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规划管理.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110852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城市规划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城市规划管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城市规划管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城市规划管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包括四方面:内容包括四方面:a.a.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b.b.依法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依法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c.c.依法进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法进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d.d.依法进行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依法进行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考试的目的:考试的目的:a.a.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b.b.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和操作的知识;和操作的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行政管理学有关知识行政管理学有关知识行政管理学有关知识行政管理学有关

2、知识 略)略)(第二章(第二章 行政法学有关知识行政法学有关知识行政法学有关知识行政法学有关知识 略)略)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一一一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一一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城城城市市市市规规规规划划划划管管管管理理理理:是是是是城城市市规规划划组组织织编编制制、审审批批和和实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并依法包括三方面的工作: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并

3、依法包括三方面的工作:A.A.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B B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C C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的职能服务和制约的双重性;管理的对象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属性;管理的内容专业和综合的双重属性;管理的过程阶段性和发展长期性的双重属性;管理的方法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双重属性。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P22四条)依法行政的原则;系统管理的原则;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政务公开的原则。三、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和基本工作内容:三、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和基本工

4、作内容:(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四个保障)(四个保障)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通;(E E:讲稿:讲稿/附件附件1 1)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境的协调发展。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促进城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市规划的实施。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相关方面的合法利益。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相关方面的合法利益。(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

5、(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1 1 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2 2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3 3 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四四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关系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关系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关系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关系(一)(一)(一)(一)各管理层面之间的关系(各管理层面之间的关系(各管理层面之间的关系(各管理层面之间的关系(P27P27)(二)(二)(二)(二)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城市规划管理

6、活动的构成要素:A A、管管理理目目标标行行政政管管理理目目标标:维维护护和和健健全全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法法制制,保保障障城城市市建建设设公公共共利利益益,保护城市建设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保护城市建设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专业管理目标:制定并实施城市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B 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科学知识(六方面P28)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四条P29);C 管理对象(客体)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注:主体是指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当事人双方)管理对象的特点有三条:客观性、系统性、历史性。D D 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城市规划项目、建设

7、用地和建设工程;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E E管理中介管理中介权力(来自于法律、法规授权的审权力(来自于法律、法规授权的审批权、惩治权、执行权、参议权、表彰权),规则和批权、惩治权、执行权、参议权、表彰权),规则和组织。组织。(三)城市规划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城市规划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城市规划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城市规划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P31P31)1.1.城市规划管理外部环境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外部环境的概念;2.2.城市规划管理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其对规划管理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其对规划管理的影响;n n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

8、;n n文化和科技环境;文化和科技环境;n n经济和政治环境。经济和政治环境。五五五五.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城市规划管理要合法、合理、有效,需要从三个方城市规划管理要合法、合理、有效,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控制:面加强控制:系统内部的控制;系统内部的控制;外部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控制;外部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控制;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一)(一)(一)(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类型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类型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类型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类型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类型分为:(控制类

9、型分为:(P32P32三类)三类)1.1.微观控制;微观控制;2.2.中观控制;中观控制;3.3.宏观控制。宏观控制。(二)(二).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作用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作用指导作用、弥补作用、监督作用。指导作用、弥补作用、监督作用。(三)(三).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原则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原则1.1.激励的原则激励的原则2.2.协调的原则协调的原则3.3.民主的原则民主的原则4.4.弹性的原则弹性的原则(四)(四).城市规划管理控制过程(城市规划管理控制过程(P34P34三条)三条)六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六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六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六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一)(一)(一)(一)城市规划管理决策

10、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概念:决决策策:指指城城市市规规划划制制定定和和实实施施过过程程中中对对相相关关问问题题的的决决策策,属属行行政政决决策策范范畴畴。(针针对对性性、现现实实性性、选优性)。选优性)。作用:作用:是规划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规划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各级规划管理领导最主要的技能之一;是各级规划管理领导最主要的技能之一;关系到规划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到规划管理活动的成败。(二)(二)城市规划决策的重要意义城市规划决策的重要意义城市规划决策的重要意义城市规划决策的重要意义1 1 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全局;2

