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盛世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9592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盛世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盛世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盛世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溶酶体和内质网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液泡 参考答案: D 2.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基础 C.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D.湖泊中的各种鱼类是一个种群 参考答案: D 【考点】种群的特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是由所有生物构成的,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基础,B正确; C、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C正确; D、湖泊中鱼的种类很多,属于多个物种,所以湖泊中各种鱼类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D.   3.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征(XXY型)患者,那么病因(  ) A.与母亲有关 B.与父亲有关 C.与父母亲都有关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A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已知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先根据夫妇的表现型写出可能的基因型,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确定夫妇最终的基因型,最后根据患者的表现型确定多的一条X的来源. 【解答】解:已知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可能的基因型是XBX﹣×XBY,由于这对夫妇生了一个血友病男孩,其致病基因肯定来自于母亲,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根据题意已知该男孩的性染色体为XXY,且患有色盲,则可以判断其两个X染色体上都是b,即基因型是XbXbY,而父亲没有b基因,所以该男孩的两个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都来自母亲. 故选:A.   4.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参考答案: D 5. 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中转录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细胞核中   B、拟核中   C、某些细胞器中      D、细胞质基质中 参考答案: D 6.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             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④酶是生物催化剂 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参考答案: B 解析:①是错误的,有的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如呼吸酶不需要分泌。②也是错误的,酶可从食物中获得,但在体内转化的概念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  7. 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4项有关内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比较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A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浮液 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C 典型应用 无病毒植物的培育、人工种子、种间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D 培养基 的主要区别 糖类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葡萄糖和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参考答案: B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血红蛋白在释放时,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充 分搅拌10 min,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B.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1层为白色薄层固体 C.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 D.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 水溶液 参考答案: B 9. 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右图是能产生A抗体的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一个处于不活动状态,即胰岛素基因 B.其中只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TP合成酶基因 C.其中I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均处于活动状态 D.三个基因都处于活动状态 参考答案: A 10.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参考答案: 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故选:B. 11. 能够将用限制酶切下来的具有平末端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是 A.DNA酶     B.T4DNA连接酶      C.E·coli DNA连接酶      D.DNA聚合酶 参考答案: B 12.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参考答案: D 13.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 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B.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C. 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参考答案: 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结构受阻,反射都不能完成。 【详解】没有感觉也可能是感受器或者是神经中枢受损,没有运动的话也可能是效应器受损,A错误;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的话反射不能完成,C正确;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明确兴奋的产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并能够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分析不能产生反应或感觉的原因。 15. 关于ES细胞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于治疗由于细胞坏死,退化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B.在体外诱导分化可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 C.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D.不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肝衰竭等疾病 参考答案: D 16.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一定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B.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R基为H) C. 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通常不参与肽键的形成 D. 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原子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 参考答案: A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这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样的化合物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错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R基为H),B正确;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通常不参与肽键的形成,参与肽键的氨基和羧基是链接在氨基酸的中心碳原子上,C正确;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原子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D正确;故选A。 17.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 D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因此获得“工程菌”能够抗链霉素,而不能抗氨苄青霉素. 【解答】解: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可能为重组质粒,也可能为普通质粒,A错误;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不需要RNA聚合酶,B错误; C、由于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即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破坏,即工程菌不能抗氨苄青霉素,因此不能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C错误; D、据分析可知,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D正确. 故选:D. 18. 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9. 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中只能提取0.5g,所以价格昂贵。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某生物制品公司用如下方法生产干扰素。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方式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生产干扰素运用的方法是(  ) A.个体间的杂交   B.基因工程   C.细胞融合   D.器官移植 参考答案: B 20. 下列关于DMA分子的计算,正确的是 A.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 B. 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 C. 