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935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绵阳市清泉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利用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有准确率高、非接触、速度快等特点,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军队、商务、安防、娱乐等领域推广应用,潜力巨大。当前,对于人脸数据的违规采集、泄露、窃取以及非法交易和利用等问题是人脸识别技术和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风险。人脸识别系统极易受到各类仿冒攻击,常见手段包括盗用合法用户人脸的照片、视频及三维面具等。攻击者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

2、人脸动效技术,将自拍照由静态改为动态,完成刷脸登录需要的眨眼、张嘴等动作。人脸数据泄露的三种主要途径有:互联网公司的不当采集,用户上传与分享,人脸数据库被攻击和窃取。当今世界,数据泄露案件频发。2018年,美国某社交平台多达5000万用户的个人照片、视频等隐私信息被泄露。人脸数据也是致命武器研制的基础与核心,将人脸识别和机器人控制等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制造自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种技术,一旦被运用于未来战场或被恐怖分子利用,后果将异常严重。因此,加强人脸识别技术的监管、规范势在必行。保护好我国人脸的数据和模型,完善生物识别相关法律法规。一要建立生物特征信息相关的管理机

3、构和制度,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规范使用。既能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又能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升级,获得共赢。二要加快制定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个人信息控制权、遗忘权等信息权利,健全个人对信息权利的投诉和救济机制。三是落实生物特征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主体责任,厘清大数据下政府、企业及个人的数据权责问题,规范数据市场法治秩序。安防领域规范人脸模型训练和流转,建立人脸大数据中心。在技术上,公安系统建立人脸大数据中心,在物理隔绝的专网内存储人脸数据。在法律和行业规范上,规定并区分数据和模型流转的法律关系:数据和模型的流转必须有详细、有区别的法律手续背书;

4、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不能改变数据属主对模型的拥有关系。人脸识别在重要领域的应用要慎重,建立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虽然生物识别的准确性等问题会随着技术进步逐步获得改善,但生物识别身份却存在难以克服的安全风险,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对于生物识别产品来说,即使检测准确度达到99,99%,旦大规模应用,给人身财产利益带来的损失也将十分巨大。采用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与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摘编自周进、杜彦辉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风险与防范)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主要利用指纹、声纹、虹膜、笔迹、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属于生物识

5、别技术。B. 具有准确率高、非接触、速度快等特点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许多国家诸多领域推广应用。C. 攻击者盗用照片视频,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效技术,可以刷脸完成登录。D. 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取得公众理解支持,就要建立生物特征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说明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人脸数据被泄露、失窃安全风险。B. 第四段从法律手续背书和拥有关系两方面入手,论证了数据和模型流转的法律关系。C. 文章运用因果论证表明,正因为人脸识别存在风险,所以亟需对其加强监管和规范。D. 文章从三大方面论述了需要通过技术和立法等多种手段

6、来应对人脸数据泄露的风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脸识别技术在重要领域中的合理应用,与相关技术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密不可分。B.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表明,现今被推广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C. 保护好本种族人脸的数据和模型,是限制敌方研制出针对本种族的致命武器的关键。D. 结合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的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能克服生物识别身份中的安全风险。参考答案:1. A 2. D 3. 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具有等特点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许多

7、国家诸多领域推广应用”说法错误,原文是“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有等特点,在许多国家的等领域推广应用。”这里应用的主语是人脸识别技术,而到了选项中变成了“生物识别技术”,属于偷换概念。C项“可以刷脸完成登录”错误,根据原文“攻击者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效技术,将自拍照由静态改为动态,完成刷脸登录需要的眨眼、张嘴等动作”可知,只是“完成刷脸登录需要的眨眼、张嘴等动作”以偏概全,偷换概念;D项,“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取得公众理解支持,就要建立生物特征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就要”说法绝对,不合文意。根据原文“一要建立生物特征信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规范

8、使用。既能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又能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升级,获得共赢”可知“建立生物特征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是为了“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规范使用”这样做可以获得双赢,但“约束从业厂商、数据运营方,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又能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不是直接的原因和目的。故选A。【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从三大方面论述了需要通过技术和立

9、法等多种手段来应对人脸数据泄露的风险”表述错误,三大方面均属于立法制度,没提到技术层面。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能克服生物识别身份中的安全风险”说法绝对,原文是“采用多因子识别管理体系,与其他身份识别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故选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

10、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担水的贾大山老魏是个担水的,一条担杖两只木筲,是他吃饭的家当。那时没有自来水,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上,有两眼公用水井,每天早晨和黄昏,井台上就站满了人,有担水的,有抬水的。那些没有劳力的人家,或是有劳力,自己懒得担水、抬水的人家,就雇一个担水的,一担水二百钱(旧币,等于现在二分钱)。担水也

