要求,围绕着要求从文中筛选并整合出
11、相符合的信息内容。如本题关键是要找出朱清时的“不按规则出牌”这一特点。文中第一次出现“不按规则出牌”是在第八段,所以要从第九段开始进行找寻并概括。如第九段“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第十一段“提出“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传统,拟在学校实施“书院式”改革”;第十五段“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这些都是他不按规则出牌的内容,可以简洁的概括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观点一:朱清时是学者。学识与治学方面: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翘楚;具有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努力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展现出学
12、者的本性。为人方面:主动放弃省部级待遇,体现了一个学者不慕名利的清高操守,具有书生气质。做事方面:秉持知识分子的良心,把匡正中国教育积弊当做终生使命,敢于坚持真理,具有学者的使命感、责任感。观点二:朱清时是理想主义者。拥有崇高理想,一心想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并不断付诸实践。在教育方面,他总是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理想办学,并能忠于理想不退缩。他的理想并不完全契合中国教育实情,有理想化的一面。观点三:两者都是,两面兼顾,言之成理即可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题时首先要回答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结合着文章内容,通过描述朱清时的做法和精神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如要认同是学者,
13、就要从他在学术研究、为人处事方面进行分析。如要认同他是理想主义者,就要从他的人生理想,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以及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等方面进行阐述。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文学应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文学艺术超越性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文学艺术创作将现实生活的原材料通过开掘、提炼,生发了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这才有了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失去了超越性,就失去了创作意
14、义,就没有文学艺术本身了,超越性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文学理想的表达,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超越性。英国诗人密尔顿的失乐园不仅揭示了人类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的根源,而且抒写了人的自豪情怀、进取精神、革命激情。这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超越性意义。当代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文学超越性。作者写道:“这部长篇出来后,也许有人会问,你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吗?我可以说,是,也不是。虽然这粒种子萌生在那里,但它作为小说成长起来以后,早已改变了形态。虽然有些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我并不满足和拘泥于这些,我还是为它注入
15、了许多新鲜的故事虚构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一些鄂伦春人的故事。”作者巧妙地把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比作植株与种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来源于重大的创造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量引进,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创作起了重要推进作用。但是一些人搞“原装引进”,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一些作品横移“本体烦恼论”,着力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一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蜂拥出现,作者们认为生活烦恼是“普遍的生存状态”“我们似乎看到生活像一个宏大的虎口在吞噬我们”一些作品横移“非人性化”,热衷于表现纯然的兽性、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不仅使
16、文学艺术苍白、平庸,而且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凡此种种,遮蔽了文学理想的光辉。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从中生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在这方面,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在兆影的红豆粘糕和奔跑中,“我”遭遇了一系列艰难困苦,可“我”并没有被击倒,选择了坚持长跑。奔跑的意象展现了以主动进取、积极创造的奋斗精神超越艰难困苦的生存态势。弗罗姆认为,所谓超越,是指人渴望克服被动的生存态势,人总是不甘心成为环境的奴隶,力求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向着自己开拓的路线前进。鲁敏的逝者的恩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古