11、2 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未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未来;3 3 关系到社会的公众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公众利益。(三)(三)(三)(三)城市规划决策的性质城市规划决策的性质城市规划决策的性质城市规划决策的性质 是一种行政决策,它具有一般行政决策的共是一种行政决策,它具有一般行政决策的共性。城市规划决策一般具有以下性质:性。城市规划决策一般具有以下性质:层次性(三条)、综合性、连续性、政策性、技层次性(三条)、综合性、连续性、政策性、技层次性(三条)、综合性、连续性、政策性、技层次性(三条)、综合性、连续性、政策性、技术性。术性。术性。术性。(四)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优化(四)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优化(四)城市

12、规划管理决策的优化(四)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优化决策的优化,是不断地从传统决策向现代化决策转变的过决策的优化,是不断地从传统决策向现代化决策转变的过程。就是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核心)、合理性、可行程。就是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核心)、合理性、可行性、连续性。性、连续性。1 1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1 1)掌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2 2)明确决策科学化的标准。)明确决策科学化的标准。3 3)优化决策结构。决策的优化取决于信息系统、智囊)优化决策结构。决策的优化取决于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的良好分工与合作。系统、决策系

13、统的良好分工与合作。2 2 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1 1)推进公众参与制度。推进公众参与制度。2 2)分层次决策分层次决策3 3 城市规划决策的法制化城市规划决策的法制化城市规划决策的法制化城市规划决策的法制化1 1)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具体规定;2 2)政府规划决策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规划决策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规划决策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规划决策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七七

14、七七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技术(P40P40)(一)(一)(一)(一)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方法:1.1.行政的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和时效性;行政的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和时效性;2.2.法律的方法:具有规范性、稳定性、防范性、平等性;法律的方法:具有规范性、稳定性、防范性、平等性;3.3.经济的方法经济的方法4.4.咨询的方法咨询的方法 (二)(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城市规划管理技术1 1 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

15、划管理中的应用;2 2 城市规划专业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创新。城市规划专业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创新。第四章第四章依法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依法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P45)一一综述综述二组织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的主体组织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的主体(一)(一)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主体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主体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主体分别如下: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主体分别如下:1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2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3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二)、审批城市规划的主体:(二)、审批城市规划的主体:(二)、审批城市规划的主体:(二)、审批城市规划的主体:1 1 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

16、体系规划由国务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省省域域城城镇镇体体系系规规划划由由省省或或自自治治区区人人民民政政府府报报经经国国务务院院同同意意后后,由由国国务务院院城城市市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市市域域、县县域域城城镇镇体体系系规规划划按按总总规规审审批批权限审批。权限审批。2 2 城城市市总总体体规规划划:国国务务院院审审批批省省、自自治治区区、直直辖辖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市政府所在地城市、100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除以上城市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除以上

17、城市以外的市、县的总体规划;市、县的总体规划;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3 3 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一般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一般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一般地区的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部门审批。审批,一般地区的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部门审批。4 4 村镇规划:村庄、集镇规划由乡人民政府报县人民村镇规划:村庄、集镇规划由乡人民政府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政府批准。审批的依据、内容同于编制依据。审批的依据、内容同于编制依据。2024/6/18 周二19三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三城市

18、规划编制的依据:(三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三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P464P464条)条)条)条)(一)应当遵循(一)应当遵循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 (二)(二)上一层次的规划;上一层次的规划;(三)(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四四)以以党党和和国国家家的的方方针针政政策策及及城城市市政政府府及及其其城城市市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四、审批和调整城市规划的程序:四、审批和调整城市规划的程序:四、审批和调整城市规划的程序:四、审批和调整城市规划的程序:(P48)(P48)(一)一)一)一

19、)城市规划审批程序城市规划审批程序 1 1 前置程序前置程序2 2 上报程序上报程序 3 3 批准程序批准程序 4 4 公布程序公布程序(二)(二)(二)(二)城市规划调整程序城市规划调整程序城市规划调整程序城市规划调整程序 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人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五、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五、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

