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25839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9期总第595期No.19,2023Sum No.595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学的理论基础课,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课程。经络腧穴学实训课在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中起到关键性的桥梁作用,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针灸临床思维和技能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引发教学模式变革的大环境下,为了全面贯彻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人才能力培养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融合数字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翻转课堂实施线上线下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必成为针灸学科创新发展以及针灸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革命。1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传统的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是以教师画经点穴为主,即先由教师画线定经、点穴,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实训教学过程延续理论课上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学习和操作练习的时间被固定在课上,且过度依赖教师的“填喂”,普遍养成了上课学习、下课不学习或不主动学习的固化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灵活点穴,取穴依赖限定的“模特”,或依赖教师点穴,不会自主点穴。穴位解剖定位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脱节,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画经点穴的实操技能。经络腧穴学一般是在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第二

3、年开课,学生虽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等课程的学习,但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仍然较为模糊。此外,学生将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迁移并运用到定穴、点穴过程中存在很大阻碍,尚未具备融合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具体感知的能力,因而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尤其是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常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加之穴位本身识记量大,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对经络腧穴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恶性教学形态。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李 媛 王耀帅 朱世鹏 金 洵 张新昌 徐天成 张洪兵(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养生康复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4、)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与融合,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与发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于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基于对经络腧穴学实训课传统教学的情况分析,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价值理念,设计并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反思,以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针灸学相关课程中的改革、学科创新发展的广泛开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与借鉴价值。关键词: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

5、ki.kjwh.2023.19.032作者简介:李媛(1989),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效应机制研究;王耀帅(198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对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朱世鹏(1986),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对肥胖的作用研究;金洵(198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对卵巢功能的作用;张新昌(1987),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针灸对脑梗的作用机制研究;徐天成(199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针灸对代谢疾病的机制研究;张洪兵(1969),男,本文通信作者,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康复,E-mail:。126教改教法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

6、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破除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思维的教学状态,构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实训教学模式。2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1 基于翻转课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起源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批判性、创造性的思想家。Bouffard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或方法,旨在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革新传统的学习思维和教学模式1。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整合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推进各个教学环节,并在不断的

7、学习与反馈中形成良性教态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混合式学习”最初被运用于企业培训。何克抗教授的“教学结构理论”是最早契合“混合式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体系。国外的Chew等人认为,混合学习涉及教育和教育技术两个关键领域的结合。在网络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地将线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和线上的数字化教学方式融合,借助两种不同学习环境的优势,重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活动,增强了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提升了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效率及质量。因此,混合式教学既是线下与线上教学形式的结合,也是多媒体

8、信息与教育技术的结合,还是教学方法与学习思维方式的结合。在当前的教学理论体系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演变成为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依托线上和线下平台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2。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由Lage和Platt首次提出,在信息化环境下改变教学的顺序和知识传递的方式,即把以教师为主导的“填喂式”授课模式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具体来讲,在学生课前或者课后完成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课堂由传统的教师讲授主阵地转变为师生之间解惑答疑和交流互动的主场所。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内知识讲授,课外复习巩固”的学习模式转变成“课外

9、学习,课内内化”的学习模式,构建出开放、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基于此,合理有效地整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翻转课堂为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是提升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2.2 基于翻转课堂的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在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的教情和学情,对传统的实训教学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旨在形成传递知识技能在课前、内化知识技能在课上、升华知识技能在课后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结构。(1)课前知识技能的初步认知

10、和传递。以班级QQ群为载体,建立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翻转课堂。课前融合线上自主学习平台(包括MOOC上的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在线开放课程,画经点穴视频,刺灸操作视频,3D body手机APP,人体解剖全真彩图,腧穴解剖定位图及相关辅助学习电子书),通过签到打卡、任务点监测、自学提问区、问答加分、讨论区、自学检测区等网络学习模块,让学生自主画经、点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初步认知。(2)课上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内化。课上结合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以“学生发问、作答,老师引导、点评”为主的小组讨论、小组互评、头脑风暴等合作学习策略,对重点、难点、

