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144759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风(瘫痿)良方-补阳还五汤(网摘) 方源 清代王清任 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构成 黄芪 生,四两125g; 当归尾二钱3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一钱3g。用法 水煎服。功能 补气活血通络。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方解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

2、之功。运用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她因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加减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实验研究(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风患者血液处在粘、浓、凝、聚的倾向,运用本方后,能增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克制血小板汇集和释放反映,克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增进侧枝循环。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

3、理作用1.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家兔能明显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明显减少,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长。中药通报1987(2)512.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ET-1基因体现的影响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并用地高辛精标记ET-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成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及尾状核ET-1基因体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和尾状核ET-1基因体现均明显高于健侧相应脑区(P<0.05,P<0.01)。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脑组织ET-1基因的异常体现,从

4、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限度上下调脑缺血诱导的ET-1基因的体现,也许是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3.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mRNA体现的影响选用SPF级Wista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采用Allens法复制中度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观测1周;持续给药2周后,取各组脊髓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映(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PAFR mRNA体现水平。成果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PAF-R mRNA体现明显减少(P001);补阳还五汤组及金纳多组均可克制脊髓组织PAFR m

5、RNA体现,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明显性意义(P001),而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明显性差别(P005)。补阳还五汤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也许与其能减少PAFR数目,克制PAFR活性,从而阻断PAF发挥损伤效应有关。(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长,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表白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本。陕西中医1986(10):466使用注意1)本方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以正气亏虚为主,原书称为因虚致瘀,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长),祛瘀药宜轻。2)使用时,以病人苏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脉缓弱者为宜。3)使用本方,

6、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避免复发。4)高血压患者可用,但正气未虚者慎用,阴虚阳亢,或阴虚血热,或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笔者根据其益气活血通络功能,广泛用于临床难治之症,常获良效,举隅如下。1 脑血管病后遗症石某,男,55岁。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急救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

7、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此乃气虚不能运营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黄芪6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经上药加减进治30剂,下肢已恢复功能,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按:中风后遗,有虚有实,本例患者形体较丰腴,胸闷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急救,元气已损,因而辨证气虚痰瘀阻络成立,故在益气活血之中配以化痰开窍通络,改善局部循环,恢复血液流动及血管壁弹性,使偏废之肢体恢复较快。本方运用时应注意黄芪之用量大而当归轻。2 麻痹性震颤何某,男,70

8、岁。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诊时四肢麻木,震颤不止,虽能站立,但不能开步,上肢抖动致不能持物。伴眩晕,神倦,气短懒言,心烦,夜卧不安。舌红少苔边紫,脉弦细。证属气虚血瘀,风动络阻,治当益气活血化瘀定振,拟补阳还五汤加育阴祛风。黄芪5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6g,桃仁6g,川芎6g。地龙10g,蜈蚣2条,枣仁10g,石斛15g,钩藤20g,僵蚕10g。上药服15剂,震颤大减,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渐正常。按:麻痹性震颤也属中医“中风”范畴。证治准绳谓:“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本病其本气虚血瘀,其标在肝。气虚血阻,肝阴失养,脑海失养,颤振作矣。故用益气活血平肝熄风而获效。3 蛋白尿

9、吴某,女,30岁。患者慢性肾炎史,水肿、蛋白尿反复难愈,而转中医治疗。诊时见下肢浮肿,眩晕,神倦,气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浊,舌淡苔薄边微紫,脉细数,尿常规检查见蛋白+,管型细胞+,证属气虚精衰,运化失职,治当补气活血,益精利水,拟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6g,白芍10g,地龙10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女贞15g,苡米20g,猪苓15g,茯苓10g,泽泻10g 丹参15g。上药加减进治一种月,水肿尽消,尿检蛋白、管型已正常。终以金匮肾气丸固本,随访一年未复发。按:慢性肾炎是欠病入络,肾气衰微,瘀血阻滞,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患者长期蛋白难以消退,以微循环障碍理论指

10、引,运用补阳还五汤一面大量补气,增强细胞免疫和增长抗体形成。而活血化瘀则能变化血流粘滞度,疏通肾毛细血管,克制肾炎发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4 眩晕(颈椎病)沈某,男,75岁。患者因颈椎病退行性病变而眩晕反复难愈。就诊时见眩晕如坐舟车,上肢麻痛,时有失眠,神疲,恶心,生痰,舌苔薄边有瘀紫,气虚血瘀而使脉络受阻,清阳不升,拟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地龙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上药加减服用20剂,眩晕未见发作。按:“无虚不能作眩”,颈椎退行性病变之眩晕多发于老年者,兰时肾气衰,脉道不畅,血液不能上奉于脑,致脑失濡养而成眩。故