17、丽、红嫂们突破常规展现的温情、善良、宽容的品格非常难能可贵,激发了读者大众的强烈美感。日常生活中超越常规的事物都具有特殊性。极为个别的特殊性,往往代表着人类的理想、社会的未来,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意义、超越性意义。杨宏的热血家族以高有才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孙铭的铁流以罗泰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其心灵世界,都是崇高与平凡、公益与私利、英勇与畏惧、智慧与拙笨、新风与旧俗等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这些英雄的成长,是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英雄心路历程,是在多侧面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中前行的。英雄心灵的每次升华,都经历着生与死、血与泪、火与水的强烈激荡,因而产生出耀眼的光芒。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只有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
18、芒,我们的文学才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选自 2010-11-16人民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于“文学理想的表达”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的理想的表达,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会使作品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B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其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C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现实生活的原材料,就不会有文学作品的出现。D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从内部产生的文学需求。2下列不属于“文学艺术超越性”的表现的一项是A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
19、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B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的生活,小说中的很多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 C孙铭的铁流中那些英雄的成长是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英雄心路历程,是在多侧面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中前行的。D孙铭的铁流写英雄心灵的每次升华,都经历着生与死、血与泪、火与水的强烈激荡,因而产生出耀眼的光芒。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是不具有艺术超越性的作品。B我们不能在作品中表现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否则会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C不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会使我们的视野狭窄,“原装引进
20、”则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D只要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就能让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就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参考答案:1【A】(B偷换概念,“文学艺术超越性”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C答非所问,不是对“文学理想的表达”的表述。D“从内部产生的文学需求”文中无据。)2【B】(体现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来源于生活的一面,而不是文学超越性的一面。)3【C】(A表现人生的烦恼并不与“艺术的超越性”违背,但不能“着力表现”。B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热衷于表现纯然的兽性、卑微的龌龊的人性”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导致的后果。D表述不当,见最后一自然段。)略3. 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
21、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历史上它们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还有强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一部分。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不要片面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绝对多数,但要注意,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如果它不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吸收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那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
22、重要的地位。我们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血统,而是文化!血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则不同。在文化上,只要接受中国交化,就等于承认了是中国文化的部分,从文化认同上说,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血统来说,“炎黄子孙”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从中亚迁到内地来的。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一是中
