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经济学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时又是经济科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础课。它主要讲述 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 性和逻辑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依靠抽象思维能力,透过 现象去认识经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 济发展及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目的与要求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同时也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基础课。政治经 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包括在生产过程、交换过程
2、、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发生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 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任务;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社会 主义部分的任务。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分析和解决有关经济问题提供了理 论指导,同时也为学习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认识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高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类其他专业
3、课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课时分配章次教学内容课时结论2第一用商品3-Sir-第一早货币3*sjsr第二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发展1第四章资本主义的生产4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2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分配4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3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2第九章经济的全球化3第十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3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第十二章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3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3第十四章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3第十五章政府调节3第十六章我国的对外开放4合计50课程大纲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绪论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由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说明了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点和目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要了解政治经济学是一门 什么样的科学,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 基础和方法论原则,把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规律。本章主要内容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重农学 派创立的,由亚当斯密、李嘉图最终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性 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名词自产生以来,涵义有所变
5、化,但两者基本上可以看作同一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自产生以来,涵义都有所变化,然而,两者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同义语。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性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论的 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终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典阶段、传统阶段 和现代阶段。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 想,政治经济学则是唯物史观的详尽证明和具体运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 础,它为人们
6、认识和观察经济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社会整体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是辩证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根据经典作家的观点,政治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狭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广 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牛活资料牛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是关于社会再生产规律的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本制度,目的是揭示社会 经济运动的规律。五、生产力(一)、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能力,或生 产有用物品的能力。单位产
7、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总产品种类的增多以及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必 要劳动时间的增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的表现形式。(二)、生产力的要素及其组织形式: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生产资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生产力的三次革命: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革 命:(1)、农业革命;(2)、工业革命;(3)、信息革命。(四)、分工的产生及其根源:分工是文明社会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分工的产生有其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分工的形式和水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劳动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是分工条件下生产力体系的
8、基本矛盾。六、生产关系(一)、生产关系的起源:马克思是从劳动过程出发分析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的。劳 动过程既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过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 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生产出社会关系。(二)、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作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围绕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而 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 体现为:(1)、把独立的个人组成社会,使社会生产成为可能。(2)、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3)、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激励。(三)、所有制与产权:在社会
9、生产关系体系中,所有制处于核心地位。所有权是所有制这种经济 关系的法律表现。所有制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资料的归属。(2)、生产资料的控制。(3)、剩余劳动的占有。以上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关系的前提;对生产资料的控 制是所有制关系的展开;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产权主要是指所有权,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关系的内容 是由生产关系赋予的。财产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四)、生产关系的层次和结构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
10、在再生产过程中形 成的社会关系,包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根据制度的地位不同,可以把经济制度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 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反映了基本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体制也表现为一系列具 体的制度和行为规则。正规制度是指上升为法律的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则。非正规制度是指人 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没有上升为法律的行为规则。正规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制度的 主体部分。(五)、阶级与利益集团:按照列宁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 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在法律上是
11、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 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 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群体的分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分工体系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演化造成的,分工的规律就是阶 级划分的基础。(六)、制度演进的历史性:五大阶段与三大形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依据,人类社会形态被划分 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还以 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作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
12、进程划分为三大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 品经济。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制度演进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是第一性 的、首要性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一定性质的生产力对与此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作 用,是以劳动方式为中介而实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制度演进的首要规律。第一章:商品经济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通过对商品及商品经济的考察,揭示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通过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理 论的学习,为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运动趋势,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商品
13、生产和 商品交换是现代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特点,对于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和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在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下发生的社会分工,使不同产品生产者之 间的交换关系成为必要。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在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导致商品交换 范围不断扩大,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看,商品经 济是伴随着私有制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产生后,经历了一
14、个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商品经济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历了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商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还只是处在补充 和从属的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经济中的统治地位确立以后,使商品关系或市场关系渗透到社 会经济的一切领域,成为人们发生经济联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 商品经济,只是反映不同的生产关系。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由于商品交换是在市场中发生的,因而商品交换与市场是同生共存的。“市 场”的原本意义为交换的场所,但商品经济发展以后,商品交换不一定
15、都通过一个“场所”,除交换场 所外,一切商品交换的渠道和纽带,也都是市场。当市场发展到能起资源配置作用时,就成为市场 经济。因此,市场经济是市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第二节:商品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排斥。商品就是这两 种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 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 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三、
16、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社会必要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的,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的比例,是在市场交换 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 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四、知识与价值:知识或科学技术并不创造价值。但科学劳动或创造知识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科 学劳动一旦并入商品生产过程,就能创造价值。科学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能 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创造科学技术或知识的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五、商品拜物教与商品经济的基
