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输血不良反应.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162064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不良反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输血不良反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不良反应 范文秀 2017-10-20 概念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有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 输血要求 一、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二、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交叉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三、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四、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五、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六、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 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 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三)溶血反应: 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重者表现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2、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1) 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 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3) 积极治疗抢救,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4) 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 (5)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6) 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7) 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 (8) 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9)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血型。 (10)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四)细菌污染: 1、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颤、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 2、治疗: (1)立即停止输注。 (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 (4)将袋内剩血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五)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2500ml,称大量输血。 1、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 2、出血倾向:多见于大量输入库存血,预防措施可每输600—1000ml库存血,应给予 200ml新鲜血或及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可防止因枸橼酸盐同血钙螯合所引起的低钙血症。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流程后期处理: 1.安慰病人及家属,由医师或检验师向病人及家属解释。 2..患者家属有异议时 ,立即按有关规定对输血袋、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3.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工作。 4.科室护士长组织分析讨论输血反应原因、处理过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书面上报护理部。 5.护理部每月组织召开护理管理委员会一次,分析讨论本月出现的护理工作关键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限期整改。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