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焦当下 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29003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当下 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焦当下 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焦当下 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聚焦当下 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年第1期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No.1,2024聚焦当下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史若凡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的两个研究视角和两个分析维度出发,总结李吉提先生对当代音乐分析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展望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和分析领域的未来发展。从研究视角上看,李吉提先生从历史发展和音乐学分析两个角度来审视中国当代音乐,既关注音乐作品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又深入到音乐结构和技法的层面,展现了中西方音乐

2、的融合性和独立性。从研究维度上看,李吉提先生对当代音乐作品的实例分析体现了对当代音乐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的调查,突出了作品的中国化特征和现代意识。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不仅给当代研究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启迪和灵感,也鼓励了更多的音乐学者、作曲家、表演者和音乐爱好者加入到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创作、演奏和欣赏中来,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关键词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1-57 36(2 0 2 4)0 1-0 0 9 7-7D0I:10.20093/ki.CN21-1080/J.2024.01.011

3、“中国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一直是我国从事音乐创作和研究的学者们非常关注的。自2 0 世纪8 0 年代始,许多论及民族音乐结构的著作开始涌现,李吉提先生也是自这一时期起,开始参与到中国音乐作品的研究中来。在此之前,她的研究方向更多着眼于西方音乐作品。19 8 7 年,李吉提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题为作者简介:史若凡(19 9 6 一),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 0 2 2 级博士研究生(导师:邹彦教授)。1李吉提、邝宇忠:琵琶套曲海青拿天鹅结构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 8 7 年第4期。2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4年。琵琶套曲海青拿天鹅)结

4、构特点1I的文章,自此她在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于2 0 0 4年10月出版发行了专著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2。这本著作是李吉提先生多年曲式教学经验以及在中国音乐作品研究领域笔耕不的结晶,是一部针对我国传统音乐结构以及现当代(前卫性)音乐作品结构分析的权威论著。此后,先生在中国98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年第1期音乐分析领域的研究并未止步,在2 0 0 6 一2 0 0 9 年间,她还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上推出了音乐分析趣谈系列文章 。在该系列的第12 一14篇文章中,先生谈到了关于中国音乐的曲式结构、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改革,以及中国作曲家如何摆脱西方“印记”等一系列中

5、国音乐作品研究时的心得体会【2 。与此同时,先生也把她的研究重心逐渐向中国现代音乐作品分析倾斜,在各大期刊上发表了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的系列论文,分析了诸如周龙、徐孟东、谭盾、秦文琛、陈怡、叶国辉、郭文景等优秀现代作曲家的作品。2011年10 月末,受上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学术活动邀约,李吉提先生赴上海音乐学院讲学,开展了关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的系列讲座,原标题为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之回顾与展望,同年10 月,此次演讲稿被结集成册,由此诞生了先生在中国音乐作品研究方面的又一专著一一中国当代音乐分析【4,收录在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系列丛书中。如果说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是我国目前最为全面

6、、系统地论述中国音乐结构的著作,那么中国当代音乐分析则可以看作是第一部比较全面构建符合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特质和美学原则的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体系的理论著作。在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中,先生对中国当代音乐结构这一课题作了非常全面而又独特的诠释,与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一样,她的分析并不局限于曲体分析层面,而是善于把握整体时代语境的音乐语言,深入剖析中国当代音乐的独创性与融合性,其独到的分析视角以及新颖的结构解析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从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到中国当代音乐分析,先生构建起了具有其个人特色的中国音乐分析研究完整的理论框架,彰显了她独到而又广阔的学术视野。一、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视角李吉提先生

7、的学科视野始终聚焦于当下,她客观地指出,我们目前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需要转换研究视角。由于当今世界向着全球化迈进,作曲家和理论家们的视域已逐步变得开阔,要从过去的“站在中国看世界”转变为“立足于世界看中国”5。当代音乐研究也要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科思维要从“中国的当代音乐创作可以向西方学习什么”逐渐向“中国当代音乐能向世界贡献什么”进行思维转换。(一)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当代音乐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教授认为:“音乐作品分析的关键在于挖掘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1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乐府新声,2 0 0 6 年第3期一2 0 0 9 年第4期连载。2】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十二),