11、用补阳还五汤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进神经功能恢复,而收满意疗效。5 声带结节林某,女,25岁。患者从事声乐工作,每当歌唱频繁时即声音嘶哑,经多方治疗未见显效。声音嘶哑时轻时重,咽干口燥,伴眩晕,身酸,偶有生痰,月事不调,舌淡少苔,脉弦细。经省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声带结节,中医诊为气虚血瘀,脉络不利,上结咽喉,治宜益气活血,化瘀利咽。黄芪30g,当归6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0g,桃仁6g。红花5g,麦冬10g,千张纸10g,桔梗10g,僵蚕10g,甘草5g。上药治疗半个月,声音正常,并能登台演唱,未见嘶哑浮现。按:素体虚弱,长期高歌,暗耗气血,血液运营不利,脉络血

12、瘀,治疗当用益气化瘀,通络散结,余悟补阳还五汤可治中风之失语,故也可用于结节性之声嘶。果获效。临床上难治之证,总是患病时间长,缠绵难愈,势必久而耗气,气虚则血瘀,因而应用补阳还五汤,药证相符而获效。但使用本方时应注意辨证精确,如属病实则非本方所宜。%补阳还五汤在治疗伤筋病的应用 颈椎病: 黄芪4080克 归尾15克 川芎10克 赤芍12克 白芍12克 地龙12克 丹参15克 菟丝子10克 葛根10克 甘草6克 服三剂后黄芪改用80克。共服15剂,眩晕消失。颈转自如! 肩周炎: 黄芪50克 川芎10克 赤芍12克 当归尾15克 地龙12克 姜黄12克 羌活10克 各根12克 鸡矢藤20克 寄生1

13、0克 桂枝10克 桑枝10克 15剂痊愈! 椎间盘脱出 黄芪60克 川芎10克 当归15克 赤芍12克 地龙12克 桃仁6克 红花10克 泽泻20克 防己12克 白术10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45付痊愈! *杨牧祥活用水蛭治脑血管病杨牧祥为河北医科大学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引教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她从医执教近五十载,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独特,笔者现将其运用生水蛭治疗脑血管病简介如下。脑动脉硬化症、脑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萎缩等是脑血管病的常用病,更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中医学将上述脑血管病分别归属于眩晕、呆病、中风(中脏、中络)。虽症状不同,名称各异,究其病理不

14、外肝肾阴虚,以致肝阳上亢或化风,痰血互结,瘀阻脑络。特别是瘀血阻滞是整个病理机制的终端成果。无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两者皆因血运受阻,瘀血阻于脑络所致。只因病者体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诱因等不同,致病各有深浅。但皆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故治疗当以标本兼顾,补益肝肾顾其本,活血化瘀通络治其标,临床时还须注意据证将平肝熄风、祛痰开窍、醒脑益智等治法寓于其中。病案1:张某,男,54岁。1997年5月初诊。头晕6年,加重3日,伴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有瘀斑,少苔,脉弦细。血压180/105mmHg。血脂:胆固醇7.3mmol/L,甘油三酯2.8mmol/L。脑

15、血流图示:脑动脉粥样硬化。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脉络瘀滞。治宜滋水涵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自拟眩晕方加减:天麻10g,钩藤(后下)15g,刺蒺藜15g,女贞子15g,决明子15g,旱莲草15g,夏枯草15g,益母草15g,丹参15g,虎杖15g,地龙10g,桑寄生15g,杜仲10g,怀牛膝15g。水煎分2次温服,日1剂。服药7剂,诸症递减,但时有反复,舌质仍有较明显的紫斑。此乃活血化瘀药力局限性之故,遂于原方中加用生水蛭,将水蛭研成细粉并装入胶囊,以汤药送服,每次3g,每日2次。如此持续服药20剂,诸症悉除,血压:130/85mmHg。血脂:胆固醇6.0mmol/L,甘油三酯1.2mmol

