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复习题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61407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复习题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复习题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复习题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复习题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复习题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商品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商品学的研究范围逐步由物质形态商品扩大到(劳务形态商品)、(知识形态商品)等。2. 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包含三个要素,它们是(需要),(商品),(使用价值)。3. 商品的整体概念包括四个层次,它们是(功能/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4在形成商品使用价值或有用性的过程中,起直接和主导作用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商品社会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5.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决定了商品学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6. 商品学研究的

2、中心内容是(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以及它们的微观、宏观管理。7. 商品标准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活动。8. 服务标准化的总则是重点关注顾客需求、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充分考虑服务特性。因此服务标准化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业中的服务活动);二是农业、工业中存在的服务活动)。9. 通常按照标准(制定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将标准分成以下不同类型: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1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合称为“三大国际标准化

3、机构”。为推动建立协商一致的自愿性国际标准体系,三大国际标准化机构成立了(国际标准协作组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2.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13. 我国国家标准编号与名称包括部分,分别是(标准代号)、(发布顺序号)、(发布年代号)和(标准名称),例如强制性标准GB16869-2005鲜、冻禽食品、推荐性标准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14.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

4、制定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15. 按照产品标准表达形式划分,产品标准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文件标准是产品标准的一般表达形式。16. 运输包装是以运输储存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又称外包装,它具有保障商品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和点验等作用。运输包装通常可分为(单体包装)和(集合包装)。17. 集合包装是将若干包装或商品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合适的搬运单元的包装,以更有效地保护商品,提高装卸效率和节省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集合包装有(集装袋)和(集装箱)。18. 真空包装一般用于高脂肪低水分的食品包装,其主

5、要作用是(排除氧气),减少或避免脂肪氧化,而且可以抑制霉菌或其他耗氧微生物的繁殖。19. 充气包装主要用于食品包装,根据气体的理化特性,将气体作为(食品包装防腐保鲜的介质),能够抑制细菌、微生物、真菌的生长和繁衍,减缓食品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减慢或避免食品变质。20. 经过认可的进出境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处理方法包括(熏蒸)和(热处理)。21. 运输包装标识是指在运输包装的外部印制的文字、符号、数字、图形以及它们的组合,主要分为(收发货标志)、(储运标志)和(危险货物标志)三种。22. 按照检验主体的不同,商品检验通常可分为第一方检验(生产检验)、第二方检验(验收检验)和第三方检验三种类型。2

6、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规、规定,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可分为三类,即(法定检验)、(公证鉴定)和(监督管理)。24. 目前我国商品经营者大多不具备对商品质量进行检测、鉴定的技术手段,多采用简单的感官检验或委托有关检验机构代为检验。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25. 调整型抽样检验适合各批质量有联系的连续批商品的质量检验,分为(加严抽样检验)和(放宽抽样检验),一般根据连续若干批商品质量变化情况,按转移规则及时转换抽样检验方案,以维护买卖双方的利益。26. 按照所使用的器具、原理和条件,商品检

7、验的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27. 感官检验按照目的不同,又可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与(偏爱型感官检验)两大类。28. 理化检验方法根据其原理可分为(物理检验法)、(化学检验法)和(生物学检验法)。29.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将“总损失”定义为产品上市后所产生的“功能波动损失”、“弊害项目损失”以及“使用成本”这三部分损失之和。例如洗衣机在使用时出现的转速不稳属于 (“功能波动损失”),洗衣机在使用时出现的振动和噪声大则属于(“弊害项目损失”),洗衣机使用时的水、电和洗涤剂的耗费以及维修费用等应归入(“使用成本”)。30. 质量保证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8、。为取得顾客及有关的相关方对供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信任,必须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证实,目前主要采用的证实方法是提供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名录。31. 按照质量管理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包括: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现代质量管理阶段。32. 在质量管理领域,可用来表示质量控制水平。如果控制在水平,表示产品合格率已达到99.73%,只有0.27%为次品,又或者解释为每万件产品中只能有(27件)为次品。33. 按照认证的对象来划分,认证可分为(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等。34.

