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合还是桥接: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研究图景与展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3420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还是桥接: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研究图景与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聚合还是桥接: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研究图景与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聚合还是桥接: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研究图景与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聚合还是桥接: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研究图景与展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3评论摘要 过去二十年间组织与管理领域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中,学者们围绕聚合和桥接两种形式社会资本的概念、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丰富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二者之间的矛盾及互补关系逐渐被揭示,不少学者强调二者整合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关键问题是二者应当如何整合。围绕这个理论议题,在梳理现有文献并阐述其理论缘由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社会资本的形式(聚合桥接)及生成机制和作用层次(关系结构)两个维度提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一方面我们描摹出现有研究的类别图谱;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总结了现有研究体现出的两种形式社会资本的不同整合方式。在阐述与讨论现有整合方式之后,我们结合其他理论视角,对当前社会资本

2、整合的研究路径和思路进行了多层次拓展,并讨论了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和议题。本文展示了对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研究的整体理解和系统认识,同时也为领域发展和后续研究思路提供了跨层次和多视角的参考。关键词 社会资本;聚合型资本;桥接型资本;社会资本整合;社会网络分析引言社会资本在过去二十年间受到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密切关注,学者们运用该理论工具分析了个体、团队和组织等不同层次的各类现象与议题,中国情境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也日益丰富。1-4同时,尽管相关研究蓬勃发展,但也仍存在概念模糊、分析层次混淆等问题。5更重要的是,一些关键议题尚存争议,讨论仍嫌不够,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该领域的纵深发展,其中之一即围绕聚合(Bon

3、ding)与桥接(Bridging)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展开。对这两类社会资本的讨论可以追溯到Putnam的研究,6而后随着社会网络分析的引入与推进,学者们逐渐明确区分了两类社会资本的概念、功能及生成机制。聚合型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基于行动者之间的强关系或网络闭合而产生的社会资本,而桥接型社会资本则是指基于行动者之间跨越社会边界的弱关系或结构洞而产生的社会资本。在对二者的影响进行理论区分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现有研究逐渐揭示出聚合与桥接两类社会资本之间的矛盾或悖论关系。7,8学者们发现尽管聚合型资本能够带来内部信任与协同等优势,但同样可能造成认知固化与过度嵌入的困境;尽管桥接型资本能够帮助获取到更多外

4、部异质性信息,但却不利于内部的协调整合。在此意义上,行动者应当对两种社会资本进行整合以获取双重优势。但问题在于,强化对聚合型资本的培育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桥接型资本的获取,反之注重获取桥接型资本的优势又可能损害聚合型资本。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对两类社会资本进行有效整合呢?本文聚焦于“社会资本整合”问题,即行动者如何通过关系网络的建构以同时获取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聚合还是桥接: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研究图景与展望朱棣 葛建华 杨繁作者简介 朱棣,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社会网络;葛建华(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制度理论、社会网络与经济社

5、会学;杨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创业管理基金资助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2151)、中国人民大学 2021 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资助123-134Nankai Business ReviewVol.26,2023,No.3,pp124评论本的优势。8-10在系统检索和阅读关于聚合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试图梳理该问题的文献背景、理论缘由和研究动向,并评析现有研究关于上述问题的探讨与解答。在结构安排上,我们首先讨论了两类社会资本的概念、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进一步提出一个二维分类框架来总结现有两类社会资本的研究,特别是其中所体现的整合

6、方式及相关社会网络机制,以此描绘现有研究图谱并总结研究现状。最后,我们融合其他理论视角,提出从多个层次拓展现有研究思路,并讨论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强调了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有较多研究触及聚合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相关议题,也有研究明确关注如何整合两类社会资本,但不同研究各有其角度和侧重,领域内仍缺乏对“社会资本整合”这一基本问题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认识。本文在凝练核心问题和厘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梳理和阐述了社会资本整合问题的理论背景、发展脉络和知识图谱,对当前研究是一个必要补充和有力推动。第二,考虑到社会资本本身的网络与情境嵌入特征,我们提出了未来研

