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壶口的黄河肖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里,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
2、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乎,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土了
3、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佘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予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灭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
4、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乎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呷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一泻千里,奔流到海,)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
5、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1997年第12期,有改动)注: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14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5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16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6分)17文章结尾强调“
6、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6分)参考答案:14(6分) (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 (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每点给2分。第(2)点中答出“使人如临其境”给1分;答出“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给1分。15(4分) (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 (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或“从此便没有什
7、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16(6分) (1)有中国人的肤色; (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 (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 (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17(6分) (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 (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没有名字的东西 奈保尔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就是这么
8、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爱跟我说话。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
9、反正男人也干不好。”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去哪儿了,波普先生?”“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
10、一样。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他又停
11、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告诉我。为什么?”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因
12、为他开始干活了。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竟臭骂了我一通。“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注奈保尔,英国作家,以其“富有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将扭曲的历史中的真实展现出来”,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6.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17.“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5分)18.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请写出理由。(6分)参考答案:16. “我”是故事的见证
13、人,以“我”来展现主人公,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2分);“我”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作品主题(2分)。(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人称的作用,与文章的布局谋篇、情感内涵等相关。第一人称叙述本身就易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显得真实;再者从内容布局来看,又是小说的线索,借“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叙述故事,揭示主旨。)17. “我”眼中的波普热情、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2分)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英雄。(2分)表现了理想世界(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1分)(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从不同的视角看
14、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从“我”与众人眼中波普的不同来揭示社会深刻的意旨。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文字,从“我”来看有“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特别健谈”,后来“对我大喊大叫”“臭骂我一通”;而在众人眼中,他是“太傲气了”“好汉”到“出狱后成了英雄”。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同的价值观造成的。)18. 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实际)(现实)。(2分)可悲:(1分)是对现实的妥协。消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情趣性,尽情想象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3分) 或可喜:(1分)虽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弃,走出理想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
