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95630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机场职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好声音”的精神追求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

2、,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

3、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

4、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

5、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中关村2012年第9期同名文章和作者张颐武的博客整理而成)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

6、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B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C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E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13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赢得了公众。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

7、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14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4分)15近年来,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4分)参考答案:12(5分)*C*D【A项,是对原文第一段“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的曲解和过度发挥;B项,是对第二段第一句的曲解,“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不能说成“2005年以后”;E项,“过于苛刻”不符合作者的态度。】15(4分)【积极

8、发现并呈现有个性形象风格的歌手;应该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关注点可根据专业特点做出改变;应该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1点1分,本题最多得4分)】略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

9、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

10、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300千米高空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

11、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下列句子中不能证明“航天飞机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一项是A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B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服务。 C航天飞机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高。 D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 2下列不属于“空天飞机”特点的一项是A空天飞机能从地面起飞,可以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B空天飞机既能在大气层中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

12、带的氧化剂飞行。 C空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了费用。 D空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航天飞机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B发射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可能只是发射一架航天飞机费用的十分之一。C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研制出的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耗费了约50亿美元。 D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同,降落方式也不同。参考答案:1A (A项,仅仅说明航天飞机的组成,不能说明它不尽如人意。)2D(该项见首句,航天飞机具有该作用,并不只是空天飞机的特点)3C (该项有多处错误

13、。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正在研制,并未研制出;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并非耗费了约50亿美元。)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l6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

14、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菜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8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30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垮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

15、”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iiu”订户选择文章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刷。“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这种新形式为重构报纸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广告商而言,个性化报纸使他们有可能实现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使广告效益最大化。“niiu”还实现了网络媒体与印刷行业之间的新合作,推动“网际”

16、印刷技术的发展。 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niiu”给了我们一个网络时代报纸生存的全新答案。1下列有关“niiu”报纸的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根据读者从网上选择的不同内容编成的报纸B根据读者不同阅读习惯而选择不同纸张形式的报纸C由订户自己主编内容、网站排版和印刷的报纸D利用了新科技、新理念,既旧又新的报纸2下列对“niiu”模式可能产生的效果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让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竞争与对抗中实现了互动、互补和共赢。B它让内容合作伙伴可以依据其被选择内容的数量而获取额外收入,也提高了其报纸的发行量。C它让传统媒体调整了

17、内容定位,也吸引了广告商更有针对性、更为有效的广告投放。D它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开拓了纸质媒体的潜在读者群。3下列推断,符台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餐变成了菜式丰富的自助餐,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B“niiu”在 矩短的30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l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说明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C“niiu”要求合作伙伴要有内容的保障和广泛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D“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订户的喜爱。参考答案:1.C 2.B 3.D

18、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胡俨,字若思,南昌人。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母忧,服除,改长垣,乞便地就养,复改余干,学官许乞便地就养自俨始。建文元年荐授桐城知县。凿桐陂水,溉田为民利。县有虎伤人。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桐人祀之朱邑祠。四年,副都御使练子宁荐于朝曰:“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比召至,燕师已渡江。成祖即位,曰:“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既试,奏俨实通象纬,气候之学。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迁侍讲,进左庶子。父丧,起复。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先人,然少戆。永

19、乐二年九月拜国子监祭酒,遂不预机务。时用法严峻,国子生托事告归者坐戍边。俨至,即奏除之。七年,帝幸北京,召俨赴行在。明年北征,命以祭酒兼侍讲,掌翰林院事,辅皇太孙留守北京。十九年改北京国子监祭酒。宣宗即位,以礼部侍郎召,辞归。家居二十年,方岳重臣咸待以师礼。俨与言,未尝及私。自处淡泊,岁时衣食才给。初为湖广考官,得杨溥文,大异之,题其上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世以为知人。正统八年八月卒,年八十三。(节选自明史胡俨传)【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建文:明惠帝朱允文年号。象纬:气象学。董子:董仲舒,西汉名臣,性廉贞。公孙:公孙弘,西汉名臣,善迎合世俗。7. 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

