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作者: 孟淑媛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曾说,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人,是生命的学问。作为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资源,儒家、道家、佛家都在不同的层次上重视生命价值和终极关怀,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只有从本体论着手分析,才能透视儒释道生命哲学境界和旨趣的差异及其根源。 一、儒道佛哲学本体论的不同纬度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面对社会混乱无道的世势,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根本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纬度有根本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宇宙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生命存在论、生命价值论以及在生命境界上迥然异趣。1、儒家天人关系的轴心社会纬度 儒家自孔子开始开启了经世
2、致用的世俗哲学。孔子的视野中,最大的天和道就是仁礼之天道,孔子的学说和人生都是围绕恢复周礼展开的。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并提出“顺正命、防遭命”和“尽人事、知天命”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倾向。另外,孔子本身是不相信鬼神的,但却非常重视祭祀礼文化的“神道设教”功能。所以,孔子在鬼神之事、死后有知无知等问题虚与委蛇,不给正面的回答甚至表现的常常矛盾。荀子道破了孔子迂回的奥妙:“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1(第233页)汉人刘向在说苑辨物中也认为,孔子不信鬼神,只是强调神道设教。2 后期儒家在天人关系上,分为两
3、条路线:一是鼓吹天命、天道,为王道服务。董仲舒、韩愈借天人感应、天能赏攻罚罪理论,把天命等同于君命、王道,用以神道设教;二是,认为天道无为、人道有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的天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论、柳宗元的天人不预,认为天命、天道其实就是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可以利用。对于命运,儒家的态度因此有些矛盾,在政治领域,强调巡天道、顺天命;对于个体来说,强调人对自己人生、命运的主宰,孟子说“求诚在我”,程颐说“唯义无命”、“求在我者”,陆九渊甚至提出“吾心即是宇宙”,朱熹说“人事尽处便是命”,仅把命的地盘留给无可奈何的偶然性上。荀子力主“知之不若行之”,王充著论衡揭扬朱“疾虚妄”和“
4、见用实事”,韩愈批佛,理学崇理,核心都是反复强调道德践履的道德经验主义,有着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所以,从天人关系来说,儒家最高的道就着眼于人、社会本身:儒家高度肯定人的力量、智慧、权力和价值,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力图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链条和价值体系;儒家思想中,最高的权威实际上不是神学或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存在,而是社会法则或者世俗权威;最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人和社会本身,在于世俗生活和此岸世界。所以儒家哲学本体论的建构是以现实社会为纬度的经世致用的哲学,现实主义、理性主义是儒家的一大特色。2、道家天人关系的轴心自然纬度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5、臣”3(十八章)道家的哲学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真相的深刻反省以及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基础上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4(七十七章)把现实世界和世俗社会看作是违反自然、人生的污浊世界,看作造成人异化、扭曲的根源,崇尚“自然之天”。道家的“天”是无人格、无意志的自然之天:“无为为之之谓天。”5 (天地),通过庄学的进一步抽象,道家的“道”、“天”、“自然”在道家已经融、同为一体,因此,从更深刻、更广的意义上探讨道家的天人关系,实际上就是探讨自然之道与人的关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四十二章)道家的最高存在是“道”。老子说:“故道大, 天大, 地大
6、,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7(二十五章)人虽是万物的精华,但在四大中居最下品,自然之道是最高的法则,人要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无论是老庄道家、黄老道家还是玄学新道家,都以自然之道为最高法则,追求超越现实、世俗之囿限,强调人性的至真、个性的自由和生命的超越。跳出了个体人和群体人的囿限,追求超越于人自身的自然之道,一定程度的排斥世俗之务,从哲学意味及超越性上,很显然,比儒家的超越性更胜一筹。3、佛家天人关系的轴心缘起 佛教的产生旨在反对种性不平等制度,反对婆罗门教神创说,提出了自己极具特色的宇宙和生命本体论缘起说。“缘起说”跳出社会和