7、究方向的多层次框架,通过与其他理论视角的结合来启发和拓展现有研究思路。同时,得益于网络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本文也指出和讨论了在吸收当前网络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和深化现有研究的机会与挑战。这些讨论为领域发展和后续研究提供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参考,也充分反映出该话题的前沿发展方向。一、社会资本的概念、类别及功能1.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的提出得益于以Bourdieu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和以Loury为代表的劳动经济学家所进行的概念化工作。早期研究更多强调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物理资本的对比,分析对象多为社区、家庭和个人,11并侧重于强调社会资本能够为行动者创造价值的工具性,有较强的“功能主义”色彩

8、。5随着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引入,社会资本研究逐渐形成“结构主义”的思路,强调社会资本存在于关系网络结构中。尽管围绕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优劣有过争论,5但更多学者试图整合两种思路,如Putnam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是具有价值的关系网络和相关的互惠规范。12在此基础上,Nahapiet等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在行为人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并能够为之所用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并进一步区分了关系性、认知性、结构性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13其中,关系维度强调行为人之间的交互和社会关系本身的属性,如信任、尊敬、友谊等;认知维度指基于行为人之间共享的诠释和意义系统所产生的资源,如共同目标、价值观等;结构维度则指行为人之

9、间关系的整体模式和配置,强调非个人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这种融合视角为多数管理学者所采纳,他们在上述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正如Burt所言,社会资本研究不应停留在概念和隐喻层面,而应当更加关注其背后的网络机制及影响。14诸多学者也强调结构维度是社会资本的根基,认为社会资本区别于其他形式资本的关键恰恰在于它存在于行为人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网络中。15,16依循此思路,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以个人、团队或组织的社会网络为基础而展开。因此,本文对社会资本的分析梳理也主要以其社会网络机制为依托,始于对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功能的梳理,并最终落脚于二者如何整合的问题。2.

10、社会资本的类别及功能早期秉持功能主义的学者更多强调社会资本对家庭、社区乃至国家等宏观社会实体发展的作用;6,11,17而在管理学领域中,学者们更多基于结构主义视角,从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机制出发对其类别及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化工作。这些研究主要将社会资本分为两类:一类为聚合型资本,强调社会资本来源于集体行为人内部的关系网络及其所衍生的凝聚力和共同目标等资源;另一类为桥接型资本,认为社会资本存在于行为人与其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网络。18两种形式社会资本的比较如表 1 所示。表1 聚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比较聚合型资本(Bonding Capital)桥接型资本(Bridging Capital

11、)定义基于行动者之间的强关系或集体行动者内部的网络闭合而产生的社会资本基于行动者之间跨越社会边界的弱连接或占据的结构洞而产生的社会资本功能信息信息传递距离短,沟通频次高,信息传输成本低沟通意愿强,信任程度高,利于私密信息传递有更多途径更快地获取异质性信息,有利于创新异质性信息发掘和匹配,有利于创业机会识别控制群体内部更容易发展出一致的价值观、目标和行为规范,形成非正式控制机制占据结构洞的中介成为唯一的资源传输渠道,因此对所连接的双方具备权力优势网络生成机制强关系,闭合的网络结构弱关系,开放的网络结构,结构洞(1)聚合型社会资本聚合型资本是指基于行为人之间的强关系或网络闭合而产生的社会资本。14

12、,18早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强调社会闭合如家庭会促进聚合型社会资本的产生,19后续承袭此思路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对其生成机制及功能做了深入阐发,其中Ronald Burt贡献卓著。他认为123-134第26卷,2023年第3期第 页 125评论聚合型资本来源于高密度网络,在这种结构下行为人之间往往通过强关系连接,具有更高的互动频率及更强的情感亲密度。14基于上述特征,Burt认为聚合型资本主要有信息和控制两大功能。14首先,信息功能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行为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短,从而减少信息失真,同时行为人之间沟通频率高,能够节省信息传递成本;14第二,行为人之间情感亲密度高,往往具备较强的沟

13、通意愿,同时行为人之间信任程度高,有利于私密信息的传递。20聚合型资本的信息功能在大量研究中得到印证。如针对企业研发团队中知识传递的研究发现,成员之间密集的网络连接和强关系能强化成员之间的沟通意愿并促进行为规范的共享,这使得知识传递更为便利,进而有利于团队的知识整合。21,22尤其当涉及编码化程度低且相互依赖的隐性知识时,聚合型资本在知识传递上的优势更为明显。20,23Bian关于社会资本在中国情境中对个体求职影响的研究则发现,强关系在传递私密信息尤其是与正式制度相违背的信息时具有重要作用。24其次,聚合型资本的控制功能则主要源于“嵌入”的两种表现形式强关系和网络闭合。一方面,强关系意味着行为

