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89441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近几年来,山东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三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工业由大到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规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更是有效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可连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山东工业更是占据全省GDP的半壁江山,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就成为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目前山东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研究如何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由大到强,进而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

2、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研究山东工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内在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的具体对策,希望能为省委、政府科学决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抢占有利位置提供参考。一、山东工业结构基本现状进入“十一五”以来,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严格控制“双高”行业过快增长,工业结构比“十五”时期有了进一步优化。(一)工业重化趋势进一步明显由于重工业具有附加值较多、技术含量较高、产业链较长和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因此“重工业化”经常随着

3、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山东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工业结构逐步趋于重工业化。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例为32.9:67.1,重工业比重比2023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已经接近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轻重工业结构30:70的比例。与其他沿海重要经济大省相比,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重工业比重虽比江苏低4.5个百分点,但比广东高7.0个百分点,比浙江高9.8个百分点。(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十一五”时期,山东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控股公司逐渐从一般性的竞争行业中退出,既盘活了公司资产,又增强了公司发展后劲,公有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

4、比重下降,非公有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2023年,山东非公有工业公司单位数为41210家,比2023年增长1711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23年的87.5%提高到93.6%;非公有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23年的56.7%提高到7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522.3亿元,比2023年提高1.5倍;实现利润4286.5亿元,比2023年提高2.5倍;实现利税6393.9亿元,比2023年提高2.3倍,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山东工业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效果进一步显现“十一五”以来,我省确立了以省会城市群、半岛城

5、市群和鲁南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全省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23年,省会城市群、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比2023年分别增长1.3倍、1.2倍和1.5倍;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56.2亿元、55352.2亿元和17177.4亿元,比2023年分别增长2.1倍、1.7倍和2.7倍;分别实现利润1959.5亿元、3860.6亿元和1194.8亿元,比2023年分别增长2.3倍、1.5倍和2.8倍。三大城市群的高速发展,是山东实行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成果,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四)工业行业

6、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山东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经济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2023年末,山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公司达成45180家,比2023年增长18938家,占规模以上公司的96.1%;制造业增长值比2023年增长1.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23年的83.2%提高到87.1%。装备制造业作为山东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五年来规模由小到大,总量由少到多,实力逐步增强,其增长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23年的22.8%提高到26.5%。从重点行业看,煤炭、石油开采、纺织等传统行业增长值比重分别下降1.6、4.0和1.2个百分点,

7、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送设备制造业等重化和先进制造业增长值比重分别上升0.5、1.8和1.0个百分点,工业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工业公司结构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高度重视大型公司发展,积极哺育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型公司,做大、做强、做好基础行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2023年末,山东大中型工业公司达成3925家,比2023年末增长82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但其增长值、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0%、58.4%和54.6%,远远高于大中型公司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大中型公司已经成为支撑山东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

8、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促进山东工业由大到强的坚实基础。(六)工业技术结构进一步迈向高新化我省高新技术发展与全国同样,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近年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初步形成。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老口径)产值31602.1亿元,比2023年增长3.6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23年的24.1%提高到35.2%,提高11.1个百分点。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带动了新产品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

9、值达6072.1亿元,比2023年增长1.5倍。二、山东工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虽然山东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但与科学发展对工业结构提出的规定相比,当前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重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工业结构升级,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等几个阶段。从资源运用的角度看,随着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重心,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重心的方向发展。目前,山东重要支柱行业大多属于劳动资源密集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比较低,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等特点,山东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还比

10、较重。2023年,十大高耗能行业是山东名副其实的支柱行业,其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44.0%,远高于广东(27.6%)、江苏(36.8%)、浙江(39.0%)等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长值能耗为1.40吨标准煤,也远高于广东(0.75吨标准煤)、江苏(1.11吨标准煤)、浙江(1.05吨标准煤)等省。 (二)从区域结构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比较突出区域产业同构必然是以牺牲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相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限度的重要指标。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 和1 之间,相似系数等于1 ,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相似系数等于0,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以2