20、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母忧,服除,改长垣 服:服丧。B. 俨在阁,承顾问 顾问:提供咨询的人。C. 尝不欲先人,然少戆 先人:抢在别人的前面。D. 国子生托事告归者坐戍边 坐:定罪。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 良日:“长于臣。”B. 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 吾其还也C. 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 世以为知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胡俨治学宏博的一组是自处淡泊,岁时衣食才给 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既试,奏俨实通象纬,气候之学 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先人,然少戆家居二十年,方岳重臣

21、咸待以师礼 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A. B. C. D.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胡俨母亲去世后,他服丧期满便奉派到长垣。他要求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为官,以便照顾长辈和家庭。B. 由于解缙的举荐,胡俨被授以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一起在文渊搁任职。后来,又任侍讲,晋升为左庶子。C. 国子监定了些很严厉的规矩,如将借故退学的国子生发往边疆服役。胡俨到任后,奏经国子监领导批准,把这类规定废除了。D. 胡俨在宣宗朝辞官归家后,在家住了二十年,四方的大臣都尊他为老师。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2)失其所与,不知;以

22、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参考答案:7. B 8. B 9. B 10. C 11. (1)胡俨饱学明理,可以通达仙人。他足智多谋,可以运筹帷幄。(2)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得分点:与,结交;知,通假,智,明智;武,符合武德;句意通顺。(3)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未节,得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得分点:行,行为;辞,讲;让,谦让;句意通顺)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将解释带入原文中,依据上下文推断含义,题中B选项中,“顾问”应该解释为“垂询,咨问。

23、”。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

24、语言环境。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虚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选项中,B项,其:表商量、祈请语气;A项,于:介词,向介词,比;C项,与:介词,和动词,送给;D项,以为:动词,认为介词“以”和动词“为”的连用,把作为。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题干要求找出“直接表现胡俨治学宏博的一组”,间接表现其治学宏博。不是他治学宏博的表现。运用排除法。10.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C项表

25、述错误,由原文可以知道,是经皇帝批准废除,而非国子监领导批准废除。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11.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饱学明理”“通达”;(2)与,结交;知,通假,智,明智;武,符合武德; (3)行,行为;辞,讲;让,谦让。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

26、来翻译句子。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

27、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胡俨,字若思,南昌人。他从小好学,天文、地理、乐律、历法、医学、占卜等方面的书他都很爱研读。洪武年间,他考取举人,被授华亭教谕,他能克尽师道。母亲去世后,他服丧期满便奉命派到长垣。他提出要求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为官,以便照顾长辈和家庭。于是,他被改派到余干。作为掌管教育的官吏,允许就近做官还是从胡俨开始的。建文元年,胡俨被委任为桐城知县。他引来桐陂水灌溉农田,为民谋利。桐城出现了老虎伤人的事。胡俨斋沐以祭告神灵,老虎便逃遁了。桐城人把他供入朱邑祠来祭祀。建文四年,副都御史练子宁向朝廷举荐道:“胡俨饱学明理,可以通达仙人。他足智多谋,可以运筹帷幄。”朝

28、廷将胡俨召进京城时,燕王的军队已打过了长江。明成祖即位后,下了一道命令:“听说胡俨懂得天文,让钦天监考考他。”钦天监对胡俨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回奏明成祖说他确实懂得天文学、气象学。不久,由于解缙的举荐,胡俨被授以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一起在文渊阁任职。后来,又任侍讲,晋升为左庶子。父亲亡故后,胡俨服丧期满又出来作官。他仍在文渊阁任职,接受皇帝的垂问,提供咨询,但他常常不抢先发表意见,显得忠厚质朴。永乐二年九月,胡俨任国子监祭酒,就不再参与政务了。当时,定了些很严厉的规矩,如将借故退学的国子生发往边疆服役。胡俨上任后,奏请皇帝批准,把这类规定废除了。永乐七年,皇帝到北京,把胡俨召到行宫。次年,明成