14、人之间关系密切且信任水平高,更容易在互动中培育出共同价值观和非正式规范,也更容易形成共同目标。另一方面,网络闭合意味着两个行动者都与第三方有连接,而共同第三方的存在能够对二者形成约束,通过声誉等惩罚措施来抑制机会主义和其他不合作行为。25因此,聚合型资本的控制优势能够作为组织中正式控制措施的补充,减少管理成本。13,18在此方面亦有大量证据积累。例如家族企业研究大多强调家族企业基于天然的强关系,更容易形成认知一致、情感承诺和内部信任。因此相比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规范和控制方面更具优势。26Peng关于中国乡镇企业的研究则发现在改革开放早期,传统宗族网络内的团结和信任有益于产权保护并能降低交

15、易成本,这体现出聚合型资本的非正式控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正式制度的缺陷。27赵晶等在比较基于社会资本的非正式控制与基于股权的正式控制时也有相似发现,股东拥有的聚合型资本越强,其对组织的非正式控制也越强。28(2)桥接型社会资本对桥接型社会资本的讨论主要源自Granovetter。29他认为强关系更容易导致社会闭合,而弱关系能够跨越社会边界,成为不同群体之间的桥梁。因此他强调弱关系在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和异质性信息获取方面独具优势。在此基础上,Burt进一步将行为人之间直接连接缺失而只能通过中介进行连接的网络结构定义为结构洞(Structural Hole),并指出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为人具备不

16、同于网络闭合的信息和控制优势。30基于此,桥接型资本是指因跨越社会边界的弱连接和结构洞而产生的社会资本,其功能也可从信息和控制两方面来看待,并与聚合型资本形成对比。首先,信息优势是因为占据结构洞的行为人通过连接两个异质性群体而跨越了社会边界,因此能够更快地获取到异质性信息,进而有利于培育创新行为。除此之外,占据结构洞位置的行为人更有可能发现其所连接双方未满足的需求,因而更有可能实现创业成功。30,31例如McEvily等发现企业外部的桥接关系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来源,当拥有越多的非重复连接和跨地域连接时,企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优势。32Reagans等针对研发团队的研究则发现当团队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

17、多样性越强时,其成员本身跨越不同的社会边界从而拥有更多潜在的桥接关系,而这些关系有利于促进团队创新和生产率提升。33其次,占据结构洞位置的行为人还能够享受控制优势。这种控制优势体现在被连接的行为人必须依赖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中介作为桥梁,因而中介有权决定是否将从一方获取的特定资源传输至另一方。在结构洞的网络结构下,由于行为人间缺乏直接连接,中介成为唯一的资源获取途径,其他行动者对中介的依赖使之对各方具备相对权力优势。34-36上述研究共同展现出桥接型社会资本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由此可知,桥接型社会资本的核心在于行为人的社会关系跨越了特定的社会边界,因而能够具备与强关系和网络闭合所不同的信息和控制

18、优势。结构洞作为网络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反映的正是桥接型社会资本产生的网络机制。3.两种社会资本之间的矛盾关系在明确区分聚合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功能和网络机制的基础上,更多学者开始关注二者之间潜在的矛盾或悖论关系,即两类社会资本之间不仅相互关联互补,同时又存在张力和冲突。37一方面,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各具优势且互为补充,存在协同效应。8,9以强关系为主的闭合网络固然能够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促进知识共享,但由于缺乏与外部异质性团体的连接,行为人难以获取到外界的非冗余信息,从而更可能出现认知封闭,不利于创新培育。7,18,38与此相对的是,以弱关系和结构洞为主的网络结构虽然在异质性信息获取上具备优势

19、,但却可能因为内部互信和协同不足而难以有效传123-134Nankai Business ReviewVol.26,2023,No.3,pp126评论递和利用这些信息。因此,同时利用两类社会资本的互补优势以产生更充分的价值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39例如,Tiwana发现企业内部的强关系可以作为外部桥接关系的补充,这样可以将获取到的外部异质性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增强组织的协同和适应能力。9Vissa等则发现当高管团队内部具备的战略共识越强时,高管团队在外部关系网中的结构洞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40Reagans等对研发团队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当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呈现异质性且成员间保持

