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清河镇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等待摩西莫言柳彼得是我们东北乡资格最老的基督教徒,他孙子柳卫东是我小学同学。我们俩不但同班,而且同桌,虽然也打过几次架,但总体上关系还不错。柳卫东原名柳摩西,“文革”初起时改成了现名。当时,他不但自己改了名,还建议他爷爷改名为柳爱东。他的建议,换来了他爷爷两个大耳刮子。1975年,我当兵离开家乡,临行之前,见过柳卫东一面。他很羡慕我,因为对当时的农村青年来说,当兵是一条光明的出路。他也报过名,但最终还是因为他爷爷柳彼得的基督教徒身份受了牵连。我到部队不久,柳卫东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
2、马上要跟马德宝的闺女马秀美结婚,希望我能送他一顶军帽,结婚时戴上神气一下。我回信告诉他,新兵只有一顶军帽,确实不能送他。他没回信,从此我们就没联系了。得到他将与马秀美结婚的消息时,我感到很意外。因为马秀美比柳卫东大五岁,马秀美的爷爷的妹妹是柳卫东的父亲的爷爷的弟弟的妻子,论辈分柳卫东该叫她姑姑。这背后的故事令我浮想联翩。我当兵第二年,得到了一次出差顺路回家探亲的机会。不用专门打听,柳卫东和马秀美的恋爱故事扑面而来。事实就是,本来已经连去东北与那林业工人结婚的车票都买好了的马秀美,突然翻悔了,任那保媒的于大嘴威胁利诱,任她的父母寻死觅活,她是铁了心不回头。那林业工人见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恼怒至极
3、,便开列了详细的账单,向马家索赔。马秀美的三个哥,都是出了名的混账角色,他们把柳卫东弄到村东老墓田里,拳打脚踢,逼他与妹妹断绝关系。柳卫东宁死不屈,表现得很像汉子。柳卫东被打得头破血流瘫倒在地,马秀美大哭着跑来,将奄奄一息的柳卫东抱在怀里。许多眼窝浅的人,都流下了同情抑或是感动的泪水。我本来是想去柳卫东家看看的,但父亲劝我不要去。父亲说柳卫东结婚后就被他父母撵了出来,两口子在村头搭了个棚子暂住,日子过得很凄惨。我回部队那天,在村后公路边等公共汽车的时候,遇到了他们夫妇。两年没见,柳卫东头上竟然有了很多白发。他的左腿瘸了,背也驼了,嘴里还缺了两颗门牙。他穿一件掉光纽扣的破褂子,腰上捆着一根红色的
4、胶皮电线。马秀美原本是我们村里最漂亮的姑娘,现在已经不像样子。她已经怀了孕,看样子快生了。她穿着一件油脂麻花的男式夹克衫,肚子挺着,脸上有一道道的灰和一片片蝴蝶斑,眼角夹着眵,目光悲凉,头发蓬乱,身上散发着烂菜叶子的气味。看样子,为了这场恋爱,两个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等我再次回家探亲时,已是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改善。这时候,柳卫东已经成了我们东北乡的首富,成了一位据说经常与县里领导在一起喝酒的头面人物。王超是村里开小卖部的,消息灵通人士,他神秘地对我说:听说柳总要跟他老婆离婚呢!我说:“这不可能吧,他们可是真正的自由恋爱,真正的患难夫妻啊
5、!”他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柳总现在身份变了,马秀美带不出门嘛!”我去乡政府东边那条街上的理发铺里理发时,遇到了柳卫东。我进去时,理发的姑娘正在给他吹头。我看到镜子里柳卫东容光焕发的脸。他的头发乌黑茂盛。他邀我过两天去他家坐坐。两天后,我跟随着他的女儿柳眉,翻过河堤,到了柳卫东家的新居。这是五间新盖的大瓦房,东西两厢,圈了一个很大的院子,黑漆大铁门上用红漆写着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进门是一道用瓷砖镶了边的影壁,影壁正中是一个斗大的红“福”。院子里拴着一只狼狗,对着我凶猛地叫唤。马秀美迎出来,手上沾着面粉,喜笑颜开地说:“快来快来,贵客登门,卫东这几天老念叨你呢!”我看着她挺出来的肚
6、子,问:“什么时候生?”她忧心忡忡地说:“主保佑,这一次但愿是个带把儿的。”我看着他们家墙壁上挂着的耶稣基督像,知道她已经成了他的信徒。“快来!你这家伙!”柳卫东叼着烟卷,从里屋出来,说,“咱俩先喝几杯,待会儿公社孙书记也来。”我们坐在沙发上,欣赏着他的十四英寸彩色电视机,四喇叭立体声收录机,这是当时乡村富豪家的标配。他按了一下录音机按钮,喇叭里放出了他粗哑的歌声。他说:“听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柳卫东!”马秀美进来给我倒茶,撇着嘴说:“还好意思放给别人听?驴叫似的。”“你懂什么?”他说,“这叫美声唱法,从肚子里发音!”“从肚子里发出的音是屁!”马秀美说。“你这臭娘们儿怎么这么烦人呢?”柳卫东挥
7、着手说,“滚滚滚,别破坏我们的雅兴。”“柳总,”我说,“能不能换盘磁带?”“想听谁的?”他说,“邓丽君的,费翔的,我这里都有。”“不听靡靡之音”我说,“有茂腔吗?”“有啊,”他说,“罗衫记行吗?”“行。”1983年春天,我回乡探亲,听很多人跟我讲柳卫东失踪的事。正月里,我带着孩子去供销社买东西,在集市上遇到了马秀美,她挽着一个竹篮,里边盛着十几个鸡蛋。从她灰白的头发和破烂的衣服上,我知道她的日子又过得很艰难了。她眼里噙着泪花问我:“兄弟,你说,这个王八羔子怎么这么狠呢?难道就因为我第二胎又生了个女儿,他就撇下我们不管了吗?”我说:“大嫂,卫东不是那样的人。”“那你说他能跑到哪里去了呢?是死是活