29、祖北征,命胡俨以祭酒兼侍讲的身份,执掌翰林院,同时辅佐皇太孙留守北京。永乐十九年,胡俨又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明宣宗即位,召见胡俨,任他为礼部侍郎,他辞谢后返回家乡。他在家住了二十年,四方的大官重臣都尊他为老师。他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却很少谈及自己。他淡泊明志,从不追名逐利,节衣缩食,十分俭朴,只求温饱而己。以前,担任湖广主考官时,看到杨溥的文章,他十分惊讶,在文章上题批道:“定能像董仲舒一样说正直公允的话,而不做公孙弘那样曲意阿附的事。”大家认为,胡俨是一位慧眼识才的长者。正统八年八月胡俨逝世,享年八十三岁。5. 文言文阅读。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

30、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

31、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淹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八月,

32、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节选自宋史苏轼传)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北水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曲水之旁)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每月十六日)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何可胜道也哉(胜:尽)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3、(谬:荒谬)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A. B. C. D.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 其孰能讥之乎C.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D. 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当其欣于所遇9. 对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死生亦大矣 仰观宇宙之大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客有吹洞箫者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A. / B. /C. / D.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34、,正确的一项是(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 / 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B.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35、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史编订的,它与诗、书、礼、易合称“五经”。C. “辛巳”如同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干支包括十二天干和十地支。D. “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由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认为欧阳修极其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B. 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

36、,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C. 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D. 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参考答案:7. A 8. C 9. D 10. B 11. C 12. B 13. (1)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数千字。喜

37、欢贾谊、陆贽的文集。(2)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同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毁坏城池。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阳:山南水北。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适:享有。谬:使错,弄错。信:实在。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A项,介词,凭、凭借/连词,表并列,又。B项,代词,自己的/语气副词,

38、难道。C项,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介词,在/介词,对。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是状语后置句,是判断句, 是定语后置句,是宾语前置句,为被动句。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

39、,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诣武卫营”“呼卒长”两个事件,中间断开;“卒长”作“呼”的宾语,后面断开;“事”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尽力”作“为我”的谓语,后面断开;“涂潦”作“避”的宾语,后面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

40、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 项,干支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苏轼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理解错误。文中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辈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故后面一句“率其

41、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 应是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比:等到;冠:动词、二十岁;属文:写文章;吾谁与守:状语后置句、我同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是:这里;败毁:毁坏。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 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

42、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

43、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

44、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淹没到洪水里。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当初,宋太祖、宋太宗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

45、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巳八月,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

46、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书晋贤图后 【北宋】秦观此画旧名晋贤图,有古衣冠十人,惟一人举杯欲饮;其余隐几、杖策、倾听、假寐、读书、属文,了无霑醉之态。龙眠李叔时见之曰:“此醉客图也。”盖以唐窦蒙画评有毛惠远醉客图,故以名之焉。叔时善画,人所取信,未几转相摹写,遍于都下,皆曰:“此真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之?”独谯郡张文潜与余以为不然。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叔时易其名,出奇以眩俗耳。余旧传闻江南有一僧,以赀得度,未尝诵经。闻有书生欲苦之,诣僧问曰:“上人亦尝诵经否?”僧曰:“然。”生曰:“金刚经几卷?”僧实不知,卒为所困,即诬生曰:“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请俟他日。”书生笑而去。至夜,僧从邻房问知卷数。诘旦生来,僧大声曰:“君今日乃可语耳,岂不知金刚经一卷也!”生曰:“然则卷有几分?”僧茫然,瞪目熟视曰:“君又醉耶?”闻者莫不绝倒。今图中诸公了无醉态,而横被沉湎之名。然后知昔所传闻为不谬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