8、乐府新声2 0 0 9 第2 期,第3一4页。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十三),乐府新声,2 0 0 9 年第3期,第2 2 一2 3页。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十四),乐府新声,2 0 0 9 年第4期,第8 一9 页。3】李吉提:周龙一在美国耕耘中国音乐的作曲家,人民音乐,2 0 0 7 年第5期,第4一7 页。李吉提:“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一徐孟东四首音乐作品对我的启示,人民音乐,2 0 0 8 年第4期,第40一43页。李吉提: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一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 0 0 9 年第1期,第6 7 一7 2 页。李吉提:秦文琛幽歌I

9、号)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 0 0 9 年第4期,第3一12 页。李吉提:陈怡的微笑一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乐府新声,2 0 10 年第3期,第10 一12 页。李吉提:叶国辉森林的祈祷)的启示一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音乐艺术,2 0 11年第1期,第17 5一18 3页。李吉提:在融会贯通中出新一一郭文景(C大调钢琴协奏曲)听后随笔,人民音乐,2 0 2 2 年第5期,第11一15页。4】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3年。5 同 4 ,第8 页。史若凡:聚焦当下独具慧眼99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是音乐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0、而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分析恰恰是从遵循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规律的角度进行展开的,她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当代音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李吉提先生认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借鉴和引进西方音乐创作技术技法”到“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再到“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与国际现代技术融合”的演变阶段。因此,先生认为,我们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关注点从“学习”西方现代音乐理论、技法为重心的音乐作品,逐渐转移到“以融合为重心、以我为主”的音乐作品上。2 在进行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时,李吉提先生把目光聚焦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理念和写作技术对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上。改革开放后,中国作曲家取了大量来自西方

11、的音乐创作观念和技术技法,因此,西方较为完备的作曲和分析理论体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同时激发出部分作曲家去实践创新出兼备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形式的体裁构造和创作路径,这为中国当代音乐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一书中,先生通过列举作品分析实例来说明,在改革开放30 年间,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吸收了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术中的哪些观念,从而推动和拓宽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表现技术范围,在作品分析时,她刻意突出了作品中流露出来的西方“现代”技术,包括泛调性、多调性、自由无调性、复合音响、噪音和数列控制、音响音色音乐、电子视野下的微分音技术、拼贴技术、随机性音乐技术、复

12、风格、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可谓十分全面。此外,先1钱亦平:音乐分析的历史观察点,中国音乐学,2 0 14年第1期,第12 1页。2】李吉提:从2 0 11回望一中国现代音乐杂谈(之一),乐府新声,2 0 11年第1期,第2 8 页。3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3年,第8 页。4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音乐研究,19 9 3年第1期,第41一55页。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音乐研究,1993年第2 期,第8 8 一10 2 页。5于润洋:谈谈音乐分析学的多元化建构,人民音乐,2 0

13、10 年第1期,第12 一13页。生还总结了在向西方音乐创作借鉴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积累的经验和收获。此外,先生还旨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当代音乐崛起且音乐创作经历了“以我为主”的转型期之后所呈现出的多元化音乐创作趋势 3。先生选择了中国作曲家近期创作的、游走在中西传统与现代风格之间的中国当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中国当代音乐作曲家和分析者进一步拓宽了研究思路。除此以外,先生还兼顾到了非专业音乐群体,分析了既能表现中国当代作品创作趋势,又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欣赏专业音乐兴趣的音乐作品。先生旨在鼓励中国当代作曲家走出艺术的“象牙塔”,重视音乐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创作出更加“接地气

