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Kano-QFD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APP交互设计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581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Kano-QFD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APP交互设计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Kano-QFD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APP交互设计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Kano-QFD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APP交互设计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包 装 工 程 第 44 卷 S1 期 320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3 年 4 月 收稿日期:202301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XMZ068)作者简介:朱文霜(1976),硕士,桂林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通信作者:李本建(1976),硕士,桂林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基于Kano-QFD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APP交互设计研究 朱文霜,王步乾,钟斯黎,李本建(桂林理工大学,桂林 541004)摘要:目的目的 改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保护现状,通过构建 Kano-QFD 模型,指导非遗类 APP 交互设计,提升用户满

2、意度。方法方法 先以 Kano-QFD 模型为基础,采用专家座谈法和亲和图表法对需求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正反问题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将其带入 Kano 模型中计算获得 SI 值与 SDI 值,并利用SI、SDI 数据对需求进行细化分类。然后将 SI、SDI 数据带入 QFD 模型中进行同种类需求的权重分析,进一步指导传统村落 APP 交互界面设计。结果结果 通过 Kano-QFD 模型获取普通民众对西南传统村落非遗APP 的用户需求值,有效进行非遗类 APP 交互设计,激发大众的保护热情。结论结论 Kano-QFD 是对用户潜在需求的深度挖掘,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满意度从而提升

3、用户黏性,达到非遗活态化传承的目的。将 Kano-QFD 设计法运用到交互设计中,为交互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验证了其在交互设计中的可行性。关键词:Kano-QFD;西南传统村落;数字化;非遗传承;大众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320-06 DOI:10.19554/ki.1001-3563.2023.S1.048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传统村落不仅是在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村落,更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根据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公布的数

4、据显示,至今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五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传统村落名录共计 2909 个,其中有 1836 个村落入选中国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村落的保留为研究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库。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数字化已成为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保护相较于传统保护手段投入的资源更少,也更能直观地看到成果。然而,传统村落数字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流传于学者及相关从业者之间,难以普及到大众百姓中。西南传统村落的保护急需更多人的参与,只有多数人的觉醒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传统村落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人中有近80%的人认为西南传统

5、村落数字化保护重要,65%的人认为缺乏了解传统村落数字化的途径。这说明大量民众虽意识到西南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却面临传统村落信息传播相对封闭数字化技术入门较高的状态,故亟须一种通俗易懂的数字形式和非专业人士形成良性互动。本文通过 Kano 模型对需求属性进行分 类,基于 QFD 模型量化计算出需求重要度排序,指导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 APP 交互设计,期望最大程度激发大众兴趣,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村落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唤醒大众对西南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观能动意识。1 研究现状 数字化保护已是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也是学者们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余日季、唐存琛等人分析了 AR(Augmented Real

6、ity)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 3D 打印和三维建模等方式来推进数字化保护1。刘沛林提出了 VR(Virtual Reality)旅行的构想,通过数字场景和文化要素的模拟,引导游客产生感官与情感的共鸣,以达到提高传统村落的知名度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2。刘振、葛惊寰等人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激光雕刻技术和计算机配色技术运用到传统的“饾版拱花”技法上,为非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促进非遗传承3。郭君建在钧窑的保护与传承上结合科技提出了三个创新点:(1)将文物数字化采用高模转低模技术把复杂的纹理转化到简单的模型上。(2)把控群众的感情需求,让展品与参观者展开对话。(3)模块化设计,将钧窑赋予

7、标准化,可复制性的特征4。白建松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第 44 卷 S1 期 朱文霜,等:基于 Kano-QFD 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 APP 交互设计研究 321 物馆展示模式,提出依靠增强现实技术与移动端,将游览者从被动观看转为主动探索5。从研究态势观察,数字化保护对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逐步降低,呈现出普适化、便利化趋向。Kano 模型由狩野纪昭在 1984 年提出,在满意度的二维模式基础上构建了 Kano 模型。根据不同的属性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Kano 模型见图 1,将其分为五类:兴奋质量(Excitement Quality)、意愿质量(Performance Quality)、无关

8、型质量 Neutral Quality)、必备型质量(Must-be Quality)、反向质量(Reverse Quality)6。质量功能配置(QFD)最早由赤尾洋二与 1972 年提出,最早被运用于汽车制造以便合理利用资源、造降低制造成本,如今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充分显示其缩短设计时间周期、提高质量和达成客户满意度等优势。我国学者段黎明和黄欢为解决 QFD 质量屋难以准确理解用户需求问题,将Kano 模型引入 QFD 质量屋构建中,提出以 Kano 的结果作为 QFD 的数据将两个模型结合进行优势互补的解决方式7。冯越峰在乡村景观设计领域,通过Kano 和 VRIO 数据分析探讨

9、了如何寻找目标用户的潜在需求8。进行传统村落数字化成果设计,其目标是发展与传承传统村落的文化、提高群众对传统村落的兴趣和唤醒人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唐纳德诺曼提出的用户体验理论中论证了满意度与兴趣是为正比例上升的,Kano-QFD 模型在提升满意度上有着鲜明的优势,适用于当前对 APP 交互设计的需求。9 图 1 Kano 模型 本文在前者研究基础上通过 Kano 模型分类出对用户满意度具有影响的不同设计属性,再通过 Kano模型获得的数据带入 QFD 质量屋构建中确定每种属性对用户满意度影响权重,达到帮助设计师高效且准确地把握用户的满意度和分配设计资源,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目的。2 设计方法