11、023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构成结构作为标准结构,分别用17个市的工业结构与之比较,青岛、烟台、潍坊、临沂、德州和菏泽6个市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超过0.8,地区之间互补性较差。特别是潍坊和德州2个市相似系数均超过0.9,工业结构基本上属于完全同构。仅有莱芜市受地区狭小及以钢铁行业为支柱行业等因素影响低于0.5,相似系数为0.28。(三)从公司组织结构看,大中型公司不够强,小型公司不够活一直以来,山东公司过度追求“大而全”甚至“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大中型公司专业化水平不高,小型公司分工不细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导致市场有限的资金和技术等资源投入分散,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

12、以发挥出规模经济的优势。因此,山东大中型公司发展不够强,小型公司由于经营方式不够灵活导致赚钱能力不高,总体上看呈现单体规模不够大,抗风险能力不强,可连续发展能力就较弱等特点。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公司资产总额和公司个数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但户均资产总额仅位居全国第21位;小型工业公司利润总额和公司个数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四位,但户均利润总额仅位居全国第八位。(四)从产品结构看,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不多目前,山东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产品多是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重要依赖便宜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即使微型电子计算机和汽车等一些高新

13、技术产品也处在组装加工的产业链低端。比如,2023年山东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农用化肥和水泥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但这些产品均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比如,山东纱的产量超过全国的五分之一、布的产量超过全国的六分之一,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但产业链条短,真正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高端服装产品寥寥无几。又比如,山东钢材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但全省汽车、家电、船舶等需要的高端钢铁产品基本需要进口。再比如,山东汽车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六位,但汽车有55%以上属于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等全国大型汽车公司集团在山东的分厂生产,而计算机有97%以上是为外国品牌贴牌生产。(五)从技术结

14、构看,自主创新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工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国际上通常将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公司R&D经费支出52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4%,位居全国第三位,但R&D经费投入强度(与所有工业增长值之比)为2.8%,仅居全国第六位。此外,发明专利也是国际通用的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核心指标。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6297件,仅位居全国第六位,不及广东的五分之一,即使与江苏(11271件)、湖南(7739件)、上海(7080件)相比

15、也尚有较大差距。三、山东工业结构问题的因素分析山东工业结构存在总体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具体分析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一)工业结构调整进程推动迟滞从山东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90年代初期,全省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毕。但是,90年代初期以后山东消费品工业迅速扩张,重加工业特别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较快发展,迟滞了山东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化进程。从记录数据来看,1988年装备制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工业中的比重为21.0,到1995年为21.5,7年仅上升0.5个百分点,2023年这一比重才逐步提高

16、到28.6%。由于长期重规模、轻质量和结构,工业内部结构没有得到同步改善,装备制造工业比重相对于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仍然偏低,这在一定限度上影响了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和进度。(二)区域内工业产业布局缺少统筹协调有研究表白,中国可以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其重要因素在于各地之间的互相竞争。就山东而言,也存在类似问题。基于就近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地区之间互相竞争有其合理性,然而,在各地着力将资源集中投入那些可以快速拉动 GDP 增长的部分行业,这种类似行业结构的发展,必然在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形成剧烈的竞争,而大量的反复建设必然带来资源的低效

17、率配置,以及产能不能充足发挥和运用。这不仅使各地产业结构无法形成独特优势,削弱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并且地区之间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进而引起地区市场分割,割裂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增长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三)工业公司经营管理者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公司家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就山东而言,公司家重要来自四个渠道:一是农民,二是集体或国有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营销人员,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下海人员,四是大中专毕业生,并且绝大部分来自于前两个渠道,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虽然这不是判断公司家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但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公司家的视野及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18、的能力。由于工业结构调整中公司是主体,公司家更是公司自身结构调整的关键。公司家素质偏低,就会使得公司家积极接触新领域的机会减少,从而引起公司拓展新领域,优化自身的组织、技术、产品结构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小。(四)工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便宜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曾经是山东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数年来对于吸引重大项目、壮大全省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起到了明显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存在土地、人力等稀缺资源过度消费倾向,很多地区不重视项目的选择,很多项目缺少科技含量,没有竞争优势,凭着便宜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只要能赚钱就行。由此至少产生五种不良后果。一是产业雷同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低端行业竞争加剧;三是由

