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作家选刊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理论分析与方法研究李宗洁 秦 涵 李茂君(四川省自贡市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摘 要: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需要着眼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宏观层面来进行革新。文章通过分析教师文言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探讨了适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方式与方法,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教学理论;改革方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年版 年修订)更加重视语文学科的文化功能,强调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文言文教学改革要结合文言文的知识要素以及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来进行,如何二者兼顾,成为文言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改革时,还需考虑学生的基本学情,从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着手,这是文言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针对文言文教学改革的重难点,本研究将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来进行探讨,并从中分析出可供参考的革新方式,以期突破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瓶颈。一、文言文教学基本情况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并且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察也占有十分大的比例。随着部编版教材逐渐投入使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强调文言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界也在不断提高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
3、育工作者注意到了文言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而且要注重文化层面的输出 文言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还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突破。教师教学层面()教学重心偏移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有时候会重“言”而轻“文”,导致教学重心偏移。学习文言文,首先遇到的就是语言文字的障碍。语言经历千年的发展变化,我们阅读文言文总有一层隔膜,阅读文言文并不能像阅读现代白话文那样容易理解。正因为文言文具有这样的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重心放在语句的释义方面,而忽略了文言文中对于“文”的教学。()教学方式不够创新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
4、学中往往死板地传授知识,忽视教学方式的创新,比如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等。学生掌握情况()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存在词义的流转、变异以及句法的不同,文章显得晦涩难懂,难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很难主动去理解教 苑 新 声文章内涵,更无法深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教师开展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应与学生达成互助、合作,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解,自己也是文章分析的“合作者”。()知识点难以迁移教师要做到的是传授学生文言文鉴赏和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正确地运用。部分
5、学生仅仅将教师课堂上逐一翻译的重点词句记下来,但是面对课外的文章,哪怕对同样的句式结构或字词分析,都无法准确完成。如今高考文言文部分,很多都是考查课外的文章,并不会直接运用教材中的课文,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点进行迁移是其一大短板。二、文言文教学理论阐释与研究本研究分析和梳理了不同的理论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改革时,应将理论主张与改革的核心进行对照,综合运用各种理论,集中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建构主义对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给学生创造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获取知识。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割裂”,建构主义理
6、论为文言文和现代文之间的“割裂”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教师可以对文言文进行深度解析,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让文言文与学生的观感相联系,创建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发展学生诵读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多种智能的综合,提出了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范畴。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各项智能。这有助于将枯燥的文言文内容变得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观察、体会文章中的特定情境。运用沉浸理论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沉浸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它提供了一个促进人
7、们进入最佳学习、工作状态的理论框架。如今倡导沉浸式教学,在教学中,只有师生二者都能够全面融入课堂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文言文教学只有教师和学生充分交流与碰撞,才能避免教师单方面输出的问题。通过沉浸式教学,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流畅,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传播学框架理论助推教学信息化框架理论属于传播学范畴,“框架”是一种信息组织,人们通过这样的信息组织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以不同的结构对相同的信息进行组合,其对目标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很可能大不相同,这就是框架效应。如今网络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渐兴起,文言文教学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多种媒介来进行传播。教师可以利用互
8、联网、多媒体来建设相应的“框架”。“框架”呈现得越直观,学生就越容易掌握知识点。利用框架理论辅助文言文教学改革,有利于拓展文言文教学的传播方式,促进文言文教学走向信息化,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新一轮革新。三、文言文教学改革方法剖析针对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情况,基于以上理论的阐释与分析,可以将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策略从情境构建、诵读品味、师生互动、有效传播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突破。在合理的理论支持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教学案例,对课文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为文言文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构建学习情境基于建构主义的相关主张,教师可以思考如何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文言文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
9、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入熟悉的情境中,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视听感受,使其充分感受文章的抒情达意。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需要将学生代入到具体情境中,感知文章中体现的情境,结合学生平时所看到的或是经历过的实际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进一步理解文章含义的效果。建构主义认为现实是复杂多变的,知识的建构应该在小作家选刊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让学习变得有效。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去感受、体验和把握事物,这与建构主义的相关要求是相匹配的。部编版教材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文言文篇目,教师在进行这些篇目的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如何正确地运用
10、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阶段性特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以教学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课为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爱情话题充满了兴趣,那么在分析这类话题时,教师可以结合 诗经 中的 氓 以及古代著名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来进行讨论,将他们的遭遇与现代生活中的相关事件进行对比,从今、夕两个角度来探讨其人物做法的合理性。让学生去思考:焦仲卿的行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被认为是一种软弱,是否存在其合理性?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行为,又该如何评价?在这一系列的