20、高密度互动时,团队的生产率水平显著更高。33个体、团队和组织等不同层次的诸多研究为社会资本整合在资源获取、知识创新和竞争绩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尽管理想上同时获取两类社会资本的优势有更大价值,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张力和冲突。如前所述,两类社会资本所要求的关系属性(强还是弱)和网络编排(闭合还是开放)很大程度上是相悖的。从关系属性来看,行动者强化对聚合型资本的培育需要建构以强关系为主的关系组合,但这种建构方式会使其丧失桥接型资本的优势。部分原因在于强关系要求更高的关系维系成本,38而且行动者之间的互惠付出会使关系投入逐渐攀升,最终变成阻碍行动者退出的沉没成本,使其变得过度

21、嵌入而丧失了桥接型资本的优势。反之,如果行动者建构以弱关系为主的关系组合也会面临相似的问题。从网络结构来看,行动者如果想要突出聚合型资本的优势则需要建构闭合的网络结构,而网络闭合又会使其丧失桥接型资本的优势。同理,建构以结构洞为主的开放网络结构虽然能使行动者发挥桥接型资本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却具有竞争性和私有性,即行动者更可能为了个体竞争利益而使用该资本。39,41当组织的关系网络以弱关系或结构洞为主时,不仅难以获取聚合型资本的优势,甚至还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困境中。42因此,从管理实践角度来看,这种矛盾直观体现在行动者在获取二者优势时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强化对聚合型资本的培育更可能导致组织难以获取桥

22、接型资本的优势;反之,强化对桥接型资本的获取一定程度上又不利于对聚合型资本的培育。诸多研究体现了两种社会资本之间的矛盾冲突。例如Uzzi发现强嵌入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带来信任、细颗粒度的信息及协同等优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当企业的关系网络中充斥着强关系时,其难以获取外部的非冗余信息,也更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7“过度嵌入”悖论(Overembeddedness)指的正是组织在获取聚合型社会资本优势的同时常常会陷入丧失桥接型资本优势的困境。又如一些讨论团队构成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研究也体现出这种矛盾,这些学者认为同质化的成员往往具备更一致的认知模式和信息来源,因而具备更强的聚合型资本;相

23、反异质化的成员则能提供更多样化的视角和信息,因而往往具备更多桥接型资本。因此,同质性的团队能发挥聚合型资本的优势却可能丧失桥接型资本,而异质性的团队具有更多的桥接型资本却又不利于聚合型资本的培育。33,43-45综上所述,聚合和桥接型社会资本之间存在互补和协同效应,诸多学者已经强调了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必要性和价值。21,46,47但鉴于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及行动者在同时获取二者优势时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更为现实的问题或许在于组织应当如何对其关系网络进行编排和动态调整以实现整合的目的。因此在下文中,我们主要梳理现有研究所体现的具体整合方式及相关网络机制。二、两种形式社会资本的整合1.现有研究的分类框

24、架我们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类框架来展示关于两类社会资本的研究,并审视现有研究中的整合方式。在此框架中,一个维度区分了上文讨论的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另一个维度则为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与作用层次,包括关系和结构两类。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在前文已详述,在此我们重点解释“关系结构”维度。自Granovetter以来,48社会网络研究明确区分了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两个不同的层次及相应作用机制。关系嵌入强调经济行为受到行为人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结构嵌入则强调行为人所嵌入的更宏大的网络结构的作用,46,49这一区分为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奠定了理论根基。据此,关系层次强调社会资本产生于行为人之间具

25、体的社会关系的内容和特征,而结构层次则强调行为人所嵌入的关系网络的结构是社会资本的来源。早期研究以关系层次为主,学者们更关注依附于社会关系的信任等情感要素及各类物质性资源的作用。此后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引入相关方法来深入剖析聚合和桥接型资本背后的网络基础,并建构了一系列研究模型和测量方式。表 2 对比了关系层次与结构层次研究的差异。除了嵌入机制不同,两个层次在Nahapiet等提出的社会资本三维度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13关系层次更强调关系和认知维度,结构层次则聚焦于结构维度。除此123-134第26卷,2023年第3期第 页 127评论之外,两个层次突出的区别还表现在社会资本的