7、自然的局限,把宇宙万法都纳入视野之中:“诸法从缘生”,包括宇宙万法中的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根据各自的原因和条件而生成、发展的;“诸法从缘灭”,当这些原因和条件“缘”变化或消失了,这些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佛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本身都没有自性,本性为空;“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逃不开“因缘和合,缘起性空”的法则。缘起性空,是佛家生命观的基础,它并不是一种无本体之学,而是“以空为体”,否定实体性、本原性的空性本体之学。发展到后来,小乘佛教的业感缘起论、大乘瑜伽行派的赖耶缘起论、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大乘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禅宗等给出了新的思路(密宗除外):1、一切万法是佛、真如、真心、法界
8、、如来藏心的显现。2、由于诸源互摄,每一事物都包括理之全体,推出真如与万法相入相即。3、一切万法的本原归于众生业力的感招、众生阿赖耶识中所含业种的变现。4、人心是宇宙的本体:“万法唯心”、“即心即佛”。这几种思路逐渐发展,把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一方面,佛家假设了一个至真至善、圆满自觉、不生不灭的一种超自然、终极的本体,它是变现世间万法的本体;另一方面,从认识上说,佛由心生,众生皆有佛性,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又使心识成了万法生灭的根源。这样佛教本体论就由“空性本体论”演变为“心佛合一”的“两位一体”的一元本体论。“站在远高于人的立场,总是超开人来说话,更不复归到人身上 归结到成佛”8 (第7页)
9、,“佛教以人为目的,却恰恰采取了反对人的手段”9 (第59页)佛教宇宙论通过缘起学说构建了心性本体论和“心佛一元本体论”,以超越自然、社会的宇宙视野,否定了世俗存在的意义,又为众生成佛,超越自然、社会提供了内在可能。可以看出,儒释道本体论的差异,导致了三者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在思维方式上,儒家崇刚健,乐观正思维,反求向外,迎合入世;道家重阴柔,反思维,重批判反思,反求向内,避世出世;佛家以圆融思维,消除物我、他我、彼此的分别,在入世间参悟出世之道。二、儒道佛生命本源说 哲学本体论的差异,使儒释道三家在生命本源问题上给出的思路也是迥然不同的1、儒家生命本源论:天道无言 在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的人文
10、关怀下,关于生命的根源,儒家没有作更多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解构,儒家只是认为,生命的产生就像是万物的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天地之气和合而成。生命现象只是一种自然的物质过程。例如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0(大雅)“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11 (系辞下)“众生必死,死必归土。”这种思想被孔子继承了下来,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2(阳货)而这里的天,不是神学或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宇宙之天。在儒家看来,生与死的生命现象完全是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在儒家看来,生命源于天地:“天地合而万物兴焉”13(第126页
11、)。儒家思想认为天道是自然的,天地化生万物也是自然的:天地自然演运,万物自然生成,并没有什么在背后主宰。人的生命同样源于天地,与万物是同体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对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过程本身。人这个类本身,儒家生命意识的本质不在于超脱生死, 而在于凸显生命的价值。杨雄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14(君子)人的生死,如四时代谢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任何想改变的的想法,都是误入歧途,徒增困惑。朱熹认为生死就象昼夜更替一样自然。儒家对于生命的根源,没有过多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描述,而是更多的关注生命的社会属性,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放置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2、