9、 按照认证的性质或约束力来划分,认证可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35. 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政府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为产品市场准入的手段,正在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制度,都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3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IDT)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该标准规定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组织。37.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 IDT)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

10、用指南)标准。38. 我国担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的主体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所属各级机构。39. 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有(商品质量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其他相关的规范。40. 我国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有(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社会的质量监督管理)两种类型。41. 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按其性质、目的、内容和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即(抽查型质量监督管理)、(评价型质量监督管理)和(仲裁型质量监督管理)。42. 我国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其监督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二、选择题1.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有关的规定,列入法检目录的进出口商品,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行检验。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 AB );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A 销售B 使用C 提供D 展示2. 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因此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 ABCD )。A 生产B 销售C 进口D 提供3. 国家实行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社会团体应当公开其团体标准的( AB )等信息,也可选择公开标准全文或主要内容;团体标准涉及专利的,还应当公开标准涉及专利的信息。A 名称B 编

12、号C 标准全文D 专利信息4. 标准样品是保证标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实施结果一致性的参照物,具有( ABCD )。A 均匀性B稳定性C 准确性D 溯源性5. 标准化的理性概念可简称为“实现约定范畴的统一状态”,标准化的公理有( ABCD )。A 容差性公理B 概率性公理C 泛元性公理D 非量性公理6. 国际标准是已为大多数国家承认和不同程度采用,主要包括( ABCD )。A.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B. 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标准D.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7. 目前国际上公认和广泛采用的国际商品分类目录主要有( ABCD

13、)。A 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B 联合国统计署组织制定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C 联合国统计署与原欧共体统计部门共同制定的主要产品分类(CPC)D 国际公约尼斯协定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8. 行业(部门)商品目录是指由行业或其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发布的,为该行业(部门)采用的商品目录,我国行业目录主要有( ABCD )。A 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协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B 海关总署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C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与编码(试行)D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使用的产品分类目录9. 分类标志

14、是编制商品分类目录和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准,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主要包括( ABCD )。A 用途B 原材料C 加工工艺D 化学成分10. 为了引起人们的特别警惕,危险货物包装标志采用特殊的( ACD )。A. 彩色菱形图示B. 红色菱形图示C. 白色菱形图示D. 黑色菱形图示11. 商品检验的内容一般包括( ABCD )。A 数量重量检验B 包装检验C 品质检验D 安全卫生性能检验12. 计数值是离散的,只能取整数值或定性地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的质量特性值,如( ABCD )等质量特性值。A. 合格品数B. 不合格品数C. 外观疵点数D. 商品的品级13. 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

15、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其中,“明示的”可以理解为组织的规定要求就是经明示的要求,如组织在成文信息中阐明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和相关方的一种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应当是不言而喻的,习惯上应该这样做的;“必须履行的”是指( ABCD )要求的,组织必须执行、兑现的。A 法律B 法规C 强制性技术规范D 标准14. 产品的固有特性是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下面哪些特性( AB )属于固有特性。A. 产品的机械特性B. 产品化学特性。C. 产品的价格D. 产品的售后服务要求15. 商品质量是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主要

16、包括( ABCD )。A 运输装卸B 仓库储存C 流通加工D 销售服务16.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指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国家规定的相关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 ABCD )。A 出厂B 销售C 进口D 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17. 我国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统一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格式、内容,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 C )。A 1年B 3年C 5年D 10年1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 B ),因为该标准规定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

17、供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组织。A 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B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C ISO 9004:2009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D ISO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9. 食品的具体危害主要集中在( ABCD )几个方面。另外,食品的危害还可以延伸到过敏源、兽药残留、在动物产品中为促进生长而添加激素等。A 微生物危害B 农药和杀虫剂残留C 滥用食品添加剂D 化学危害,包括生物毒素20.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即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system 的

18、首字母缩写,是对食品安全有显著意义的危害加以( ABC )的体系。A 识别B 评估C 控制D 监管21. 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ABCD )。A 产品质量法B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 食品安全法D 标准化法三、判断题1.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反映了商品的有关属性与人们的消费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对)因为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的。2.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决定了商品学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

19、管理科学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系统的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科学。3. 20世纪80年代始,世界商品学开始步入技术型与经济型相互交融的现代商品学时代。(对)商品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角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称为技术论商品学;另一个是从社会科学、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适销品种和经营质量相关的问题,称为经济论商品学。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的“商”和“品”二重性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感到真正的商品学应该将研究“商”为主的经济型商品学与研究“品”为主的技术型商品学相

20、融合。4. 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对)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5. 包装模数化就是包装模数与物流模数协调。(对)包装模数是指包装容器长和宽的尺寸基数,根据包装模数设计的包装容器能较好地利用储运和运输空间。物流模数是指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包装模数化就是使商品的内外包装之间、单件包装与组合包装之间实现模数协调,同时使包装模数与物流模数相互协调。6. 根据抽样检验要求,批量

