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输血不良反映的处置方案及流程
【过敏性输血不良反映解决程序】
输全血、血浆或血液制品后也许发生轻重不等的过敏反映,轻者只出现单纯的荨麻疹,中间型为过敏样反映,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这些反映都属于血浆蛋白质的免疫性反映,即抗原抗体反映。荨麻疹反映比较常见,发生率可达1%~3%,重度过敏反映少见。
(一)临床表现
1.荨麻疹反映 少的只有几个,多的可以遍布全身,为局部红斑、瘙痒,不发热,无寒战,一般对患者无危险。
2.过敏反映 患者有皮肤潮红、出汗、烦躁不安、脉快、血压减少、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会厌水肿,最严重者发生休克和神志不清,也可以发生寒战和发热。在严重反映患者中,是输入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反映,这些急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是由于抗原—抗体反映,激活补体,释放C3a和C5a片断所致。
(二)诊断和治疗
1.实验室诊断
若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输血反映时,应检查有无IgA抗体和同种异型抗体,使用微量血凝克制实验可以诊断IgA缺少以及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血浆蛋白的同种抗体。
2.治疗
2.1抗组胺药物 可以克制或减轻过敏反映。对有已知输血过敏反映史的成年患者,可以在输血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或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10mg。倘若过敏反映严重,还可以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O.1ml。如发生会厌水肿,立刻施行喉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同时,可注射氢化可的松。过敏反映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同时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输液畅通。
2.2输血治疗 对检出有IgA抗体(无论是何种特异性的抗体)的患者应输入IgA(—)的血液或血浆,避免同种免疫反映的发生,达成提高输血疗效的目的。
(三)防止
对已知有输血过敏反映史的患者输血或血液成分应注意:
1.选择无过敏反映史,无服用或注射任何药物的献血者;对经产妇或有输血或输血液成分史的献血者,应检查血浆内有关抗体;有抗IgA不能献血。
2.使用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或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或含血浆的血液制品。
3.自体输血。
【急性溶血处置流程】
由于血型不合输血可导致严重溶血性输血反映。输血不良反映发生后将影响病人三个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补体系统、止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病人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DIC,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病人死亡。医务人员在杜绝血型不合输血的前提下,一旦发生因输错血导致严重溶血性输血反映时,应按以下九步进行处置:
(一)立即停止输血,建立大剂量静脉输液通道(可建2-3个通道)。
(二)大量补液:0.9%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红细胞最稳定的介质),不应使用葡萄糖液。
(三)碱化尿液,补NaHCO3至病人血PH值达7.8。
(四)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解决急性溶血时激素剂量不封顶):
1.甲基强的松龙:初始量200mg/次/d 静滴,第二日维持原剂量,第三日原剂量减少50%,第四日再减少50%,第五日停用;留置导尿观测尿色改变,每小时放尿一次,根据尿色酌情加减。
2.地塞米松20~30mg/日,方法同上。
(五)抗休克:选用多巴胺加多巴酚丁胺 (减少心脏前负荷)
(六)抗DIC治疗: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肝素100mg+NS250ml/日连续静滴。(低分子肝素剂量是普通肝素的1/3)
(七)保护胃粘膜:奥美拉唑
(八)输血:输“O”型洗涤红细胞,“AB”型新鲜冰冻血浆。
(九)具体记录输血反映的过程,填写输血不良反映记录单。
【输血引起细菌污染反映的处置方案】
输血引起的细菌污染反映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假如污染血液(特别输注血小板)的是非致病菌,由于毒性小,也许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映的症状,假如是毒性大的致病菌输入后,患者立刻发生休克和DIC。
(一)因素:采血、储血过程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细菌污染。
(二)临床表现:输注细菌污染血液制剂的患者轻者以发热为主,重者发冷、寒战、高热、烦躁不安、面部过敏反映潮红、皮肤粘膜充血、头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干咳、紫绀、大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
(三)解决:
1. 立即停止输血,建立静脉通路;
2. 监测血压及呼吸;
3. 抗休克、扩容、利尿、降温、纠酸;
4. 应用广谱抗生素;
5. 留取患者血标本(双手臂各抽静脉血5-10ml),送临检科、细菌室做血涂片检查、细菌培养;
6. 告知输血科,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告知省血液中心人员到达病房,共同封存当时输血的血袋,把血袋中的余血进行血涂片和细菌培养(分别在4°C、22°C、37°C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7. 具体记录输血反映的过程。
(四)输血引起细菌污染反映的诊断标准:
1.符合上述临床表现;
2.血液制剂培养结果阳性;
3.供、受血者检出的细菌鉴定一致。
(五)防止
1.采血与血液制品的制备规范化
2.输血科发血前仔细检查血液是否存在血浆变色、血液凝块及气体;
3.不能直接将血浆放在在37°C融浆水槽中融化,需将血浆放置在容浆袋中溶解。
【输血不良反映处置流程图】
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严密观测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填写《输血不良反映报告单》,上报输血科
怀疑溶血等严重输血反映时,按有关流程对输血袋、输血器进行封存,保存血袋
核查血袋标签交、叉配血结果、受血者有关信息
肉眼观测患者原始血样与重抽血样的血浆颜色,有无游离血红蛋白
复查供、受者血型及交叉配合实验
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映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加做其他实验:游离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血常规、尿常规
填写输血不良反映评估报告,上报医务处、输血管理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