11、是一个职业。老魏在西大街担水。西大街路北里,有一眼古井,东北两面是人家的墙壁,西、南两面,短墙环绕,亭台似的。井台上青石墁地,井口的石头上,有两道深深的沟,是井绳和岁月留下的痕迹。井很深,水很甜,老魏就从这里打水。老魏高大身材,浓眉大眼,脸上有一些络腮胡子;夏日赤膊,冬天穿一身薄薄的黑布棉衣,肩上总是搭着一块抹布似的手巾。他的年岁不小了,可是气力很充足,干活利落又热闹。朝井里“放筲”的时候,手不挨辘轳把儿,任那辘轳自己欢快地旋转着:格啦格啦格啦格啦。筲到水面了,用手把井绳猛地一逮,一摆两摆,扑通一声,一筲水就灌满了。担起水来,眼睛显得更大了,虎视眈眈的,一副奋勇向前的模样老魏供应着许多人家喝水

12、,除了西大街,府前街上也有雇他担水的。有一年夏天,我家房东也想雇他担水:“老魏,给我担水吧,一天十担。”“十担?”“浇花儿,近,钱不少给。”我家房东是个财主,土改的时候,“愿”了不少房屋,保留下一座小花园儿。那座花园儿就在井台对面,里面有一座假山,种着一些花木。老魏想了一下,不干,他说他只伺候人,不伺候花儿。老魏依然给人们担水,路近的二百钱一担,路远的也是二百钱一担。吃老魏的水,不用付现钱,十天结算一次也行,半月结算一次也行。谁家雇他担水,他便扔下一句话:“账,你记吧!”“你也记吧,以防差错。”“错不了,一个凉水!”他说。老魏没有账簿,用户也没有账簿。所谓记账,就是他担一担水,用户拿粉笔画一道

13、杠儿,有的画在墙上,有的画在树上,有的画在水缸上。结算完了,擦掉,重画。夏日的中午,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碰见他担水。我们一嚷口渴,他就把担子放到树凉里,让我们喝水。我们喝足了,他就把那担水泼掉了,再去打一担。我们谢他,他呵呵一笑,还是那句话:“不谢不谢,一个凉水!”他所卖的,好像不是力气,只是凉水。老魏除了担水,还管给人捞筲。那些自己担水、抬水的人家,不小心把筲掉到井里了,就去请老魏。他有一副捞筲钩子,形状像船上的锚,系在一条绳子上。井台上不忙了,他就把那捞筲钩子抛到井里,手握绳端,慢慢地打捞。那也真是一种技巧:闭着眼睛,屏着气息,一会儿捞上一只,一会儿捞上一只那些沉落井底一两年的铁桶、木

14、筲,也出人意外地重见天日了。他把它们捞上来,用水冲洗干净,打满水,一字儿摆在井台上,等待失主认领。失主们给他钱,他不要,一定要给,他就急了,嚷:“我是担水的,担水的不挣捞筲的钱!”如果给他一点儿吃的,他就要了。老魏没有妻室,没有拖累,净吃好的。他天天早晨坐在麻糖铺里,吃麻糖、喝豆浆,中午吃马蹄儿烧饼、喝豆沫。他最爱吃马蹄儿烧饼了,一买就是五六个。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那时叫作懒婆懒汉),看见他吃马蹄儿烧饼,就说:“老魏,你的生活倒不错呀!”“是。”他说,“咱们城里头,遍地是马蹄儿烧饼,你得卖力气!”他相信自己的力气,更敬重那眼水井。每年腊月底,他总要到我父亲的小铺里,买一张黄纸、一股高香、一对蜡烛

15、。他把那黄纸在柜台上裁了,让我父亲洗了手,写几个毛笔字:井泉龙王之神位。除夕把那神签贴在辘轳石上,焚一股香,点一对蜡烛,摆一些供果。黑暗里,那香着得欢欢的,像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担水的没有行会,但是到了除夕,他们都会这么做的,像粮行供奉火神,药行供奉药王,木匠行供奉鲁班,理发行供奉罗祖。可是,后来人们不雇担水的了,全是自己担水吃,或是抬水吃。原因是解放好多年了,雇人担水,像雇“洋车”一样,有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嫌疑。老魏不担水了,井台上显得冷清了许多,再也听不到那欢快的格啦格啦的声音了。(有删改)【注】辘轳:汉民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16、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以孩童的视角叙述老魏的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担水也是一个职业”,反映了当地市民的懒散习气。B小说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如描写老魏打水的动作与捞筲的神态,一动一静,细腻地表现了老魏富有美感的熟练技艺。C老魏说“遍地是马蹄儿烧饼”,是在强调只要肯出力气,就能生活得很好,突出了他对好吃懒做之人的嘲弄。D小说运用比喻等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祭神香火的旺盛,侧面表现了老魏对水井的敬重心理和对生活的认真态度。E小说通过人物对比的方法塑造了老魏形象,并借助直接议论的方式发掘出理性的思考和见解,从而升华主题。(2)小说中的老魏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