12、道家生命本源论:道生德成 道家认为“道”是植根于自然之中、存在于宇宙大化流行之中生生不已的生命力和客观精神。老子道德经开篇即把道视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者,万物之奥。”15(六十二章),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还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对于万物生命具有根源性、创生性。庄子认为“道”是生命产生的最终根源。人的形体、 容貌、 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存在和变化的,所谓“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16(知北游),所谓“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17(德充符)黄老道家也都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限的、最初的存在者,是万物之本。“道”是如何化生出有形的生
13、命的呢?老子将万物和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8(五十一章)“德”是一个哲学范畴,指道的功用或显现。“德”是连接生命力“道”与生命体“形”的中间环节,是指万物尤其是人得于“道”而形成的各自的内在特质,是决定生命之成为生命的现实根据。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物得以生谓之德”,把“德”看成生命存在的内在根据、本质和本性,与“形”相对。黄老道家在以上观点基础上,提出“德”是“道”对万物的施舍,是万物成其为自身的内在本质;“德”是人得于精气而形成的内在生命力。淮南子中的“德”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之德、阴阳之德、五行之德、生命之德,后三者居多。总的观点是,“德”
14、是“道”的生命力分散在万物之中形成具体的生命力。“道生德成”是道家总的生命本原观,“道”是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德”是生命形成的现实根据,使生命观在本源论层面表现为道德观。3、佛家生命本源论:缘起和合 佛教由“缘起性空”,对整个世界提出:“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19的思想,认为万法之间相即相入,重重缘起,无穷无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人的生命也是因缘生灭,是空;生命因缘而在三世六道中轮回、流转之苦。楞严经卷四云:“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佛教的本旨
15、就是教得终生如何认识到“诸法皆空”,人生皆苦,领悟世界真如本体,寻求人生解脱之道。佛教认为宇宙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处于重重因缘关系网络中,宇宙间各类生命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华严经:“今言因陀罗网者, 即以帝释殿网为喻。帝释殿网为喻者,须相识此帝网以何为相。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现一镜中”20(第543页)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象“因陀罗网”上的宝珠各各辉映,犹如许多镜子照相一样,每一颗宝珠映现其他宝珠,世间所有映现的宝珠又各各映现,如此种种映现,以至无穷。以人与自然、 人与人、 身与心的关系为三大纲, 形成了重重无尽的因陀罗网。因此,“一即一切”,一切法都相如相即,圆融互摄。这种生命缘起论,
16、肯定了宇宙万法的相互联系,但又否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存在的实体性,否定了任何生命主体在世界中的优先权,最终否定一切自我中心论,达到物我一体。三、儒道佛生命机制论 儒释道在生命本体论和本源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的生命机制论。1、儒家生命机制论:气化五行说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包括各种生命都是乾坤和合的产物,后世儒家引入了阴阳二气及五行学说,认为乾坤之道代表阴阳两种力量,它能化生出两种相应的物质形态即阴阳二气,二气交感生出五行,五行妙合便产生了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各种物质形态。人和万物的生与死不断变化,相互转化,根源于“气”之聚散、往来、屈伸的变化,从而构成一个生命现象发展始终的自然过程。礼运篇说:
17、“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是由阴阳、五行之秀气交会而生的,故为天地的中心,万物的灵魂。荀子明确把“气”作为人和万物化生的本体,。王充认为人的肉体和精神是由气组成的,他说:“元气所在,在生不在枯”21(第345页)“死则气减,形消而坏”22(第371页)。人的感觉、精神和理性活动都是以气为基础,所以,没有气人就会死亡。邵雍认为,人的“生死之间”的不测变化,都是“一气”所为。周敦颐认为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从阴阳五行之气的角度对生命起源给予明确、精致的解说。张载依据“太虚即气”的宇宙本原论,提出气聚而生人,为有形者;气散而死返于太虚,为无形者。二程和朱熹构建了“理气说”
