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上饶市宏才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春天贾平凹老人气喘吁吁的,腮帮鼓了几鼓,想说什么了,却一转身,不顾地里挖芦根的儿子,从河滩的石头浪里走去了。儿子伤了他的心,怎么就不听他对婚事的安排,非要和那个阿秀好呢?他错了么?麦地里,麦苗已经起身了,青青的。老人蹲下去,看那麦尖儿,嫩嫩地,都顶着个露珠儿。一阵呼叫,一群孩子拉着风筝跑过来,那风筝凌风而起,理想似乎在那云朵之上,孩子们乐得没命地叫呀,跑呀。这孩子呦,值得为一个风答这么累死累活地跑?他摇摇头,忽然笑了: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呢?他看着那风筝,看出孩子们把牵线掌握得
2、并不好,但他没有去纠正,只踏着那风筝投在地上的影子,一路向北走去了。风筝影儿投在一口池塘中了,老人在塘边坐下来,低头便看见那池水里有蝌蚪儿晃动,圆圆的身子,拖一条小尾巴,是一摊一摊的墨点儿在抖这生灵儿是几时出世的呢?池水里暖和?他走近去,伸手掏上几条,立即又从指缝里漏掉了。噢,小的时候,常是这么掏的,一条一条装在水瓶里,带回家去玩,而且还做过一个梦,他也变成一个小蝌蚪哩。老人侧身歪在那里,眼睛眯眯的,想着往事,觉得心静气和得多了。太阳还没有出来。他盯着面前那座凤冠山尖,太阳出来的时候,那山尖是第一个先红的。现在,雾已从山根升起,愈升愈淡,到了山尖的地方,淡得纱一般了。山上的之字形路上,爬着三三
3、两两的人,这路青的人起得这么早,是去看那日出?为了看日出,他当学生的时候,整整去爬过三次山啊。“去那儿散散心吧,他突然产生了兴趣,有一股热乎乎的东西在心口冲,拽脚儿向那边走去了。山根处,涌着竹林,一根一根的那么修长,置身在那里听竹叶的森森响,老人竟把路走迷了,三拐两拐地,才寻着了一条曲径出来。老人继续往上爬,终于到那石崖下了。崖很高,盘绕着一串在石壁上凿出的石梯阶,一直到那半崖上的一个石洞口,洞口上写着斗大的隶书“仙人洞”。他兀自震了一下,眼光直了起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深深叹了一口气,眼皮就慢慢合下来了。他想起来一个人,这人已经从他的记忆里消失了几十年了,但现在恢复起来了,而且是那样的清楚
4、,那衣襟上的每一个褶皱都似乎看得分明。这是一个铁匠的女儿,随着爹娘从远远的河南来到这里打铁混日月的。她长得俊俏,却出奇地腼腆,总是抿着嘴儿干活,定着眼睛看人。他们相爱了,爱得神魂颠倒的。村里有人劝他不该迷着这铁匠的女儿,念好了书,去找一个有钱人家的闺秀吧,他不,常常帮着她干一些重活,送些自家地里的南瓜、豇豆,她也偷偷为他做好了几双布鞋。后来,村子里风言风语的更多了。他们要想着法儿对付,约定都踏青上山去,在这“仙含洞”口相见。他早早去了,但是她没有来,却托人捎给他一张纸条,说她爹娘人穷,怕惹是非,死不同意他们的事,竟连夜要带她回河南老家去了。他在那洞口哭了一夜,哭过去了,又不相信这是真的,还一直
5、坐在那里等她,等她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她还是没有来,才信她真的走了哩。后来,有熟人从河南回来,说那姑娘回去后,得了痨病,没出百天死了。他听到消息,失魂落魄的,整整有半年的光景,过几天就到这洞口一次,呆呆地坐着,想:她没有死的,说不定就又会到这洞口来了哩“那时候多傻,怎么就那么傻呢?”?老人喃喃起来,拈着下巴上的胡子,想笑笑那个傻劲吧,但没有笑出来。?“是那个时候傻呢?还是这个时候傻呢?”他思想不清了,心里很乱;抬起老眼,眼里湿着老泪,又死死盯起那洞口了。?太阳已经出来,红光斜照在洞口上,洞里的雾气钻出来,那是成了玫瑰的颜色,迷迷离离的,是谜儿一般的了。他突然觉得那玫瑰色中,有一个人儿,朦朦胧胧
6、,是铁匠的女儿,似乎又不是。他揉揉老眼,那什么也不是的,是玫瑰色的雾气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儿子来了,儿子不正是他年轻时的模子吗?回头看看那远远的河边,嘴皱起来,似乎在吐出一串无声的“啊”来。?他踽踽地走下山来,一直走到河边,站在他家的饲料地头了。他看见儿子还在挖着,那芦根错综复杂,儿子每挖一镢头,都憋足了一股劲来(有删改)13. 结合老人的心路历程,概括“儿子”的形象特点。14.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老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15. 第段插入老人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6.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3. 执拗(执拗、有主见);与父亲有代沟;活泼好动;有好奇心;想
7、问题简单化。 14. 第一处,质疑孩子为风筝而奔跑,体现内心的自我反省,肯定孩子应该有的快乐;第二处,产生爬山的兴趣,体现内心对年轻时的恋爱充满怀念,也有深深的遗憾。 15. 情节上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扩展了小说的意蕴;能由老人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想到老人对儿子婚事的态度,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能让读者思考自由恋爱的积极意义,父母干涉终究是悲剧。 16. 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老人看儿子暗示了他的思想有所转变;儿子“憋足了一股劲”暗示他绝不妥协;“芦根错综复杂”象征了年轻人本来单纯的恋爱掺杂了错综复杂的因素。1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老人的心路历程,概括儿子的形象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