14、”的当代音乐作品。(二)用音乐学分析的思维审视中国当代音乐“音乐学分析”这一概念由中央音乐学院的于润洋先生首次提出【4,其核心在于强调音乐分析的过程不仅要关注音乐创作技法,还要关照到音乐作品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方面,并在研究中将两方面整合起来进行考察。于润洋先生提到了当前我国的音乐分析普遍运用的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从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出发,研究音乐作品的本体结构和技法特征;第二种是从音乐学领域出发,要求既要深入到音乐文本自身,又要探求作品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并对作品作出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判断。于润洋先生认为,在进行音乐分析时,这两种分析模式应该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的局面 5。而这种观念同样体

15、现在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分析”实践中。在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绪论”中,先生指出,在进100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年第1期行音乐分析研究时应该加强音乐学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沟通。1先生虽未提及“音乐分析学”这一观念,但整个布局体现出了整体的观点阐发和个案的作品举例这样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脉络。李吉提先生重视音乐学层面的宏观思辨,她对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均进行了整体性的明确,还反思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在西方观念中汲取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先生在作品分析时也结合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内容、美学思想等多个角度,充分从音乐学层面对作品进行全面认知。与此同时

16、,先生兼顾了作曲技术理论层面的微观分析,其分析过程细致周全,且善于选择多种分析视角,涉及作品的乐器组合、体裁结构、素材选用、音乐陈述方式、调式布局等多种特性。先生的音乐分析加强了音乐学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沟通,满足了于润洋先生的音乐学分析设想:“既应强调深入到作品的结构和相关技术技法的深层,又兼具了宽阔的社会历史的、人文的,直至审美的学术视野。”2 二、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维度在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中,李吉提先生选择了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33部当代音乐作品进行实例分析。在作品分析时,先生的陈述逻辑基本按照:作曲家及作品基本情3%况简介、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反思及总结三个板块

17、进行。其中,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涉及作曲家的身份、作品的题材类型、创作背景、作品标题的含义、演出情况等信息,使得读者对作品有一个宏观上的基本认识;本体分析部分主要从作品的本体结构和技法特征切入,针对每一部作品最独到的特点进行提炼并着重分析,以此来突出作品的艺术性和独创性;反思与总结部分是结合李吉提先生个人在完成本体分析工作之后的心得体会,给学者们提供了多视角的理论基础进行思考。而先生在进行作品选择以及实例分析时,始终遵循的一项原则是对当代音乐作品“深度与广度”的调查。(一)扩大当代音乐作品分析的广度李吉提先生认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虽然需要继承传统,但更需要的是推陈出新。在她看来,在新的社会基

18、础上实现文化艺术的转型,用新的艺术形式来对当今的时代特征进行诠释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扩大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广度,先生将作品分析的重点从已经具有大量研究成果的中国当代音乐领军性人物的作品转向了更多从事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新人新作”。如在此著分析的33首音乐作品中,老一辈作曲家(出生于2 0 世纪50 年代及以前)、中年作曲家(出生于2 0 世纪6 0 一7 0 年代)以及青年作曲家(出生于2 0 世纪8 0 年代后)的作品均有涉及,但中年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占比最高(见图1)。2.6%71%老一辈作曲家中年作曲家青年作曲家图1创作33部作品的中国作曲家年龄阶段分布1】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上海

19、: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3年,第5页。2】于润洋:谈谈音乐分析学的多元化建构,人民音乐,2 0 10 年第1期,第12 页。史若凡:聚焦当下独具慧眼101而这33首作品的创作年代也倾向于2 1世纪以来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当代音乐新作品(见图2)。141210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见图3)。所涉及的音乐类型从器乐到声乐、从交响乐到独奏乐、从中国乐器到西方乐器、从歌剧到合唱,以及融合了现代技术的多媒体音乐、行为艺术作品,等等,李吉提先生旨在向我们充分展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代音乐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33部音乐作品涉及的音乐类型统计筝第二重奏筝第二重奏钢琴曲无伴爽合唱钢琴曲三重类舞蹈音乐

