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9663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镇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香在中国的文字造字中是会意字,甲骨文香字的形状象征,上半部为禾,下半部是锅,表示锅中煮着禾薯散发的香气。在人类远古时期,能吃热食就是美妙的满足,象征人类的原始需求已经达到心身合一了。香气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进而形成了优雅美妙的中国香席。什么是香席?香席是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心灵美感的一种生活形式。香席既不是改变气味的熏香行为,也不是与宗教活动类似的焚香祈福,香席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的文化活动,不是单纯嗅觉上品评香味的品香。香席

2、不是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和慰藉,而是生活修养在香席的世界可以上追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赋的风雅,更可以缅怀苏东坡和黄庭坚诗歌合唱的浪漫情怀;还有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时的悠悠心境。品香既是一场别致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灵的对弈。在传统文化回潮的当下,风雅了千年的熏香,是附庸风雅也好,是真雅致也罢,在沉寂了半个世纪后,正迎来大好时代。中医认为,沉香本身就可入药,是一种名贵的药材。除了直接入药外,沉香还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可帮助人修身养性。很多沉香的爱好者热衷的缘由是,品香的过程是一种精神和嗅觉的审美过程,能安神、静心,给人以空灵平和。香文化

3、传到日本,香道修养也成为日本王宫贵族女子成人礼必备考核技能之一。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中日两国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是不同的。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个划时代的开创者,便是唐代的鉴真和尚。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成功,为日本带去了佛教、中医,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中药及沉香、檀香等香药。实际上,我国香学最早传于日本的时间还要提前近二百年,当时朝鲜的“遣华使”、来华僧侣及留学生将品香用具带回朝鲜,后来辗转传到日本。香道是一种耐性的训练,也是一种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训练,训练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让人们对一阵风、一片树叶,对世

4、间的一切都有感觉。香能打开人和自然界的门,让生命充满爱与被爱的喜悦。品香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品香,能恢复长久以来已经麻痹的知觉,敏锐捕捉自己对香的真正感受。品香后勇敢与别人交流闻香体验,不人云亦云,这是品香的精神。健康才有快乐,安心才得自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品香也是使身体健康的方法,先贤强调的品香境界是“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品香,身体与智慧并行,健康与快乐同在。(摘编自龙超品香:心香一瓣)1. 下列对于香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香席的形成过程优雅美妙,它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了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象征人类的原始

5、需求已经达到心身合一。B. 香席是一种文化活动,它需以香作媒介;香席是一种生活形式,需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一种心灵美感。C. 香席是一种生活修养,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赋的风雅,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时的悠悠心境都归属香席。D. 香席不是改变气味的熏香行为,也不是与宗教活动类似的焚香祈福,不是单纯嗅觉上的品香,也不是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和慰藉。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品香是一场别致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灵的对弈,是一种精神和嗅觉的审美过程,也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B. 沉香主要用途是帮助人修身养性,因其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

6、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C. 鉴真东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划时代的开始,他带去了沉香、檀香等香药,但中国香学传于日本却更早,是经由朝鲜辗转传入的。D. 香道能训练人的耐性,训练人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使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对一阵风、一片树叶,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感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造字法看,香是会意字,甲骨文的香字构造说明,最早的香,不是指香料,而是指锅煮禾薯散发的香气,表现了远古人类对吃热食的满足。B. 熏香,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习俗,一度时期曾归于沉寂;当下,熏香也被人认为是附庸风雅,但不管怎样评价,现在正是传承熏香的大好时代。C.

7、 日本流行的香道形式借鉴于中国,日本香道更多的是追求形式,重视过程,而在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上日本是不及中国的。D. 在浮躁年代,静心品香能恢复长久麻痹的知觉,交流闻香的独有体验是品香的精神;品香可调和身心,使身体与智慧并行,健康与快乐同在。参考答案:1.A 2.B 3.C 【1题详解】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把香席的优雅美妙

8、说成“形成过程优雅美妙”,把 “热食”“香气”的作用说成是香席的,偷换概念。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题详解】试题分析:沉香主要用途还有“直接入药”,选项B缩小范围,混淆范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题详解】试题分析:作者并没有比较中国和日本“在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孰优孰劣。选项C无中生有。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和海防的需要,为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空域。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各国传统的防空体系已经赶