17、本矛盾: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对物支配人这种社会现象以及由此产 生的社会观念所作的形象比喻。拜物教性质“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商品 拜物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三节、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的,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中的必然趋 势,要通过价格运动来贯彻。价格运动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 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一种形式。三
18、、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能够对商品生产者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商品生产者进行创新;能够 调节社会劳动的分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在历史上,竞争过程中的优胜劣汰造成的小商 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在贯彻价值规律的要求和 作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货币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职能以及货币运动的规律性。货币是从 商品世界中分离出的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必须了解价值形式的发展。价值形式经历 了一个从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货币 产生后,其形式也在
19、不断发展变化,纸币的流通和货币的虚拟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现象,要正确认识 这些现象。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一、价值形式及其发展: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经历了从简 单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终发展成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 过程中,商品的内在矛盾不断发展。当货币产生后,商品内部二因素的对立用以外化为商品与货币 的对立统一。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货币形式及其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最初的一般等价物由金或银充当。随 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出现了纸币,纸币流通逐渐取代了金融货币流通,最终导致了黄金
20、的非货币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变革,商品的价值开始离开有形的使用价值而获得与自己本 性完全一致的表现形式一电子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用一定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 值,就是价格。货币以观念的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货币表现商品价值量,需要确定自身的计量 单位。这种计量单位即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不同于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货币作为商品买卖之间的媒 介的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以其价值尺度的职能为前提的。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必须是现实 的货币。作
21、为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储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储藏起来,即货币储藏手段的职能。金属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现阶段流通的纸币不具有金属货币储藏手 段意义上的职能。货币储蓄手段与金属货币储藏手段的职能是有区别的。纸币作为储蓄手段不具有 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四)、支付手段: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账买卖引起的。当货币用作偿还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之后支付手段的职能范围扩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价值尺度和 流通手段的职能为前提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同
22、时,也加深了商品经 济的矛盾。(五)、世界货币职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应用,执行相应的职能,即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在很 长时期内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一些国家的纸币逐渐取代黄金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二、货币与经济发展第三节、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 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一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 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
23、到期的 货款需要支付货币。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有一个使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保持一致的自调节机制。二、货币供求纸币流通与金属货币流通有所不同,其供给和需求并不能自动地趋于一致,决定货币需求的因 素与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并不一样。从微观角度看,货币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交 易规模、机会成本、利率和预期因素等。从宏观上看,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是社会总产品及其 增长率、金融资产的规模及其流动性状况。货币供给取决于银行现金准备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比率、基础货币等。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净资产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汇率政策。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当流通中货币供给量超过流通所
24、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的贬值,物价上涨,这种现象 被称为通货膨胀。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小于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变时,则会导致货币升值,引起物价 下跌,这种现象称为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以用不同指标来测量。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取决于通货膨胀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紧缩一般 伴随经济衰退。第四节、货币虚拟化一、黄金非货币化:货币制度经历金本位制到纸币制度的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放弃金本 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纸币成为不可兑换的货币符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双挂钩的国 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20世界70年代,爆发美元危机,美元与 黄金
25、脱钩。一些发达国家的硬通货取代黄金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取代黄金执行货币职能是价 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货币虚拟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电子技术和经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电子货币”和“无纸 货币”的新形式。当代的各种货币本身不再有内在价值,它纯粹是一种价值符号,其价值完全是社会 给予的。货币的虚拟化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货币的完全虚拟化,货币的价值 不再由生产货币这种特殊物品的个别价值量所决定的了,它完全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赋予的,是社会 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由于摆脱了货币的自然形式和个别价值的局限,货币作为社会一般等价物的 本质体现得更为明显了。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
26、其演变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资本主义形成和制度变迁的过程的学习,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资本主义是一 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资本主义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形式和政策,包括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 义到垄断的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政 策。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但是资本主 义雇佣劳动制度没有变,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没有变。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但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没 有资产阶级暴力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
27、成长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原始积累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雇佣劳动 制度的覆盖范围是不断扩大的。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是在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垄断过程中经长时间的演 变最终确立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体制下,资本、劳动力、商品在各地自由流
28、动,商品价格随供 求关系的变动自发波动来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由于建立在较低的生产力基础上,自由竞争资本主 义具有规模小、竞争手段单一、短期行为严重和再调节机制或宏观调节机制等局限性。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引起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垄断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生 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开始转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在垄断条件下,生产社会化进一 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
29、有制之间的矛盾,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出面来调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 运行。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一、资本社会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股份公司的 普遍化,使得以单个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古典资本主义开始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资本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资本社会化体现在资本积累方式、资本占有方式、资本生产方式和资本 管理职能上。二、6家参与的全面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干预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经济政策,政府作为宏观 调控主体,通过财政预算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由此对生产资源的使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 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三、资本国际化和
30、资本全球化:由于新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巨大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 化使得资本国际化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资本国际化又进一步形成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资本全球化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四、对资本主义制度新变化、新特点的基本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先后经过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三种主要体制,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其雇佣劳动制度 的本质特征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它的具体体制形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将为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31、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生产学习目的和要求在马克思阐明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揭示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 转化为资本的前提。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剩余 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基本生产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 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与价值规律相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 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二、劳动力的买和卖: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必须
32、有人身自由,但除自己 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包含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 的源泉。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牛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 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三、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33、m,)是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的比率。剩余价值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物化劳动表示法和活劳动表示法。资本家 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通过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来实现。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 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长度的限制,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