20、管弦乐序曲多媒体音乐弦乐四重奏幻想曲民乐合卖图333首音乐作品涉及的音乐类型统计1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3年,第154页。2 同 1 ,第2 1 页。(二)挖掘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分析的深度先生的分析非常注重挖掘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深度。李吉提先生意识到,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趋势也在从对待西方“现代技术”的“兼收13并蓄”逐步向结合我国本民族音乐传统“灵活取用”而转变。因此,在作品分析过程中,先生始8终突出的重点在于“当代音乐创作观念”与“民6620世纪8 0 年代20世纪9 0 年代2 1世纪0 0 年代2 1世纪10 年代图2 33首所选作品创作年代分布33首

21、作品在音乐体裁内容的选择上,更是呈协奏曲#室内乐无伴奏合唱为中国传统打击乐而作交响曲歌剧为室内乐而写的行为艺术作品混合室内乐三重卖舞蹈音乐交响合喝管弦乐序曲歌剧交响合唱多媒体音乐弦乐四重奏组曲幻想曲民乐合类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过程,以及涉及一些西方的“现代技术”应该如何为我所用,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音乐理论体系。1.中体西用,把握特性在分析器乐作品时,先生的分析绝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善于对作品最主要的特征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过程中,先生总是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要特性,强调作品对中体西用的实践特征。如先生强调了许多作品用中国传统乐器进行创作,但在音色开发上结合了西方现代技术的特征。在分析谭盾

22、的筝箫二重奏南乡子时,先生指出,这部作品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琴箫合奏”形式,筝的音色更为华丽明亮,与箫的沉稳和柔和音色对冲,使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所独有的乐器对话,营造出类似于西方二重奏体裁的样式,突出了该作品的独特性。除此以外,先生也非常关注当代作品在结构上融入中国化特点。如在分析鲍元恺的京剧交响曲时,先生指出这部作品的主要结构特色是用京剧的生、旦、净、丑四种基本角色和二黄、西皮、曲牌、昆腔四种音乐材料,与交响套曲的四个乐章以及管弦乐队四个乐部相对应,实现了用西方交响乐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1而在分析邹向平的钢琴即兴曲侗乡鼓楼时,先生指出了该作品中的东方音乐结构与2 0 世纪西方结构思维

23、存在着关联。作曲家运用模糊调性、模糊主题再现以及对体裁速度的多样性等技法,使得该作品在曲式结构中突出了中国特色和现代意识。2 102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4年第1期2中西技法,融会贯通李吉提先生在分析时往往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两种分析手段结合运用。如先生在多部作品分析中从唐大曲的角度来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解读。在分析许常惠先生的钢琴协奏曲百家春时,先生首先从西方音乐分析的视角指出,这部作品主要确立了“自由变奏原则”,然而从我国古代唐大曲的结构角度看,这部作品的结构将十个变奏嵌入唐大曲“散序一中序一入破”的三部分框架中。先生指出了这部作品的结构将十个变奏嵌入唐大曲“散序一中序一

24、入破”的三部分框架中。例如第一部分引子,相当于唐大曲开始“无拍无歌”的部分,第二部分相当于唐大曲歌舞并作中“以歌为主”的部分。第三部分相当于唐大曲歌舞并作中“以舞为主”的部分。1 除此以外,先生在分析谭盾的筝箫二重奏南乡子时,也同样指出该作品与唐大曲的关联,从结构上看,这部作品也是散起、渐快和从“歌而不舞”到“载歌载舞”等渐变的多段体结构。2 对中西方音乐双重分析视角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先生在中西方音乐两个方面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高超的分析水准。先生在许多作品的分析中都延续了这种“中西结合”的视角,分析的所有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而先生则进一步对其特点进行提炼。如先生指出,邹向平

