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的汉译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811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的汉译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的汉译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的汉译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32024年3月(总第259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3-6-4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呼啸山庄的汉译策略研究 王明亮 季秀林摘 要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本文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选取周绍丰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文学作品汉译中的应用。本文旨在探究如何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更好地呈现文学译本,以更好地借鉴和欣赏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和推动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关键词 翻译转换理论;文学翻译;呼啸山庄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167(2024)07-0003-04作者简介:王明亮,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

2、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季秀林,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1 研究背景 呼 啸 山 庄 是 英 国 著 名 作 家 艾 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它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爱情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思考和理解,同时它又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反抗压迫、追寻幸福的斗争精神和追求独立的女性意识。自呼啸山庄被引入中国以来,其译本不在少数,其中周绍丰译本语言表达通俗明了,符合中国读者审美和阅读习惯。2 翻译转换理论简介 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John C.Catford)是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他在

3、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Catford,1965)中提出,翻译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将一种语言的语篇成分用另一种语言中的等值成分来代替的过程,他还提出了“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的概念。他认为翻译转换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形式发生偏离的现象,也就是源语言被译成目的语过程中偏离形式的对应。卡特福德(Catford,1965)还指出翻译有两种转换,分别是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范畴转换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换类型,包括单位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在语言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

4、础和实践指导。3 翻译转换理论在呼啸山庄汉译中的应用 3.1 层次转换层次转换指的是源语中某一语言层次成分在目的语中的对应成分处于不同的语言层次。在英汉翻译中,层次转换主要是从语法层面转换到词汇层面,即通过词汇手段表达语法含义。例1:At least I distinguished a chatter of tongues,and a clatter of culinary utensils deep within.译文:至少,我听出来在里屋有喋喋不休的说话声和厨房用具的磕碰声。分析:英语中大多数名词都有单复数之分,可数名词单数转变为复数,只需按照语法变化规则进行转换即可。但在汉语表达中,名词

5、没有单复数之分,只能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 Tel:027-87158992ENGLISH SQUARE复数意义。例1中表示复数含义的a chatter of tongues被译为“喋喋不休的说话声”,“喋喋不休”表示一种持续的行为状态,可以看作是tongues后缀“-s”的等值成分;a clatter of culinary utensils被译为“厨房用具的磕碰声”,这里的“厨房用具”表达复数含义,可看作是utensils后缀“-s”的等值成分。复数含义和词汇意义之间的转换让整个句子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使译文更加通顺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译者死译或者硬译,就会造成句子僵硬,晦涩难懂。层次转

6、换除了单复数含义的转换,也包括“时”“体”“态”“式”四个方面的转换。英文中的“时”“体”“态”“式”有 一 一 对 应 的 语 法 形 式,而 汉 语 里 的“时”“体”“态”“式”往往是隐含的,没有形式上的标志。例2:I took possession of the lonely parlour,converting it into a nursery.译文:我就占据了这个寂寞的客厅,把它改换成一间育儿室。分析:英语受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影响,将“时”和“体”合称为时态,其实在许多语言里既有“时”又有“体”(Palmer,1971)。“时”在英语中包含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这属于语法范畴;

7、在中文中则没有相对应的语法形式,人们只能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相应的含义,这也是层次转换中提到的用词汇手段表达语法概念。在例2中,took是take的过去时,译文用“就了”表达了过去的概念,表示过去所做的事,也就是说,“就了”是took的等值成分,准确表达了过去的含义。译者如果没有将过去的含义表达出来,就会造成语义上的错误。例3:.when I enter his presence,the muscles of his countenance are involuntarily distorted into an expression of hatred.译文:当我走到他跟前时,他脸上的肌肉不由自

8、主地扭成憎恨的表情例4:She was dressed in the girlish dress she commonly wore,befiting her age more than her positiona low frock,with short sleeves,and nothing on either head or neck.译文:她穿的是她平常做姑娘时穿的衣服,对她的年龄比对她的身份还适合些;低领短袖上衣,头上和脖子上什么也没带。分析:在英语语言中,“态”有主动态和被动态,表示主语与动词之间的关系,被动句是从受事的角度描述情景,主语扮演的是受事者的角色;而主动句是从施事的角度

9、来描述,主语扮演的是施事者的角色。在英汉翻译中,译者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示这一语法概念。译者将英文中的被动句翻译成中文时通常不用“被”,因为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句子的主动态或被动态通常需要读者根据前后逻辑关系来意会。译者在例3中用主动态“扭成”来表达are distorted,在例4中用主动语态“她穿的是”来表达was dressed的被动含义,若这两处被直译为“被扭曲”和“被穿”则显得奇怪,逻辑混乱,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例5:Now,let us have no petulance.译文:现在,我们都别闹别扭啦。分析:英语中的“式”,即指说话的语气,就是一些语言通过在动词词尾上附标记的方式来表达

10、情态,也属于语法范畴。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其类别和用法也不尽相同。英语的“式”包括陈述式、祈使式和虚拟式。另外,“式”在语义学里还表示陈述、疑问、祁使等言语行为。例5是缺少主语的祈使句,译者通过添加主语“我们”来丰富句子内容,叙述清晰明了。3.2 范畴转换范畴转换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转换类型,它指的是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由于语言系统的不同,无法进行一一对应而导致的形式背离现象。不同于层次转换,范畴转换发生在相同的语言层次上,它包括单位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四个层面的转换。3.2.1 单位转换单位转换,也称为阶级转换,是指目的052024年3月(总第259期)英语广场语