8、,题干给出了暗示“结合老人的心路历程”,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老人的心理活动,圈出与“儿子”相关的语句,同时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儿子不正是他年轻时的模子吗”,可见考生还应圈出文中写老人年轻时的语句,最后再进行概括。如第一段“怎么就不听他对婚事的安排,非要和那个阿秀好呢”,“不听”“非要”表现出儿子的执拗、有主见;与儿子在婚事上的分歧说明儿子与父亲有了代沟;如第三段“是一摊一摊的墨点儿在抖这生灵儿是几时出世的呢?池水里暖和?他走近去,伸手掏上几条,立即又从指缝里漏掉了。噢,小的时候,常是这么掏的,一条一条装在水瓶里,带回家去玩,而且还做过一个梦,他也变成一个小蝌蚪哩”,这表现出儿子的好奇心;如“那时候
9、多傻,怎么就那么傻呢”,这说明儿子的单纯,想问题简单化。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点睛:解答人物形象题,首先要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正面描写,即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进行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即借助他人或他物进行衬托。从本文来看,直接写“儿子”的内容很少,而且题干要求“结合老人的心路历程”,可见本文主要是借助侧面描写来写儿子,同时文章倒数第二段又写到“儿子不正是他年轻时的模子吗”,可见文中写老人也是写儿子,故也应圈出写老人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即可。1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老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这是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用找到两处
10、画线句,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分析老人的情感和态度。第一处在第二节,“这孩子呦,值得为一个风筝这么累死累活地跑”,这是一个疑问句,表现出老人对孩子为了风筝而奔跑的质疑,再结合后面“他摇摇头,忽然笑了: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呢”,可见这一疑问中体现出老人的自我反省,肯定了孩子应该有的快乐。第二处在第六节,“去那儿散散心吧,他突然产生了兴趣,有一股热乎乎的东西在心口冲,拽脚儿向那边走去了”,从前后文来看,三三两两踏青的人影响了老人,老人产生爬山的兴趣,结合下文老人在石崖下的回忆,此处老人爬山的举动体现出对年轻时恋爱的怀念,内心充满了遗憾之情。1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段插入老人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有什
11、么作用”,这是考查插入段的作用。先看插入的内容,这一段写到老人年轻时的恋爱故事,老人年轻时与铁匠的女儿相恋却因风言风语和父母的干涉而分开,老人想到自己的恋爱故事,由当初的自己想到现在的儿子,由自己的恋爱又想到儿子的婚事,这也是老人态度转变的原因,插入这一内容让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能引发读者对自由恋爱积极意义的思考。小说中插叙的作用如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结构上、人物形象上、主旨上等几个角度思考作答。“他踽踽
12、地走下山来,一直走到河边,站在他家的饲料地头了。他看见儿子还在挖着,那芦根错综复杂,儿子每挖一镢头,都憋足了一股劲来”,小说的结尾写老人归来看到儿子还在挖芦根,这与文章开头“老人气喘吁吁的,腮帮鼓了几鼓,想说什么了,却一转身,不顾地里挖芦根的儿子”呼应,首尾圆和;文章开头老人不顾儿子,结尾老人看儿子,这就暗示老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儿子每挖一镢头,都憋足了一股劲来”说明儿子在婚姻这一问题上绝不妥协的态度;错综复杂的芦根也象征年轻人单纯的恋爱中掺杂了复杂的因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18分)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梁衡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
13、史上第一人。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硝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怎么摆脱这种状况?最常规得办法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特别不能再惹是非,自加其罪。一般还要想方设法讨好皇帝,贿赂官员。这时内地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筹措银两,准备按清朝法律为他赎罪。林则徐却断然拒绝,我没有任何错,这样假罪真赎,是自认其咎,何以面对历史?他选择了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姓我志,不改初衷,为国尽力。林则徐看到这里荒地遍野,便向伊犁将军建议屯田固边,先协助将军开垦诚边的20万亩荒地,垦荒必先兴水利,但这里向无治水习惯与经验,他带头示范,捐出私银,承修了一段河渠。这被后人程为“林公渠”的工程,