11、易混淆的穴位定位和取穴方法进行精讲、精练,强化基础知识和实操动手能力,在互动、合作的学习实践中,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内化和理解。(3)课后知识技能的升华和拓展。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基本知识技能,并对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开展基于“两性一度”的知识技能拓展和探究学习,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强化和升华。课程结束后进行点穴考试、问卷调查反馈、教学效果评价,并进行总结、反思、改进。2.3 基于翻转课堂的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施根据上述混合式教学设计,我们在经络腧穴学127教改教法实训教学过程中,对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2、研究,比较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两组学生(每组 37 人)的点穴成绩,并面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的实施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点穴成绩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的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学生大多数不了解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近一半学生不喜欢甚至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未更好地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结果反馈,30.77%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7.69%的学生非常满意,33.33%的学生不满意,10.26%的学生非常不满意。3 经络腧穴学实

13、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思3.1 师生“教与学”思维模式的转变在此次实践教学研究中,学生存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不能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资源自主学习。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学生基本不了解翻转课堂,且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这归根结底在于传统学习思维的根植与固化。因此,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应当充分做好新型教学模式的解释和动员工作,让学生对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助力后续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此外,翻转课堂只是简单地前移了教学的时间和顺序,在课上实训中仍采用讲授法,又回到了接受式教学状态,即“翻而不转”。翻转课堂的深层

14、次结构不是教学流程的简单转化,而是整个教学组织行为、教学关系和教学生态体系变化的体现3。因此,教师应当改变“先教后学、以教定学”的传统教学思维,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真正落实给学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坚持“以本为本”,践行“四个回归”。3.2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只是简单地融入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线下课堂教学的授课内容以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容易点错、混淆的重点穴位的解剖定位为主,授课方式还是采取“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传统模式。根据学生反馈可知,学生认为“老师没有给我们画经点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反而留给我们

15、大量时间自学”。因此,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与学的真正翻转,应当积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借助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平台的各项功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有效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参与式、互动式、合作式学习的课堂氛围,构建多样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外,在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穿插临床知识和技能,融入真实的针灸临床治疗情景,以情景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出发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画经点穴实训操作,使其真正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经络、穴位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点穴实践能力。在教师的

16、指引和帮助下,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并拓展针灸临床思维和技能。学生对穴位下解剖结构认识不清且对人体解剖学具体感知转化基础薄弱是点穴、定穴的教学难题。在实训教学中借助虚拟解剖平台、虚拟仿真技术平台营造沉浸式虚拟环境、开展交互式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客观、精准地掌握穴位解剖定位,从而更好地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3.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由于此次实践没有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仍采取以点穴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形成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本次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因此,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以针灸技能实操和应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

17、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线上线下考核评价方式,且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反馈、纠正、改进。构建多元化的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要符合形成性评价机制,重视线上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管,将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上实操动手和互动表现、课后实验报告(画图和画穴)完成度等纳入评价标准。同时,鼓励开展班级点穴竞赛和优秀视频、绘图评比,适当穿插安排第二课堂、模拟医院见习等考核形式,及时反映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设计,更加关注教学效果和128教学质量,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使学生建构完

18、整的经络腧穴学课程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4 结语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是紧接理论课之后进行的实操技能训练课,涉及画经、点穴、经络病候、穴位主治、刺灸方法等针灸知识技能,以着重培养学生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针灸本身实践性很强,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操技能,这就决定了实训教学在针灸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各院校针灸课程相关专家和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立足当前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发展,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地位角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变革,驱动

19、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然而,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和深入的探索创新。在今后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做到高位引领,以翻转课程为手段,线上和线下两手抓,有效整合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和线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移动学习模式。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组织合作,在多元智能视角下,以线上线下多元课程考核为驱动,健全混合模式下的教学反馈与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最终有效保障针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本为本”,推动针灸学科的创新发展。参考文献1 赵祥辉.高校“

20、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理念:意义、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2):54-65.2 贺甜甜,李丹.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2(11):33-39.3 朱文辉.翻转课堂因何“翻而不转”: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释疑J.教育科学研究,2021(7):60-65.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Mode in the Practice Course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LI Yuan,WANG Yaoshuai,ZHU Shipeng,JIN Xun,ZHANG Xinc

21、hang,XU Tiancheng,ZHANG Hongbing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continuous pene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deas,teaching models and learning methods.Flipped classroom a

22、nd blended teaching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carrying out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ing learning revolu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practice course,combined with th

23、e valu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flipped classroom and blended teaching,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wa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and its implementation was reflected.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 the reform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related courses an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Key words:Meridians and Acupoints;practice course;flipped classroom;blended learning;teaching practice编辑:李前锋教改教法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