21、不宜太小或太大。(对)如果批量太小则检验量大、费用高,失去抽样检验的优越性。如果批量太大,一方面易混淆不同来源、不同质量的商品;另一方面若因不合格拒收,则再进行全数检验或返工或退货的工作量大,造成供货方损失增加,批量太大还会给抽样带来困难。7. 一次抽样检验虽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但样本较大,抽样检验工作量较大。(对)二次和多次抽样检验的平均检验样本小于一次抽样检验的样本,能节省检验费用,但管理较复杂,需专门培训质检人员,因而管理费用增加,不适合价值较低的商品的检验。8. 被人赋予的特性不是客体的质量特性。(对)固有特性是指客体本来就有的,存在于客体内的那种特性,如产品的机械特性、化学特性等,而

22、不是被人赋予的特性。被人赋予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分类代码、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方式等,不属于质量的范畴,因而不是客体的质量特性。9. 产品经济方面的质量特性反映了产品合理的生命周期总费用及产品质量的最佳水平。(对)产品经济方面的质量特性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美价廉基础上的最适质量;二是产品价格与产品使用费用的最佳匹配。最适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性能与获得该种性能所需费用的统一,即优质与较低成本的统一。为此,既要从消费者的需要立场出发,反对粗制滥造、使消费者利益蒙受损失的不足质量;又要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反对不考虑经济得失的过剩质量。四、名词解释1. 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保障人身健康

23、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2. 文件标准:是通过特定格式,用文字、表格、图样等表达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检验规则与方法、包装储运等有关技术内容的统一规定。3. 实物标准:也称为标准样品,是指对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的质量要求,如色、香、味、形、手感等,由标准化机构或指定部门用实物制成与文件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完全或部分相同的标准样品标样),按一定程序颁布,作为文件标准的补充,用以鉴别产品质量和评定产品等级。4. 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

24、以所选择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范围更小、属性或特征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例如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直至品种、细目等,从而使该范围内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商品区别开来的过程。5. 商品品种: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商品群体,即商品的具体名称所对应的商品。6.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识。具体地说,商品条码中条、空排列组合部分称为条码符号,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也就是该条码表示的标识代码。7. 商品目录:是指在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基础上,用表格、文字、数码和/或字母等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编排顺序的文件形式。8. 商品包装:是依据包装件内所装

25、商品的特性、形态、数量以及物流、销售和消费需求,采用特定包装材料和技术方法,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包装。9. 包装模数化:是指对包装的规格、尺寸和流通环节各种空间或平面尺寸进行模数协调,制定标准尺寸系列,使标准尺寸合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10. 真空包装:是将商品装入气密性包装容器,抽去容器内部的空气,使密封后的容器内达到预定的真空度的一种包装方法。11. 充气包装:是在真空包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将商品装入气密性包装容器,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置换容器中原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12. 防护包装:保护被包装物的一种包装方法,防护包装可以保护内装物从封闭包装到最终使用者打开包装为止的过程中不发生变质、损

26、坏或损失。根据周围的环境对产品危害程度的不同和需要保护时间的长短,可使包装具有不同的保护程度。13. 商品检验:是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或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品质、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重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14. 抽样检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抽样方案,从被检的整批商品中随机抽取少量商品样品组成样本,再对样品逐一测试,并将结果与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比较,最后由样

27、本质量状况统计推断和判断受检的整批商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检验。15. 法定检验: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中的进出口商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16. 计数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质量标准,把单位产品简单地划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或者只计算缺陷数,然后根据样本中不合格品的计数值对批进行判定的一种检验方法。17. 计量抽样检验:是对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应用某种与之对应的连续量实际测量,然后根据统计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接收判定值或接收准则,对批进行判定的一种检验方法。18. 抽样检验方案:是指所使用的样本量及

28、相应的接收准则的组合。实施抽样检验必须预先确定样本大小和接收或拒收商品批的一定的判定规则判定数组,这两者合称为抽样检验方案。19. 感官检验:又称感官分析、感官检查或感官评价,它是用人的感觉器官作为检验器具,对商品的色、香、味、形、手感、音色等感官质量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做出判定或评价的检验方法。20. 分析型感官检验:是以经过培训的评价员的感觉器官作为仪器,分析判断被测商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商品之间的差异等。21. 理化检验法:是在实验室的一定环境条件下,利用各种仪器、器具和试剂作手段,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来测试商品质量的方法。22. 商品分级:是根据商品质量标准包括实物质量标准)和实际

29、质量检验结果,将同种商品区分为若干品质质量)等级的工作。23. 质量: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16/ISO9000:2015)将质量定义为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4. 商品质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组固有特性能够满足顾客以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的程度。25.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16/ISO9000:2015)将质量管理定义为关于质量的管理,并注明质量管理可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的过程。26. 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术语ISO8402:19