17、分) (3)小说行文舒缓,叙事平淡,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与沈从文边城的创作意图相似。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1)(5分)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勤劳朴实。干活利落,担水价钱远近相同,自己从不记账。乐于助人。盛水给放学口渴的孩子们喝,义务帮人捞筲。热爱生活。相信自己的力气,敬重自己的职业,善待自己。坚守原则。只伺候人,不伺候花;鄙夷不劳而获的人。(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3)(6分)小说主人公老魏职业平凡,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这样写有

18、助于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小说描写的小城生活平淡,节奏舒缓,这样写有助于表现眷恋往日和谐安宁生活的主题;小说淡化了故事情节,而洋溢着一种淡淡的诗意,这样写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抒情意味。(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4)(8分)观点一:同意。都聚焦于社会底层具有传统美德的普通民众,塑造了有着健康、优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人物形象;都诗意地描写了古老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充盈着文化意蕴;都表达了对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的钟情与赞美,暗示了对浮躁、污浊的时代风气的抗争与拒绝;都坚持把真的、善的、美的世界升华开来,形成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在人性与人生方面给人以启示。(每答出一

19、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观点二:不同意。本文重在描写老魏清苦而乐观的生活方式,边城重在叙述祖孙、兄弟及男女青年之间的情感;本文描绘了北方小城宁静祥和的日常生活,边城突出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本文重在塑造城镇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个体形象,边城重在刻画边远城乡普通民众的群体形象;本文意在表达对旧日生活的依恋与失去的惆怅,边城意在表达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期待。(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

20、技巧。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A“反映了当地市民的懒散习气”错误。C“突出了他对好吃懒做之人的嘲弄”不准确。E“并借助直接议论的方式发掘出理性的思考和见解”错误。【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

21、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

22、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就可以借助老魏的一系列行为表现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3)【试题分析】题干

23、问的是“小说行文舒缓,叙事平淡,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小说的行文风格,解答时要从人物、情节、主旨几个方面分析。小说主人公是“老魏”,职业平凡,是“打水的”,是个普通的劳动者,经历平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生活的环境一座和普通的小城,因此一切都是淡淡的、缓缓的,表现一种和谐、安宁的普通生活。因此本小说行文舒缓,叙事平淡契合人物形象特征,契合人物生活环境特点,有助于表达主题和抒情。【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小说风格是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地域或某一小说家的小说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形式上所呈现出的特点的总和。小

24、说的风格根植于作品的内容而表现于作品的形式,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特的小说美学风貌,是小说家的创作个性在他的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体现了小说家处理素材、提炼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结构和使用语言的特色。【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思路点拨】解题指津: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现手法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需要,或为了情节曲折动人,或为了物形象丰富,或为了手法与众不同,当然最关键还应该是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主题的表达又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

25、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探究性的题目,往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句子,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其次再按序号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3. 阅读下面的文字

26、,完成1417题。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元洛)人生天地之间,有大漂泊与小漂泊。而“漂泊”本来从水,小漂泊和水结下的更是不解之缘。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人本来就如一叶浮萍。李白早就说过“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他将天地比喻为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在内的临时旅舍,实际上是指生命短暂的人,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有如一次漂泊,此为“大漂泊”。而小漂泊呢?今日之人一生尚且迁流升沉不定,何况是命运更难自己握在掌中的古人?去边塞征战,赴都会赶考,官宦迁徙,游贾四方,战争离乱,虽然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但众生仍然不免自觉或被迫四处漂泊。加之古代的交通与通讯原始落后,既无汽车的四轮或火车的千轮飞转,也无

27、现代的超音速飞机一鸟绝云,出门在外靠的是李贺的“蹇驴”,顶多是李白的“五花马”,再不然就是张继的载满夜半钟声的“客船”。古代传说中虽然已有“顺风耳”“千里眼”的想象,但电报电传与可视电话电子邮件这些现代科技,古人远远无缘和现代人一起“有福同事”。本来就漂泊无定,加之音讯不通,后会不是有期而是难期,众生的乡愁与忧思就愈加绵长,而那种不知归宿无所凭依的悲凉与悲怆之感,也就愈加深重。漂泊的旅人,在诗经中就可以看到他们最早的身影,在先是大发展后是大动乱的唐代,也不知诞生过多少羁旅行役的诗章,何况是开国一度繁荣后来又偏安江南的宋代?宋代写漂泊生涯的词,大多表现了中国人和中国诗人那种根深蒂固的乡愁,那种偏

