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202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5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第 237 期1农业循环经济概述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物质再生原理和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相协调的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3。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消耗、物质投入量、废弃物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符合减量化、再循环的循环农业生产要求,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全

2、过程治理4-6。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农业循环经济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其优越性表现在,一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增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1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既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又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当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我们既要抓好农业生产确保有较高的产量,又要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3、因此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契合。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相对有限,人均资源少、环境保护压力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虽然江苏省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循环经济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科技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应用11。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江苏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问题与挑战2.1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科技储备不足发展农业循

4、环经济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生产配套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大,运营成本高,可选的成熟技术不多。虽然江苏省有很多农业科研院所,但用于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全面,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与信息工程、装备工程等学科融合的新技术研究还不够12-13。目前生产中性价比高、成体系用于循环农业的技术与装备还不多,成为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2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意识有待加强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素质,能够理解和应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和技术。资料显示,江苏广大农村劳动力大多没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吴江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

5、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是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教育宣传和监督管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等对策来促进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策研究粤早则蚤糟怎造贼怎则葬造 耘择怎蚤责皂藻灶贼 驭 栽藻糟澡灶燥造燥早赠灾燥造援49 翼.5Oct援 圆园23第 49 卷第 5 期圆园23 年 10 月农业装备技术4总第 237 期有接受系统全面的农业专业知识学习,他们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已根

6、深蒂固,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接受慢,保守畏难思想严重。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意识相对较低,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2.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农业循环经济由于市场体系和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市场不够规范,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存在问题,难以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缺乏有效的处理和利用方式,这些废弃物往往被简单堆放或直接排放,难以进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3发展对策3.1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

7、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首先,应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引导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其次,加强对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监管和支持,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和经营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再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生态农业的补贴政策、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应有明文规定,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期发展,避免短视行为和短期利益的行为。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加大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投资效率和覆盖范围。其次,鼓励企业增加自身资金投入,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

8、通过资本市场等方式实现资本化运作。再次,应加强金融创新和支持,推出更多的农业循环经济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环保债券、绿色基金等,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资金支持。最后,应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3.2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江苏省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益,推动农业向高端、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机构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可以

9、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鼓励农民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农业技术,特别是绿色循环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和发展质量。3.3加强教育宣传和监督管理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促进社会共识和行动。(1)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从业者开展循环农业的意识;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来提高从业者素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社会形成共识和行动。(2)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和经营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

10、健康发展。(3)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循环经济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3.4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业向高端、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3.4.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洁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农业经济逐步转型升级,全面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转换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更趋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生态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强势推进。目前,全省的生态农业发展呈现出综合性、多样性、持续性的特点,规模化生产逐渐形成,全省各地区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探索

11、适合本地实际的生态农业模式。苏南一些地区,工业较发达的城市比如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等地已建成国家生态市,成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排头兵。太湖地区开展了生态养殖和有机农业试点工作。淮安、宿迁等市开展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淮河、沿吴江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粤耘栽圆园23.55总第 237 期江等地区开展了生态防护林建设,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3.4.2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在农业废弃物治理方面,江苏省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流程管控,减少农村垃圾产出数量。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

12、料化利用7。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体系,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开展超薄地膜联合执法检查,开展地膜残留监测,完善残膜监测网络。积极构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和工作机制。2022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在 9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 88.6%。同时,指导各地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不同经济基础,探索实施城乡统一管护运营、由村集体组织开展管护、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管护队伍等不同类型管护模式。南京市开展了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清洁能源。苏州市开展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探索了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盐城市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综合利用原则,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

13、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碳排放,在江苏省率先试点推进规模种植主体秸秆离田。徐州市睢宁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举措,做深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做好畜禽粪污收集、做精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荣获“中国循环农业先进县”、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等荣誉称号。3.4.3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字农业技术的支撑,科技是农业生产技术实现智慧化提升、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采集种植环境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

14、度、土壤湿度、土壤 EC 值和肥力等环境因子,建立数字化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并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施肥、植保打药的实时监测、智能精准决策,从而降低化肥、农药及水资源的投入,达到省本增效的目的。4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践情况,以下选取 2 个案例进行分析。4.1苏州市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苏州市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江苏省首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该示范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该示范区的核心区包括多个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为主

15、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技术方面,该示范区采用了有机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农民的专业化合作。政府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企业加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发挥了协同作用,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4.2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是江苏省首个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该试点县以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环境的改善。该试点县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处理手段,对农业

16、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秸秆回收、储存和运输体系,实现秸秆资源的长效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广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该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政府提供了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企业加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技术不断创新则提高了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参考文献:1 石琳.浅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山西农经,2022,3(18):165-167.2 刘宗帅,张立.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

17、.智慧农业导刊,2023,3(9):102-106.(下转第 9 页)农业装备技术粤耘栽圆园23.56总第 237 期3 熊敏,田逸飘.高原淡水湖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23,37(1):41-45.4 付丽.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24):41-43.5 熊敏,田逸飘,郭佳钦,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6(6):46-52.6 杜紫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探讨J.黑龙江粮食,2022(11):97-99.7 石银凤.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率

18、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7.8 侯志伟.BPEIR 概念模型下研究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估J.中国集体经济,2017(4):55-56.9 杜华章,钱宏兵,钱素文.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6):65-75.10 李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群众,2012(3):30-31.11 刘传松.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江苏省邳州市循环农业发展初探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3):22-24,38.12 徐琪.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92-293,295.13 李文军,张芳

19、.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农业转型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4):1-6.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2119)。农产品展销会,参加江苏农洽会、全国农交会等活动,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特别招引一、二、三次融合项目,延伸全市产业链条。3.5发展“农业+休闲”促进产品销售进一步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和休闲农业点的创意设计。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和民间技艺的传承应用,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风俗民俗,讲好农村农民故事。同时,句容市现有农产品比较丰富多样,结合中国句容葡萄节

20、、“莓飞色舞”草莓节、樱花节、郁金香赏花节、桑椹采摘节、蓝莓采摘节、茶文化节、稻田艺术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形成“农业+休闲”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助推农产品销售,促进富民强村,助力乡村振兴。4结语综上所述,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针对发展乡村产业存在的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公共区域品牌培育等工作,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巩固富民强村成效,助推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 张大鹏.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J.乡镇企业导报,2022(3):202-204.2 钱省,高雁茹.东海县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理论与实践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70-71.3 姜小网,王友成,许俊彦.句容市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措施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80-281.(上接第 6 页)刘书仁等:句容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粤耘栽圆园23.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