14、一直使用123年,直到1967年新渠建成才得以退役。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植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他还发现并研究了当地人创造的特殊水利工程“坎儿井”,并大力推广,皇帝本事要用边地的恶劣环境折磨他,用寂寞和孤闷都杀他,他却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林则徐在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但就像当年治好黄河一样,皇帝仍不饶他,又派他到南疆去勘察荒地,南疆沙海无垠,天气燥热,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对皇帝而言,这是对他的进一步惩罚,而在他,则是在暮年为国为民再尽一点力气。1845年1月17日,林则徐在三儿聪彝的陪伴下,由伊犁出发,在以后一年内,他南到客
15、什,东到哈密,堪遍东、南疆。他经历了踏冰而行得寒冬和烈日如火的酷暑,走过“车厢颠簸箕中粟”的戈壁,住过茅屋、毡房、地穴,风起时“彻夕怒号”“毡庐欲拔”“殊难成眠”,甚至可以吹走人马车辆。林则徐每到一地,三儿,与随从搭棚造饭,他则立刻伏案办公,“理公牍至四鼓”,只能靠第二天在车上假寐一会儿,其工作紧张、艰辛如同行军作战。对垦荒修渠工程他必得亲验土方,察看质量,要求属下必须“上可对朝廷,下可对百姓,中可对僚友”。别人十分不理解,他是一戍边的罪臣啊,何必这样认真,又哪来的这种精神?说来可怜,这次受旨勘地,是皇帝给的苦役,活得干,名分全无,他的功劳只能记在当地官员的名下,甚至连向皇帝写奏折、汇报工作、
16、反映问题的权利也没有,只能拟好文稿,以别人的名义上奏,这是何等的难堪,又是何等的心灵折磨啊!但是他忍了,他不计较,能为国出力就行。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69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真是干了一桩“非份”之事,他以罪臣之名,而行忠臣之事。 林则徐还有一件更加“非份”的事,就是大胆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当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路遇百余官绅商民跪地不起,拦轿告状。原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哈密王将辖区所有土地及煤矿、山林、瓜园。菜圃等皆霸为已有,数十年间竟无人敢管。林则徐接状后勃然大怒,立判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并张出布告:“新疆与内地均在皇舆统之内,元
17、寸土可以自私。民人与维吾尔人均在对恩并育之中,无一处可以异视。”各族人民奔走相告,生计无忧,民族和睦,边防巩固。他这是以罪臣之身又多管了件“闲事”啊! 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选自把栏杆拍遍,有删改)19文章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充军伊犁期间,林则徐“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惊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4分)21文章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详细描写环境的恶劣和林则徐的艰苦行程?(4分)22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选材组材的?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6分) 参考答案:19内容
18、上:表现林则徐对自己禁烟之举的正确评判,突出其刚直不屈的性格。结构上:为下文写林则徐以“戴罪”之身为国出力作铺垫,紧扣文题,与首尾相呼应。(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0建议屯田固边,协助垦荒;捐出私银,承修河渠;推广内地的水利、种值技术;发现、研究了“坎儿井”,并大力推广。(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1表现林则徐遭遇的人生困境与心灵折磨。反衬出林则徐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和创建的丰功伟绩。(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2选材组材:从“以罪臣之名”, “行忠臣之事两个角度。(2分,每点1分,答“罪臣”“功臣”亦可)写作特色:抓住传主的业绩和品格,选择丰富典型的史料,通过叙
19、述、描写、评议揭示其特有的精神风貌。 在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融入作者浓郁的情感,使传主的精神更好地感染读者。(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当被问及人生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时,有59.7的学生认为是“事业和工作”,21.3的学生认为是“理想与信念”,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对于“最能代表当代大学生形象”的选择,排在前两位的也分别是“有责任感”(47.2)和“勇于进取”(20.4)。84.