20、质五、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五、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概概概概念念念念:城城市市规规划划设设计计单单位位资资格格管管理理是是对对规规划划设设计计单单位位的的人人员员、结结构构和和规规划划编编制制质质量量进进行行检检验验、考考核核、并并依依法法确确定其等级的行政管理。定其等级的行政管理。(一)(一)资质管理行政主体资质管理行政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规划编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

21、管理工作。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二)(二)资质等级与标准资质等级与标准规划单位分为甲、乙、丙级,其标准见规划单位分为甲、乙、丙级,其标准见P49P49;(三)(三)各等级规划编制单位依法承担编制城市规各等级规划编制单位依法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业务范围(划业务范围(P50P50)(四)资质管理程序(四)资质管理程序第五章第五章依法进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法进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一、综述一、综述(一)(一).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概念(P52)(二)(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行政主体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行政主体(三)(三).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范围:地域和对象城市规

22、划实施管理的范围:地域和对象(四)(四).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五)(五).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依据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依据(六)(六).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掌握:概念(掌握:概念目的目的内容内容依据依据程序程序操作要求)操作要求)(一)、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一)、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概念:概念: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地址进行确认和选择,保证各项建设按照城市规划安排,并核发建设

23、项目选址意见书的行政管理工作。意义:意义:1它是城市规划实施的首要环节。2它是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必要条件。(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目的:1.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符合城市规划;2 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3 综合协调建设选址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P57-P57-七条)七条)(四)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

24、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程序程序程序程序:申请:申请审核审核颁布(颁布(P85 P85 程序图)程序图)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掌握:概念(掌握:概念(掌握:概念(掌握:概念 目的目的目的目的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 程序程序程序程序 操作要求)操作要求)操作要求)操作要求)(一)建设用地规划的概念及其与土地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一)建设用地规划的概念及其与土地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概概概概念念念念:建建设设用用地地规规划划管管理理是是建建设设项项目目选选址址规规划划管管理理的的继继续续。是是城城市市

25、规规划划行行政政主主管管部部门门根根据据城城市市规规划划及及其其有有关关法法律律、法法规规,确确定定建建设设用用地地面面积积和和范范围围,提提出出土土地地使使用用规规划划要要求求,并并核核发发建建设设用用地地规规划划许许可可证证的的行行政政管管理工作。理工作。(二)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任任任任务务务务:1 1 1 1 控控制制各各项项建建设设合合理理地地使使用用城城市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2 2 节节约约建建设设用用地地,促促进进城城市市建建设设和和农农业业生产的协调发展;生产的协调发展;3 3 综综

26、合合协协调调建建设设用用地地的的有有关关矛矛盾盾和和相相关关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4 4 不断完善、深化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深化城市规划。(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审核的内容:审核的内容:审核的内容:审核的内容:1.1.审核建设用地申请条件。审核建设用地申请条件。2.2.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a.a.核定土地使用规划性质;核定土地使用规划性质;b.b.核定容积率;核定容积率;c.c.核定建筑密度;核定建筑密度;d.d.核定建筑高度。核定建筑高度。e.e.核定基地

27、主要出入口、绿地比例。核定基地主要出入口、绿地比例。f.f.核定土地使用其它规划设计要求核定土地使用其它规划设计要求3.3.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确定建设用地范围。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确定建设用地范围。4.4.城市用地的调整。城市用地的调整。5.5.临时用地的审核临时用地的审核6.6.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7.7.对改变地形、地貌活动的控制。对改变地形、地貌活动的控制。(四)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程序程序程序程序:申请:申请审核审核实质性审核实质性审核核发(核发(P63 P63 )四、四、建设工

28、程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掌握:概念(掌握:概念(掌握:概念(掌握:概念 目的任务目的任务目的任务目的任务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 程序程序程序程序 操作要求)操作要求)操作要求)操作要求)(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 建建设设工工程程规规划划管管理理是是城城市市规规划划行行政政主主管管部部门门根根据据城城市市规规划划及及其其法法律律、法法规规和和技技术术规规范范,对对各各类类建建设设工工程程进进行行组组织织、控控制制、引引导导和和协协调调,使使其其纳纳入入城城市市