19、此形成一种低端行业低土地和人力等支出低经济效益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只能承接低端行业的非良性循环;四是公司职工工资难以提高,社会消费动力局限性;五是减少产业结构自主调整的倒逼效应。四、推动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及对策建议“十二五”时期,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的是:从探索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发,立足于山东的基本省情和工业结构的现状,通过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和谐型的工业结构,有助于充足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的工业结构,有助于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的工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一)实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提高工业结构层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

20、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公司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从公司、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全方位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要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二要着力推动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了工业品的产业链条,使工业生产从以制造业为主向前向和后向的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可以以产业深化的方式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三要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的形成。“物联网”、数字家庭、网络社区作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来源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既是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可以有力地带动工业结构升级。(二)实行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按照区域优势互补的规定,实行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优化山东工业区域布局,促进区域经济连续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觉把实行区域重点带动战略与培植产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哺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二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产业,避免区域产业同质化。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海水综合运用等海洋产业,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22、基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要抓住高效运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这条主线,优先发展高效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环境和谐型产业基地。三是科学合理地发展产业集群。充足发挥产业集群专业化协作性与根植性的特点和作用,把建设产业集群和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业聚集,带动产业发展。(三)实行规模经济战略,形成梯次发展的公司组织结构按照强优汰劣、抓大扶小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公司的分类指导,形成梯次发展的公司组织结构。一是哺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充足发挥大公司在产业引领、辐射和集聚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大公司、大集团开展兼并联合重组,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公司集中,推动公司由大变

23、强。二是加快发展一批成长性公司。积极扶持现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大中型公司,鼓励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公司精细化管理,逐步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形成产业互相配套、竞相发展的板块经济格局。三是扶持和促进中小公司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运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会服务型等中小公司,通过重点扶持和有序竞争,继续推动其生产结构由“小而全”向“小而专”、“小而特”及分工协作方向转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中小公司。(四)实行自主创新战略,逐步提高工业技术结构大力推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化,集中力量扶持新兴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中制约优

24、势发挥,推动公司加快技术进步。一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契机,完善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成一批以公司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公司聚集。二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要重点抓好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龙头型技改项目和节能降耗、环保治理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积极鼓励公司开发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开发和制造能力,逐步推动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延伸。三是积极哺育一批名牌产品。要进一步开展名牌产品、知名商标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加快公司品牌向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转变,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名牌产品。充足发挥省长质量奖作用,引导公司不断增强品

25、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创”和“改”上狠下功夫。(五)实行循环经济战略,优化调整工业行业结构以建设循环经济为目的,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低碳产业,进一步优化工业行业结构,带动工业连续稳定增长。一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升级和进口替代。要重点抓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逐步加大技术改造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努力实现进口产品替代。二是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牢固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突出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限期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腾出市场空间。三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要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和清

26、洁生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引导和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六)实行人才强省战略,构筑高层次管理与科技人才高地继续推动人才强省战略,支持和鼓励公司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开发体系。一是坚持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要设立吸引人才的各类“特区”,积极扶持各类人才到公司、园区投资创业。特别是充足运用好海内外人才资源,为山东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知识、技术和信息。二是加快公司经营者职业化进程。要大力营造有助于公司家成长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公司经营者素质,逐步规范公司经营者人才市场,建立健全公司经营管

27、理者人才库,有效促进公司经营者合理流动。三是大力构筑人才新高地。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着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培养高层次技术带头人。在山东紧缺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特殊人才。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引起政府的重视,也需要公司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也要有资金的贯彻、技术的支持等。工业结构调整是否成功,很大限度取决于能否解决好结构调整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目前,资金问题是结构调整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提高技术装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都涉及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不解决,必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外,体制障碍对结构调整影响也很大,公司破产、兼并、重组、技术革新等总是困难重重,工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因此,要做好结构调整的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公司进行结构调整,协助公司解决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发挥公司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才干保证工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注:1、文中规模以上工业仍按2023年老口径界定,即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