9、不上以高空、高速为特征的航空技术的发展。为了尽早识别、分析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各国通常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防空识别区,提升本国的空中预警能力,保障国家安全。与拥有固定范围的领空不同,防空识别区一般划设在领空外,而且其范围要远远大于领空范围。但是,有时防空识别区也会覆盖部分领空,特别是远离本土的岛礁。如此次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就覆盖了钓鱼岛空域。防空识别区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最早独创的一种新型预警模式。早在二战期间,面对轴心国的威胁,美国就曾提出加强对沿海岸线空域的监测和防御的构想。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加强沿海空域预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0、。冷战期间,为应对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更加有效地协调美军各作战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美国于1950年正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空防预警体系,“防空识别区”由此诞生。 由于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单方面的行为,因此,各国对于防空识别区的法律效力有着不同的认识。目前,划设防空识别区的主要国际法依据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国际法中的“只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则和公约中赋予的沿海国的权利,各国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国际法的一些模糊规定进行解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划设防空识别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处于国际法的“灰色地带”。 与象征国家主权的领空不同,防空识别区包括领空和公共空域两部分。在公共空

11、域的防空识别区并不是一国的领空,因此任何国家都不能在该范围实施完全排他性的主权行为。但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可以要求任何国籍的航空器在进出该区域前,报告身份、方位、飞行计划等,否则可依情况对其采取跟踪、监视甚至驱离、拦截、迫降等措施。在具体的实践中,防空识别区的处置原则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默认和遵守,但各国选择的处置方式各有不同。2006年9月,俄罗斯两架图-95战略轰炸机进入北美防空识别区,美国军方紧急派遣多架F-15战斗机近距离跟踪伴飞,整个伴飞过程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最终以图-95返航而结束。一般情况下,各国都采取比较克制的行动来应对防空识别区内的突发情况,但也有特

12、例。1987年12月9日,苏联的图-16轰炸机一度突破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闯入冲绳领空。日本海上自卫队战斗机不得不实施警告射击,迫使图-16返航。(选自2014年1月百科知识)1.下列对于防空识别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出于空防和海防的需要,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空域,是为了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B. 防空识别区是各国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的,目的是提升本国的空中预警能力,保障国家安全。C. 防空识别区诞生于1950年,在冷战时期,是美国迫于苏联的安全威胁而正式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空防预警体系。D.防空识别区是在航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防空体系落后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维

13、护国家安全而建立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防空识别区与象征国家主权的领空不同,在领空内可以行使完全排他性的主权行为,而在公共空域内的防空识别区则不能。学优高考网B. 对于防空识别区的法律效力,各国的理解不尽相同,原因在于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自身利益的单方面行为。C.美国最早提出加强对沿海岸线空域的监测和防御的构想,是源于二战期间轴心国的威胁和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D.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要求任何国籍的航空器在进出该区域前,报告身份、方位、飞行计划等,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虽然有法可依,但不够明确,各国多

14、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国际法的规定进行解读。B.美国之所以用十多年的时间,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空防预警体系是因为美国拥有发达的军事技术。C.一国防空识别区在他国航空器擅自飞入时,可依情况对其采取跟踪、监视甚至驱离、拦截、迫降等措施。D.日本战机对突破其防空识别区的苏联图-16轰炸机实施警告射击,没有按照大多数国家的通常做法去做。 参考答案:1B(表述过于绝对。应该是“是各国通常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的”)2C(不包含珍珠港事件)3B(结论错,不是说明军事技术的发达,而是说美国重视国家安全)3. 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4分)窗外人生 王呈伟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时

15、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藩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澹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是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

16、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尽被唐人望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得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赏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

17、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多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倚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寸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地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

18、,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有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得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润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扣开我们日益禁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

19、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8文章的第一段从“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9解释下列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 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10宋人和清人的“窗外人生”各有什么特点?仿照示例加以概括,每条不超过20字。(4分)【示例】唐人:开放大气、奋发向上宋人: 清人: 11“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这句话旨在阐释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哲理。(3分)参考答案:8(4分)“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是一般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和爱好,从此入手,既能和读者的心相近相贴,(2分)

20、又紧扣题目,引出下文的“窗外人生”。(2分)9(3分)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只有视野开阔、思想远行,思想才不会枯竭、退化。(比喻1分,意思2分)10(4分,各2分)宋人:视野狭隘/伤情敏感/精致细腻清人:封闭守旧/感伤无奈/冷眼旁观11(3分)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心扉日益紧闭,只顾自己个人的小天地的现象,告诉人们应该放宽视野,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关注他人,关注历史,关注人生,让人生更有价值。(言之成理即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文后各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