8、总要给我们个信儿吧?”“也许,他在外边做上了大买卖也许,他很快就会回来”现在是2012年,柳卫东失踪,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如果他还活着,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三十年来,他的老婆一直等待着他。刚开始那几年,村里人多数认为柳卫东在外边又找了女人成了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早已不在人世。有人认为,他其实就是在县城里被人害死的。早已进城开超市的王超,偶然与我在县城洗浴中心相遇时,对我神秘地说:“三哥,你那个老同学,三十年前就被县城的四大公子合伙谋害了”但马秀美一直坚信他还活着。据说柳卫东失踪之前,已经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柳失踪后,讨债的人把他家值钱的东西都给拿走了,只给这娘儿三个留下了一口烧
9、饭的锅。马秀美靠捡破烂收废品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大女儿柳眉初中毕业后到帆布厂做工,在那里与一个黄岛来的青工谈恋爱,后来结婚,随丈夫去了黄岛,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女儿柳叶,学习很好,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在济南工作。这两个女儿都要将母亲接去养老,但她坚决不去。她守着那个曾经很气派,现在已经破败不堪的房子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在她家前边,十年前就建了一座加油站,来往的汽车都在这儿加油。马秀美每天都会夹上一摞寻人启事,提上一小桶糨糊,往那些大货车上贴寻人启事。说是寻人启事,其实是她请人写给丈夫的一封信:卫东,孩子他爹,你在哪里?见到这封信,你就回来吧,一转眼你走了快三十年了,咱的外孙盼盼都
10、上小学三年级了,可他连姥爷的面还没见过呢。卫东,回来吧,即便你真的在外边又成了家我也不恨你,这个家永远是你的我把家里的电话和女儿的手机都写在这里,你不愿理我,就跟女儿联系吧很多司机都听说过这个女人的故事,所以,他们都不制止她往自己的车上贴寻人启事。(有删改)5.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让人感叹。年轻时卫东为了秀美被打,秀美为了卫东反抗家人,他们爱得义无反顾,勇敢而坚定。B. 文章通过对柳卫东前后不同境遇的描述,在鲜明的对比中凸显了人物形象,又通过写旁人的言语从侧面丰富了他的形象。C. 文章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柳卫东从穷困到富裕,再到消失的曲折的人生历
11、程,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行文,娓娓道来,朴素自然。D. “我看着他们家墙壁上挂着的耶稣基督像,知道她已经成了他的信徒”一句暗示支撑秀美坚持等待的不仅有爱情,还有信仰。6. 小说中马秀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7. 小说中,“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5. C 6. (1)善良宽容;对于丈夫的消失,她不记恨,一心盼望丈夫归来(2)勇敢、对爱情忠贞;即便她与卫东的爱情遭到家人反对,但依旧勇敢追求自由的爱情,对卫东不离不弃,即使卫东消失30年,她依旧守着那个曾经很气派,现在已经破败不堪的房子,等待着丈夫。(3)勤劳、顽强、坚韧;丈夫消失,家里只剩一口锅,她靠捡破烂收废品含辛茹
12、苦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 7. (1)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2)充当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开情节,使情节更紧凑;(3)衬托主要人物;在卫东走后,马秀美向我问今生的命运,我的含糊其辞所表现出的困惑和逃避与后文马秀美勇敢坚强面对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利于衬托出秀美的形象。【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文章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柳卫东从穷困到富裕,再到消失的曲折的人生历程,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行文,娓娓道来,
