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雅安市沙坪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的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参考答案:B2.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占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B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2、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参考答案:B3.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这段对话针对的是: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参考答案:C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
3、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宰相为政府领袖” 可知,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明清。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题干观点相反。故选D。5.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参考答案:C6. “一国两制”构思是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参考答案:B7. 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A市场支持 B劳动力的支持 C技术支持 D资本支持参考答案:A8.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5、,“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绅商”、“儒商”频见于当时的历史文献。仅商人捐监一项,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道光十年(1830)就出现了二十余万。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A.嘉道时期的学术转向B.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D.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内部动力参考答案:D“士商相混”的现象反映出的是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依旧存在,但是也抵挡不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商人和士人之间的问题,而不是学术转向问题;B选项错误,“绅商”、“儒商”并不代表着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虽
6、然有经济基础但是依然需要统治阶级的肯定;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冲击这一点。9. 读图9,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李鸿章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C革命党人在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迁到参考答案:C结合地理常识可知所示分别指上海、南京、武昌和广州。根据所学仅有上海 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故A 项错误;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故C项正确; 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而非南京,故 B 项错误;北伐战争期间,革命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而非 南京,故D 项错误。10. 春秋战国时期,为我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思想家是 ( )A老子 B
7、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D11.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列各项,不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传统的耕织结构阻碍了科技进步 B.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导致资本匮乏C.封建商品经济加固了传统的耕织结构 D.中国传统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参考答案:B12.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据此推测,作者认为1800前世界贸易中心有可能是A长安 B广州 C上海 D北京参考答案:B13.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
8、独立城市为中 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使欧洲从此居于世界中心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直观反映了大国兴衰历程参考答案:D14.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参考答案:B“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9、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15. 据下图所示现象,在经济大危机初期,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政策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D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参考答案:D16. 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参考答案:A本题
10、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据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可得出在分封制下,其实施以宗法制为核心,也反映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相互依存的,即政权借助族权,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中“先秦盛行”可以直接排除B、C两项;社会分工明确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17. “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 B商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参考答案:D18.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
11、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参考答案:A19.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参考答案:A考点:分封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领地国
12、家”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A。 20. 18731907年,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频繁化和深刻化加速了部分企业的破产,使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 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B.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C. 工业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 D. 国家干预经济占据主导参考答案:C21. 卢梭指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当人们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
13、,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A君权神授B人民主权C三权分立D君主立宪参考答案:B【考点】卢梭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以卢梭关于人民的论述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卢梭人民主权观点的掌握【解答】有材料中“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当人们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材料中出现了关键词“人民”,因此为人民主权原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掌握:题目题干中出现了关键词“人民”,因此体现的原则未人民主权原则22.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 ,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
14、砚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A. 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C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的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 “实利的而非虚文” “利用厚生”等明显带有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所以选A。B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与材料无关;“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说明陈独秀还是资产阶级激进分子,故D不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23. 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
15、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63。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003。可见 A 从明代开始政府成了士人政府B明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C科举高第入翰林,是进入内阁的主要途径 D明朝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参考答案:C24.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方面,与党的八大相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取得的新突破是 ( ) A认识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B确定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因的主要任务 C提出了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方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D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C略25. 1934年,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估计“将实现一省
16、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的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据此确定的战略方针A.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的“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的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方针是“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了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后,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A项错误;1935年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C项错误;1945年中共七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
17、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故D项错误。26.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参考答案:C27. 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之一切条约,均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共和主义 B集权体制 C宪政主义 D联邦主义参考答案: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共和主义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与材料中“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
18、法律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不符,故A项错误;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不是集权体制,故B项错误;宪政主义与材料中“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不符,偏离了材料中心,故C项错误;联邦主义制度是指政治上介于中央集权和松散的邦联之间的一种制度, 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与材料中“合众国法律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相符,故D项正确。D28. 马克思指出“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
19、,是他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前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这种政策”当指A.实行民族分化政策B.推行闭关锁国C.坚持重农抑商D.严禁商品出口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中国人”中可以看出,“这种政策”是要限制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政策”是指闭关锁国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外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材料没有对农业和商业的政策,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严禁”。【点睛】“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中国人”是关键。29.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
20、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C近代条约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不平等性参考答案:A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条约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从积极方面评价近代条约。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国法制化、税收制度更公平、透明。故答案选择A项。 30. 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
21、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B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创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D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参考答案:D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材料:钱镠(852年932年),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唐末,他靠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起家,曾多次用计击败对手,有勇有谋,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因吴越地区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钱镠始终依靠中原王朝。他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百姓都非常爱戴尊敬他,称其为“海龙王”。钱镠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两度订立治家家训。遵循钱镠的遗训,末代国王
22、钱弘俶“纳土归宋”,使国家“不被干戈”,因此宋代所编百家姓钱姓被排在第二位。其后人始终一脉书香绵延,代有人才涌现。清乾隆帝御赐“清芬世守”匾额。近代更是人才“井嗿”。明代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讲述了钱镠发家,最终封王建国的故事。至今,杭州还有很多他的传说,如“钱王射潮”等。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镠建立昊越国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镠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参考答案:(1)时代背景: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社会动乱。个人原因:其个人有勇有谋的才能;能顺应时势采取高明的政治策略。(2)原因:钱镠保境安民、修建海塘的政策和功绩;订立
23、治家家训,使钱氏后人人才辈出;统治者的推崇;小说及民间传说等的广泛传播。(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所处的时代环境为藩镇割据,社会动荡;由材料所述钱镠的策略和治家原则等可以得出其个人原因。(2)据材料“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两度订立治家家训”、“清乾隆帝御赐清芬世守匾额”、“。明代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讲述了钱镠发家”等加以归纳概括即可。32. 有史料记载:彼得一世改革时,如果要留胡须就得出钱买留须权,富商溜须每年征税100,官吏每年征税80,农民进城和出城每次征一文,许多保守的贵族和农民反对剪胡须,但由于“胡须税”重,只好把胡须剃掉了。结合这段材料评说
24、彼得一世改革(6分)参考答案:改革的自上而下推进,用野蛮专制的改革手段来推进西方文明取向的改革,改革本身有浓厚的封建思维,野蛮专制手段在落后国家也可推进现代化,先进与落后,野蛮与文明的关系有时并不是非此即彼的。33. 材料一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二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
25、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4) 根据材料一,概括行省的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8分)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4分)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椐合众国的权力已締结或将締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美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人民保留。(5) 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4分)(6) 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三项制度的共性,并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34. 【历史
26、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宋仁宗庆历三年,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其主要内容: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择长官(慎选地方长官)。均公田:重新规定官员按等级给以一定数量的职田,调配给缺乏职田的官员,以“责其廉节”,防止贪赃枉法。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减徭役做到均赋税,宽徭役,减轻人民负担。修武备。(整治军备)。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次改革作简要评价?参考答案:(1)-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2)这次改革是封建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由于改革主要只限于在政治机制上面,不敢太多地接触到社会经济的根本问题,最终没有成功。但加强了中央集权一体化的统治,一定程度的延长了北宋封建王朝的寿命。【详解】(1)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可知,其中-是关于澄清吏治的内容,-是关于富国强兵的内容,-是关于厉行法治的内容。(2)依据材料中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结合庆历新政的评价相关所学可从改革的实质、改革没有触动社会经济的根本问题的局限性、强化了中央集权等方面对庆历新政进行评价。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