15、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3分)(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及情感主旨的探究,首先要立足于文本找到波普的人生转变,即从追求诗意到追求实际;然后再对这一转变进行评价、探究。进行可喜还是可悲这一分析。注意探究时既不要完全脱离文本,又不能仅仅限于文本,应该是在文本基础上做判断,然后再从辩证思考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斯文”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斯文”并没有随文王的去世而断绝,而是得到了“天”的承认。显然,孔子赋予了“斯文”极高的内涵天道,而天道便蕴藏于礼
16、乐制度之中。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得更加透彻:“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斯文即道,而礼乐制度是“道 ”的载体。一旦“礼崩乐坏”,道将不存,斯文不 在,国也将不国了。可以想象,“斯文”在先秦时期的士子心中和君王谋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将其视为圣人先贤为人立世、明君霸主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与理想追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斯文”并没有夭折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反而随着六经的传世,一直延续成为儒家之经典。隋书?经籍志写道:“夫经籍也者,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典籍被视为文化遗产,“斯道”便是“
17、斯文”。同时,斯文还更多地体现在“教化”之中,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古代王权正是借助“教化”正风俗、治国家,这些无不彰显斯文之意蕴。汉代以降,自大儒董仲舒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斯文也随即成为饱学之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武帝纪赞中记载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六经自然成为儒家思想之精华,而斯文也自然成为精华之要义。从这个意义说,经典便是斯文,儒学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所以修身需要斯文,齐家需要斯文,治国需要斯文,平天下更需要斯文。“斯文”之风气开始弥漫在中华大地。三国之争、南北两朝,多事之秋竟使得“斯文扫地”。直到唐宋,斯文才迎来了一次转机。
18、在那以前,朱熹将现状描述为“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在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大家的努力下,一批儒者致力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是皆以“斯文”为己任,如程颐赞誉其兄程颢说:“(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依然以四书五经为基本读物。即便是进入民国时期,那些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近代学者,依然带有“遗老遗少”的气息。在陈寅恪等人看来,中国文化传统可能正在无声无息地消逝,或被以欧美的方式“改写”,而当下严重的国难更凸显出维持“国性”的必要。(选自2016年3月31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斯文”的
19、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孔子赋予其“天道”的内涵,它藏于历朝礼乐制度与典籍中,反映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与理想追求。B“斯文”作为一个词,最早出于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斯文”或延续或断绝,取决于“天”的意愿,它不会随任何人的去世而消失。C“斯文”作为一种文化,它藏于礼乐制度中,故礼乐兴,则“斯文”在;“斯文”又藏于文化典籍中,秦始皇时“焚书坑儒”,但“斯文”未绝。D“斯文”兴衰与国之兴衰有关联,古代王权对百姓的“教化”中体现出“斯文”的意蕴;古代士子、君王亦多以此为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时,斯文就是儒家思
20、想,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斯文也便成为许多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B三国南北朝时期,因世多变故,“礼崩乐坏”,中华大地“斯文扫地”,朱熹描述为“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C唐宋时,一批儒者致力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斯文”复兴。D民国时期,一些曾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学者,忧心于文化传统可能正在消逝或被改写,但因维系“斯文”传统而带有“遗老遗少”气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原话,旨在说明“斯文”、道与礼乐制度的关系,即斯文的内涵即为“道”,
21、礼乐制度为“道”之载体。B中国历朝历代都讲究并尊崇礼乐制度,并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这些都说明“斯文”在古代君臣治国安邦、修身治家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C“斯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汉代至唐宋至明清,从六经到四书五经,或兴盛或沦落,均以儒家思想作为“斯文”之主要内容。D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六经成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正统,“斯文”因受国家的推动而开始兴盛。参考答案:1B2A3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
22、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23、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中国历朝历代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错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很多国家不是以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所以选B。【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