13、朴素自然”中“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行文”表述有误,浏览全文可知,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行文,其中也有插叙的部分,如插叙柳卫东和马秀美的恋爱故事。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多关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要求简要分析形象的性格特征,回归文本,找到写该人物的内容,把握主要性格特征,并注意联系其他人物来看,防止遗漏得分点。本题要求概括马秀美的形象,所以要从文本中筛选出关于她的相关信息。据原文“其实是她请人写给丈夫的一封信:卫东,孩子他爹,你在哪里?见到这封信,你就
14、回来吧,一转眼你走了快三十年了卫东,回来吧,即便你真的在外边又成了家我也不恨你,这个家永远是你的”分析,她有善良宽容的性格,不记恨,盼丈夫回家。原文“本来已经连去东北与那林业工人结婚的车票都买好了的马秀美,突然翻悔了,任那保媒的于大嘴威胁利诱,任她的父母寻死觅活,她是铁了心不回头。马秀美的三个哥把柳卫东弄到村东老墓田里,拳打脚踢,逼他与妹妹断绝关系马秀美将奄奄一息的柳卫东抱在怀里。”这些信息可以看出马秀美勇敢追求自由的爱情;即使丈夫消失30年,“她守着那个曾经很气派,现在已经破败不堪的房子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对丈夫不离不弃,忠于爱情。原文说“柳失踪后,讨债的人把他家值钱的东西都给拿走了,只给这
15、娘儿三个留下了一口烧饭的锅。马秀美靠捡破烂收废品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可以概括出她勤劳、顽强、坚韧的性格。【7题详解】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1)写次要人物,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2)写次要人物引出主要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围绕次要人物来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本题要求分析“我”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讲述故事,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真实感。从情节上看,文章围绕“我”的所见所闻来写,“我”起到了线索的串联作用,使情节更紧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上看,原文中“我”和马秀美的对话,“她眼里噙着泪花问我:
16、兄弟,你说,这个王八羔子怎么这么狠呢?难道就因为我第二胎又生了个女儿,他就撇下我们不管了吗?我说:大嫂,卫东不是那样的人。那你说他能跑到哪里去了呢?是死是活总要给我们个信儿吧?也许,他在外边做上了大买卖也许,他很快就会来”。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对于柳卫东的失踪是安慰式的含糊的回答,对马秀美起不到什么实际的帮助作用;下文中马秀美勇敢坚强面对生活,娘仨用“一口烧饭的锅。马秀美靠捡破烂收废品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她守着那个曾经很气派,现在已经破败不堪的房子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表现出坚强勇敢。从这些信息可知“我”对马秀美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神医胡同安晓斯祥子跪
17、在爹的遗像前,捧着香炉的手不停地抖动。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燃过的香灰不住地掉下来。因为香炉不停地在动,三炷香燃过后的长度就不一样。在沁水湾求得“平安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那三根香燃着的长度得一样。要不,咋还能叫“平安香”。祥子爹去世前,叫来了全家人,要把祖宗传下的“舒筋神丹”秘方的最后五味中药告诉祥子。祥子打开一看,却只有四味中药。就问爹。爹指指身边的一个小箱子,我走后,你捧着香炉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啥时三柱香一起着完,才能打开。那箱子里还有一味中药。祥子的爹就是我们这里的董神医。董神医家世代行医,到董神医这一代更是声名显赫。他家门前原是一条窄窄的小胡同,世代被称为“神医胡同”。董家行医,家教很严
18、。医德惟上,药价低廉。自家种的草药不收费,乡邻捐赠的草药不收费,不管多远的路,从不收出诊费。遇上特别困难的家庭,一律免费。在胡同两边居住的乡邻还主动拆除了院墙,将“神医胡同”变成了一条宽宽的通道。车来人往,更加方便。祥子是董神医的独子,从老爹那里得到了许多真传,医术也广为称道。每次祥子在祖宗的牌位前跪着,娘总会在旁边站着,从不说话。董家最有名的中药丸就是“舒筋神丹”。爹去世前配好的“舒筋神丹”,是一包包的中药,还得再进行认真的研制加工,至少够祥子使用一年以上。听爹说,“舒筋神丹”由50味名贵中药研制而成,可平常祥子只知道45味,加上爹去世前说的4味才49味,还有一味,听爹说是最重要的,差了这一