23、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在西方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文化主要是独立发展的。它吸收其他文化,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而不是主体。如,佛教传播到中国,是中国文化改变了佛教,所以就有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结合产生的禅宗。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从当时的中国版图来看,东、南、西、北要么是高原、山脉、大洋,要么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因此,中图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在封闭的大环境中,它最先进。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它没有什么挑战。也正因如此,它是延续的。二是中国文化相当自信。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从中国的疆域来看,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时已定型,所以中国基本上还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也正因
24、为如此,中国文化又有相当自信的特点。在中国的确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这种自信没有害处。但如果已受到外界的挑战,事实又证明已不是“天下之中”“无所不有”了,却依然持有一种片面、过分的自信,那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了。三是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而不传播的。汉朝、唐朝比较开放,讲“汉唐雄风”。确实,汉朝、唐朝的开放超过了其他朝代,但它的开放是允许、欢迎各国来,很少往海外派人出去,甚至是禁止中国人出去的。宋朝甚至认为,文化不能随便传,禁止出口图书到辽国或者西夏。明朝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而不是传播中国文化。但如果不传播,谁会承认、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呢?(摘自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作者葛剑雄。有删
25、改)(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还包括主体在境外但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一些民族的文化,如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文化。B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以文化为标准,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因此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C在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吸收其他文化,不会从主体上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禅宗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D只开放而不传播是中国文化历来的特点之一,即使在开放程度超过了其他朝代的汉朝、唐朝也是如此,
26、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传播中国文化,而是宣扬国威。(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藩属国历史上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但这些藩属国文化仍然属于中国文化。B我们之所以会有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的优点。C从以前的中国版图来看,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大环境中,而中国文化又是封闭的大环境中最先进的文化,它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因而能够延续至今。D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己定型,基本上能够适
27、应农业社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相当自信的特点,因为此时此地,它的确是最先进的文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虽然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把中国文化理解为华夏汉族的文化是片面的,因为中国文化应该包括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B从文化上来看,只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文化,认同了中国文化,那么不管来自哪里,都可称为“炎黄子孙”,如白居易;而要从血统上变成炎黄子孙,那只有通婚。C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取得了“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辉煌成就,但如果已受到了外界的挑战,已不是最先进的文化了,那就应该向其他文化学习,吸收其优点,D如今,我们应当对中国文化充满充分的自
28、信,但又不能持有片面、过分的自信。否则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参考答案:(1)B(2)C(3)B(1)B“中国文化”错,把“中国文化”和“汉族文化”混为一谈,“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说的是汉族文化,原文第二段“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2)C“自始自终都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错,原文是“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中国文化没有受到什么挑战(3)B“只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文化”错,根据原文意思,只要接受了中国文化,承认了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即可,并没有说一定要放弃自己原来的文化而且原文还
29、说“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能丰富多彩”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纂修四库全书,迁国子监司业。国学因元、明旧,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请。四十八年,高宗释奠礼成,因下诏增建辟雍。逾两年,始举临雍礼,称盛典焉。寻超擢炳泰为祭酒。累迁内阁学士,历山东、江西学政。嘉庆四年,授礼部侍郎,调仓场,剔除积弊。坐粮厅颜培天不职,劾去之。六年,京察,特予议叙。军船交粮挂欠,已许抵补,后至者复然。炳泰虑年年积欠,与同官达庆意不合,自具疏奏,诏斥其偏执使气,镌级留任。又奏监督轮值宿仓,仓役出入