30、94)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7. 认证:认证认可条例将认证定义为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28.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指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国家规定的相关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2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正式发 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企

31、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评定,评定合格的由第三方机构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给予注册公布,以证明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应标准或有能力按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活动。30. HACCP管理体系认证:是指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所建立和实施 的HACCP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定的活动。3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由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GB/T 22000-2006/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对申请认证组织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的

32、有效性进行合格评定的活动。32. 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根据国家的质量法律法规、商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关的规范、规 则,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进出口商品质量与质量 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33. 损耗:是指商品在储运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与商品本身特性的正常作用和非正常 的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数量损失和消耗。34. 质量劣变:是指商品在储运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生理生 化变化和生物学变化,造成商品质量劣变,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五、简答题1. 请学生以手机为例,说明商品整体概念4个层次的内涵。商品的整体概念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商品的功能

33、/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无形附加物。1)商品的功能与效用是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提供的可靠的、必须的职能或效用。例如手机的通讯、上网功能。2)商品体是商品功能的载体,它是人们利用原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效的劳动投入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产品。例如手机的材料、结构、特性等。3)有形附加物主要是为了满足商品流通需要以及环境保护需要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手机的包装与标志、商标、标签说明书等。4)无形附加物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例如手机的质量保证、提供信贷等。2. 某瓶装长城干红葡萄酒的EAN/UCC代码是6901009904747,说明该商品代码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含

34、义。代码6901009904747由4部分构成,其中6901009是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商识别代码含前缀码690,90474是该种瓶装长城干红葡萄酒的商品项目代码,最后的一位7是校验码。1)前缀码是厂商识别代码左起的前3位数字(N1N2N3)称为前缀码,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分配给某个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的代码。GS1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是690695。2)厂商识别代码:用来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标识厂商,其中包含前缀码。我国厂商识别代码由710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注册分配和管理。3)商品项目代码:由25位数字组成,一般由厂商编制,也可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

35、编制。4)校验码:为1位数字,用来检验N1N12的编码的正误,它的数值是根据N1N12的数值按照国家标准GB12904-2008之附录B“校验码的计算方法”算出的。3. 简述商品包装的功能。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包装术语 第1部分:基础(GB/T 4122.1-2008)的规定,包装的三个基本功能:保护功能、方便功能和传递功能。1)保护功能是商品包装最重要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商品形态、特征、运输环境、销售环境、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设计或采用合理的包装容器和包装技术,赋予包装充分的保护功能,保护商品的安全。2)方便功能是指包装应该能够为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转移提供一切方便。

36、其内容主要包括:方便运输、装卸、储存、分发、销售、识别、携带、开启、使用、回收、处理等。3)传递功能主要是通过包装上的各种标志和文字说明 ,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名称、品牌、产地、特性、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价格、注意事项和认证标志等。4.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简述防水包装等级要求。根据国标GB/T 7350-1999防水包装的规定,产品需要防水包装时,必须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产品包装的防水包装等级要求。包装的防水等级应根据产品的性质、流通环境和可能遇到的水侵害等因素来确定。防水包装等级要求如下表所示。类别级 别要 求A类1级包装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恶劣,可能遇到水害,并沉入水面以下一定时间。

37、2级包装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恶劣,可能遇到水害,并短时间沉入水面以下。3级包装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包装件的底部或局部可能短时间浸泡在水中。B类1级包装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基本露天存放。2级包装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部分时间露天存放。3级包装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可能短时遇雨。5.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简述防潮包装等级要求。根据国标GB/T 5048-2017防潮包装的规定,产品需要防潮包装时,必须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产品包装的防潮包装等级要求。防潮包装等级的具体内容见下表。级别条 件防潮期限温度、湿度产品性质1级包装2年温度大于30,相对湿度大于90%对湿度敏感,易生锈易长霉和变质的产品,以及贵重、精

38、密的产品2级包装1年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70%90%之间对湿度轻度敏感的产品,较贵重、较精密的产品3级包装0.5年温度小于20,相对湿度小于70%对湿度不敏感的产品6. 依据国家标准包装 消费者的需求的规定,简述消费品包装要求。1)包装材料与人和环境的安全(1)包装材料不应具有潜在危害;(2)包装应保护内装物尤其是有害的内装物不渗漏;(3)在有害内装物的包装上,应标明安全警示及贮存与处理方法;(4)产品安全有时间限制的,在包装上应标明其安全使用期限;(5)如果在开启包装或取出内装物时有可能危及安全,应在明显部位清楚的标明包装开启方法,包装开启方法应适合内装物、包装及使用者,要特别注意