21、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

22、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臣为韩王送沛公 为之奈何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A. 与相同,与也相同B. 与相同,与不相同C. 与不同,与相同D. 与不同,与也不同3. 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23、。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B.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造册。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驻军。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D.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4.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参考答案:2. D 3. C 4. (1)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2)秦朝当政的时候,项伯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

24、了下来。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结合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辨析。“臣为韩王送沛公”,“为”,是介词,读wi,意思是“替”; “为之奈何”,“为”,动词,读wi,做;“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一个“为”,读wi,是介词,意思是“替”,后一个“为”,动词,读wi,想出,谋划出。故不同,也不同。“为”是多音字,wi,一般是动词、句末语气词,wi,一般是介词。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考生应先明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或担当的成分,然后明确活用的类型。C项,“沛公欲王关中”,

25、“王”应是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为王,称王”,如把“王”解释为“使为王”,这句话就变成“沛公想要使关中为王”,“关中”是地方,如何为王?故错误。所谓“使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距”,据守,守住;“内”,同“纳”,使动用法,使进入;“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占领土地而称王。第二句中,“游”,交游;“活”,使动用法,使活。参考译文:

26、5.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面小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27、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

28、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4.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D.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5.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艺: 即儒学“六经”,具体指诗

29、、书、礼、乐、易、春秋。B. 太史令:秦朝开始设置太史令,西汉因之,掌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俸禄六百石。C.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D.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为人谦虚,洁身自守,辞谢了多次征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B. 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及制作过程的精细、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说明介绍。C. 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地震发生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D.

30、 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张衡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他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参考答案:4. D 5. A 6. B 7. (1)永元年间,(张衡)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就职。(“举”“辟”各1分,省略1分,句意1分)(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奇”1分,省略1分,句意1分)(3)从史书典籍上记载的情况看,(到现在)也从未有过这种事。(“所记”1分,宾语前置1分,

31、句意1分)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这些都是固定的词组。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注意固定的词组有“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5. 试题分析:A. 六艺: 即儒学“六经”,具体

32、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6. 试题分析:B. 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及制作过程的精细、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说明介绍。根据文本第四节可知,没有介绍“制作过程”,更没有介绍“制作过程的精细”7.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举、孝廉、连辟、不就。(2)奇、累召、不应。(3)自、未之有也。句式特点。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

33、面小题。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卒,鸿当袭封注,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乃挂縗绖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

34、,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予以兄弟私 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显宗甚贤之。永平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赐御衣及绶,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 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由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和帝即位,迁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

35、宪大将军印绶,宪及诸弟皆自杀,六年,鸿 薨,赐赠有加常礼。(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袭封,子孙承继前辈受封的爵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B. 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C. 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D. 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縗绖”,在古代縗和绖就是丧带和

36、丧服,“縗”“绖”合在一起说就指整套丧服,后也渐渐引申为服丧。B. “茅土”,古分封王侯时,用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土,包以白茅而授之, 后以此指王侯的封爵。C. “就国”,在古代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这个人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D. “薨”,诸侯或后妃死曰“薨”,天子死曰“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丁鸿聪慧刻苦,求学精益求精。丁鸿从师学习,三年便明白了章句,善于辩论诘难; 担任都讲以后,还继续深造,不远千里求学,精神可贵。B. 丁鸿对弟善慈,托病辞爵让国。在父亲死后,丁鸿假托

37、求医,放弃世袭封爵,辞让爵国给丁盛,友人鲍骏盛赞其有伯夷、吴札的让国之风。C. 丁鸿才学过人,广受赞誉推崇。在研究经学方面,与之论难的诸儒叹服他,丁鸿深得鲍骏、显宗、肃宗等人赞赏;教授学徒,影响较深远。D. 丁鸿渐居要职,深得皇帝信任。显宗召见丁鸿,礼遇拜官;肃宗赏赐丁鸿并提拔 他为少府;和帝更是任用丁鸿为太常、司徒、太尉等要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2)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丁鸿起初与九江人鲍骏一同侍奉桓荣,两人非

38、常友善相待,等到丁鸿逃离封爵,和鲍骏在东海相遇,丁鸿假做癫狂不认识鲍骏。(2)丁鸿因为才学极高,辩论诘难最是明了,诸儒称赞丁鸿,皇上也多次嗟叹赞美丁鸿。【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首先了解句子意思:这时窦太后临朝执政,兄弟窦宪各擅威权。丁鸿借日食,上封事。书奏上十多天,皇帝派丁鸿行太尉兼卫尉,屯于南、北宫。这里有个难点文学常识知识:“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根据文意,注意主语和事件,独立事件之间不要断开,比如“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两件事两个主语,要断开,排除AC,然后根据“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主要动词