26、实证测量上。关系层次对桥接型资本的测量使用的指标包括:(1)成员特征的异质性。例如团队成员在工作经验上的差异程度、33职能背景的多元程度,9以及人口统计特征(如性别、种族、教育水平等)多样性。45(2)跨组织边界的连接数量。McEvily等认为桥接关系由非冗余性、低频互动和离散的地理位置所定义,32而在实证中通常测量行为人与其所处群体社会边界之外的行为人的连接,如测量CEO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数量。50对于聚合型资本,关系层次主要测量关系强度。Granovetter将关系强度定义为时间投入、情感亲密性、相互信赖和互惠付出四个要素的组合。29后续学者大多通过测量行为人的互动频率或亲密性、尊

27、重、信任等要素以建构关系强度的连续变量。9,33,51,52另外,很多研究直接使用亲属或朋友等强关系作为聚合资本的代理变量。26,53-55与关系层次不同,结构层次主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测量方法。对于聚合型资本,学者们主要通过网络密度(Density)、集聚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或结构性内聚(Structural Cohesion)等指标来测量。20,56-58对桥接型资本的测量则主要关注行为人占据的结构洞。10,40,59除了测量方式差异以外,两个层次在研究方法上亦有不同。关系层次除定量分析外还较多采用案例或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以更深入地展现行为人之间具体的社

28、会互动和关系的微观动态的影响。结构层次的研究则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础上的定量研究为主,也有一些学者采用计算机模拟或实验研究方法。表2 关系层次和结构层次社会资本研究的比较关系层次(Relational Level)结构层次(Structural Level)嵌入机制关系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结构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要素关系性要素和认知性要素结构性要素实证测量聚合资本关系强度(Tie Strength)血缘/宗族/亲属等关系网络密度(Network Density)结构性内聚(Structural Cohesion)桥接资本个体特

29、征(职能/种族/性别等)多样性跨社会边界的关系数量结构洞整合方式个体多样性+高频互动适中的关系强度+更多的外部关系“小世界”模型(Small-world)结构重叠(Structural Fold)综上,我们根据社会资本的类型和生成机制两个维度提出了一个分类框架(图 1),并据此将现有社会资本的研究划分为四个象限:“聚合关系”“桥接关系”“聚合结构”和“桥接结构”。从关系和结构层次分别研究聚合和桥接型资本的文献在前文中已详细阐述,在此我们重点讨论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研究及其所体现的整合方式。?Coleman 19 Bian 24 Rost 21 Cabrera-Surez?53 Herrero 2

30、6 Granovetter 29 McEvily?32 Vriens?41 Gargiulo?38 Kuwabara 60 Burt 31 Vissa?40Reagans?33Tiwana 9Cao?50Uhlaner?61?Uzzi 7Padula 10 Vedres?62?Moran 49Stam?63?2.现有研究中的整合方式如图 1 中轴上的矩形和菱形所示,现有讨论如何整合两种社会资本的研究也可分为关系层次和结构层次的整合两类,同时一些研究试图同时考虑关系和结构两个层次。如下我们总结了相关研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资本整合方式。(1)关系层次的社会资本整合从关系层次对两类社会资本进行整合的思

31、路是通过对依附于团队或组织的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进行编排,从而使其能同时利用聚合和桥接型社会资本的优势。一些研究从关系层次出发探讨了整合策略,如Tiwana、Reagans等、Cao等。9,33,50这些研究的观点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些研究认为当组织在成员构成上保持多样性,同时又具有高频的内部互动时,两类社会资本能够实现整合。9,33,64这些学者认为成员身份异质性预示着成员拥有更多的外部桥接关系,同时在认知模式上也更多元化,具备更多元的视角和知识;而内部的高频互动则能够强化成员间的互信和协调,进而培育出更多聚合资本。33,45因此在二者兼具的情况下,组织能对聚合和桥接型资本实现整合从而拥有更优

