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768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上饶市汪洋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从历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比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阅读情况,可以发现:成年人阅读率增长缓慢,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快速增长。例如: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2015年阅读率为58.4%,较2014只上升了0,4个百分点;而017周岁的未成来人2015年的图书阅读率为81.1%,较2014年的76.6%增加了4.5个百分点。实践证明,提升成年人的阅读率极难,因为成年人养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不易改意,由于工作繁忙,8小时之外很难有时间去阅读。所以,

2、很难使没有阅读习惯的成年人挤出时间回到书桌和书本前。统计数据说明:阅读能力最旺盛的时期是青少年,这个时期的阅读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助推作用。因此,该及全民阅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优秀读物浸润青少年的心灵至关重要。(摘编自晃蓉 涂湘波阅读立法必要性研究基于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分析)材料二:表1:国民综合阅读率及各媒介阅读率表2:未成年人阅读率注综合阅读率是指各媒介(传统纸质媒介、互联网、手机阅读等)阅读人数占调查样本总人数之比。其他电子媒介指光盘、PDA、手持阅读器。(摘自周永红 陈邦图书馆助力全民阅读的相关思考基于2006-2016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及报告的分析)材料三:论及国民阅读状况

3、,需要特别对其中的学生阅读生态进行关注和分析。国民阅读状况不好,往往归因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要改善国民阅读的状况,必须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习惯特别需要从娃娃抓起。从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六次国民阅读状况调查开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我国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进行专项调查,其中分列对08周岁、913周岁、14-17周岁未成年人群展开调查,总体而言,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大致保持在80%左右。从调查得出的数据来看,未成年人整体阅读状况优于成年人,但作为处在学习成长阶段的群体,其阅读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9-13岁年龄段,图书阅读率年度之间存在较大起伏,并在个别年度

4、跌破90%(如2008年至2013年,其图书阅读率分别为93.50%、89.40%、92.10%、93.50%、96.50%、93.50%)。教育界、阅读界专家普遍认为:这一年龄段是养成个人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正处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竟有10%左右的学生一年里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这是教育界应当引起严重关注的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率不高,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问题,也有中小学教育改革还未能真正到位的问题。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至今还处于主要地位,学生几乎没有多少课余时间来进行阅读,阅读课普遍未能列入课程设置。至于中小学语文课上的那种阅

5、读理解,有阅读学的内涵,但过于僵硬,而为了应试需设置标准答案,又必然破坏阅读本身应有的生动性和鲜活感,像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难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反,很可能使得很多孩子视阅读为畏途。(摘编自聂震宁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材料四:“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试想一个靠浮光掠影式片段阅读、没有建立起自我阅读情结和价值体系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又如何能够得到充盈。王文风认为,在普遍读网时代,应从加强读者引导、注重精品文献阅读保障、建立公信书评机制等方面培育国人的纸本阅读情结,使读者回归现实,回归书本,回归阅读。但从目前全民阅读大环境看来,尚未形成这种全民纸本情结热潮,阅读没

6、有捷径可走,纸本阅读情结也并非朝夕之间形成,但拥有良好的习惯总是成功的一半。(摘编自王德银坚守与超越:从十二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透视国民阅读变迁)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纸质媒介是国民阅读的重要媒介之一,虽然传统报纸和期刊阅读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纸质图书阅读率仍然保持逐渐上升趋势。B. 随着新兴数字媒介接触率的提高与数字化阅读设备和平台不断更新,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异军突起,成为普遍现象。C. 统计比较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化阅读革与报低,期刊阅读率的升降情况,人们可以预见报纸、期刊等传统纸质阅读将可能退出历史舞台。D. 比较表1与表2可发现,未年人阅读率

7、在早期远高于国民综合阅读率,而随着国民综合阅读率上升,两者数据现已基本接近。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引确凿的统计数据,阐述了培养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关被在于以优秀读物浸润青少年心灵的观点。B. 成年人阅读率增长缓慢,这是由于成年人生活模式固定。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之外难有充分余暇阅读。C. 导致未成年人阅读率不高的因素较多,其主因是应试教育的桎梏使得学生大都没有课余时间阅读。D. 材料三强调改善国民阅读状况必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材料四则提出培育国人纸本阅读情结的策略。E. 材料一、三、四分别从阅读调查数据、阅读状况与意义、阅读变迁等方面说明阅读习惯的培养对青少