30、滋弊,宜令于仓外官房居住,从之。十年,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兼署工部,管理户部三库。十一年,兼管顺天府尹事。十二年,调吏部。十四年,加太子少保。仓吏高添凤盗米事觉,坐久任仓场无所觉察,褫宫衔,降二品顶戴,革职留任,久乃复之。十六年,署户部尚书。寻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炳泰在吏部久,尤慎铨政。十八年,铨选兵部主事有误,同官瑚图礼徇司员议,回护坚执。炳泰力争日:“吾年已衰,何恋恋禄位?不可使朝廷法自我坏!”自具疏白其故,上韪其言,卒罢瑚图礼。既而有降革官捐复者二人,准驳不当,侍郎初彭龄论与不合,疏闻,上斥炳泰无定见,镌级留任。又盗劫兵部主事姚堃于昌平八仙庄,诏以地近京畿,官吏阘阅,不能治盗,罢炳
31、泰兼管府尹事。及教匪林清变起,逆党多居固安及黄村,追论炳泰在官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降补。寻休致,归。二十五年,卒。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三十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B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C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D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
32、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B文中的“高宗”是乾隆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高宗。C礼部为六部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乾隆年间,邹炳泰担任国子监司业,他援引古制上书请求,后来终于增建了辟雍。B嘉庆年间,邹炳泰担任礼部侍郎,调任仓场,革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弊端;又上奏监督轮流住在仓库值
33、班,皇帝答应了他。C邹炳泰在吏部任职时间长,在选拔官吏方面很谨慎,在选拔兵部主事一事上坚持原则,不阿谀顺从他人,得到了皇帝的认可。D邹炳泰自从做官以来,不登权贵政要之门,很久以后才跻身朝中大官。邹炳泰在任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有什么过错,仁宗很器重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嘉庆四年,授礼部侍郎,调仓场,剔除积弊。坐粮厅颜培天不职,劾去之。(5分)(2)及教匪林清变起,逆党多居固安及黄村,追论炳泰在官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降补。参考答案:4. C(“自初登第”与“不登权要之门”要断开;“浮沉馆职”是“浮沉(于)馆职”的省略,所以要单独成句;“久之”是后一句的表时间
34、的状语)5. D(古代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称“太子”;其余的称皇子、殿下,有的封王)6. D(“没有什么过错”错。他曾被剥夺官职,降级或降职留用,说明他犯过错误)7. (1)嘉庆四年,(邹炳泰)被授任为礼部侍郎,调任仓场,革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弊端。因粮厅颜培天不称职,邹炳泰被弹劾离开官位。 (2)等到教匪林清发生叛乱,叛贼大多占据固安及黄村,(皇上)追究议论炳泰在任上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的身份降职补任。 参考译文: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乾隆三十七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编纂修订四库全书,升任国子监司业。国学沿袭元、明显得陈旧,没有设立辟雍(学堂),炳泰援引古制上书请求。四十
35、八年,高宗解说奠基之礼已成,于是下诏 增建辟雍。过了两年,才举行设立辟雍的仪式,被称为“盛典”。不久破格提拔炳泰为祭酒。逐渐升任内阁学士,担任山东、江西学政。嘉庆四年,(邹炳泰)被授任为礼部侍郎,调任仓场,革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弊端。因粮厅颜培天不称职,邹炳泰被弹劾离开官住。六年,朝廷考核京官,特别把他的政绩交相关部门核议、记录。军船交粮赊账,本来已经答应抵偿或补交,但后来的人却只赊账不偿还。炳泰考虑年年累积赊账,与同官达庆意见不合,自己详细上书,皇帝下诏斥责其偏执任性,降职留用。他又上奏监督轮流住在仓库值班,仓库的管理人员出入的弊端,应该让在仓库外的官房居住,皇帝答应了他。十年,提拔为左都御史,
36、升任兵部尚书,兼任代理工部,管理户部三库。十一年,兼任管理顺天府尹事。十二年,调任吏部。十四年,加授太子少保。仓库官吏高添凤盗米的事件被发觉,(邹炳泰)因久任仓场没有觉察,被剥夺官职,降二品顶戴,革职留任,很长时间才官复原职。十六年,代理户部尚书。不久凭借吏部尚书的身份协助大学士。 炳泰在吏部时间长,在选拔官吏方面很谨慎。十八年,选拔兵部主事发生了错误,同官瑚图礼顺从司员的意见,执意要袒护。炳泰力争说:“我已年老,为何贪恋官名利禄?不可让朝廷的法律从我这里毁坏!”自己上书陈述原因,皇上认为他说得对,最终罢免了瑚图礼。不久有两个降级免职又买上官职的人,契约不当,侍郎初彭龄的意见与之不合,奏疏报上
37、去,皇帝斥责炳泰没有主见,降级留用。又因兵部主事姚堃在昌平八仙庄盗窃掠夺,皇帝下诏因为地近京城周边地区,官吏品德不好,不能治理盗窃,罢免炳泰兼任管理府尹事务。等到教匪林清发生叛乱,叛贼大多占据固安及黄村,(皇上)追究议论炳泰在任上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的身份降职补任。不久退休回家。二十五年,去世。 柄泰自从做官以来,不登权贵政要之门,在馆职之间升降,好长时间才跻身朝中大官。多次掌管科举考试,能获得贤士。在朝堂上一丝不苟,仁宗器重他,而最终罢免了他。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壮节王公传公讳复,字景仁,淄州淄川县人也。公少好读书,博通史传,慷慨有气节。家有唐以来名臣画像,每指
38、颜杲卿像谓人曰:“士当艰难,捐躯殉节,当如颜公矣。”公家故饶财,不乐私蓄,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岁(帝王祭天的年份),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郡国效之。久之,除京东辇运,迁京东转运判官,按部过淄川,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先是,淄川苦调外苛征,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至是以白公。公曰:“官卑不敢言。然重食吾言,以为父老羞,敢以私田之入代输。”高宗皇帝诏公知徐州。粘罕以众数万薄徐,徐城孤势危,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城陷,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曰:“臣受国厚恩,当以死报,今日得死所矣。”谓贼曰:“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可独杀我,而舍僚吏与百姓。”