32、的绩效水平,包括团队生产率、团队有效性和组织二元性等。另一些研究关心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优关系强度使组织既能发挥聚合型资本的优势又避免过度嵌入。这些研究的基本发现是聚合型资本并非越多越好,它与绩效通常呈现出倒U型关系,因此当组织内部关系强度处于适中水平且同时具有更多外部连接时,两类社会资本才能实现最佳整合状态。50,64,65这些研究关注的绩效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团队有效性和企业创业导向等。综合来看,试图从关系层次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研123-134Nankai Business ReviewVol.26,2023,No.3,pp128评论究共同体现出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的互补关系,即桥接型社会资本

33、有赖于组织内部的聚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39但上述两类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类研究认为桥接型资本来源于“人”本身的多样性,如团队成员在性别、专业和经验上的差异。因此严格地说,这些研究并未直接测量行为人的桥接关系,而是用社会资本作为成员异质性的解释机制。整体看来,从关系层次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文献为这一议题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见解,学者们在不同情境下充分展示了两种形式社会资本之间的互补性。然而,关系层次的整合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这些研究强调团队或组织层面适中的关系强度能带来最优绩效,这种“适中的关系强度”大多是将个体层面的关系强度取平均加总到团队的结果。这种测量方式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却不能反

34、映团队内部关系的分布形态。即使两个团队关系强度的平均水平相同,其内部关系网络的结构却可能是迥异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关系网络布局才能实现社会资本的整合呢?这是关系层次研究难以回答的,但也恰恰启发了后续结构层次的探索。(2)结构层次的社会资本整合相比于关系层次,当下从结构层次来探讨社会资本如何整合的文献较少,典型研究包括Uzzi、Padula、Vedres等。7,10,62这类研究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以求清楚展现组织周遭关系网络的结构及其影响。因此他们关心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网络结构或网络位置能够使组织同时利用聚合和桥接两种社会资本?目前学者们主要提出了如下一些比较明确的整合方式。Uzzi

35、在Granovetter的基础上区分了行为人的一阶直接关系和二阶间接关系。7他认为围绕组织的一阶关系主要为强关系,而二阶关系强、弱兼具的网络结构能够使其避免“过度嵌入”,从而利用两类社会资本的优势。Burt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当群体的网络结构密度高同时又占据多个结构洞时,绩效水平会更好。8Padula则指出,10企业最优的战略联盟网络结构类似于社会网络分析中提出的“小世界”模型,66,67即围绕不同的核心行为人有不同的集群,集群内部网络关系密切,而集群之间主要通过桥接关系来沟通。Vedres等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构型:结构重叠。62二者认为组织的身份具有多样性,因此可以同时成为多个聚合群

36、体的“内部人”。当组织同时属于多个聚合的企业群组时,就占据了结构重叠的位置。他们针对匈牙利企业群组的研究发现,结构重叠能够同时带来异质性的信息和内部的凝聚力,因此可以使组织兼具桥接和聚合两类社会资本的优势。比较而言,结构层次的整合研究能更全面地展现行为人的关系网络布局,同时也能准确地计算出每个节点的位置特征(如中心度和结构洞等)及整个网络的结构特征(如密度和聚集系数等)。这不仅为分析社会资本整合问题引入了新的范式和方法,更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社会资本整合背后网络机制的认识。但整体上看,当下从结构层次对社会资本进行整合的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原因可能在于适合网络分析的高质量数据可得性较差,且对分析技术

37、要求更高。但从网络结构出发探索更丰富的模型,会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如何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理解。从结构层次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研究也有其局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组织的关系网络进行刻画和度量是高度抽象的,因而往往难以反映社会关系的实质内容和具体特征。社会资本不仅是情境依赖的,同样也是动态的,行为人间的关系强度和信任可以在互动中培育,也可能因某些事件而终止。68于此而言,结构层次的分析因其高度抽象化而难以把握行为人间因时因地而“流动”的社会资本的具体特征和微观动态,而这恰恰是关系层次分析之所长。(3)关系与结构层次的结合如上文所述,关系或结构层次的整合方式各有优势,但也都有难以回应的问题。因此,对如何

38、整合两类社会资本更进一步的认识或许需要将两种思路相结合,既要充分考虑到行为人关系本身的特征和互动过程,也要全面刻画和分析其关系网络的结构。但当前研究对两种思路的有机结合尚不充分,只有少数学者同时比较了关系与结构两个层次的社会资本的效应。例如Moran明确区分了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种不同机制,并同时测量了制药企业CEO的网络结构和关系强度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发现尽管关系和结构两个层次的社会资本都对企业绩效有利,但二者对不同类型绩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关系嵌入对创新导向的绩效影响更大,而结构嵌入对执行导向的绩效更重要。49Stam等对聚焦于创业团队社会资本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并对比了强关系、弱关系、