28、于地理与亲情的对故乡的怀想。例如柳永,在宋词人之中,他是萍踪浪迹最多的一位,也是写乡愁最多的作者。他先世河东,后来南迁定居于崇安(今属福建),青年时期活动于汴京,复又浪游江南各地,遍历淮岸楚乡。其中他回过福建故里,在题中峰寺诗中有“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之句,对故乡一往情深。他有一首八声甘州,苏轼极为欣赏,认为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远,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颥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位最善于表现游

29、子情怀的词人,在八声甘州这首名作中抒写他的旅人望远之怀,客子思乡之念,行役羁旅之愁,登高临远之思,就是以秋日黄昏的长江为背景,从头至尾,长江的波浪拍痛了他的乡愁也拍湿了他的诗行。南宋末年的蒋捷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诗人,他写于南宋灭亡之后的虞美人听雨,自是千古传唱的于个人于时代都是丰碑式的作品,他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呢?写水与漂泊,写漂泊与离愁,也是青钱万选之作: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是江苏宜兴人,家在大湖之西岸,而吴江则是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词人在东飘西泊的旅途中,船过吴江,又

30、逢春雨,他自然怀念他在不远的家乡,和家中亲情的温馨,并发出年华似水有家难归的人生慨叹。“红”与“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被创造翻新,让它们兼职打工成为动词,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其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许是从李煜的“樱桃落尽春归去”点化而来,但贵为帝王才子的李煜,也会要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漂泊,大约也是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了。在当代,海峡彼岸认同大陆尊重民族文化如割不断的脐带的众生,远在他乡异域海角天涯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灵魂深处,大都不免有一种沉重的漂泊之感,他们常常在海风中西风里回首他们血脉相连的故国,所以余光中早年曾有名诗乡愁与乡愁四韵,与江水和海水相关。最近他在母亲与外遇一

31、文中,又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而“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他做大陆,壮士登高叫他做九州,英雄落难叫他做江湖”。而另一位台湾名诗人洛夫呢?他当年就曾借李白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在床前明月光一诗中,他就说“不是霜啊而乡愁竟在我们的血肉中旋成年轮在千百次的月落处只要一壶金门高粱一小碟豆子李白便把自己横在水上让心事从此渡去”。当代台湾优秀诗人所写的漂泊之感,许多都与“水”相连,而且大都能从唐诗宋词中找到它们的渊源与血缘,犹如一株花开千年的老树,新花虽然已不是旧花,但植物学家仍可以为新花寻根问祖。(节选自书屋)注释:从水即部首为三点水。14.阅读文章,给“大

32、漂泊”和“小漂泊”各下一个准确的定义。(4分)(1) “大漂泊”指_(2) “小漂泊”指_15.作者列举两首宋词的目的是什么? (6分)16.文中“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6分)17.纵观全文,作者认为漂泊与水有紧密联系的依据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14.(1) 人的生命很短暂,在无尽时空中如一次漂泊。 (2) 人四处流浪。 15.为前文所说“宋代写漂泊的词大多表现乡愁,并且偏重于地理和亲情”作论据;将漂泊与水联系了起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化品位。16.蒋捷的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红”“绿”二字用法巧妙,形容词用作动词,营造出很美的意境。给历代读者

33、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漂泊两个字的部首都是三点水,与水有关;古典诗歌中的“水”是一种意象,能表现诗人们在远离故乡后的悲哀;台湾与大陆以水为隔,台湾的思乡诗都与江水、海水有关。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

34、”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

35、,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惟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高长恭传)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恭总其众 总:统领 B求福反以速祸 速:加速C今何不发 发:发作 D为将躬勤细事 躬:亲自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邙山之捷 年何之B朝廷若忌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C于此犯便当行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6、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王语暴以好乐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高长恭优秀品质的一组是 ( )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 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 自是有疾不疗 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音容兼美A B C D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长恭是皇上第四个儿子,当突厥入侵时,他率领五百人杀入敌阵,浴血奋战,终于扭转局势,建功邙山大捷。B高长恭很贪婪,在担任青州、瀛州刺吏期间,他大肆贪污受贿,被部属相愿发现后,他只好求他不要揭发检举自己。C高长恭外貌俊美,品德高尚,战功显赫,却因一言不合而横遭猜忌。为韬光养晦,

