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486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4I美5时代美学2 0 2 3/0 8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探析文/刘朋娜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蕴含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当下课改中课程思政有着较高的契合点,它的历史性、内容的延展性是兼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功效,对于提升学生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提供有效的支撑。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谈到家国情怀以及在全社会中弘扬和培育家国情怀。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下学生的三观函需涵育和巩固,家国责任的使命担当尤为重要,如何挖掘优秀的家国情怀元素,使青年大学生的三观于“润

2、物无声”中得到厚植,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古代文学;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它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催化剂和助推剂,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针剂。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厚植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恰逢其时。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好厚植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所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

3、基础,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都指向性地标识出古代文学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独特优势,为有效达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提供助力。据笔者研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该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这些指导性文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这些都是家国

4、情怀的重要元素和属性,同时家国情怀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的体现。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早在2 0 1 4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

5、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2。这两个纲要进一步为高校明确了教育的工作重点和要点,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围绕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的介绍和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系统性、进而培养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提高其思想文化综合素质、提高民族自豪感,幸福感和爱国情操、提升审美情趣,体1美育研究6 5认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家国情怀内涵(一)家国情怀的概念古往今来,家国情怀和读书育人紧密相连,是无数德才兼备之士的不懈追求,他们更是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情感浇筑在祖国大地之上。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学者对家国情怀的研究

6、自2 0 1 8 年以来逐年增多,其中主要的关键词为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的内涵、家国情怀素养、家国情怀培育、家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坚守、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等。根据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家”“居也”3 47“国”“邦也”3 1 2 5。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情怀”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1 1。徐文秀认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5。它综合了古代政治属性的家国的含义,并和情怀一词相结合,但这并非是简单的叠加,其又被赋予人在家

7、国情怀中对国家和人民个人层面的情感表达和理想追求,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激发出了个人对家国情感的体认,这是一种内化并升华的情感行为。王利明认为,“家国情怀既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精神支柱”6 。张福俭提出: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它已经潜移默化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 1 7 5。家国情怀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具备的一种爱国情,更是读书人对家国安定和人民安泰的义不容辞责任和使命,它承担着国人的爱国情感深层的精神支撑。笔者认为,本文所提及的“家国情怀”的定义应为: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以“家国一体”为基础,以“共同体意识”为承载

8、,通过提升个人素质、强化青年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践行爱国爱党爱民等行为,对家国的情感应主动承担起保护、热爱与责任意识。(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厚植家国情怀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 0 1 9 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8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可见,弘扬家国情怀已经成了新时代的新任务,它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1.传承弘扬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9、育,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 0 3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断层,因为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它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底气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丰富优雅的传统文化,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到的作家和作品,不管是作家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作品透视出的无一不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催人奋进的高呼、坚定信心的呐

10、喊、忧国忧民的愤怒、人民至上的情怀,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笔,这种精神正契合着完善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代每一位大学生的责任。在强调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文学素养更为重要。”【I高校教师要抓好课堂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着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可歌可泣的作家和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充分利用共情这一途径,引导学生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和人格修养,完善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2.加强巩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筑牢

11、家国情怀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普遍遵循,它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自身独立和尊严的强大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应深深根植与中华大地之上、洒向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它是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心和爱国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的固本培元。在当前新的国际形势和环境下,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势必会激励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爱国

12、主义66I美5时代美学2 0 2 3/0 8不等于家国情怀,但一个爱国的人势必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所,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势必会自觉延续这些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恰恰符合这样的特点,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对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形成正确认识的重要阶段,中国古代文学兼具人文性、思想性、历史性等特点,整合好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元素,对学生思想的培育和价值的引领将更具优势。3.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推进课

13、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必将围绕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优化其内容的供给,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就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家国情怀的培育不是简单地发布命令,而是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因为文学史的编排基本上是以“文学史发展实际的情况下,按文体板块进行文学史描述,以文学事实为基本对象,注重文学本体,以文学作品、文学主题、文学风格特征、文体演变规律为重要叙述内容”2 。袁行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主要按照“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视角”中国文学的演进”中国文学史的分期”1 3-1 来编排文学史的内容。综上可见,直接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或者泛泛地进行家国情怀的说教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教师打破传统

14、的教学模式,进行教材整合、提炼出显性和隐性的家国情怀元素,深度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思想价值,拓宽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的广度、深度,特别是将文学史中涉及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教育学生入脑入心,在润物无声中坚定文化自信,使学生传承中华文脉。这本身就推进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好基础关。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在指导

15、纲要中还提出了结合文学、历史学等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理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课程标准的建设中,增强学生自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利用好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典籍,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的精神供给,需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融通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将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个层面价值融为一体,进而将其内化为学生个人层面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进取的行动。所以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16、教师要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三、家国情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呈现形式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并具有独特显著的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本身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家国情怀的内涵丰富至极,而中国古代文学中反映家国情怀的内容又非常多,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至历朝历代的文学都表现出关注社会、民生、社稷的济世精神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价值。可谓每一朝代的文学、每一种文学样态都凝聚着特定时代的内蕴和精神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就要

17、重点提炼这些积极的情怀元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渗入思政元素的教育,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习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提到“爱国”,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讲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4 在2 0 1 9 年2 月3 日春节团拜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多个指导性文件也多次提到“爱国”一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可见,爱国

18、主义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也是我们每个人立德、立身的本质体现,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文学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它只有与思政课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汇聚着古代文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它是古代文人卓越品格的精神再现,而课堂正是承载学生思想教育和知识引领、能力提升的主渠道,所以,1美育研究1 6 7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显得尤为必要。爱国精神是每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优秀的精神文化内涵,它是全体中国人民对国家最深沉的卷恋,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所占比例巨大。从上古时期的神话到清代的文学作品,