39、弱势群体的不同要求。2)实用性(6)包装应保护商品,使商品的性能与可靠性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在可预见到的包装寿命内均不受正常操作和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7)包装应使消费者能够安全开启,不能造成人员伤害或内装物损害。3)节约资源与经济性(8)设计包装之前,应考虑包装成本,避免浪费资源;(9)应尽量减少附加到产品价格上的包装成本;(10)在确定包装成本时,包装的处理费也应考虑在内。7.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简述预包装食品销售包装标志应标注的内容。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销售包装标志应标注下列内容:1)食品名称;2)配料表;3)配料的定量标示;

40、4)净含量和规格;5)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6)日期标示;7)贮存条件;8)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9)产品标准代号。8. 简述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工作程序。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4个环节:1)受理报检:报检是指对外贸易关系人向商检机构报请检验。(1)进口报检: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应当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必要的凭证和相关批准文件,向海关报关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2)出口报检:出口商品的发货人应当在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持合同等必要的凭证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2)抽样:商检机构受理报验后,及时派员赴货物堆存地点抽取样品样本)。抽样时,

41、按照规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比例,在货物的不同部位抽取一定数量的、能代表全批货物质量的样品样本)供检验之用。3)检验:商检机构受理报验后,研究申报的检验项目,审核合同信用证)对数量重量)、包装、品质、安全卫生性能等的规定,确定检验标准、内容与方法,进行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学检验。4)签发证单:经商检机构检验合格的进出口商品,签发检验证单。9. 简述成包皮棉的公量检验的内涵。公定重量检验,简称公量检验。公量检验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计算净重。净重=毛重-包装物重2)计算准重。按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准重=净重(100-实际含杂率)/(100-标准含杂率)。3)计算公定重量。用准重按公定

42、回潮率折算得到公定重量。公定重量=准重(100+标准回潮率)/(100+实际回潮率)。10. 简述进出口商品包装检验的主要内容。根据外贸合同、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对进出口商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以及包装标志进行检验。1)核对外包装上的商品包装标志标记、号码等是否与进出口贸易合同相符。2)进口商品检验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衬垫物等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外包装破损的商品,另外进行验残,查明货损责任方以及货损程度。对发生残损的商品要检查其是否由于包装不良所引起。3)出口商品检验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是否符合外贸合同、标准规定,还应检验商品内外包装是否牢固、完整、干燥、清洁,是否适于长途运输

43、和保护商品质量、数量的习惯要求。11. 简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内容。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7)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12.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中“全面

44、”的含义。“全面”的含义包括五个方面:1)全面质量的管理。全面质量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2)全过程的管理。所谓的“全过程”就是产品/服务质量形成与实现的全过程。3)全员的管理。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参与,人人有责,不同管理层级的人员的质量责任和作用不同。4)全社会推动的管理。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需要全社会重视,质量立法、认证和监督,进行宏观上的控制引导。5)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方法。PDCA循环、朱兰三部曲、数理统计技术与方法、价值分析方法、运筹学方法;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ISO 9000族标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等。13.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七项基本原

45、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期望。2)领导作用。各级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的条件。3)全员积极参与。整个组织内各级胜任、经授权并积极参与的人员,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4)过程方法。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能连贯的过程组成的体系来理解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5)改进。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6)循证决策。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7)关系管理。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有关方如供方的关系。14. 简述朱兰三部曲。朱兰博士认为,产品中80%的质量

46、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应破除传统观念,抓住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环节。这种管理模式称为朱兰三部曲。1)质量策划就是明确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策划部署。2)质量控制是在生产经营中达到目标的过程,最终结果是按照质量计划进行生产,并做相应的控制。3)质量改进是一个突破计划并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在明显优于原来计划的质量水平进行经营活动。15. 简述HACCP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199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食品卫生通则附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中,确立了HACCP管理体系的7个基本原理。1)危害分析:危害分

47、析与预防控制措施是HACCP原理的基础,也是建立HACCP计划的第一步。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关键控制点是能进行有效控制危害的加工点、步骤或程序,通过有效控制防止发生、消除危害,是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3)确定CCP的关键限值(CL):确保食品安全的界限或者说是区分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判定值,应该合理、适宜、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和应用。4)确定CCP的监控程序:应用监控结果来调整及保持生产,处于受控的企业应制定监控程序并执行,以确定产品的性质或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关键限值。5)纠正措施:确立当监控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的恢复控制的纠偏措施。6)验证程序:用来确定HACCP体系是否按照HACCP计划运转,或者计划是否需要修改,以及被确认生效使用的方法、程序、检测及审核手。7)记录保持程序:企业在实行HACCP体系的全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文件和日常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