18、,宇宙的最高本体是“理”,“理”是永恒的,“气”是生灭的,“气”之聚散产生人之生死。人与万物都禀“气”而生,但是由于“气”有清浊、精粗、明昏、全偏、厚薄、纯杂的不同,所以便有人和万物的差别。可见,儒家学者都用气或者辅之以理来解释生命的产生与消散,把生命的生灭看成非常自然的过程,并逐渐赋予“气”伦理上的涵义,进一步导致了儒家对生命过程的重视。2、道家生命机制论:道生二气阴阳气化 生命根源于“道”,是通过什么机制产生现实生命的?道家将其归结为 “气”的变化。儒家侧重揭示气与精神方面的关系,发展出伦理之气;道家侧重揭示了“气”与生命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出生命之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9、老子认为生命现象是由气的凝聚、变化产生的,有生命气化思想的萌芽。庄子着重探讨了“气”在生命现象生死之变中的决定作用及其机制。他认为“道”在混沌之间转化为“气”,“气”一变而产生形体,再变而形成生命,三变而使生命死亡。生命产生、死亡的机制是“气”的“聚散”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23 (德充符)在黄老道家看来,“一气能变曰精。”24 (心术下)“精气”或“精”具有变化的功能,故禀气而生的生命现象才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状况。因此,黄老道家更加强调“精气”或“精”对万物生命的生化作用,管子内业篇说:“凡物之精,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
20、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水地篇还具体描述了禀受男女精气而产生的生命体的孕育过程: “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 五月而成 十月而生。”吕氏春秋使道家生命气化思想趋于体系化,通过 “十二纪”的理论将阴阳消长、时序变化与生命成长一一对应起来,建立了宇宙大生命机制观,淮南子细化和深化了道家气化生命说,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气”及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生命气化思想与五行方位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人文地理环境论,使道家生命机制观在理论的细密性和深刻性上前进了一大步。3、佛家生命机制论:五蕴和合十二因缘六道轮回 在佛家看来,世间万法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种种因缘和合而生起,皆随因缘聚散生灭,生命只不过
21、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假相。佛家提出“五蕴”说,认为“色、受、想、行、识”是众生人身构成的五种基本要素。“色”指人的肉体,“受”指人的情感、情绪,“想”指人的理性活动,“行”之人的心理活动,贪欲瞋痴等意念,“识”指物我、物物之分别及记忆等意识。“色”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物质,“受、想、行、识”则近似于我们所谓的精神。实际上,人是五蕴和合的产物,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实体,当五蕴离散,人则幻灭。在佛教后来的发展中,还提出生命有六大元素构成地、水、火、风、空、识, 依借前五大构成物质属性的身体;空为空隙,有无碍性;识为精神活动。在佛家看来,生命是由色(物质)、心(精神)和合而成,而色心不二,没有先后、本末之分
22、,不能单独生起;必须相互依赖,互相结合才有生命的存在及其运动。关于人的生命,佛教用“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 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周流不停的环节。无明和行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之果,这是过去现在一重因果;受、取、有是现在世之因,生、老死是未来世之果,这是现在未来一重因果,合起来即三世两重因果。生命在前世、 今世、 来世中由不同业感招不同的果报,在三世两重因果中流转无穷,受无限的折磨。“三界六道轮回”说则扩大了轮回的空间。众生因各自业力的不同形成三界六道的存在时空和生命状态。三界是众生生死往来的时空向度和存在性状,自下而上有欲
23、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居住着六道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不同的业感召不同的果报,善业感召人天等善果报,恶业感召地狱、畜生、饿鬼等恶果报。这样,生命因五蕴和合产生,又因感召、业力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止。通过这些理论,佛家指出,痛苦的根源是无明不知生命是因缘和合产生、幻灭,执着于他物和自身。只有明心见性,参悟佛法,领会“诸法皆空”,去除“物质”和“我执”,才能摆脱痛苦。 通过儒释道生命哲学本体论的比较可以看出,三者学说的缘起、思维方式、纬度是不同的。儒家,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主体价值和能力,关怀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道家,以自然为本,排斥社会无道给人带来的异化,关怀人性的完整和回归,追求复归本真、自由;佛学以缘起流转不息为立足点,旨在突破缘起、轮回之囿,明心见性,直悟生命的本真,超越于自然、社会之上。这些特质进一步导致儒释道在生死观、生命价值观不同,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