20、3的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87.9的学生认为对待人生的态度应该是“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渴望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被问及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排在前两位的选择分别是“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47.4),“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22.4);有63.4的学生不同意“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看法。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积极,价值取向基本正确。64.3的学生认为一名大学生因抢救一位老农民而牺牲,“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上,70.2的学生同意“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可见,大多数学生能正
21、确认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同时,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认为个人成长应当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求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前途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调查中,大学生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的上学、就业、素质教育、特困生政策等举措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选择是“社会风气”(52.1),表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影响与作用。大学生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素质、水平等十分关注。调查显示,有16.2的学生最关注或了解的与个人关系密切的问题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有关工作”,在9个选项中居第三位。在政治
22、问题上,有72.7的学生最愿意听取“专家、学者、教师”的意见。对于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安排,如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校内治安、资助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师德、敬业精神等诸因素均表示了较大程度的关心并给出了自己的满意程度的不同选择。(2017年9月24日应届毕业生网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材料二材料三 调查中,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其中与学业压力有关的占50,会影响情绪无心上学的也占了一半。而且学习成绩排名给大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会造成影响的只占2。大学生的交往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间相处得很好的只有26,不太好与很差的也占了11,相
23、处得比较好的只有66。而且很多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没有障碍或很少障碍的只有34,其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同学沟通都有一定的障碍。个人前途与就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在面对自己前途很少感到困惑与担忧的占有6.3,偶然担忧的占37.5,经常担忧的就占了56.2。(摘编自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大学生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强烈,大多数能认为应该做一个“在事业上有成就”和“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B. 图表显示,大学生对国家的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实施、教师的职业精神最为满意,对学校的课程教学情况等最不满意。C. 图表显示,大学生满意度
24、最低的十个方面里,课程教学、师资力量和师生课外互动等与教育相关的方面不满意度最高。D.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积极,价值取向基本正确,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都能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8.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积极,价值取向基本正确,但也要注意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B. 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同时国家政策对提升满意度的效力也十分明显。C. 个人前途与就业、学业负担、同学之间的沟通障碍等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D. 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势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应得
25、到足够重视,因为它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和社会的发展。9. 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高校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 D 8. C 9. 高校应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减轻大学生学业负 担,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 理辅导,设置心理辅导课程等,创造良好的交往环 境,消除学生交流障碍。社会可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提供支持,减轻大学生对个人前途与就业的担忧。【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