39、和事件辨析,表示事件发生,可以排除D。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的理解与识记。D项,应该是: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B项,“友人鲍骏盛赞其有伯夷、吴札的让国之风”错,原文说到“骏乃止而让之”,“让”意为责备,原文还说到鲍骏劝诫丁鸿不应有乱世中伯夷、吴札的让国

40、之举,不应断绝父亲“不灭之基”。【1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翻译。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得分点:(1)“同事”:古今异义,一同侍奉。“亡”:“逃离”。“阳”:通“佯”,假装。(2)“以”:“因为”。“论难”:“辩论诘难”。“嗟”:“嗟叹”。“焉”:“指代丁鸿”。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和警示教育,加深了我对法制观念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我对过错进行反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事不能冲动。B. 未来几年,国家将切实加大生态补

41、偿,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加快出台生态补偿政策法规,提升全社会生态补偿意识。C. 中文版舞台剧战马的演出成功,关键在于表演能否进入事物的细节深处,挖掘其中的文化含量,把握其中与人心人情的契合。D. 此次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访港,引起香港舆论的热烈反响,电视台直播示范表演及文艺汇演等主要活动,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参考答案:D【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

42、,细细推敲。A项,成分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B项,搭配不当,“提升.意识”改为“增强.意识”。C项,不合逻辑。“演出成功,关键在于表演能否进入”两面对一面,删去“否”。故选D项。8.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很重要,_。将化石完好的采集下来,对古生物的研究才能正常开展。因为_,所以化石修理也是古生物学研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化石修理就是要把化石骨骼尽可能地暴露,同时不使化石受损。有的标本中还保存了鸟类的羽毛,翼龙的翼膜等软组织结构,因此_,必须在修理前用X光扫描,用显微镜观察,来确认骨骼的

43、展布情况来指导修理。参考答案:但把化石完好采集下来则更为重要 采集的过程中化石可能有破损 在修理时要更谨慎试题分析:本题给出一个语段,其中有三处空缺,要求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叙述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表面看起来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似乎答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实际上只要综观全文,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和相关信息提示,准确地进行补写并不困难。这个文段的主题是关于化石的研究工作,先看空缺,的前面说的是“发现化石”,其中有个关联词语“固然”,可知后面要进一步说另一项工作的重要性。后面一句话是“将化石完好的采集下来,对古生物的研究才能正常开展”讲的是“采集化石”的

44、意义,综合起来,说明这个更重要的对象是“化石采集”,故可以填写“但把化石完好采集下来则更为重要”。再看空缺,之前有个关联词“因为”,后面有个“所以”,可以推出,需要补写的语句应该是关于后句的主题,前文说的是化石的采集,因此这一句应该补写成“采集的过程中化石可能有破损”。最后看空缺,这句话前讲的是化石有许多细微的结构,且有个关联词语 “因此”,后文是详细的修理过程,可知“因此”带出的句子既是从前文推出的结论,也是对后文的概括,即要用更认真、更谨慎的态度来实施维修。那么,该空缺可以是 “在修理时要更谨慎”。9. 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贴切的一项是撑着油纸伞,独自/ 在悠长、悠长/又寂寥

45、的雨巷。眼里 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波光里的 ,/ 在我的心头荡漾。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 里放歌。A. 彷徨 晃过 彩影 烂漫B. 徜徉 晃过 艳影 烂漫C. 彷徨 飘来 艳影 斑斓D. 徜徉 飘来 艳影 斑斓参考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晃过:一闪而过,闪电般地出现或来回经过。飘来:随风摇动或飞扬过来。彩影:彩色的影子,或者是专业术语。艳影:艳丽的倒映。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毫不做作。斑斓:色彩灿

46、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又指生活多姿多彩。(1)结合“撑着油纸伞”“独自”分析,用“彷徨”;(2)结合“一道鞭影”分析,用“飘来”;(3)结合“波光里的”分析,用“艳影”;(4)结合“星辉”分析,用“斑斓”。故选C。10.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项制度的要害在于,政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企业只要获得免检资格,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B为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他连续几天都在指挥救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他感到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心劳日拙。C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这座城市变成泽国,一片汪洋,人们调侃说到城市去看海,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D迎面走来一个短小精悍、浓眉阔眼的人,他身着短衫,步履稳健。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项,生杀予夺,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句中感情色彩不当。B项,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使情况更糟。句中望文生义。C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句中形容暴雨导致的灾情,使用该成语感情色彩不当。D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句中使用第一个义项。【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