8、年的重要性。9. 提高未成年人阅读率,学校方面应该怎么做?请结合上述相关材料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 C 8. BD 9.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将阅读课普遍列入课程设置并加以落实;改进中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供充裕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7.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材料二是两幅图表,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和图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作答时要认真地比对图表中的数据,C项,“人们可以预见报纸、期刊等传统纸质阅读将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推断不成立。8.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学

9、生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的能力。A项,“材料一引确凿的统计数据,阐述了培养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关键在于以优秀读物浸润青少年心灵的观点”这一表述不当,引统计数据是为了说明“阅读能力最旺盛的时期是青少年,这个时期的阅读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助推作用”这一观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优秀读物浸润青少年的心灵至关重要”则是由上述观点引申的推论。C项,“其主因是应试教育的桎梏”这一表述不当,原文只说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并未指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是主因。E项,本项概括貌似合理,实则与原文信息不吻合;例如材料四就不是讲阅读习惯培养对青少年的重要性。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类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材料中的观点

10、、材料中的论据、材料中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等。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材料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 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冯锦川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11、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

12、,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及半干旱区和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

13、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联邦德国开展合作

14、研究,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 (选自现代

15、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B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C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D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6、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3)文章主要介绍了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作出的哪些贡献?请分条列举。(6分)(4)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像沙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请你就“技术”、“勇气”、“奉献”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 BD(B3分,D2分,A1分,C、E不得分。)A项强加因果。“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文中

17、无依据。C项原文中说当他进行这些活动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E项原文是说因为“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正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以正标题概括主人公的奉献精神,以副标题交代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引用主人公的言论,亲切自然,并且隐去主语,能引起多种人称的联想。“铺路石”的比喻化抽象(精神)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标题。鉴赏标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结构上即一个主标题,一个副标题。内容上则直接引用。并且铺路石用来比喻主人公的形象,意在比喻

18、主人公犹如铺路石一般具有奉献精神。(3)解开了“死亡之海”的奥秘,以事实澄清和纠正了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攻克沙漠化问题,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阅读第三段后的内容,从解开了“死亡之海”的奥秘、攻克沙漠化问题、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三个角度分析回答。(4)观点一: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超的技术水平。他在苏联科学院深造时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

19、。通过连续三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他具备国际间合作的才能和实力,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观点二:勇气往往能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天地。雄心满怀的朱震达勇闯塔克拉玛干沙漠,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他勇敢地走出国门,实现多国合作,使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打入国际、走向世界。观点三: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成就科学和人格的双重高峰。“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朱震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

20、的。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中国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它解决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目具有开放性。为探究题,谈自己的观点即可,切入点为:这三个方面都是研究事业的必备条件,可从一个方面,提炼文章内容加以探究。观点2分,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探究每点2分。【解析】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

21、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

22、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

23、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

24、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元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即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

25、周代,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其样式也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

26、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参考答案:C(偷换概念。“分别称为阴文和

27、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与“白文”“朱文”阐述的都是“印章文字”,而不是“中国篆刻艺术”。)D(张冠李戴。本句阐释的是“胸内有法”的“法”,不是“心中有字”。)B(范围缩小。原文为“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第后面的小题。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子罕第九)注唐棣:“唐棣四句,古诗。又作“棠棣”树木名。(1)这段文字中有三个通假字。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通 ; 通 (2)孔子的这段话,阐明

28、掌握“道”、实行“道”的五个层次。请简述之。(4分)答: 参考答案:(1)“华”,同“花” “偏”同“翩” “反”通“翻”(2)能学习“道”;能把“道”真正学到手;能坚守“道”;能灵活运用“道”;心中常想着“道”,“道”就在眼前,就在实际生活中。(一点1分,四点即可。)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

29、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

30、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节选自陈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B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

31、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C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D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B“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

32、嫡长子。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常见的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授、察、征、迁、陟、领”等。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爵位,也叫爵号,是古代皇帝对皇戚和有功劳的臣子的封赐,一般认为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B子高聪明机警,深受皇帝宠爱。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曾梦见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