26、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都能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说法绝对。原文是“可见,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同时,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认为个人成长应当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求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前途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故选D。【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以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于文无据。材料三中只是罗列了一些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并没有得出“以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结论。故选C。
27、【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干要求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高校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请简要概括”,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材料三中,要从高校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材料三主要讲述的是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心理压力,如“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学习成绩排名给大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交往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很多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个人前途与就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前四个方面都是针对学
28、校说的,所以为了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高校应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减轻大学生学业负担,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还应重视大学生心理辅导,设置心理辅导课程等,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消除学生交流障碍等。最后一点是针对社会而言的,所以为了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可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提供支持,减轻大学生对个人前途与就业的担忧。【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29、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廷敬,初名敬,字子端,山西泽州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是科馆选,又有顺天通州陈敬,上为加“廷”字以别之。十八年,充会试同考官,寻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元年,假归。四年,补原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与学士张英日直弘德殿,圣祖器之,与英及掌院学士喇沙里同赐貂皮五十、表里缎各二。十七年,命直南书房。丁母忧,遣官慰问,赐茶酒。服除,起故官。二十一年,典会试。迁礼部侍郎。 二十三年,调吏部右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言:“自古铸钱时轻时重,未有数十年而不改者。向日银一两易钱千,今
30、仅得九百,其故在毁钱鬻铜。顺治十年因钱贱壅滞,改旧重一钱者为一钱二分五厘,十七年又增为一钱四分,所以杜私铸也。今私铸自如,应改重为轻,则毁钱不禁自绝。产铜之地,宜停收税,听民开采,则铜日多,钱价益平。”疏下部议行。 擢左都御史。疏言:“古者衣冠、舆马、服饰、器用,贱不得逾贵,小不得加大。今等威未辨,奢侈未除,机丝所织,花草蟲鱼,时新时异,转相慕效。由是富者黩货无已,贫者耻其不如,冒利触禁,其始由于不俭,其继至于不廉。请敕廷臣严申定制,以挽颓风。”又言:“方今要务,首在督抚得人。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吏不以曲事上官为心,然后能加意于民;民可徐得其养,养立而后教行。宜饬督抚凡
31、保荐州县吏,必具列无加派火耗、无黩货词讼、无朘削富民。每月吉集众讲解圣谕,使知功令之重在此。而皇上考察督抚,则以洁己教吏,吏得一心养民教民为称职,庶几大法而小廉。”疏并议行。 廷敬初以赐石榴子诗受知圣祖,后进所著诗集,上称其清雅醇厚,赐诗题卷端。尝召见问朝臣谁能诗者,以王士祯对,又举汪琬应博学鸿儒,并以文学有名于时。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诸臣各有所举,语未竟,上特问廷敬,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始廷敬尝亟称两人,或谓曰:“两人廉而刚,刚易折,且多怨,恐及公。”廷敬曰:“果贤欤,虽折且怨,庸何伤?”(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圣祖:康熙。等威:与
32、身份、地位相应的威仪。加派火耗:“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所耗;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差额归官员。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二十一年,典会试 典:主持B所以杜私铸也 杜:杜绝C然后能正身以董吏 董:监督D始廷敬尝亟称两人 亟:急迫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上为加“廷”字以别之 皆为陛下所成就B上称其清雅醇厚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则毁钱不禁自绝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并以文学有名于时 不拘于时,学于余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廷敬很有才华,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
33、。康熙曾在他名字中加一“廷”字,并且多次升迁他的职位,还奖赏他貂皮和表里绸缎。B陈廷敬理财有方,在掌管户部期间,他主张钱币改革。他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铜税,增加铜源,来改变毁钱 卖铜的现象。C陈廷敬认为总督巡抚要不为利欲所动,自己身正,才能管好官吏,官吏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曲意逢迎上司,要用心为民办事。D陈廷敬重视人才,多次向康熙推荐才华横溢和廉洁清正之人,比如有名的王士祯、汪琬、陆陇其、邵嗣尧等人,都是他推荐的。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由是富者黩货无已,贫者耻其不如,冒利触禁,其始由于不俭,其继至于不廉。(5分)译文:_(2)而皇上考察督抚,则以洁己教吏,吏得一
34、心养民教民为称职,庶几大法而小廉。(5分)译文:_参考答案:4.D 亟:屡次。5.C C两个“则”都是表承接关系,于是,就。A项,介词,给,替;是。B项,代词,诗;副词,表示祈使语气。D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6.A是顺治朝廷在他名字中加一“廷”字。7.(1)因此富有的人便贪财无度,贫穷的人为自己比不上他们而感到羞耻,追逐利益,触犯法令,起初从不节俭开始,后来就到了不廉洁的地步。(2)而皇上考察总督巡抚,就把洁身自律,教化官吏,官吏能够全心养育百姓教化百姓作为称职的标准,或许可以大臣守法,小吏廉洁。解析:(1)得分点:“由是”、“耻”、“禁”、“由于”;(2)得分点:“以为”、“得”、“教