39、其帅凛然叹异曰:“使南朝皆如公,我岂得至此!今汴京已陷,二帝北去,公尚为谁守乎?”公骂不绝口,帅复说之曰:“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当为易官封,就知此州。”公骂曰:“汝勿诱我,我誓有死耳!”帅察其无降意,命左右挝其口;流血,公含血噀之。子倚在旁,不胜愤,突见粘罕,顾手无挺刃,得布囊,盛砖掷之,中其旁千户长,毙。粘罕怒,执倚刳其心以祭千户长,欲惧公速降;公不顾,为帅敲死。阖门百口俱遇害。时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九日也。帐下赵立求得公尸,拜伏痛哭。敌退,立具奏其事,天子震悼,诏特赠资政殿学士,谥壮节。 (节选自王士祯池北偶谈)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国效之 效:效法B先是
40、,淄川苦调外苛征 调:一种赋税C粘罕以众数万薄徐 薄:迫近 D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全:全部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复“慷慨有气节”的一组是()(3分)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 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 公含血噀之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躬擐甲胄,巷战竟日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复年少时就很有气节,阅读了大量史书,对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特别崇拜,经常面对家传的颜杲卿画像,希望能效仿颜公,为国捐躯。B王复家资富饶,但他仗义疏财,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并拿出了自己的钱帮助百姓交纳赋税。C徐州之战中,王复坚守城池
41、,但由于城孤势危,寡不敌众而被俘。后来敌帅看他并无投降的意思,于是下令左右的人敲打他的嘴,血流下来,王复含血喷唾敌帅。 D粘罕杀死王复的儿子来祭奠千户长,想以此恐吓王复让他迅速投降。王复没有屈服,最终为国捐躯。皇帝得知详情后赐予他壮节的谥号。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 (3分) 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4分) 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3分) 参考答案:8.D(全:保全)9B(排除。反映其爱民;是粘罕劝降语。)10B(“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错。)11.(1)王公曾经对(跟)父老乡亲说:“以后或
42、许会上奏朝廷,请求蠲免它。”(3分)(2)王公亲自穿上铠甲,和粘罕巷战一天,考虑到城池最终难以抵抗,于是返回官署。(4分)(3)死守城池的人是我,监郡以下的官员都没有参与。(3分)【参考译文】王公名复,字景仁,是淄州淄川县人。他年轻时喜欢读书,通晓历史,为人慷慨并且有民族气节。家里有一幅唐代以来的名臣画像,他经常指着颜杲卿的画像对人说:“士人面临危难,应该像颜公那样舍身卫国,并且为保全志节献出生命!” 王公以前家里财产丰饶,不乐于积蓄财物。遇到帝王祭天地的年份,他曾经率领家乡贵族富豪,每人捐献十万匹绢,目的是资助朝廷赏赐,全郡人都效仿他们。很久之后,他被任命为京东辇运,后升迁为京东转运判官,他
43、巡视淄川时,父老乡亲前来迎接,王公亲自下车拜谢。以前,淄川人对赋税之外的横征暴敛感到苦恼,王公曾经对父老说:“以后或许会上奏朝廷,请求蠲免它。”此时,父老把王公以前的说过的这句话告诉了王公,王公说:“我官职卑微,不敢上奏。但是我严重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让父老蒙羞,那么我就以自家田地的收入来代替你们缴纳吧。”高宗皇帝下诏让王公掌管徐州。粘罕率领数万人靠近徐州,徐州是座孤城,形势危急。王公帅人与之交战,多次遇到不利的状况,于是关闭城门据险坚守。徐州城被攻陷后,王公亲自穿上铠甲,和粘罕巷战一天,考虑到城池最终难以抵抗,于是返回官署,换上朝服,向南拜了两拜,说:“我深受国家大恩,应该以死报国,现在我死得
44、其所!”然后对贼军说:“死守城池的人是我,监郡以下的官员都没有参与,你们只杀掉我一人,放过众官员和老百姓吧。”敌帅敬畏称赞说:“如果宋朝人都像你一样,我哪里能够到达这里!现在汴京已被攻陷,徽宗钦宗已经被俘虏,你还为谁镇守城池呢?”王公骂不绝口,敌帅又说服他说:“如果一定要保全全城人的性命,那就立刻投降,并且换上我国的官封,就地接管徐州。”王公骂着说:“你不要诱惑我,我不惜一死。”敌帅看他并无投降的意思,于是下令左右的人敲打他的嘴,血流下来,王公含血喷唾敌帅。王公儿子依靠在旁边,不能忍受愤怒,突然看见了粘罕,他看看自己没有拿兵刃,他就用一个布囊装满砖块投向粘罕,击中了粘罕旁边的千户长,千户长倒地
45、。粘罕愤怒,挖掉王公儿子的心来祭奠千户长,想让公害怕并且立刻投降。王公头也不回,被敌帅敲打致死。全家百余人全部被杀害。帐下赵立得到王公尸体,拜伏在尸体上痛哭。敌军撤退之后,赵立详细上奏这件事,天子沉痛悼念,下诏特封王公为资政殿学士,谥号是壮节。略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万章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
46、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注释】接淅:捧着已经淘湿的米,指行色匆忙。21. 阅读前两则材料,用一个短语概括孔子的处世态度。22. 结合上面材料中孔子的言行,写一段关于孔子的评语,80字左右。参考答案:21. 知权达变(顺势而为、顺时而动、与世推移、用行舍藏、用舍行藏) 22. 孔子坚持理想又处事灵活。他坚持“仁政”、恢复周礼,坚忍不拔。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他能顺势而为,顺时而动。这种处世、处事的态度和原则给后人以积极的影响。【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材料的能力。这道题要求写一段关于孔子的评语。首先要读懂前两则材料,抓住有关孔子的关键语句,再分析概括孔子的处世态度,注意要用一个短语回答。材料一,根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以概括为:用行舍藏、用舍行藏。材料二,根据“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可以概括为:顺势而为、顺时而动、与世推移。考生从中任选一个回答即可。【2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材料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