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8878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合肥市湖滨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54年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C项正确;AD是两者的不同,但不是根本不同;B是两者的共同之处。2.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差别是( )A地方长官的名称 B地方长官权力的大小C地方长官的任免方式 D皇帝是否总揽一切大权参考答案:C3. 古书记载,有

2、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这位先贤是A. 大禹 B. 神农氏 C. 李冰 D. 郑国参考答案:B4. “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材料中“来往断绝”的局面结束于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C.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D.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通商通航通邮参考答案:B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坚冰,结束了台湾同祖国“来往断绝”的局面,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

3、睛】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亲人无从团聚”的局面结束,台湾同祖国“来往断绝”的局面结束。5. “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军事集团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根源C.以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参考答案:C1947年马歇尔计划出台,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美苏两大军事集团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时间不符, A错误;美苏对峙争霸是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B错误;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经济上辅助欧洲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以稳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故C正确;D不

4、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6.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参考答案:B略7.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的,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了各个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BCD参考答案:考点

5、:F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分析:本题以列宁关于地区自治的论述为考查背景,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民族自治充分实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正确;民族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的,因此不能说是高度自治,错误;民族自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正确;故选A8. 美国专使顾盛所说:“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是指( )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在通商口岸设立医院、教堂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清政府要负责保护教堂及其坟地A B. C D.参考答案:A9.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

6、意识方面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平等自由D.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通过教材可知“理性”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罗马法是指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典为总结的法律的总称。这些法律的制定不是基于过去的习惯法材料里的习俗而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也是出于稳定秩序、维护统治的需要。罗马法与时俱进的品质是其理性的体现。故选D。罗马法并

7、未完全摒弃习惯法的影响,如十二铜表法仍保存大量的习惯法的内容,故A错误;其维护阶级统治的实质使其不会主张消除阶级压迫,C项错误;B项只是说的体系完备,并非理性的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来源: HTTP:/WX.JTYJY.COM/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报制四海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

8、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一一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请回答:(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6分)概括指出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2)比较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异同?(9分)参考答案:略11.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

9、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这体现出地方对于天子的认同感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因此有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对血缘宗法制形成的推动;D选项错误,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关所

10、学内容可知,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点睛】本题依据材料“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的内容分析可知西周相对于商朝出现了集权的趋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天子的认同感上升,再结合对选项的分析可得出答案。12.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此机构应该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亚太经合组织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长期贷款”“扶贫等项目”可判断出该机构的宗旨是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

11、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官方论坛性质的组织,其宗旨主要是致力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13. 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

12、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参考答案:A14. 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美苏冷战加剧 B局部热战升温C多极趋势出现 D冷战热战交织参考答案:D图10是柏林墙,体现的是美苏分裂德国,是冷战的表现,图11是美国阻止越南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发的的侵越战争,属于局部热战,美苏冷战加剧体现不出图11 的内容,故A项错误;局部热战升温体现不出图10 的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极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冷战热战交织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15.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括( )两汉时期形成“

13、中朝”“外朝”格局,使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A. B. C. D.参考答案:A16. 下面为某校高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参考答案:D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应对之策;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上述事件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故

14、D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当时两极格局已经解体,“冷战”结束,排除AC。不结盟运动符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但与其它三幅图片不符,排除B。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首先弄清图片信息中历史事件“北约和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运动”“世界贸易组织”等所反映的国际环境,然后根据历史事件确立主题即可。17.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是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5月29日始创的国际歌的部分歌词。以下关于这首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宣告了第一国际的成立 B鼓舞了法国人民的反普斗争C传播了国际共产主义理想 D吹响了巴黎无产阶

15、级夺取政权的号角参考答案:C1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参考答案:A题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从经济、文化两个不同层面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一事实。故选A19. 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

16、或“涂归”。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由此可见唐代门下省A.在中央处于枢纽地位 B.具有监察职能 C.是中央的执行机构 D.制约了皇权参考答案:A20.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是()A.召开公民大会B.组成五百人会议C.设立陪审法庭D.为公民发放津贴参考答案:D据题干“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促使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故D项正确;召

17、开公民大会与补助贫穷公民无关,故A项错误;组成五百人会议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设立陪审法庭也不能解决贫穷公民参政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21. 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秦朝推行郡县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C元朝建立中书省 D美国实行联邦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等信息可以看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故选A。 点评:郡县

18、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22. 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参考答案:D23. “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

19、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这是某西方报纸对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评论,该国际会议是()A布雷顿森林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参考答案:考点:日内瓦会议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答: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新中国还未成立,故排除A万隆会议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故排除C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时新中国恢复的合法席位,与材料“题干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信息不符,故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起了重要作用故B正确故选B24. 美国独立之初,亚历山大汉密尔

20、顿曾谈道:“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 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A.保留奴隶制,造成南北方日渐对立 B.实行邦联制,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C.实行联邦制,确立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D.1787 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色彩参考答案:B25. 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时间154115501551156015611570157115801581159015911600含银量50%39%11%17%18%5%A