35、”、“庶几”。【参考译文】陈廷敬,初名敬,字子端,山西泽州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以与“陈敬”区别开来。康熙元年,告假回家。四年,又官复原职。后来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充当日讲起居注官。十四年提拔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来又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与学士张英每天轮值于弘德殿,康熙帝很器重他,赐给他与张英、掌院学士喇沙里每人五十张貂皮、两匹表里缎。十七年,让他去南书房。因母亲去世,(康熙帝)派官员慰问,赐茶酒。服丧结束,到故宫任职。二十一年,主持会试。升为迁礼部侍郎。康熙二十三年,陈廷敬被调任为吏部右侍郎,管理户部钱法。上疏
36、说:“自古所铸钱币,时轻时重,过不上多长时间就又要重新改铸。过去,一两白银可兑铜钱一千,今则仅兑九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私商熔化铜钱为铜,从中渔利。顺治十年时,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原本是为阻止私铸,但结果呢?私铸依旧时常发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增加钱币的重量,而应改重为轻。如果这样,那私铸之风就会不禁自绝。产铜之地应当减少税收,让百姓自由开采。开采的人多了,铜的产量自然就会增加。随着铜的增加,铜钱价值也自然会日趋稳定。”这个建议很快就被付诸实行。陈廷敬升任左都御史。上疏说:“古时候,从衣冠、车马到服饰器用,办理婚丧大事,都要低贱的不得超过尊贵的,小不得加大。
37、现在与身份、地位相应的威仪没有分清,奢侈之风没有根除,布匹、花草、鱼虫,时新时异,竞相仿效攀比。因此富有的人便贪财无度,贫穷的人为自己比不上他们而感到羞耻,追逐利益,触犯法令,起初从不节俭开始,后来就到了不廉洁的地步。希望朝廷严格申明制度,挽救颓靡的风气。”又说:“当今首要的是总督巡抚要人选合格。他们要不为利欲所动。自己身正,才能管好吏员,吏员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曲意逢迎、巴结上司,都留心为民办事,百姓就能够休养生息,老百姓休养生息教化就能实行。应给督抚下一通令,凡保荐州府县官,必须考察他们不许加派火耗税收,不许贪赃受贿,不许搜括百姓。每月要集众官讲解皇上的圣谕,让他们知道通令的重要。而皇上考察
38、总督巡抚,就把洁身自律,教化官吏,官吏能够全心养育百姓教化百姓作为称职的标准,或许可以大臣守法,小吏廉洁。” 他的疏议得到采纳,朝廷要求下面实行。廷敬把赐石榴子诗献给康熙看,后来又把诗集呈上,康熙称他的诗“清雅醇厚”,写了诗题放在诗集的开端。皇上曾召见他问问朝臣谁最能写诗,廷敬说王士祯,并举荐汪琬应博学鸿儒,以文学在当时有名。皇上于御门召见九卿推举廉吏,各大臣都各有所举,不等他们说完,皇上特地问廷敬,廷敬说:“知县陆陇其、邵嗣尧都是清官,虽然两人治理的情况不同,但清廉是一样的。”后来两人都提拔为御史。当初敬初多次提及两人,有人就说:“两人廉洁而刚直,刚直就容易受折,且会结怨,恐怕会连累您。”
39、廷敬说:“果真是贤才,就算是受折、结怨,又担心什么呢?”5. 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3分)王 蓝 田 性 急 尝 食 鸡 子 以 箸 刺 之 不 得 便 大 怒 举 以 掷 地 鸡 子于 地 圆 转 未 止 仍(通“乃”) 下 地 以 屐 齿 蹍(nin:踩) 之 又 不 得 瞋 甚 复 于 地 取 内(通“纳”) 口 中 啮 破 即 吐 之参考答案: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说明:错一处扣1分,错三处扣2分,多于三处不得分)附翻译:王蓝田性急,一次他吃鸡蛋,他拿筷子扎鸡蛋,没扎着,大怒,将其扔到地下,鸡蛋没破
40、,王蓝田又下地踩踏,没踩到,生气了,把鸡蛋捡起来扔进嘴里,嚼碎了又吐了出来。6.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1)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2)“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1)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_(2)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_参考答案:(1)于是对王恭说:“您从东方回来,所以应该不缺这种东西,可以拿(其中)一领送给我。”(2)您不了解我,我为人没有多余的东西。三、 语言文字运用(2
41、0分,共4题)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般来说,_,技术则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_。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则叫发明。总之,二者_。参考答案: (1). 科学解决理论问题 (2). 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3). 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语境,填上与前文
42、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
43、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继指出居民身份证上存在语文
44、差错之后,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昨天在该杂志“2015年十大流行语”发布现场又出“大招”,指出 _,“壹佰圆”的“圆”字系错用。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分,因此,_。过去用“圆”是历史造成的,但现在我们已经有“法”了,_?这个“圆”字从“法”的角度来看有根据吗?参考答案: (1)在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币上存在错字。 (2)我们的规范用字就是“元”。 (3)新发行的人民币怎能用字不规范呢。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
45、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
46、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我一向认为,艺术是讲究“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破除不需要的,立别人干不来的,那中间就有你了。比如,吴冠中先生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意境,他一生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创造精神,努力在创作中让自己的风格独具只眼,并不断精进,既与已有艺术风格保持距离,又不断尝试突破前人的艺术窠臼,另外,画家要重视从生活中寻找艺术感觉。现在许多画家图省事,以拍照代替写生,但人的眼睛的视域和观看方式,是相机所无法替代的;画家在现场对艺术感受的敏锐捕捉,要是后期根据图片等资料进行整合所无法超越的。须知无论摄影技术多发达,拍照片都无法代替写生。【乙】现在人们对“个性”特别看重,都一心想着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为了这些,有些画家甚至连生活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