19、味,“舒筋神丹”的功效就会失去。祥子知道,中药讲究配伍,别说差了一味,哪怕是“药引子”也是断然不能缺少的。看祥子跪得很久了,娘终于说话了。孩子,再有一月就是你爹的周年祭日。到那天,你再和你爹好好说说。祥子听了,泪流满面。娘,一定是孩子做得还不够,爹还不满意。这一月,祥子就没好好睡过觉。祥子是最理解爹的心思的。从小在中医世家长大的祥子,如愿考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祥子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和爹一起传承着这个世代有名的中医世家。在世时爹常说广做善事。会不会是自己善事做得不够?于是,祥子出资修缮了学校,修整硬化了村里的道路,村民们人见人夸。董神医的周年祭日到了。那天一大早,祥子就听
20、到外面一阵阵锣鼓声。开门一看,神医胡同里已经挤满了人。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将一面做工精致、精美大方的崭新的“神医胡同”金匾送了过来。这一天,祥子的泪水就没有断过。村里参与了董神医的周年祭典,那场面不亚于董神医下葬那天的情景。入夜,万籁俱寂。祥子又一次跪在祖宗的牌位前。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地稳当。祥子亲手点燃的三炷香静静地燃着,直到三炷香燃尽,始终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娘,我求得平安香了,我求得平安香了。大把大把的泪从祥子的眼眶涌出。孩子,快去打开那个小箱子吧。你爹同意了。站在一旁的娘早已泣不成声。祥子双手捧着那个精致的小箱子,虔诚地跪在爹的遗像前,好一会,才轻轻地慢慢地打开。祥子终于看到那一味中
21、药了。一片洁白的宣纸上,是爹用工工正正的小楷写的两个字:良心。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祥子求取平安香的情节开头,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也与下文祥子最终求得平安香的情节相照应。B. 文中插叙董神医行医“医德唯上”的情节,既彰显了其医者仁心的品格,又使结尾处最后一味中药的揭晓合情合理。C. “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稳当”,这是因为在董神医周年祭典上,村民们送来了“神医胡同”的金匾。D. 小说重视细节描写,祥子娘从开始“从不说话”,到“终于说话了”,再到“泣不成声”,见证了祥子的成长。5. 小说以最后一味药“良心”的揭晓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什
22、么好处?6. 文中三次写到了祥子的泪水,每次流泪的原因和心情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C 5. 揭示悬念,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让读者回味无穷;使董神医“医德惟上”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深化小说主题,突出在行医做人中良心的重要。 6. 第一次流泪,周年祭日将至,祥子仍没能求得“平安香”,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未能让父亲满意,内心愧疚;第二次流泪,周年祭日当天,村民们送来金匾,参与祭典,场面盛大,祥子内心为父自豪,充满对大家的感激;第三次流泪,祥子终于求得“平安香”,不负父亲的嘱托,内心激动。【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
23、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结构,C项A考核情节,D项考核手法,其中C项,应为:祥子为村里做善事,赢得村民赞誉,心里踏实,所以“今天特别稳当”。故选C。【5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其答出小说以最后一味药“良心”的揭晓结束全篇的作用,注意从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从情节看,揭示悬念,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让读者回味无穷;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使董神医“医德惟上”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从主旨的角度看,深化小说主题,突出在行医做人中良心的重要。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
24、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内容的题目,要求分析文中三次写到了祥子流泪的原因和心情都不同,在首先概括何时流泪,再结合情节分析心情,第一次流泪,周年祭日将至,祥子仍没能求得“平安香”,内心愧疚;第二次流泪,周年祭日当天,祥子内心为父自豪,充满对大家的感激;第三次流泪,祥子终于求得“平安香”,不负父亲的嘱托,内心激动。3.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呢?
