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10528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学认为“上医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这种以“治未病”为中心的预防思想要优于以治已病为中心的医疗思想,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老年养生“治已病”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病不治如养猛虎,有朝一日会葬送人的生命。但是,从养生、健康长寿角度看,“治未病”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经不起疾病的折磨,而“治未病”则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和反复。它更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和颐养天年。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有四大方面:(1)未病先防。中医学的“治未病”首先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

2、,防患于未然,采用气功等养生之术,增强机体、脏腑的御病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诸多致病的因素和条件,使疾病不至发生,西医称为预防医学。诸如预防感冒、中暑,预防空调病,预防肝肾病、肠胃病、糖尿病、心脏病,预防各种传染病,预防癌症等等。如果老年人能把预防疾病思想贯穿到整个生活之中,那么就能减少许许多多疾病的发生。 (2)救治萌芽。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个亚健康,即它既不是完全健康,又未达到疾病程度,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有些失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疾病危险因素,处在患某种疾病的前期状态,即出现了疾病的萌芽状态。这种状态需及早发现并设法防止它转化为疾病,这就是“上工救萌芽”的“治未病”,即把疾病消灭在

3、萌芽之中。老年人的机体、器官、组织都在退行性变化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前期,诸如糖尿病前期、癌症前期、肾肝病前期等等,如遇这种“萌芽”状况,赶快就医,定期检查,并防止它转化为疾病,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既病防变。老年人常常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这并不可怕。问题在于要正确对待疾病,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加强养生,防止疾病的恶化和转化成更严重的疾病,如思糖尿病者一定要防止糖尿病综合症发生,防止危及生命的低血糖,要防止肾病向尿毒症和肾力衰竭转变。怎样既病防变?一是要防止外感病的发展、恶化,因为外感病、多发病来势急、变化快,若不及时治疗,则易于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轻转重。因此,老年人须抓紧

4、有利时机及早治疗,否则,治疗愈加困难,预后更加险恶。我校有几位老者患了重感冒发烧,由于治疗不及时,转化成了肺炎?最后又导致心力衰竭,在很短时间就离开了人间。如若治疗及时、得当,那么也不至于造成如此严重后果。二是要防止内伤病的转变,内伤杂病,脏腑之间会相互影响,在养生治疗时,要防止疾病由一脏腑转到另一脏腑疾病,也要预防治疗某一脏腑伤害另一脏腑的功能。 (4)瘥后防复。它是指在疾病痊愈后要防止旧病复发。旧病复发的原因很多,诸如旧病虽然治愈,但未彻底根除,吃药不当、生活方式不健康或其它主客观原因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旧病复发。因此,老年人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以为病已经好了,就忘乎所以,而要提高警惕,经常注

5、意检查,以防旧病复发。一旦发现旧病复发,要及时治疗,早日恢复健康。以上治未病的四个方面,如若老年人能高度重视,就能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也能有效地预防已有病的恶化发展,还能有效的防止旧病的复发。这样,老年人的养生健身就能达到最佳效果,就能更好的颐养天年。 治未病的思想,不仅是老年人养生的关键,而且是所有人养生的关键。中医学养生“治未病”不应在晚年才开始,而是应从青少年开始,因为只有青少年时期加强体育锻炼,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治未病”,才能为中年健康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只有中年时期加强养生保健,重视治未病,才能为老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到老年时期更积极的开展各种养生保键活动,抓住“治未病”关键

6、,这样延年益寿、延缓衰老就有稳固的基础了。 怎样“治未病”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客观规律的生活方式方法。它是指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合理膳食,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不忘劳作;行房有度,不纵情恣欲;因人制宜,适度运动,重视静养;宽宏大度,精神乐观,积德行善,助人为乐;戒烟限酒,适当饮茶:无贪无求,无怨无悔;克服紧张,减少压力。总之,健康的生活方式表现在许许多多方面,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活的第一杀手。只要人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2)养气,

7、增强人体的正气。因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的生命的根本,气充足则人不得病。寿亲养老新书中说:怎么养内气呢?“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首先要饮食养生,因为它是后天之气的来源。其次要精神养生,达到心情舒畅,气血调和,气从以顺,正气充实旺盛,则便不会生病。再其次,要锻炼身体,运动养生,静养养生,增强体质,提高御病能力,它是增强人体正气,减少防止疾病的重要措施。(3)防止病邪侵害。为此,首先要适时养生,天人相应,外避病邪;其次要谨防七情的干扰,因为七情太过,能引起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造成疾病:再其次,要注意饮食养生,讲究卫生,以防病从口入,还可以配合药物预防,等等。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化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