39、结构洞和关系多样性等分别代表关系和结构层次的社会资本测量方式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63我们认为尽管这两项研究同时考虑到了关系和结构层次,但本质上二者都只是在实证上比较了两个层次的社会资本的效应,并没有实质讨论如何才能同时发挥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优势的问题。依据上述框架我们盘点了关于聚合和桥接两类社会资本及其整合问题的现有研究,并描摹出该领域的发展123-134第26卷,2023年第3期第 页 129评论脉络和演进逻辑。综合来看,该领域经历了从关系层次到结构层次的转向,以及从单独分析聚合和桥接社会资本到聚焦于如何同时获取二者优势的转变。此过程呈现出如下四个特征:单独研究每类社会资本的居多,而聚

40、焦于如何整合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研究明确了聚合和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对聚焦于如何整合的研究而言,从关系层次出发的更多,这些研究展现了两类社会资本的互补性,从而突出了整合的必要性。但囿于测量和分析技术,关系层次的整合方式难以展现行为人所嵌入的网络结构的影响。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支持下,关于如何从结构层次进行整合的研究陆续出现,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如何整合两类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的理解。然而结构层次因其高度抽象,对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动态和微观基础则难以把握。目前将关系与结构层次有机结合来探讨如何整合的研究十分稀缺。实现不同形式社会资本的整合既需要关注宏观关系网络结构,也需要关注微观关系动态。

41、因此,需要更多地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相结合的视角来研究社会资本整合问题,这固然需要研究设计上的巧思,但对本领域的发展大有裨益。三、现有分析思路的拓展及未来研究方向围绕社会资本整合虽然积累了一定成果,但在研究思路和分析路径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拓展空间。事实上,当前的整合研究几乎都停留在社会资本视角本身,如果将社会资本整合放置于更大范围内不同层次的情境中,则可能实现与其他理论视角的对话与融合。因此,结合社会网络的构成要素与所嵌入的情境要素,我们对当前研究的分析框架进行了拓展,并从社会资本整合与其他视角相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相关研究议题。如图 2 所示,我们将从成员、网络、组织、制度和时

42、间五个方面进行讨论。?1.成员层面:关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都是组织重要的价值来源,但在当前组织管理研究中二者总体上呈现分化态势。虽有一些学者比较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组织的效应,55,69却少有研究考虑到人力资本对社会资本整合的影响。实际上,最初社会资本正是作为与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种资本形式提出的,社会学家也强调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产生过程中的作用。11,19然而随着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的发展,该领域越来越强调行动者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反而忽略了对行动者本身特征的考察。在组织场景下,每个成员代表着网络中的节点,而成员的人力资本则是重要的节点属性。以往的整合研究主要聚焦于关

43、系和网络两个要素,但对节点本身的特征却有所忽视。因此,将节点特征与关系网络相结合,可以突破当前社会资本整合的研究思路。Ter Wal等沿此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43在针对美国初创企业风投网络的研究中,他们根据风投机构的专业背景(同质性或异质性)与网络结构(开放或闭合)两个维度建立了网络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构型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相比“成员同质网络封闭”和“成员异质网络开放”的构型,处于“成员同质网络开放”和“成员异质网络封闭”的构型中的初创企业更可能成功。这一研究考虑到了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与网络结构的交互,而不是简单比较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各自的效应,从而拓展了我们对社会资本

44、整合的认识。从资源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整合本质上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关系或网络进行搭配,以充分获取聚合和桥接两种社会资本在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人力资本同样是信息和资源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既可能互补也可能相互替代,后续研究可以更多关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交互及其对社会资本整合的影响。另外,从动态角度来看,不仅人力资本会影响社会关系的建构,例如具备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更可能建立关系,而且社会互动过程也会影响人力资本的作用,如在强关系和闭合网络的影响下,行为人之间的认知模式逐渐同化,进而导致异质性的消失。这方面的探索不仅能深化我们对社会资本整合的认识,同时也能促进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两个理论