19、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在每一种文体中都有丰富的呈现。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坚定了终其一生的理想追求,他在群小的打击、排斥和迫害下,唱出的是“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脱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这些都是源于屈原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乡土深沉而坚定的爱。诗圣杜甫的忠君爱国也使人备受关注,北宋后期的新党和旧党的斗争可谓水火不容,但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地一致,尤其是苏轼在文集中指出“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歌”1

20、 5。杜甫时刻想念着君王,那时的忠君即是爱国。南宋时期的时代歌手陆游,他的绝笔诗示儿表现得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西北望,射天狼”是辛弃疾渴望收复被金人占领的失地,是他至死不渝的执着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像屈原、杜甫、陆游这样的爱国主义诗人比比皆是,他们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更是三观趋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诗人及其作品中关于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是对学生教育的丰富素材和经典范本。(二)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以人文关怀为底色的家国情怀”产生了对个体生命的透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指出了传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时代为

21、社会而发声的担当意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名句遍地开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类似这样的诗篇,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数不胜数,他们或直接咏叹人民生活的艰辛,或通过贫富差距的对比凸显底层人民悲惨命运;或以底层人物的矛盾心理展示人民生活的不幸。这时的文人是清醒的不幸者,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境遇如何,他们甚至在自身身陷图圖的情况下,也要为人民讨说法,这种文人的大情怀精神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也是后人需要学习

22、和发扬光大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一些文人旗帜鲜明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用文字传承着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笔下生成的具有深刻人民性的文学,是古代文学中一条主脉,是古代文学中激动人心的部分。”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时,要深人挖掘文学课中人文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多阅读,学习足够多的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学习古人的优秀精神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与文化的解读,让学生结合古代文化来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将为党、为国、为民的理念渗透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

23、品格,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大情怀,使学生在国家、人民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提升文学课的人文性,进而起到价值引领的功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本质上讲,家国情怀“不仅仅局限于地域意义或政治意义上的对国家的热爱,而是情感主体对家园、故土、祖国甚至整个地球的依恋情感,对于家庭养育、国家培育、地球承载滋养的一种感恩之情,是一种自发的共同体意识”1 7。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主张,这种关注个体到家庭进而到全天下的气魄是国人所具备的一种优秀品质,“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开放包容的,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感格局和道德气魄,不仅凸显本

24、土责任和价值,还超越国界和民族,展示世界胸怀和情结”1 8 。中国一直秉承着大国格局和担当的意识,其中“天人合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达则兼济天下”“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等传统意义上的胸怀天下,这种宽阔宏大的胸襟、包容的胸怀正是对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大学生不能将自身的目光放在一国一家的狭小空间中,而是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引人到当前世界的多元发展中,对世界文化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时代在快速地发展,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我们要做到不盲从、不攀比,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不忘初

25、心,传承弘扬家国情怀。四、中国古代文学中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探索(一)深挖教材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对于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68I美5时代大美学2 0 2 3/0 8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深人教材文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相结合,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首先,要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展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其次,应引导学生将“中国梦”、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融人到理想信念中,推动学生对家国情怀内涵的理解,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从而自觉养成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

26、青年大学生。(二)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是高职生的专业教育课程,它又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深度挖掘提炼该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家国情怀内涵,对传承弘扬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凡的意义。对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的培养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以及实习实训相结合,将家国情怀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任课教师也要提高课程建设的意识,因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对大多数学生

27、来说年代较为久远,单纯的知识讲授会打消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古代英雄人物的音容笑貌,也可以通过影视欣赏、讲座等方式丰富课程形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改变传统课堂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找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并将该种方式计人到学生的动态评价中。(三)角色扮演,加强家国情怀的传承“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使家国情怀的深厚感情根植于学生内心。”1 9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带着头脑进教室的,任课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逐步梳理作品中表现的家国情感线索,时刻观察学生的微表情和课堂上的反应,对家国情怀的问题设计让学生

28、能在活动中有收获。如家国情怀中表达对母亲的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比赛,通过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以及王安石的十五这三篇诗歌进行材料整合,学生在反复诵读文本,结合文章的情感体验来体会母亲的各种不易时,就会深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儿行千里母担忧、让学生以母亲对祖国的大爱来体会其家国情感的真实内涵。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EB/0L.2020-06-01.http:/w w w.m o e.g o v.c n/s r c s it e/A 0 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

29、437.html.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EB/0L.2014-03-26.http:/w w w.m o e.g o v.c n/s r c s i t e/A 1 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3许慎说文解字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1 47.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5.5徐文秀,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 0 1 2 0 120.6王利明:读书人的家国情怀 .财经法学,2 0 1 6(2):5-1 0.7张福俭爱国奋斗建功立业深入

30、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M.北京:华文出版社,2 0 1 8.8习近平,在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9-02-04(1):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N.光明日报,2 0 1 9-1 1-1 3(3):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齐丽丽“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辽宁师专学报,2 0 2 1(2):48-49,55.12张进德,王利锁,中国古代文学史(上)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1 2.13袁行需,聂石樵,李炳海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

31、育出版社,2 0 0 5.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8-05-03(2).15苏轼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8.16韩宇瑄.论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古代文学精神资源 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 0 1 9(3:1 2 2-1 2 817张军.共同体意识下的家国情怀论 J.伦理学研究,2 0 1 9(3)113-119.18蔡小菊,田旭明,新时代弘扬家国情怀的理性自觉 J.学习论坛,2 0 2 0(7):1 2-1 9.19张吉峰创新教学活动培育家国情怀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0 2 2(1 5):45-47.作者简介:刘朋娜,硕士,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编辑:宋国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