24、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例如本题选项B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郭祚,字季佑,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有女巫相祚后当富贵。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弱冠为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之书记。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祚清勤在公,夙夜匪懈,帝甚赏之。从南征,及还,正黄门。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过淮庙,问祚曰:“是卿祖宗所承邪?”祚曰:“是臣七世伯祖。”帝曰:“先贤后哲,顿在一门。”祚对曰:“昔臣先
25、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虚薄,遭奉圣明,自惟幸甚。”因敕以太牢祭淮庙,令祚自撰祭文。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百官夕饮清徽后园。孝文举觞赐祚及崔光曰:“郭祚忧勤庶事,独不欺我。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不劝此两人,当劝谁也?”其见知若此。孝文崩,咸阳王禧等奏祚兼吏部尚书。宣武末年,迁左仆射。先是,梁将康绚遏淮,将灌扬、徐。祚表曰:“萧衍狂狡,擅断川渎,役苦人劳,危亡已兆。宜敕扬州选一猛将,遣当州之兵,令赴浮山,表里夹攻。”朝议从之。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崔光之徒,曲躬承接。祚心恶之,乃遣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说高阳王雍,令出忠为州。忠闻而大怒,矫诏杀祚。祚达于政事,凡所经履,咸为称职,每有断决,多为
26、故事。名器既重,时望亦深,一朝非罪见害,远近莫不惋惜。灵太后临朝,遣使吊慰,追复伯爵。谥文贞公。(节选自北史郭祚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夙夜匪懈,帝甚赏之 匪:同“非”,不B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 幸:宠幸C先贤后哲,顿在一门 顿:全,都D每有断决,多为故事 故事:先例,旧制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因敕以太牢祭淮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乃遣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说高阳王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27、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祚有才干,二十岁时就担任州里的主簿,掌管书牍记录。后在朝廷为官,颇受孝文帝赏识。B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是郭祚的七世伯祖,经过其庙时,孝文帝赐他用太牢祭祀,并亲自撰写祭文。高考资源网C梁将康绚拦截淮水淹灌扬州、徐州,郭祚认为这样做力役艰苦、人民辛劳,危亡的征兆已显露,应派扬州将士内外夹击。D孝文帝时,崔光也受恩宠,但后来却逢迎权臣于忠。郭祚因图谋调于忠到州中任职,最终遭来杀身之祸。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3分)_(2)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3分)_(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
28、用亡郑以陪邻?(4分)_参考答案:5C(幸:帝王亲临)6D(A于是,就/通过;B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在/表被动;D于是,就)7B(所经过的是郭淮庙,郭淮是郭祚的七世伯祖,并非孝文帝亲自撰写祭文)8(1)年少时父母去世,孤独贫困,身材不魁梧,家乡人不认识他。(“孤”、“伟”各1分,“莫之识”为宾语前置句,1分)(2)郭祚涉猎(或广泛阅读)经籍史册,学习崔浩的书法,书信文章被世人称道。(“涉历”、“书”各1分,“见称于世”为被动句,1分)(3)越过其他国家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怎么要用灭郑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鄙”、“焉”“陪”各1分;句
29、意正确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郭祚字季佑,是太原晋阳人,是曹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郭亮的后裔。年少时父母去世,孤独贫困,身材不魁梧,家乡人不认识他。有个女巫给郭祚看相说他今后将要富贵。郭祚涉猎经籍史册,学习崔浩的书法,书信文章被世人称道。成年后任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任他掌管书牍记录。孝文帝初年,被推举为秀才,在朝廷回答策问列在上等,被任命为中书博士。改任中书侍郎,升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郭祚为官清廉勤奋,日夜不懈怠,皇帝十分赏识他。随从南征,等到返回,任黄门侍郎。皇帝前往长安,路过渭桥,经过郭淮庙,询问郭祚说:“他是你所继承的祖先吗?”郭祚说:“是臣下的七世伯祖。”皇帝说:“先代贤人后代英才
30、,都出自一个家族。”郭祚回答说:“臣下的先人通儒英博,仅侍奉魏文帝。微臣渺小浅薄,遇到圣明天子,自己感到荣幸至极。”皇帝于是下令用太牢祭祀郭淮庙,命郭祚亲自作祭文。郭祚奉命注释登录,特别辛勤劳累。百官晚上在清徽后园宴饮,孝文帝举杯赏赐郭祚和崔光说:“郭祚忧虑辛劳各项事务,惟独不辜负我。崔光温和善良博识多智,是朝中的儒士精英。不奖励这两人,该奖励谁呢?”他就是如此地受到知遇。孝文帝逝世,咸阳王元禧等人上奏郭祚兼吏部尚书。宣武帝末年,升任左仆射。在这以前,梁国将领康绚拦截淮水,将要淹灌扬州、徐州。郭祚上奏疏说:“萧衍狂妄狡猾,擅自截断河流,力役艰苦人民辛劳,危亡的征兆已显露。应该命令扬州挑选一员猛
31、将,派遣该州的兵士,命他们赶往浮山,内外夹攻。”朝廷商议听从他的建议。在这时,领军于忠仗恃宠信骄横恣意,崔光之流,曲意逢迎。郭祚心中厌恶于忠,就派遣儿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游说高阳王元雍,让他调于忠到州中任职。于忠听说后大怒,假称诏令杀死郭祚。郭祚通达政事,凡所任职位,都很称职,他的好多有所决断之事,多有旧制可循。地位既高,声望也广,突然之间无罪被杀,远近之人无不惋惜。灵太后临朝听政,派人吊祭慰问,追复他的伯爵。谥号为文贞公。高考资源网5. 古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
32、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
33、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教大行,邻城宗之宗:尊崇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略:侵占C循少婴家难婴:缠绕,遭遇D及敏破破:突破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