29、规规划划的的轨轨道道,并并核核发发建建设设工工程程规规划划许许可可证证的的行行政政管管理。理。(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1.1.有有效效地地指指导导各各类类建建设设活活动动,保保证证各各类类建建设设工工程程按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有序地建设。照城市规划的要求有序地建设。2.2.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等公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等公共利益和有关单位、个人的合法权利。共利益和有关单位、个人的合法权利。3 3改善城市市容景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市容景观,提高城市

30、环境质量。4 4综合协调对相关部门建设工程的管理要求,促综合协调对相关部门建设工程的管理要求,促进建设工程的建设。进建设工程的建设。(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审核内容(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审核内容(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审核内容(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审核内容1地区开发建筑工程地区开发建筑工程(1)审核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P65八条)(2)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3)规划布局(P66四条)(4)空间环境。(P66五条)(5)住宅。(6)公共服务设施。(7)绿地。(8)道路系统(P66十条)2.2.单项建筑工程单项建筑工程 1 1).建筑物使用性质的控制建筑物使用性质的控制;2 2)

31、.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3 3).建筑间距的控制建筑间距的控制;4 4).建筑退让控制建筑退让控制 5 5).无障碍设施的控制无障碍设施的控制;6 6).建筑基地其他相关要素的控制。建筑基地其他相关要素的控制。7 7).建筑空间环境的控制建筑空间环境的控制;8 8).综合有关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综合有关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9 9).临时建设的控制。临时建设的控制。3市政交通工程。(1)地面道路(公路)工程的规划控制(P68六条)(2)高架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控制。(3)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控制。(4)其他。4 市政管线工程。(1)管线的平面布置;(P70

32、三条)(2)管线的竖向布置;(P71三条)(3)管线的敷设与行道树、绿化的关系。(4)管线的敷设与市容景观的关系。(5 5)综合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综合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6 6)其他管理内容。)其他管理内容。(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程序:程序:程序:程序:申请申请审核审核颁发颁发变更程序变更程序程序的精简程序的精简和增加。和增加。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熟悉概念(熟悉概念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原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原则与方法、内容与依据、程序与操作要求)则与方法、内容与依据、程序与操作要求)概念(

33、概念(P7374):历史遗产:历史遗产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规划管理原则和方法(1)保护的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2)保护的方法制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的规划管理原则和方法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的规划管理原则和方法保护的原则:保护的原则:1).历史真实性;2).生活真实性;3).风貌完整性.。保护的方法:保护的方法:1).控制各项建设,防止破坏传统风貌;2).加强环境治理,维护传统风貌。3)

34、.慎重地进行保护性更新。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原则和方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原则和方法保护的原则:保护的原则:n n保护与建设要协调发展;保护与建设要协调发展;n n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保护的方法:保护的方法:保护的方法:保护的方法:1.1.开辟新区开辟新区,保护古城保护古城;2.2.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历史标志的保护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历史标志的保护;3.3.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程序及其操作要求(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程序及其操作要求1.1.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方面(涉及文物

35、保护单位保护工作方面(P77P77四条)四条)2.2.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工作方面。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工作方面。第六章第六章依法进行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依法进行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一、综述(一、综述(P79)(一).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的概念和特点;(四条)(二).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的行政行为和依据;(三).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人员。1.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人员的条件;2.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人员的义务;二二.城市规划行政检查(城市规划行政检查(P80)(一).行政检查的概念及其特点(二条)(二).城市规划行政检查的内容1.依申请检查:道路规划红线定界;复验灰线。(六条)建设工程竣工规

36、划验收。(三条)2.依职能检查:检查是否符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检查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3.依申请检查的程序:4.行政检查的注意事项。三、城市规划行政处罚(P82)(一)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概念及其特征特征:行为目的的惩戒性特征:行为目的的惩戒性行为违法的确定性行为违法的确定性行为的外部特征行为的外部特征(二)行政处罚的原则(P82六条)(三)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措施1.对违法占地行为的处罚;2.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掌握。(四)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程序1.一般程序。2.听证程序。(P86八条)。(五)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形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应载明以下事项(P86七条)(六)行政处罚的注意事项。四川大学建筑学院 樊晓刚 二OO二年九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