37、他竟然盼着生病,有了病也不愿去治疗。D相愿为高长恭出主意,让他托病辞职以避灾免祸,高长恭深以为然,言听计从,但是最终仍未能幸免于难。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王 前 既 有 勋 今 复 告 捷 威 声 太 重 宜 属 疾 在 家 勿 预 事。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3分) (2)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3分)参考答案:9B(“速”的意思是“招致”)10B(A第一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第二个“之”是动词,意思是“往”。B都是连词,当“如果”

38、讲。C都是介词,分别作“在”和“被”讲。D分别作连词“来”和介词“把”讲。)11A(表勇敢;属贪赃行为;属避祸的无奈之举;表宽厚容人,了却他人心病;和将士同甘苦;表宽厚仁慈;是“音容”,不是内心的品质)12C(A邙山大捷不是在突厥入侵时发生的,是北齐和北周之间的战争;B高长恭并不贪婪,这由文章的最后一段可知,他也并未求相愿“不要揭发检举自己”,而是向他请教躲避猜忌的办法;D从原文中“未能退”一句可知,高长恭并未对相愿“言听计从”)13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一处扣1分。)14(1)高长恭脱去头盔,露出脸来,(城上的守军)才派出弓弩手下城救

39、援。(重点词语:“免”译为“脱去”,“摘下”。“示”译为“给看”。“乃”译为“才”。) (2)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因威武被嫉恨,便自我玷污吗?(重点词语:“以”译为“因为”。“见”译为“被”。“秽”译为“玷污”。)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每小题3分)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

40、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谷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

41、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数年卒。(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 形势:河流状况。B以前在平山发粟事。 以前:

42、从前,以往。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 部居:分门别类。D次第造册请奏。 次第:依照顺序。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

43、/实心为民近干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他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开仓济民。B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7把文中画横线的

44、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4分) (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6分) 参考答案:4.B(B项的“以前”的意思是“因为之前”) 5.C6.C (“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这一说法曲解文意。)7.(10分)(1) 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对此童华坚持请求宽限。(关键词 “追比”、“虚日”“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2) 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关键词“顾名思义”“徒”“是”的翻译各1分,

45、大意2分)【参考译文】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年,做知县。当时正编撰法律条文,大学士朱轼因童华的才能推荐了他,世宗召见童华,命令童华到直隶检察赈灾事宜。乐亭、卢龙两县上报的饥荒人口不实,童华增加了一倍的数额。怡贤亲王与朱轼整治营田水利,到了永平,询问滦河水利情况,童华回答得非常清晰,亲王非常器重他。不久授职平山知县,县邑闹灾荒,不等朝廷答复,就从仓库里拿出七千石粮食借给老百姓。升任真定知府,暂任按察使。因为前面在平山时借粮食给老百姓一事,朝廷主管部门决定给予他免官处理,皇帝特地下诏赦免了他。怡贤亲王上奏朝廷让童华治理京南局水利,童华勘探得到真定城外十八处泉水,就疏浚成水渠,灌溉六百亩田

46、地。滏阳河发源于磁州,磁州老百姓想独自占有滏阳河。从春天到秋天,关闭闸门蓄水,下游的永年、曲周一点水都得不到。当时磁州改归直隶管辖,以便控制。童华建议仿照唐朝李泌、明朝汤绍恩治理西湖的办法,按照水位高低来放水,数县之间争水的事端永远平息了。童华又因为北方人不吃稻米,请求朝廷发放钱款购买这些稻谷运到通仓,这样省去漕运费用,老百姓也能用得到的钱买黍米来作为食物,朝廷听从了他的办法。调任江苏苏州,恰逢朝廷要求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亏欠赋税一千二百余万(这件事),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的,对此童华坚持请求宽限。巡抚发怒说:“你敢违背皇上旨意吗?”童华回答说:“童华不是违背圣旨,而是遵从圣旨,朝廷知道有长期的拖欠,没有命令严厉追查而是命令清查,正是要查清事情,明白原委,有的在于官府,有的在于徭役,有的在于百姓,有的应征收,有的应免除,要清清楚楚,上奏朝廷裁断,才符合诏书旨意。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现在请给予三月宽限时间,当会分门别类分辨明白,分成不同情况上报。”巡抚听从了他的要求,就全部释放关押在监狱里的一千多人,按顺序造册上奏朝廷。当时朝廷也听说江南清查不力,下达诏书痛责,就像童华说的一样。浙江总督李卫曾经在苏州捕人,童华因为李卫没有文书不肯交人,李卫发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