34、短了必要劳动时问,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第四节、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 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与主要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二、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 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生产剩余价值仍然是
3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 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学习目的和要求资本的运动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这种运动表现为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 的再生产。本章通过对资本流通过程的考察,说明资本运动过程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 式,阐明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学习本章,需要理解 资本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原理,把握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化大 生产的一般规律性。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资本的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
36、能形式。这三个阶段分别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分别为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资本形式执行着不同的职能。资本循环就是资本依次经 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最终 实现价值增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都不断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 形式,实现各自的循环运动。因此,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每一种循环形式都有一定的特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必须把这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循环过程的实质和特 点。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实现连续
37、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三种资本职能形式上;二是每一种资本职能形式都必须顺次通过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使其能够相继转化。前 者称为空间上的并存性,后者称为时间上的继起性。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互为条件的。这种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决 定了产业资本现实的连续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第二节、资本的周转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周转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称为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 在流通领域的时间称为资本的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为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一定时
38、间内资本周转快慢,可用周转次数来衡量。通常以年为单位,用年除以资本周转一次所 需要的时间(即周转时间),就得到资本周转次数。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 成反比。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除周转时间,还有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可以 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不同,资本周 转的快慢也就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的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的。固定资本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 形磨损。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要避免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必须有 效利用固定资本,并合理确定折旧率。三、预付
39、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主要因素:第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占比重;第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各组 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周 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的特点所有相互联系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彼此交错、互 为条件的。这种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相应的资本流动,而
40、且包括个人消费及其相应的商品流 通。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社会各物质 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两方面。社会总产 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 关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价值形态上分 为c、v、m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三个 组成部分,在实物形态上按最终经济
41、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 料的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II部类。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需要从考察简单再生产开始。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两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进而使简单再生产能继 续正常进行下去。这种交换包括两部类之间的交换和两部类内部的交换。简单再生产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m)=IIco生产资料实现条件:I(c+v+m)=Ic+IIco消费资料实现条件:II(c+v+m)=1(v+m)+11(v+m)。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生产资料
42、条件:I(v+m)IIco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条件:II(c+m-m/x)I(v+m/x)。要使扩大再生产成为现实,需要社会总产品按照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加以组合。社会总产品 通过一部类内部、二部类内部和两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Av+m/x)=11(c+Ac)。扩大再生产的另外两个实现条件:I(c+v+m)=11(c+Ac)+1(c+Ac);II(c+v+m)=I(v+Av+m/x)+11(v+Av+m/x)。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分配学习目的和要求在了解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 资本家
43、剥削工人的实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形式,说明剩余 价值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集团之间进行分配,把握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包括不同部门的资 本家之间和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一、工资的本质: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不同于劳动。劳动力可以作为商品来出 卖,而劳动则不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转 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二、工资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主要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 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
44、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则是按工 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 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资本主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 有时并不一致,从长期看,二者都有上升的趋势。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成本价格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 用。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 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
45、利润。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高低受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和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等因素的 影响。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导致利润率的差异,而等量资本要 求获得等量利润引发的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 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 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 生了变化。第三节、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一、商业资
46、本和商业利润: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 润为目的的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其职能是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工人的劳动为商业资本家销售商品而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二、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形成和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借贷资本的出现使同一资本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 的分离。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利 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当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就只能由社 会的习惯
47、和法律等因素决定。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组 织形式。股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三、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以地租的形式让渡给土地所有 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级差地租 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生产条件的差别。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产 生的一般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 生的原因。土地价格取决于地租和利息率。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
48、基本原理说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正确认识垄断资本 主义的性质、特点、形式和作用,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下国家政权如何与垄断资本结合并发 挥作用,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资本主义生产发 展的基本趋势,这是由生产社会化和自由竞争的双重作用形成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 成的物质基础。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产 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
49、变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基本特征: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深厚的经济基础。这有两 层含义。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了很 大发展和变化。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的“部分质变”。这有两层含义:(1)、从直接的意义上讲,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称个体资本,就是说,资本主 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体私有制;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2)、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朝着向社会主 义公有制靠近的方向发展。三、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所谓垄断利润,是
50、指垄断资本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平均利润的高额 利润。攫取垄断利润则是垄断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 惟一目的。在垄断阶段,垄断资本获取的是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所攫取的 高额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所谓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 断价格不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定价的主观范畴,而是一种客观经济范畴。在垄断阶段,垄断价格已 成为一种主要的价格形式。垄断价格体系是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垄断价格的形成有以下 四种方式: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