21、.加剧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于1789年,材料中的现象距法国大革命爆发差200年左右的时间,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是对被殖民国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2、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影响26. 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贸易到海陆贸易的变化。陆路、海路贸易同时繁荣是在A.东汉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参考答案:C解析:唐朝时期在政府的鼓励下,海路陆路两种贸易都走向繁荣。故答案为C项。两汉时期,以陆路贸易为主,海路贸易为辅,排除A项;隋朝时也未达到同时繁荣,排除B项;两宋时,因少数民族政权控制,陆路交通被切断,只留有东南沿海的海路交通,排除D项27.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这种现象说明A.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B.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C.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

23、的人D.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参考答案:D【详解】“辟土殖谷为农”和“粒食之民”等信息表明,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粮食种植在农业中具有特殊地位,人们依靠粮食赖以生存。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动力,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古代中国农业还包括养殖业,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粮食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排除C项。28.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计划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参考答案:B29

24、. 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A B C D参考答案:C30. “占全国民族工业50%以上的上海,进1937年8月到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就达2000多家,损失价值达8亿元以上。”上书材料说明()A国民党的统治使民族工业大量倒闭B日本侵华战争使民族工业遭到破坏C国内战争使民族工业遭到破坏D官僚资本的压制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参考答案: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解答:“1937年8月到19

25、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就达2000多家,损失价值达8亿元以上”表明日本侵华战争使民族工业遭到破坏,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

26、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材料三 (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7、(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参考答案:63:光荣革命;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本题考查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2)本题考查英国王位继承法的民主理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3)本题考查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4)本题考查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1)第一小

28、问结合材料一中的“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可以得出背景为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第二小问结合教材中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即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来作答(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可得出主权在民,“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理念;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材料出处为英国王位继承法,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两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

29、)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体现了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第二小问结合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人推进其民主进程史实,可以得出1832年议会改革(4)结合四则材料,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以得出总的趋势为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

30、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 关系:继承与发展(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4)基本趋向: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点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

31、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32.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者应运而生。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杭州人张翰的祖先,(明朝)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岳麓版必修2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

32、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造”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郭大经中国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出现什么经济现象?导致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

33、现象: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1)从材料“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普遍使用了牛耕”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材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可以归纳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材料“雇佣”“机工”“机户”表明当时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即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4、(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改”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33.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式和一系列纪念活动。令人愤慨的是,安倍政府对这段历史闪烁其词,混淆视听,使得中日历史问题的解决遥遥无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其实,日本在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已经在政治层面触及战争责任问题,表示了“深刻的反省”。但由于部分日本政治家经常发出否认侵略战争责任,坚持战争时期历史认识的“妄言”,在国际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让人们感到战后的日本社会似乎没有发生变化日本反省战争责任的

35、政治任务并未完全结束。材料二、对中日两国民众来说,关于战争历史集体记忆最深刻的侧面都是战争中的被害两国民众关于战争的历史记忆毫无疑问都是事实,但是并不对称日本人在加害责任缺乏反省的情况下,强调自己的“被害体验”,不可能得到被害国中国民众的广泛理解,也不可能了解同一历史过程战争被害国国民的体验。材料三、中国历史学界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进行研究时,比较关注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力图挖掘表面上看似孤立的现象背后的东西。而日本的历史学者即使承认战争的侵略性,更注重研究的则是诸多事件发生时具体的客观原因和偶然因素。 以上材料摘编自步平再论中日历史问题的对话空间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造成中日历史

36、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民众而言,八年抗战中最痛彻的被害记忆有哪些?为什么中国民众不认同日本人的“被害体验”?(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学者会挖掘哪些日本侵华事件之间的关联?针对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你认为中国学者在研究方向上应该如何应对?(4分)(4)在上述材料中,作者分别是从哪三个层面分析中日历史问题的?(3分)参考答案:(1)日本部分政治家否认侵略战争责任,坚持错误的历史认识。(2分)(2)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活人试验等(3分) 日本人缺乏对加害责任的反省(1分)(3)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3分

37、) 注重论证日本侵华的计划性与必然性,对证据资料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1分)(4)政治层面、感情层面、学术层面(3分)34. 战后多种力量的发展,冲击了原有的国际格局。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二:由于年率达11.8%的经济增长持续了5年,日本经济力量显著扩大。1973年,制造业平均每小时的工资达到与西欧相同的水平。工业生产显著增强,造船、钢铁、汽车、家用电器、合成纤维、化学肥料等主要工业产品已经名列世界前茅。现代日本经济事典材料三: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和平等地位,国际关系不可能民主,国际秩序不可能公正合理,

38、多边主义发展无从谈起。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王毅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阅读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欧洲的联合”是针对哪种国际格局提出的?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基于材料二所述,80年代初日本经济发展如何?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他提出了什么政治诉求?欧、日的发展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据材料三,面对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重申了怎样的外交政策?目的何在?(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1)两极格局。1967年,欧共体成立。(2)8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

39、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出“入常”要求)。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4)多极化趋势加强。【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欧洲的联合”是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提出的。1967年,欧共体成立,是“欧洲的联合”的标志。(2)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可知,8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政治诉求: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欧、日的发展,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3)外交政策:根据“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新时期的外交,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目的:“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得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4)综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趋势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