33、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他曾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枝岭岩下,征讨敌人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陈地,伤了左颈,发髻散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参考答案:10B11C12D 13(1)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麾下,手下、统领之下;轻、礼,轻视、礼遇,都是动词)(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重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将士依附之者

34、”定语后置,论进,选拔任用)10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11 C 12选D“单马入陈”,陈通“阵”,敌人阵营。“一髻半落”指“头发被削掉了一半”不是散落。13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麾下:手下、统领之下;轻、礼:轻视、礼遇,都是动词。(2)“将士依附之者”定语后置,论进:选拔任用。点睛: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

35、,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参考译文: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

36、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

37、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种师道字彝叔。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通判原州,提举秦凤常平两郡。议役法忤蔡京,迁庄宅使、知德顺军。又诬其诋毁先烈,罢入党籍,屏废十年。以武功大夫知怀德军。夏国画境,其人焦彦坚固欲得故地,师道曰:“如言故地,当以汉、唐为正,则君家疆土益蹙矣。”彦坚无以对。童贯握兵柄而西,翕张威福,见者皆旅拜,师道长揖而已。召诣阙,徽宗访以西夏边事,对曰:“先为不可胜,来则应之。妄动生事,非计也。”

38、贯议徙内郡弓箭手实边,而指为新边所募。帝复访之,对曰:“臣恐勤远之功未立,而近扰先及矣。”帝善其言,赐袭衣、金带,以为提举秦凤弓箭手。知渭州,督诸道兵筑席苇城,敌至,坚壁葫芦河。师道陈于河浒,若将决战者。阴遣偏将曲充径出横岭,扬言援兵至,敌方骇顾,杨可世潜军军其后,姚平仲以精甲击之,敌大溃,斩首五十级,获橐驼、马牛万计,其酋仅以身免。卒城而还。征臧底城,期以旬日必克。既薄城下,敌守备甚固。官军小怠,列校有据胡床自休者,立斩之,尸于军门。令曰:“今日城不下,视此。”众股栗,噪而登城,城即溃,时兵至才八日。帝得捷书喜,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完颜氏兴兵叛辽,贯谋因之伐燕地。师道谏曰

39、:“今日之举,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无乃不可乎?”贯不听。既次白沟。辽使来请曰:“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贯不能对,师道复谏宜许之,又不听,密劾其助贼,责为右卫将军致仕,而用刘延庆代之。延庆败绩于卢沟,帝思其言,起为宪州刺史、知环州。金人南下,御史中丞许翰见帝,以为宜授师道兵柄。上曰:“种师道老矣,难用。”翰见师道于殿门外,师道不语,曰:“国家有急,公勿以书生之故不肯谈。”师道始言:“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翰叹其言,复上奏谓师道智虑未衰,尚可用。于是加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

40、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屯滑州,实无兵自随。金师退,师道请屯兵沧、卫、孟、滑,备金兵再至。朝论以大敌甫退,不宜劳师以示弱,格不用。既而种师中战死,姚古败,朝廷震悚,召师道还。太原陷,又使巡边。次河阳,揣敌必大举,急疏请幸长安以避其锋。大臣以为怯,复召还。既至,病不能见。十月,卒,年七十六。帝临奠,哭之恸,赠开府仪同三司。(宋史)4、下列各句加点字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人焦彦坚固欲得故地 本来B、无乃不可乎 恐怕C、国家有急 危难之事D、朝论以大敌甫退 刚、才5、下项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

41、计乎?B、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C、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D、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今贪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其为/良计乎?6、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种师道颇有领军才干,但是年轻之时,被列入朋党名册,弃置十年,并非因其诋毁先烈,而是因议论朝政违背了蔡京的心意。B、童贯抽调内郡的弓箭手到边境来扩充军力,皇帝向种师道咨询此事,种师道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给边境郡县带来滋扰。C、种师道提议占据要道,截断金兵的粮道,以逸待劳击

42、败金兵。许瀚把师道的意见上报,认为其人可用,朝廷于是授予种师道兵权。D、金兵退却后,种师道提议在要地屯兵,但是被朝廷驳回,不久后,种师中和姚古两路大军战败,朝廷惊动,才又启用种师道。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征臧底城,期以旬日必克。既薄城下,敌守备甚固。 次河阳,揣敌必大举,急疏请幸长安以避其锋。 参考答案:4A(本句是坚决的含义)5C6C(从倒数第二段实无兵自随一句看,只是授予官职,并未授予兵权)7征讨臧底城,约定(1分)十天(1分)必定攻克。不久逼近(1分)城下,敌人守备很牢固(1分)。(句意1分)驻扎(1分)河阳,估计(1分)敌人必定大举进攻(1分),急忙

