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9173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N o.11(上)2 0 2 3劳育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邵仙成(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2 5 5 4 0 0)摘要: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不仅可以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价值观,还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基于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将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活动融为一体,并通过设计劳动任务、开展劳动交流、布置实践作业,提升班级管理绩效,打造和谐共融、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 劳动教育 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2、,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不断在教育方法上推陈出新,并适当增加劳动频次与劳动强度,使学生在经过实践锻炼以后,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并意识到劳动所创造的重要价值,这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一、设计劳动任务,完善激励机制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生课后活动时间越来越多,但很少有学生将这些空余时间用在劳动上。这就给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而产生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自律意识与自觉意识较为淡薄,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够深入,以至于缺乏劳动热情与劳动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设计主题劳动任务,强化学生劳动意识

3、,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地设计劳动任务,学生往往只是机械重复一套劳动动作,这就使得完成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并通过口头表扬、荣誉激励、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劳动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事先划分为四个合作小组,分别给各小组布置一项或者多项主题劳动任务,并事先规定好完成时间。如果各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发放证书、奖状、奖品的形式,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施奖励。如第一小组劳动任务是摆放桌椅,整理教学工具及教室内的各种物品。第二小组劳动任务是擦黑板、擦桌子、擦玻璃。第三小组劳动任务是清洁地面,清洗清洁工具。第四小组劳动任务是清理教室内与

4、走廊的垃圾。各小组明确劳动主题后,精心组织、合理分工。当各小组成员进入劳动状态后,小组长可以结合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与个人体质,科学分配劳动任务量。第一小组身体比较瘦弱的学生,小组长可以分配一些体能耗费量较小的劳动任务,如整理和摆放教学工具,对教学工具或者物品进行擦拭与清洁处理。身体强壮的男生可以分配一些体能耗费量较大的劳动任务,如搬动桌椅、修理桌椅等。而对于力气较小的女生,可以分配一些辅助性的劳动任务,如给男同学递送劳动工具,打扫桌椅摆放以后的场地卫生等。这种科学的任务分配法,既可以带动和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也能够增进同学间友谊。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精心设计主题劳动任务,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

5、与积极性。在这种集211学科教育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N o.11(上)2 0 2 3体劳动氛围熏陶下,平时不爱劳动的学生也会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久而久之,学生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也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在实施激励机制时,为增强激励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递进激励原则,即当次激励的力度应当大于前一次激励的力度,如第一次奖励形式是发放证书、奖状,那第二次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奖品发放数量。这种递进激励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学生也会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勤奋劳动,才能获取更多奖励。二是客观评价原则,即在每一次劳动任务结束后,教

6、师应当根据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如果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缺点,应当及时提醒学生予以纠正,使学生能够端正劳动态度。三是互帮互助原则。对于一些复杂的劳动或者体力消耗量巨大的劳动任务,学生之间应当充分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劳动任务。这样一来,整个班集体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二、开展劳动交流,发挥榜样作用有些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表现平平,但在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大型劳动当中却生龙活虎,事事抢在前、事事不落后。因此,班主任应当积极发掘这一类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劳动交流,向其他学生分享劳动心得,述说劳动体验。这种树立劳动典型,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的

7、方法,在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是在交流劳动经验和分享劳动心得过程中,其他学生能够将劳动个人表现与分享者进行比较。如果表现远不如对方,学生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后,能够快速纠正,这对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将大有帮助。二是分享者在畅谈劳动心得时,往往会引用一些真实劳动场景,而这些场景恰恰是其他学生所经历和熟悉的,其他学生可以在分享者身上学到更多宝贵经验,进而在日后劳动中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巧。三是劳动交流属于集体活动,无论是参与者,还是劳动经验分享者,都经过了劳动实践的磨砺。一些学生无法找到与经验分享者之间的差距,而借助于劳动交流机会,恰恰可以发现自己缺点,学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8、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如开学后,学校组织一次大型清扫任务,并制订了明确的清扫目标,即各班需要做到窗明几净、桌面墙面一尘不染、各种物品摆放整齐。为完成这一目标,班主任做了精心安排,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劳动小组,同时,让各小组负责人对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进行全程监督。清扫任务结束后,班主任应当及时组织召开劳动交流大会,由各小组负责人汇报本小组成员在此次劳动中的表现。为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可以根据汇报结果,选出一些劳动典型,并在交流大会上分享劳动成果与心得感受。例如,第一小组甲同学在劳动中承担起了擦玻璃任务。与其他同学相比,甲同学不仅擦拭速度快,而且每一块玻璃的洁净度都好。针对这一问