34、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无礼于晋B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以循为丹阳内史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2下面全能表现贺循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转侍御史,辞疾去职 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公车征贤良,皆不就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ABCD13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4分) (2)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4分) (3)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4分
35、) 参考答案:【参考译文】 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贺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后来担任武康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
36、久不能加官进爵。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手不
37、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久又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
38、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陆机向皇上上奏章,推荐“贺徇可以担任尚书郎”,但是贺徇不去任职。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廉夫人吴芝瑛传(有删节) 严复 廉夫人氏吴,名芝瑛,以慈善爱国称中外女子间。父宝三,官山东州县数十年,有循绩。独生夫人,钟爱之。年十九,适江苏举人度支部郎中廉泉,称佳偶。郎中夙敦风义,有干略。光绪甲辰,主事王某,以党案牵连入刑部狱,郎中独力百方营救,卒令得脱,海内义之。仕不称意,一旦携妻子家海上,然伉俪交勉,为义益力。于国群公益,朋友患难,赴之若不及者。 光绪三十二年,夫人以庚子赔款为国大累,宜通国之民共起分任,则咄咄可释巨负。乃倡女子国民捐,一时景从,
39、召集甚巨。夙擅书法,为时所珍,则自制小万柳堂帖以售,得资悉充捐款。其忠于国家,自奋其力如此。夫人以为国弱种困,坐失教无学,且立学固先人意也,则于其乡创办小学堂,名以父字,曰鞠隐。杭州有女子赵麟者,父死,长庐墓旁不嫁。夫人与邂逅,乃大感动,为出资葺其先墓,手草募启,为孝女募金买田资衣食,得二千金焉。其至性过人,锡类无穷如此。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皖有妄男子徐锡麟,怀火器,乘间窃发击杀巡抚恩中丞徐素主革命邪说而浙人也由是浙中官吏大恐上下求索得山阴女子秋瑾。用绅士言,谓其力足为乱,展转周内杀之。既杀,其家族惧连坐,弃柩中野,莫敢营葬。夫人素识秋瑾,伤其暴露。三十三年十二月,乃与石门徐女士寄尘,购隙地西
40、冷桥畔葬焉。其隐刑愍辜,不欺其意又如此。严先生曰:吾国禁女子干外事者,四千余年。干外事者,微论恶也,即善有不可。世变大异,至今思想议论,乃略殊前。顾女子行事,稍稍露锋颖,循常之徒,辄相视大诧,甚者以为宜诛。嗟夫!使吾国礼俗长此终古,则亦已耳。必以进步为期,凡此皆所必至应有者也,又何讶乎?廉夫人者,吾先友挚甫先生犹子,平生多闻长者精至独往之言,故能不循常自树立如此。呜呼!男子可以兴矣。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适江苏举人度支部郎中廉泉 适:出嫁 B. 则咄咄可释巨负 释:消除C. 微论恶也 微:稍稍 D. 得资悉充捐款 悉:全都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41、不同的一组是A. 至今思想议论,乃略殊前 B. 廉夫人者,吾先友挚甫先生犹子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 夙擅书法,为时所珍 D. 以党案牵连入刑部狱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18.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廉夫人之夫廉泉因营救入刑部狱的王某而得罪于人,仕途不称意,因此携家眷离开官场。B. 廉夫人雅擅书法,为时所重,她便自制帖子出售,将售资皆充入捐款。C. 廉夫人邂逅杭州孝女赵麟,为她的孝道所感,出资为她的先人修缮墓地,并为她募得二千金。类似这样的事情,廉夫人还做了很多。D. 严复认为中国禁止女子干预外事已四千年,女子行事稍露
42、锋芒,便被寻常人认为是出格之举,这种想法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乘间窃发击杀巡抚恩中丞徐素主革命邪说而浙人也由是浙中官吏大恐上下求索得山阴女子秋瑾。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乃倡女子国民捐,一时景从,召集甚巨。(3分) (2)夫人以为国弱种困,坐失教无学,且立学固先人意也,则于其乡创办小学堂,名以父字,曰鞠隐。(4分)参考答案:16.C(不要)17. B A(副词,才)B(助词,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表被动)D(介词,因为)18、A(救王某与仕途不顺并无因果关系)19. 乘间窃发击杀巡抚
43、恩中丞/徐素主革命邪说/而浙人也/由是/浙中官吏大恐/上下求索/得山阴女子秋瑾20、(1)于是倡导女子进行“国民捐”,一时之间天下趋从,募集的捐款很多。(2)夫人认为国家贫弱困顿,是因为(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况且建立学堂本来就是先辈的意愿,就在她的家乡创办了小学,用父亲的字为(学校)命名,名为鞠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定一个标题(5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1)标题:_(2)寓意:_参考答案: (1). 标题:错位咄咄怪事如此教育(能符合漫画整体内容即可。) (2
44、). 寓意:讽刺违背规律的只重智育而忽视做人的功利主义教育现象。(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给分。)【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分析漫画拟题并分析寓意,分析时注意抓住漫画的夸张手法和讽戒意义,此题重点抓住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身体和头部的分离,然后是漫画下面的几个阶段和所学的课本内容的错误,如“幼儿阶段”学习的是小学的东西,而到大学阶段有重新的学习做人,由此分析寓意和拟题即可。8.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70个字。已出版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自16世纪末论语被译为拉丁文始,现已有数十种语言的译本,但有影响的很少。而林语堂的译本为何深受喜爱?一是他按照西方人容易理解的思维层次,把论语内容分门别类重组输出,一目了然;一是注意采纳西方汉学家观点,摆脱生硬的先入为主。更关键的是,贯穿始终的比较方法,使得西方读者容易产生共鸣。其他创下文化交流佳绩的大师,如卫礼贤、辜鸿铭等,莫不如此。如果说老子与惠特曼一样怀有宽博的慈爱,庄子则像梭罗一样具有个人主义者的坚强朴质。可以说,正是因为贴近,才容易被接受、被扩散,据此,“走出去”图书的组稿工作需要编辑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控能力参考答案:“走出去”图书的组稿编辑应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控能力,对已出版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