16、/L。随访1年,未见复发。病案2:刘某,男,63岁。1997年6月初诊。罹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因情绪激动忽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左侧肢体偏瘫、语言謇涩。在某医院CT检查示:右侧脑实质内有一1.6cm2.7cm的血肿。确诊为脑出血。经对症解决,虽生命得救,但左半身不遂已达2月,伴眩晕欲仆、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口舌斜、舌体强硬,舌色紫黯,脉弦。查:颈无抵御,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左侧上下肢肌力级,血压:184/100mmHg。证属肝肾亏虚,脉络瘀滞。治宜滋补肝肾,化瘀通络。处方:枸杞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15g,杜仲10g,怀牛膝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

17、15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地龙10g。水煎分2次温服,日1剂。另配生水蛭粉,装入胶囊,以汤药送服,每次5g,每日2次。经持续治疗20日,患者语言清晰,口舌不斜,上肢肌力级,下肢肌力级。守原方继续治疗月余,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复查CT示:颅内血肿已完全吸取,血压: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上述病例中,杨牧祥以生水蛭启沉疴而祛宿疾,屡获奇效。她觉得,脑血管病有较长的病理过程,成疾后,祛瘀血非运用生水蛭活血逐瘀、搜剔络瘀而不效。水蛭,味苦咸腥,功擅破瘀散结。古今本草专著多谓其性峻猛,并且有毒,嘱之慎用,故世人多畏之不用或用量轻微,入煎剂36g,研末服1

18、.53g,且经焙炙后方可使用,旨在去其毒性和减其峻猛之性,以防伤正。殊不知,水蛭经焙炙后功能大减,加之用量轻微,实难发挥其活血逐瘀的功能。张仲景之抵挡丸水蛭用至20枚,大黄虫丸水蛭用至100枚。近代名医张锡纯亦擅用水蛭治疗妇人癥瘕积聚、瘀血内停等证,张锡纯之理冲丸以水蛭为君药;理冲汤证中,瘀血坚甚者加生水蛭,并赞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因此,杨牧祥治疗脑血管病强调水蛭宜生用,研粉末服,每日用量可达36g,并经近年临床实践体会,水蛭药性平和,祛瘀之力甚宏,未见不良反映。据现代药理研究,水蛭含水蛭素,有抗凝血、扩张血管、减少血液黏稠度等作用。鲜品含水蛭素较多,而炙水蛭中水蛭素多被破坏。因此,炙水

19、蛭之效远不如生水蛭佳。但因水蛭腥味较大,入煎剂易致人恶心呕吐,为使患者免受服药之苦,导师医嘱将生水蛭研成细粉,分装胶囊,用汤药送服,以除其腥味之弊。*我常用的脑血栓方子 生地20熟地20何首乌20巴戟天20黄芪50川芎15石菖蒲15葛根40丹参30地龙20土鳖虫20益母草60白僵蚕20胆南星10全蝎2蜈蚣2【以克为单位】方中生地,熟地,何首乌补肝肾阴,脑虚以阳为荣,故加巴戟天温阳,黄芪补气助血行,川芎行气血,祛头风,葛根升清阳(此药改善脑血循环效佳)丹参,地龙,土鳖虫,益母草活血化瘀,白僵蚕,胆南星,石菖蒲化痰浊,石菖蒲又能开窍,全蝎,蜈蚣通经络,散瘀结。此方用了补阳还五汤的精髓,但补阳还五汤

20、缺少滋阴成分,因本病肝肾 阴虚 为本,故添加了滋补肝肾之品。方中活血偏重,易伤阴血,但有何首乌补阴血药来避免,补肝肾之品过于滋腻,但有川芎,石菖蒲来调节,它们之间互相运用,每种药的弊端都被控制,而疗效却被协同增强,用于临床,每每获效。语言不利可加桔梗,远志,郁金,口眼歪斜加白附子,偏瘫拘挛加木瓜,白芍,偏瘫痿软加桂枝,鹿角胶,马钱子。等等。左瘫重用活血,右瘫重用涤痰。上方虫类药不可久服,待症状稳定后去之,以赤芍,当归,鸡血藤替代*生黄芪l5克 红花9克 地龙干12克 丹参15克 桃仁9克 川芎9克赤芍12克加减法1、血压偏高:加豨莶草30克。2、口眼歪斜:加全蝎、蜈蚣等分(研末),一日二次,每

21、次2.1克,或冲入煎剂中服。3、肢体麻木:加制南星9克、制半夏9克、陈皮9克。4、肢体拘挛:加水蛭、全蝎等分(研粉,一日二次,每次2.13克)。5、阴虚明显:加生地15克,麦冬10克。6、阳虚明显:加仙灵脾12克、熟附片9克(先煎)。*血 脑血栓药方一号方:药物构成:钩藤15g30g 石决明30g 生石膏30g 瓜娄30g 生军10g 川芎15g 红花15g 土虫10g 桃仁10g适应证:脑血栓急性期,中风初起。血压偏高(超过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强、语蹇、头晕、头痛、烦燥或嗜睡、大 便秘 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随证加减:1.故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g(冲