9、题,甲同学运用实例法分享了擦玻璃的经验。其他同学在聆听中,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擦玻璃技巧,也被甲同学积极的劳动态度、强烈的劳动意识与丰富的劳动经验所感染和打动。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学生的劳动态度将发生实质性转变。尤其对一些不爱劳动或者态度不积极的学生来说,当劳动典型分享了自己的劳动心得后,能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惰性。在日后参与各种劳动任务时,这一类学生能够自觉改掉懒惰习惯,并慢慢地融入这个和谐的集体中。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劳动典型榜样带头作用,并定期开展劳动交流活动。为了凸显劳动交流活动育人效果,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心得体会转化成为文字性材料,然后在每一次劳动交流大会上,选择2

10、3名学生代表将真实感受分享给大家。三、布置实践作业,关注劳动成果在实施劳动教育理念时,各学校除了开设劳动理论课之外,还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在离开校园之后,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家长分担了家里所有劳动任务。离开班主任视线,学生的劳动意识也将慢慢淡化。针对这种情况,在校期间,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劳动实践作业,内容以家庭劳动、社区公311N o.11(上)2 0 2 3益劳动为主。为了验证学生劳动成果,在参与各项劳动任务时,学生可以委托家长将自己劳动过程用手机视频记录下来,通过Q Q、微信等社交软件,将视频内容转发给班主任。接收家长反馈信息后,班主任进行客观、公

11、正点评,并评选出班级劳动之星。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参与社区组织的清洁楼道卫生。在明确劳动内容后,学生可以在家长陪同下,与社区服务人员一同完成楼道清扫任务。班主任应当向学生阐明一些安全问题,如上下楼梯时,应当小心磕碰与摔跤,在擦拭楼道玻璃时,如果需要登高作业,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应当主动联系社区服务人员,尽量取消类似劳动任务,以保障学生绝对安全。另外,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录制短视频,将学生劳动场面记录下来。结束劳动任务,家长应及时将短视频发送给班主任,让其对学生参与社区公益劳动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应当涵盖以下四点:一是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是否积极,是否存在故意偷懒行为;二是学生与社区服务

12、人员之间是否形成了默契的配合协作关系;三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劳动技巧,是否存在盲目操作行为;四是在劳动任务结束后,是否主动帮助社区服务人员整理劳动工具。满足以上评价条件,则说明学生能够高质量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只有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课后劳动机会,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基于这方面考虑,班主任应当有效利用学生课后休息时间,合理布置和分派劳动任务。为提高劳动任务完成质量,在布置劳动任务时,班主任应当明确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适当减少繁重的劳动任务。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期,如果布置一些体力支出量较大的任务,势必会影响学生身体发育。二是布置一些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劳动任务。初中生的安全意识

13、较为淡薄,如果布置一些安全风险较高的劳动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不仅无法完成任务,还会引发各类安全事故。三是劳动全过程需要监护人全程监督,家长在监督和检查劳动成果的同时,需要对学生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如果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在家长没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可以由社区工作人员指派专人来负责学生人身安全。四、结语劳动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 与 磨 炼,才 能 体 现 劳 动 教 育 的 育 人 价值。基于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不断创新劳 动 教 育 形 式,并 通 过 多 样 化 的 教 育 方法,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使学生在端正劳动态度、增强劳动意识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爱劳动习惯。参考文献1 薛美.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落实劳动教育理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 0 2 2(1 3):2 2-2 4.2 谢卫东.新时代劳动教育:学校应“有为”且“善为”基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 0 2 1,3 7(6):1 3-1 6.3 李新菊,沈建民.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原则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 0 2 2(2 4):8 9-9 3.责任编辑:刘 静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