11、言与源语言在不同语法单位之间进行的转换。英语语法等级体系由五个单位构成,即词素、单词、短语、从句和句子,由低到高层层递进,在汉语中,人们一般也认为包括五个语法单位,即词素、词语、短语、句子和句群(邢福义,1993)。在英汉翻译中,单位转换多指两种语言在词、短语与句子之间的转换。例6:I was sick exceedingly,and dizzy and faint.译文:我难过极了,而且头昏脑胀。例7:He kept himself sober for the purposetolerably sober;not going to bed mad at six oclock and gett

12、ing up drunk at twelve.译文:他还特意让自己保持清醒相当清醒;不像往常那样到六点钟才疯疯癫癫地上床,十二点钟才醉醺醺地起来。分析:英语中的形容词、名词或副词可以转换为汉语的短语或者句子。在例6和例7中,译者对词的处理非常巧妙。若译者将dizzy and faint直译为“懒散的和微弱的”,mad直译为“发疯的,疯癫的”,语句既零散,也缺少逻辑性,变得僵硬。而译者将其分别译为了短语“头昏脑胀”“疯疯癫癫”,符合中文读者表达习惯。与此同时,两个英文形容词变成了一个中文四字词语,简洁明了,可读性更强。例8:Put your handkerchief awaydont snive

13、l before me.译文:把手绢收起来别在我跟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分析:例8中,snivel被译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译者将形容词转换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短语。这种转换使得译文表达更加口语化,也更加贴合意境,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3.2.2 结构转换结构转换主要涉及语法结构的转换。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且受形态的约束;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没有受到严格的形态约束。结构转换包括肯定含义与否定含义、主动态与被动态、人称主语与非人称主语、前置定语与后置定语之间的转换。例9:I guessed by his preparations that egress was all

14、owed.译文:看他做的准备,我猜他允许我走了分析:汉语习惯将被动态的执行者放在前面,或者使用其他表达来代替“被”字,因此译者在英汉译时,常常采用“有被不用被”的原则。例9中,was allowed被译为“允许”,没有出现“被”字。在英语语言表达中,人们常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说话内容的客观性,而在汉语中,若译者将be done结构都译为“被”字结构,比如将was allowed译为“被允许”,不仅会导致“被”字堆砌,造成明显的“翻译腔”,而且会使语言不通顺。例10:His face as white as the wall behind him.译文:脸色苍白得像他身后的墙一样。分析:定语分为前置

15、定语和后置定语。英语中的定语成分既可以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前面,也可以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后面。一般而言,为了避免“头重脚轻”,较长修饰语位于名词之后,即名左定右。汉语中修饰语始终位于主名词之左,即名右定左。例10中,译者将后置定语behind him前置,译为“他身后的”,很好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使译文符合中文表达逻辑。例11:A more elastic footstep entered next,and now I opened my mouth for a“good morning”,but closed it again.译文:接着有人踏着轻快的脚步进来了;现在我张开口正要说早安,可又

16、闭上了。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思维习惯差异。英语以“物”作主语,旨在强调事件的客观性。汉语以“人”作主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例11中,译者将a more elastic footstep entered next译为“接着有人踏着轻快的脚步进来了”,通过添加“有人”来实现非人称主语和人称主语之间的转换,表达清楚明了。如果译者不添加人称主语,将原文译为“一个轻快的脚步进来了”,语句会比较奇怪,容 Tel:027-87158992ENGLISH SQUARE易让读者感到困惑。3.2.3 类别转换类别转换主要为词性转换,即在翻译时将源语文本中的词类转化为目的语文本中的

17、另一种词类,如名词转动词、介词转动词、形容词转副词等。例12:The youth grew crimson,and clenched his fist with every appearance of a meditated assault.译文:那年轻人涨红了脸,握紧拳头,简直想要摆出动武的架势。分析:英语要求保持主谓一致,通常情况下只保留一个主动词,其他动词则以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名词短语或从句的形式出现;而汉语多用短句,一个句子里面包含多个动词。例12中,如果译者将名词appearance译为“外观、露面、出现”,那么情感表达就不够丰富且语句不够通顺。译者通过将其译为动词“摆出架势”,

18、使译文自然流畅,也更贴合句意和情感表达。3.2.4 内部系统转换内部系统转换指源语某个体系在译语中对应不同的翻译等值成分。也就是说,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在形式上大致对应,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法直接使用与原文对应度较高的表达方式,而需要使用其他表达方式。例如,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许多代词,但这些代词在翻译实践中通常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译者需要根据语境选择不同的译文。they在汉语里既可以指“他们”,也可以指“她们”或“它们”。例13:She obliged me,by constant worrying,to walk with her down through the grounds to mee

19、t them.译文:她时不时地缠住我,硬要我陪她穿过庄园去接他们。分析:例13中,worrying的字面意思为“使担忧;骚扰”,若直译,则会造成语句表达生硬,语句不通,因此在进行汉译时,译者通过内部系统转换将其译为“缠住我”,进行归化处理。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使译文显得更加地道,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思想内涵。4 结语本文选取周绍丰译本呼啸山庄进行分析,探讨了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翻译转换理论中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有助于解决由于中英语言差异所造成的翻译问题,对译者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主要涉及词、短语和句子等的翻译转换过程,

20、缺少对段落以及篇章翻译的相关指导。译者在利用该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时,也要认识到其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完善。参考文献1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2PALMER F.Grammar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1.3楼南,李思龙.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越剧梁祝剧本英译研究J.英语广场,2023(7):44-48.4邢福义.现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责任编辑:周宇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