45、视角的对话与融合。2.网络层面:关注网络关系多重性的影响现有的整合研究大多围绕行为人之间特定的单一关系类型展开,然而现实中的行为人却常常同时为多重社会关系所连接。基于此,当前社会网络研究开始转向探索关系多重性及其影响。70,71Shipilov等将关系多重性(Relational Pluralism或Multiplexity)定义为“同一组行为人之间同时由多重社会关系所连接”。72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关系多重性十分普遍,例如组织成员间可123-134Nankai Business ReviewVol.26,2023,No.3,pp130评论能同时具备正式层级关系、非正式友谊关系及竞争关系;而两个

46、企业则可能同处于战略联盟、市场交易和连锁董事网络中。72,73与此同时,围绕同一组行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常相互依赖和影响,例如Gulati等发现具有连锁董事关系的企业更可能形成战略联盟网络,74而Kenis等则认为关系多重性有助于提升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强度。75对社会资本整合研究而言,未来需要更多考虑关系多重性的影响,这不仅更贴近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组织管理实践,而且也能深化我们对组织内外部社会资本整合的理解。首先,关系多重性对网络结构有深刻影响。在同一团队中,从某种关系来看可能是聚合网络结构,但从另一种关系来看则可能充满结构洞。如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团队中的友谊网络,但团队成员间也同时存在竞争关系,那

47、么两张网络在结构上是否会有不同?两者的交互又会如何影响社会资本发挥作用?例如Ingram等研究了处于竞争关系中的酒店经理之间的友谊网络,76一方面发现竞争关系会影响到友谊关系的建立,当两个酒店的竞争越激烈时,其经理之间反而越可能建立起友谊关系;另一方面,竞争状态下的友谊网络也会直接影响酒店绩效,当竞争对手处于高度聚合的经理友谊网络中时,酒店绩效更优。同理,市场交易、战略联盟和连锁董事等多重关系的交互也会影响组织层面社会资本的生成与效用。例如市场交易关系强调自由选择和公平竞争,行为人需要搜寻更多市场信息,所以桥接型资本更具优势;而战略联盟网络则强调组织间的协同和互信,因而要求更高的聚合型资本。两

48、种关系包围之下,企业应该如何战略性地编排、混合不同关系以发挥两种社会资本的优势?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3.组织层面:关注组织情境要素与社会资本的耦合除了成员和网络层次的拓展以外,社会关系和网络所处的情境也日益受到关注。行为人嵌入在关系网络中,而关系网络则嵌入在具体情境中;因此社会资本的整合不是发生在真空中,我们需要对其所处的组织情境有更充分的考量。首先,正式组织内部通常具备明确的职能分工和层级体系,组织成员需要承担特定的角色任务。以往社会资本整合研究对组织的正式结构要素的关注明显不足,而近期出现的少数研究则恰恰展现出这一方向的理论价值。Ter Wal等聚焦于分析企业研发团队的关系网络,他们考

49、虑到了研发团队中管理者和技术专家的职能分工,并将这种角色区分与关系网络相结合。77他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双元网络”(Dual Networking)的新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团队中的一般管理者和技术专家在角色层面的网络结构等同,但在个体层面的网络则不重叠。换言之,即管理者和技术专家都与负责两种职能的下级员工有连接,但二者所连接的具体员工却不相同。这一研究充分考虑到了以职能分工为代表的正式组织要素与社会资本的耦合,对以往结构层面的整合研究是一种突破。实际上,不同岗位或层级对社会资本的要求可能不同,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桥接型资本对正式等级高的员工更具价值。25因此,社会资本整合不能只考虑社会关系的搭配,更

50、需要将社会关系与组织内部要素结合起来分析。其次,组织所处的外部情境要素同样对社会资本整合有着重要影响。对组织而言,常见的情境要素包括企业发展阶段、环境不确定性和所处行业等,一些研究已经揭示出两种社会资本的价值会受到这些要素的调节。例如Stam等发现聚合型资本对于年轻和小规模的企业更具价值,而桥接型资本则对成熟企业更重要。63Vriens等的实验研究发现,只有存在外部竞争机制时,桥接关系的信息优势才能够发挥作用。41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技术特征等组织情境要素如何调节两种社会资本的作用,进而探究这些要素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整合。4.制度层面:关注制度嵌入对社会资本的深刻影响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