22、)并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一丸,日二次。2.舌红苔少干者,去石膏、瓜娄、生军,加生地20g玄参15g白芍10g。3.大便秘结用番泻叶10g泡水饮。4.痰多、失语、苔腻者,加菖莆10g郁金10g竹沥30g(冲)天竺黄10g。二号方:药物构成:黄芪15g30g 红花10g15g 川芎10g15g 赤芍10g 当归15g 挑仁10g 土虫10g适应证:脑血栓恢复期,血压和颅内压不高,偏瘫,肢体稍有动意或肌张力较前增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质胖嫩,脉弦缓无力,腑行畅通。随证加减:1.大便干者,加瓜娄与生写10g。2.舌强语蹇,加菖莆10g郁金10g。3.舌胖嫩加仙灵脾15g巴戟15g。4.偏瘫

23、,肢体久不恢复,酌加山甲9g水蛭6g冲服。三号方:药物构成:生地25g 山萸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石斛12g 牛夕10g 巴戟15g 丛蓉15g 菖卜10g 志肉10g 肉桂3g 黄芪30g 川芎6g 全蝎3g6g适应证:脑血栓后遗症,或伴脑软化患者,症见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蹇,肢体不遂,眩晕,大小便失禁,舌红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润,脉况细弱,或虚大无力。加减同前,均为水煎服。 *半身不遂百治百效! 印尼血竭50克、全蝎、地龙、土鳖虫、人参、桂枝、藏红花各40克、乳香、没药各20克、川牛膝80克,制川乌400克,共11味研磨成粉,用水泛丸、只需每天2次、 每次2丸,手脚麻木30

24、天就能缓和,半身不遂百天即可痊愈! 这是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唐时古方。经现代医学临床证明:该方内修神经,外壮筋骨,对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谁用谁好,百治百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方: 黄芪3钱,归尾2钱,赤芍1钱半,川穹一钱半, 地龙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加3碗水煎到1一碗,(渣2碗煎到八分), 连服20到30剂,此方(补阳还五汤)已经救治百数人 另方: 桂枝27克 白芍27克 甘草18克 鲜生姜27克(切) 大枣12枚(破) 水煎服 分三次服用 服后喝小米粥一碗 不要小看此方,只要是中医都懂得此方。甚至好多平头百姓都懂得此方。它是典型医学著作伤寒论里的第一种方子。 白血病重要

25、是白血球和红血球的阴阳平衡被破坏。此方为平衡阴阳天下第一大方。又白血病的发病部位正好在太阳病的部位。此方又为太阳病第一方。故取用此方。*治脑血栓神效黄芪l00克,血丹参2O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地龙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全虫15克,蜈蚣4条,牛膝12克,杜仲12克,生地12克,菖蒲12克,木瓜3O克,车前子2O克.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通络复瘫汤(主治:中风偏瘫的初中晚各期) 构成:黄芪60120g,当归1020g,丹参30g,赤芍30g,地龙15g,炮山甲10g,水蛭6g,鸡血藤30g。 功能: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 主治:中风偏瘫

26、的初中晚各期,尤以初中期为佳。症见半身不遂,肢体乏力,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用法:每日水煎服3次,每次200ml。水蛭、炮山甲亦可研极细末冲服,用量稍减,一般用水蛭和炮山甲末各4g混均冲服,每次4g,1日2次。 方解:本方系当归补血汤与补阳还五汤化裁锤炼而成。方中以大剂量黄芪益气生血,使气旺血足而血易行;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络;炮地龙、山甲、水蛭为虫类蠕动之品,灵动迅速,可活血逐瘀通络,以搜别络之邪瘀,疏通被阻络道,起到一般草木药所不及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之用。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一般2周左右可收显效。脾胃虚弱,纳运欠佳,可改为饭后服用,或加白术、砂仁、鸡内金;药后腹胀、矢气多,加枳壳、厚朴;伴口眼歪斜加全蝎、僵蚕;语言不利,加石菖蒲、远志、胆星或竹沥;气短乏力重者,加生晒参;头晕血压高可加怀牛膝、代赭石、天麻,亦可配合西药治疗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