25、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美国也以此指责中国在“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
26、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抵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目前国内流行的这种理解方式只是看到了美国的表面意图,还没有真正洞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战略考虑。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高失业率的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传统制造业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的问题。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大宗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要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 由此可见,美国人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聪明的美
27、国人怎会不明白这些简单道理呢?如果美国政府真想缩小美中贸易逆差,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放松对中国进口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的管制就能做到。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种种限制是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需要进口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但美国至今以种种理由阻挠中国的进口,不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这些产品。 因此,要真正理解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意图,就必须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上来分析。众所周知,目前美国已把中国看作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把人民币升值问题放在这一战略背景上
28、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积极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其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策略,美国当初就是通过逼迫日元升值最后实现其阻击日本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美国想在中国故伎重演。(选自国际金融报)13对第3段中“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强调中国的生产优势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之大。 B讽刺美国政府夸大其词,借此耸人听闻。C说明美国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D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发展构成威胁。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外资的引进及中国产品的出口都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B平衡贸易往来,根本之策不在于人
29、民币的升值,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C希望进一步发展本国的传统制造业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的重要原因之一。D美国曾逼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阻,历史的相似提醒中国要谨慎对待和高度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15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3B(“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是美国的借口,不可能就此讽刺美国政府) (3分)14C(“希望进一步发展本国的传统制造业”不当,见原文段“这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要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 (3分)15阻击中国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永远保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30、(3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刘筈,兖国公彦宗次子,幼时以荫隶阁门,不就,去从学。萧妃摄政,赐筈进士第,授尚书左司员外郎,寄班阁门。天辅七年,太祖取燕,筈从其父兄出降,迁尚书左司郎中。八年,授殿中少监。太祖崩,宋、夏遣使吊慰,凡馆见礼仪皆筈详定。迁卫尉少卿,授西上阁门使,仍从事元帅府。元帅府以便宜从事,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筈之画焉。天会四年,授左谏议大夫。秋,复南征,权中书省枢密院事。丁父忧,明年起复,直枢密院事加给事中。天眷二年,改左宣徽使,熙宗幸燕,法驾仪仗筈讨论者为多。皇统二年,充江南封册使,假中书侍郎。既至临安,而宋人榜其居曰“行
31、宫”,筈曰:“未受命,而名行宫,非也。”请去榜而后行礼。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皆叹曰:“大国有人焉。”七年,帅府议于馆陶筑三城,有警即令北军入居之。筈曰:“今天下一家,孰为南北?设或有变,军人入城,独能安耶?当严武备以察奸,无示彼此之间也。”其后,竟从筈议。陕西边帅请完沿边城郭以备南寇,筈曰:“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况盟已定,岂可妄动?”遂罢之。九年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吴国公。天德二年,拜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郑王。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诏曰:“不为暗于临事,不为谄于事君。未许告归,姑从解职。”筈因惭惧而死,年五十八。
32、(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六)10.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B. 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C. 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D. 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 天辅,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的年号只有一个。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特起的名号。文中“太祖”就是庙号。D. 文中的“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
33、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今意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筈因为是高官之后,所以在年幼时就凭着恩荫取得在礼仪司阁门当值的资格。B. 刘筈先在辽朝任职,后来跟随着父兄向金朝投降。金朝君主对他始终尊重信任。C. 金熙宗驾临燕地巡察的时候,刘筈担任左宣徽使,对皇上出巡时的车驾仪仗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见。D. 元帅府一开始商议在馆陶建三座城池,有警报就让北军入城,刘筈据理力争,认为不应当这么做。13.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2)筈曰:“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况盟