11、探讨与分析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现代社会并将其与封建社会做对比,进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从诵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魅力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字精美,用语精练雅致的文章,教师在进行文本的教学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章的古典与雅致。语文教学终其一生都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教材中不乏优美且富有内涵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发现、感受篇章中的美,就需要引导学生多去诵读,多去品味。文言文的教学是不能够脱离诵读感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如何诵读,如何在诵读中感受作者寄托的情感。在诵读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诵读体验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读出“趣”,然后要读出“味”,最后要读出
12、“情”。特别是写景类的散文,学生要从生硬的文字中感知文章的美或是背后蕴含的文化趣味是很难的,那么教师就要在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中,达到这样的目标。文言文的品鉴首先就是要感受语言美,最后落在文化、情感的层面,并在诵读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音乐智能。诵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明确字音字词的前提下,将课文从头至尾地朗读一遍。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划分句子结构,读出文章的节奏感。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将文章没有句读的原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学习经验将文章的节奏划分出来。他们在划分句子结构的同时也就明晰了文章的整体节奏。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让他们熟悉文章的节奏。以教学部编版
1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一课为例。在学习白居易描写琵琶声的段落时,教师可以添加一段琵琶弹奏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配合着音乐的起承转合进行诵读,“声临其境”地感受“大珠小珠落玉盘”“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场景。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例如,学生在诵读最后一段时,着重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应该如何读?读出何种感情?在逐步地分析中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用沉浸式教学感知互动趣味语文教学常常强调要创新教学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创新和实用兼顾的。在教育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教学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创新不仅
14、仅是求“新”,还要考虑教学方式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受用。因此,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考虑整个课堂的实用性。部分教师的文言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地熟悉知识点,会将所有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直接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点,很少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学要考虑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投入,只有二者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言文的教与学中,整个课程才是完整的,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如何将一堂枯燥的文言文课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言之,师与生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课堂中进行互动与交流,整堂课才是有意义的,并且只有学生感受
15、到了课堂的趣味性,才能够与教师达成互动,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沉浸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成就。因为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特别是长篇的叙述教 苑 新 声性篇目,以教学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鸿门宴 及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册 苏武传 两篇文言文为例。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觉得文言文实词、虚词学习困难,而且课文中的情节和结构也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 鸿门宴 时,就可以与学生共同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沛公”“项羽”等主要角色,并针对宴会中的座次安排,为学生拓展古代位次尊卑的差别。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还会逐渐熟悉课文
16、内容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教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学生提供的新看法和新思路。这样的教学还可以拓展至戏剧教学和小说教学内容,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以及 窦娥冤(节选)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进行二次创作,再由学生进行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思维,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重组教学内容,提高传播效果文言文的很多知识是相通相近的,高考中文言文赏析题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还有很多教材外的知识点,学生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迁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结合整个语文教学课时的安排
17、,教师要考虑合理地整合文言文知识,可以利用多种媒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既要把握好课堂 文言文教学的“主战场”,又要运用课后练习来强化知识点的巩固与完善。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媒介,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传播渠道,促进课后文言文教学的有效传播。教师还需要重组教学内容,进行组块式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知识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但是又不会大量重复。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特点,挑选文言文实词和古今异义等情况很多的特殊篇目来进行具体的知识点讲解,分门别类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将具体篇目,相关例句一一罗列,并且将高考常见的课外篇目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掌握。总之,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成就的过程,
18、包括课堂和课后,学生对教师知识点讲解的充分吸收就是有效的传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成功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又是再次传播。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及时地巩固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点进行迁移和运用。四、结语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本研究从理论的分析到方法的提出,都是建立在深刻把握学生学情和教师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文言文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是一位“讲故事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充分拓展知识,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知识点的掌握,更要注重课外知识的延伸,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地掌握课文的知识点。文言文的语言是精练优美的,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
19、的美感,不管是在诵读中品味,还是在情境中感知,教师都应从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出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革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找到真正适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方式。践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要重“言”还要重“文”,要达到“文”“言”并重,才能真正发挥文言文的魅力。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年版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薛城,黄伟 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之思与突围之路 中学语文教学,():邹志兰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考试与评价,():何梦丽 沉浸理论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重庆:西南大学,乔新玉 传播学视阈下的框架理论综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