25、的钢琴即兴曲侗乡鼓楼,从侗歌中提炼和设定基础音列;秦文琛五月的圣途融入青海、西藏和内蒙古一带音乐中单个音的表现和腔化处理手法;徐孟东的菩提IV的创作素材来自浙派筝曲高山流水;王西麟的太谷秧歌交响组曲Op.55选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地方小戏太谷歌为素材;邹航的新民族音乐佛跳墙汲取潮州音乐的典型音调,并借鉴了以潮州筝的调式音列为标准的,包括“重三”“重六”等多种调式风格的旋法,等等。在分析声乐音乐作品时,先生不仅考察了作品的主题、音乐材料以及中西音乐语言的融合技法,还特意强调了作品所包含的中国音乐文化。如先生在分析周龙的歌剧白蛇传时,特意对歌剧以中国古老传说作为表现主题进行了讲解,并强调该作品在乐器

26、音色、中国五声性风格旋律、借鉴和使用的中国京剧锣鼓和戏曲板式表现手段、歌词创作,以及演唱上借鉴中国戏曲韵白和戏剧性音乐语言等方面,均体现其中国韵味。但同时这部歌剧又是采用西方歌剧的体裁形式,并用英文演唱,因此是一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特点非常鲜明的作品。3 总之,李吉提先生独特的分析视角给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提供了更多思考的角度。三、对李吉提先生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反思与启示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不仅给当代研究者在研究视角、分析方法、创作路径等方面带来了多方面的启迪,也给创作者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方面带来了更多新的灵感。(一)聚焦当下:跟随当代音乐发展脉络先生对作品的分析绝不是千篇一律的空谈,而是聚

27、焦当下,结合作品本身,紧跟时代潮流。在先生看来,社会历史的演变离不开“继承式发展”和“反叛式推动”,而音乐的发展亦是如此。4“继承式发展”是指中国当代的作曲家们在既有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将部分现代音乐技术融合在自已的作品中;而“反叛式推动”则是指作曲家致力于打破中国传统音乐观念的束缚,追求个性化、独特性的艺术效果。无论作曲家的1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3年,第10 9 页。2 同 1 ,第11 页。3 同 1,第2 2 1一2 33页。4】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3年,第6 页。史若凡:聚焦当下独具慧眼103创作

28、目的是“继承”还是“反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当代的中国作曲家曾受西方先锋派创作技术的强烈冲击,从一开始对西方音乐观念的借鉴和模仿,逐渐开始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中国当代音乐语言。李吉提先生的分析始终聚焦当下,她突出了当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国式的音乐意境、复杂的音乐语言、超前的审美意识和新颖的音乐观念。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虽以中国当代专业音乐的作品分析为讨论重点,但其绝不仅仅是单纯围绕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而展开。体现了李吉提先生从音乐学者、作品分析者、创作者等多种身份的视角对中国当代音乐进行思考,实现了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微观的音乐作品特征的完美结合,同样,也是李吉提先生在中国当代音乐研

29、究领域几十年孜孜不倦的丰厚成果。(二)独具慧眼:识别当代音乐创作特征回顾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先生主要从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借鉴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精华的继承两方面出发,来考察其如何在一部当代音乐作品中共存,准确识别当代音乐创作特征,其着眼点在于观察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如何在中西音乐的融合性与独立性之间维系一种平衡。先生以个案为例进行逐一分析,将当代音乐作品的西方创作思维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化特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通过领略先生的音乐分析,越来越多的音乐学者、作曲家、表演者乃至普通音乐爱好者,也开始加入到研究、创作、演奏、欣赏中国当代音乐的行列中来,切实为我国当代音

30、乐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吉提先生曾指出,中国当代音乐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更多优秀的艺术成果,就势必要引入“活水”,源源不断地接收新的音乐观念。李吉提先生旨在提醒我们,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不断吐故纳新,开拓出更加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艺术成果,也是当今时代的音乐创作者要肩负起的责任。在不断求新求变、尝试多种现代音乐创作技术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同时能在不断接纳外来音乐文化观念冲击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吸纳而非全盘接收,以确立其符合我国自身特色的当代音乐文化潮流,这更是我国当代音乐创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李吉提先生始终保持着对“活水”的不断接纳,不断推陈出新,长期保持着旺盛的学术活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先生的治学精神将引领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不断开拓进取,使“中国当代音乐”这汪池水源源不断地涌入“活水清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