34、已定,岂可妄动?”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宋人惊叹佩服他有见识,想送丰厚的礼物来游说他他,献上三十余万金珠,但刘筈没有看那些财物一眼。(2)刘筈说:“我方在车骑进攻方面有利但在据城守卫方面不利,现在在这里筑城而守,就会使民众劳累而起怨恨之心。何况盟约已经确定,怎么能轻举妄动?”【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35、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画线句中,“未几”是句子前面的时间状语,后面要断开;“授”前面省略的主语是朝廷,前面要断开;“居数月”是后面句子的时间状语,前后都要断开。故选C项。【1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项,“一个皇帝所用的年号只有一个”理解有误。一个皇帝所用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到了明清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选B项。【12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
36、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 项,“金朝君主对他始终尊重信任”分析有误。从末段“未许告归,姑从解职”刘筈请求告老归乡,皇帝不允许,还说姑且按你意愿解除职务,可以看出当时金主(金废帝)对他的鄙薄戏弄。故选B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
37、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惊服,惊叹佩服;有识,有见识;说,游说;奉,献上;不之顾,宾语前置句,不顾之,顾,看。第二句中,利,在方面有利;城,名词作动词,筑城而守;劳,使动用法,使劳累。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
38、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刘筈,兖国公刘彦宗的次子,幼年时凭借恩荫在礼仪司阁门当值,没有上任,离职求学。萧妃代理政事,赐刘筈进士及第,授官尚书左司员外郎,在阁门任职。天辅七年,太祖攻取燕地,刘筈跟随他的父兄出城投降,被升任为尚书左司郎中。天辅八年,授予殿中少监之职。
39、太祖驾崩,宋、夏派遣使节慰问,所有的馆见礼仪都由刘筈详细制定。升为卫尉少卿,授予西上阁门使之职,又担任元帅府从事。元帅府根据实际情况斟酌行事,所有的规定制度官吏任免以及四方的号令大多听从刘筈的谋划。天会四年,授予左谏议大夫之职。这一年秋季,又向南方出征,代理中书省枢密院事。为父亲守丧,第二年受召复职,任职枢密院事加封给事中。天眷二年,改官为左宣徽使,熙宗驾临燕地,车驾仪仗方面刘筈提出意见很多。皇统二年,担任江南封册使,代理中书侍郎。到了临安之后,宋人在他的住所挂上题有“行宫”二字的匾额,刘筈说:“还没有接受册封诏命,却把这里命名为行宫,这是不对的。”要求撤除匾额而后才举行礼仪。宋人惊叹佩服他有
40、见识,想要用丰厚的礼物游说他,献上三十余万金珠,但筈对那些财物没有看上一眼。大家都感叹曰:“大国有人才啊!” 天眷七年,元帅府商议在馆陶建三座城郭,有警报就让北军入城守卫。刘筈说:“现在天下是一家,哪里分什么南北?假如有变故,军人入城守卫,难道能稳定局面吗?应当整顿军备来监督防备奸人,不要把彼此的隔阂让人看出来。”这之后,最终采纳了刘筈的建议。陕西边帅请求修整沿边的城郭来防备南来的袭扰者,刘筈说:“我方在车骑进攻方面有利但在据城守卫方面不利,现在筑城而守,就会使民众劳累而起怨恨之心。何况盟约已经确定,怎么能轻举妄动?”最终没做这件事。天眷九年九月,刘筈被授予平章政事之职,封为吴国公。天德二年,
41、授予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为郑王。不久,因病请求解除政务,授官燕京留守。过了几个月,请求告老归乡。皇上下诏说:“在面临大事时不昏昧,在侍奉君主时不谄媚。不允许告老归乡,姑且按你意愿解除职务。”刘筈因而惭愧畏惧而死,终年五十八岁。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
42、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
43、,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节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注】三十六: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人们称之“三十六”。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B.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
44、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C.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D.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11.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命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出于礼貌和尊敬,一般对平辈和长辈称字。B.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C.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D.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
45、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也指进士及第授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商隐幼能为文,受令狐楚礼敬。他才二十岁时,用所作文章投献给令孤楚,令狐楚认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B. 李商隐屡得赏识,因此遭遇困境。他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两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楚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C. 李商隐博学强记,尤善诔奠之辞。他知识渊博记忆力强,尤其擅长诔文和奠文,和温庭筠、段成式齐名,被时人称为“三十六”。D. 李商隐恃才怪异,终身仕途坎坷。他能文善辞,仗着自己的才能,不能坚守节操,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虽满
46、腹才华,但仕途极为坎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2)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参考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王茂元镇守河阳,征召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2)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罢免,回到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
47、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的意思是令狐绹在内署供职,两人共同排挤李德裕,并把他逐出京城联系前一句可知,是白敏中和令狐绹一起排斥李德裕,并且一起把李德裕逐出京城,不是李德裕“逐之”,所以应在宾语“内署”、“李德裕”之后停顿。排除A、B项。“德裕党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这句话是说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该句是说郑亚属于“德裕党”,因此他也连同“德裕党”一起被贬谪了。所以应在“德裕党”之后停
48、顿。排除D项。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题干要求理解“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实际考查的是文学常识,A项,表述有误。错在“幼时取字,成年命名”。古人的“名”是幼年时取的,“字”是成年时才取的。故选A。【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寻找细微差别,最后才能做出正确选择。B项,张冠李戴。错在“被令狐楚视为忘恩负义”。根据原文“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的人是令狐绹,而不是令狐楚。故选B。【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