43、上奏折(1分)请求钦宗驾临(1分)长安来避金军锋锐。文言文翻译种师道,字彝叔,年青时跟随张载学习,凭借祖先恩荫补为三班奉职,通判原州,协管秦凤和常平两郡。议论役法触犯蔡京的旨意,改任庄宅使、知德顺军。又说他诋毁先烈,解除其职务列入朋党名册,斥退废弃十年。后以武功大夫的身份管理怀德军。西夏国划定边境,西夏人焦彦坚坚持想得到旧地,师道说:“如果说旧地,应当以汉、唐为正,那么你家疆土就更小了。”焦彦坚无话可说。童贯握兵权而西行,恃势弄权,拜见他的官员都行拜手礼,师道双手长揖而已。皇帝召他到宫中议事,向他咨询边事,回答说:“先动手不能打赢,敌军来攻就迎战。妄动惹起事端,不是长久之计。”童贯建议移内郡弓

44、箭手充实边地,却假称为边地所新招募的兵卒。皇帝又向师道咨询,师道回答说:“我担心劳师远征的功勋没有树立,但近扰先到了。”皇帝称道他的话,赐给袭衣、金带,让他带领秦凤弓箭手。管理渭州。督促各道军队修筑席苇城,敌人到,在葫芦河坚守壁垒。师道在河边陈兵,好像将要决战的样子。暗中派副将曲充径直出横岭,扬言援兵来到,敌人正惊骇回头看,杨可世偷偷地把军队驻扎在西夏军队的后面,姚平仲率领精兵从中间进击,敌人大溃,斩首五十级,获得骆驼、马牛万计,其酋长仅以身免。师道修完城而返归。征讨臧底城,约定十天必定攻克。不久逼近城下,敌人守备很牢固。官军稍有怠意,列校中有躺在胡床上休息的,立即斩首,在军门陈尸。命令说:“

45、今天城不攻占,就和他一样。”众人两腿发抖,呐喊登城,城防马上溃决,此时军队到达才八天。皇帝得到捷报很高兴,升师道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女真完颜氏起兵反叛辽国,童贯图谋趁机讨伐燕地,师道劝谏说:“今天的举动,譬如盗贼进入邻家我们不救,又乘机瓜分邻家的房屋,这恐怕不好吧?”童贯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不久驻军白沟,辽国使臣来请求说:“女真背叛本朝,也是南朝很厌恶的事。现在追求一时的财利,抛弃百年的友好,结交豺狼邻居,种下以后的祸患,难道是好的计谋吗?”童贯不能回答,师道又劝谏童贯应该答应辽国的请求,童贯又不听从,反而秘密弹劾师道帮助敌国,责罚师道做右卫将军让他退休,任用刘延庆代替他的职

46、务。刘延庆于卢沟战败,皇帝想起师道的话,起用师道为宪州刺史,管理环洲。金人南下,御史中丞许翰见钦宗,认为应授予师道兵权。钦宗说:“师道年老了,难以任用。”许翰在殿门外见到种师道,师道不说话,许翰说:“国家有急难,您不要因书生误国的缘故(知之前太学生请愿罢免李纲之事)不肯谈。”师道才说:“我众敌寡,只要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其粮道不通,因以持久,可以破敌。”许翰赞叹他的话,又上奏说师道智虑没有衰退,还可任用。于是加官检校少师,进官太尉,改任镇洮军节度使,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屯驻滑州,实际上无兵自随。金兵退却,师道请求屯驻沧、卫、孟、滑州,防备金兵再来。朝廷意见认为大敌刚退走,不应劳师以示弱,师道的建议被阻碍没有采用。不久种师中战死,姚古失败,朝廷震惊恐惧,召回师道。太原陷落,又派师道去巡视边地。驻扎河阳,估计敌人必定大举进攻,急忙上疏请求钦宗驾临长安来避金军锋锐。当权大臣认为师道胆怯,又把他召回。既已到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