若DNA 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0.5 D. 10对A-T碱基对和20对C-G碱基对,可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小于430种 参考答案: D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DNA分子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细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不同,A错误;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般都等于1,B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双链DNA分子中,(A+G)/(T+C)的值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数,因此若DNA 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2,C错误;30个碱基对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最多430种,若已知10对A-T碱基对和20对C-G碱基对,则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肯定小于430种,D正确。 21. 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    高, 吸水造成水肿 B.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 水分进入组织液 参考答案: C 22. 右图是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各种营养条件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B. 该种微生物有可能是H5N1病毒 C. 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需进行灭菌 D. 该接种方法常用来准确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参考答案: A 略 2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变量(自变量) 反应变量(因变量) ①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是否通入氧气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 ②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淀粉、蔗糖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③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60℃热水、沸水、冰块) 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0.3g/mL的蔗糖溶液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24.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 参考答案: D 25. 一只杂合的黑毛兔,产生200万精子,这些精子中含有白毛隐性基因的约有 A.100万              B.200万               C.50万            D.0 参考答案: A 26.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   A.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参考答案: C 略 27. 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 参考答案: A 【分析】 考点是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主要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及意义,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基础题。 【详解】森林中生物有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光适应性不同的植物利用不同光照强度的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选A。 28. 关于蓝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蓝球藻的直径虽比大肠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所有蓝藻是自养型原核生物 参考答案: C 略 29. 己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扎紧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B 鱼鳔内盛有20%的蔗糖溶液,而鱼鳔外是10%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总的渗透方向表现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则从鳔外向鳔内,从而导致鳔外烧杯内蔗糖溶液的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名师点睛】20%蔗糖溶液高于10%蔗糖溶液,故10%蔗糖溶液水分会流向20%蔗糖溶液多,导致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高,而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当二者浓度达到相等时,水分出入达到平衡,二者浓度不再变化. 30.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B.物种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参考答案: B 31. 图中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参考答案: B 32. 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参考答案: C 33. 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参考答案: D 34. 如图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相同 C.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D.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 参考答案: D 35. 下列几种育种方法中,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 B 36.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有丝分裂中不存在的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参考答案: C 37. 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微生物种类 乳酸菌 根瘤菌 硝化细菌 蓝藻 能源 含碳有机物 光能 NH3 光能 碳源 含碳有机物 CO2 CO2 含碳有机物 氮源 N2 N2 NH3 NO3- 、NH4+ 代谢类型 异养厌氧型 自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参考答案: C 38.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参考答案: B 39. 下列细胞器中均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A. 中心体和液泡                   B. 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 内质网和核糖体                  D. 中心体和核糖体 参考答案: D 40. 某一DNA分子中,A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A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 A.4次      B.3次     C.5次      D.6次 参考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下图代表人体免疫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分别写出下列细胞的名称: 细胞Ⅰ              ;细胞Ⅱ                ;细胞Ⅲ                 。 (2)图中T细胞在过程②中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    ____,其首先在上述        细胞(填具体细胞名称)中          上合成,经加工后再分泌。 (4)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发生__           __而脱落。 (5)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的         免疫。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         细胞。 参考答案: (1)吞噬细胞      记忆(记忆B)细胞      浆(效应B)细胞   (2)淋巴因子   (3)球蛋白(蛋白质)   浆(效应B)细胞       核糖体          (4)排斥反应     (5) 体液     T(淋巴) 42.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第二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小鼠等动物的细胞。前两个阶段都是进行细胞培养,提取药物。第三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高等动物体,饲养这些动物,从乳汁、尿液等中提取药物。 (1)将人的基因转入异种生物的细胞或个体内,能够产生药物蛋白的原理是基因能控制________________过程(以遗传信息图示表示)。 (2)为了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使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外大量扩增。 (3)由于重组DNA分子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频率______,所以在转化后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操作。 (4)利用转基因牛、羊乳汁提取药物工艺简单,甚至可以直接饮用治病。如果将药物蛋白基因移到动物如牛、羊的膀胱上皮细胞中,利用转基因牛、羊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______________(填性别)动物可产生药物。 参考答案: (1)DNA→RNA→蛋白质(性状) (2)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3)低 筛选  (4)雌性、雄性 43. 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           、          。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          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            清除。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  ],其特点是                              。 (6)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人体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7)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 (8)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