10、运用 Kano-QFD 进行设计可分为三个步骤,其流程分析见图 2。(1)数据收集。通过图表亲和法与专家组座谈法相结合,初步确定用户需求,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进一步的详细数据。(2)指数计算。计算由上一步得出的数值,根据 SI、SDI 值确定群众对每种属性的分类,再带入 QFD 中根据不同目的关联性评级,计算出不同属性权重度。(3)设计及评价。根据Kano-QFD 分析法得出权重指导最终设计,并将设计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再评价,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群体意识属性分类设计实践方法可行性验证SI、SDI计算设计要素成果展示再评价 图 2 流程分析 2.1 确定所需设计属性 首先

11、采用专家座谈法选取出较为关键的设计属性,初步确定设计属性后采用亲和图法对其进行属性分类。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采取李克特五分制量表法进行制作。在问卷中分为正反两种问题,即正向问题“具有这种属性时”,反向问题“不具备这种属性时”。正反问题各有五种回答:“非常喜欢,比较喜欢,无所谓,比较讨厌,非常讨厌”分别对应 1-5 分。根据两个问题得分进行属性分类,Kano 分类判断见表 1。8 表 1 Kano 分类判断 属性未实现 非常喜欢比较 喜欢 无所 谓 比较讨厌非常讨厌非常喜欢Q A A A O 比较喜欢R I I I M 无所谓 R I I I M 比较讨厌R I I I M 属

12、性实现非常讨厌R R R R Q 分类后可发现两种质量。(1)可疑质量。在正反问题上都选择非常喜欢或非常讨厌,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10。(2)无关质量。无论满足不满足需求都保持“无所谓”立场,说明这个需求存在与不存在对最终反响都无关,在统计时需要去除,避免设计资源的浪费11。具备以上两种质量中任意一种问卷则被视为无效问卷,达到一定比例时需要考虑对问卷本身进行修改。322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2.2 计算设计属性权重度 根据表一,分别得出每个受访者对于需求的看法。A、O、I、M、R 五种属性分别对应:兴奋质量、意愿质量、无关型质量、必备型质量、反向质量。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排除无

13、关质量以及可疑质量,其余数据带入公式(1)(2)中计算得出 SI 与 DSI 数据。公式(1)(2)中,SI 为产品满足此项需求后的用户敏感系数,DSI 为产品不满足此项需求后的用户敏感系数11。同时满足 SI0.5 为必备型需求;同时满足 SI0.5 和|DSI|0.5 为意愿型需求:同时满足 SI0.5 和|DSI|0.5 为兴奋型需求;同时满足 SI0.5 和|DSI|0.8 问卷信度良好,满足分析要求。收回问卷的受访者主要来自西南地区高校的 100 名师生(在校师生群体比其他群体拥有更高文化素养),年龄从 18 周岁至 45周岁 70 人,45 周岁至 69 周岁 30 人。调查对象中

14、男性 54 人,女性 46 人。其中青壮年占据主导地位,当前西南传统村落非遗传承断代的主要原因是青壮年的缺失。相较于中老年群体,青壮年拥有更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更容易接受和尝试新事物。因此,以青年人为主体的高校群体需求进行设计更具有示范意义。第 44 卷 S1 期 朱文霜,等:基于 Kano-QFD 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 APP 交互设计研究 323 3.2 数据计算及属性分类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 100 份,将数据带入表 1对应出分类,得出每一位参与者对不同设计属性类型 的态度。将结果带入公式(1)(2)求出 SI、SDI 值,根据 SI 与 SDI 的大小得出 100 名参与者对需求的共同

15、心理态度,Kano 模型分类见表 3。剔除其中无关型部分,得出兴奋型需求有:民族特色、提供交流社区、简明的操作指引、简单易懂的知识;必备型需求有:良好的互动、操作便捷、良好稳定的内容更新、内容真实可靠;期望型需求有:非遗传承人入住社区。对得出的结果,根据其属性分类进行权重排序,其中 Wi为权重度,详见公式(4)。11|DSmaxDSiiimmiiiiSIIWSII,(4)表 3 Kano 模型分类 属性分类表 设计属性 A O M I R SI DSI 归类 趣味性知识 19%7%7%58%9%0.29 0.15 简洁的用户界面 15%20%13%48%4%0.36 0.34 具备美感的图标设

16、计 18%12%9%55%6%0.32 0.22 内容推送 30%1%0%31%33%0.46 0.015 碎片化知识 15%3%9%60%13%0.21 0.14 操作反馈良好 16%8%12%61%3%0.25 0.21 无关型 简明的操作指引 28%18%3%40%9%0.51 0.23 简单易懂的知识 32%13%12%30%13%0.52 0.29 民族特色 37%11%9%35%8%0.52 0.22 兴奋型 构建交流社区 28%21%30%17%4%0.51 0.53 非遗传承人入住社区 32%18%29%10%11%0.56 0.53 意愿型 良好的互动 8%15%28%29%

17、20%0.29 0.54 内容真实可靠 8%9%39%34%10%0.19 0.53 操作便捷 15%23%24%40%9%0.41 0.52 良好稳定的内容更新 16%8%42%27%7%0.25 0.54 必备型 Kano 权重度排序见表 4,兴奋型需求的权重度排序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具备民族特色和简明的操作指引。必备型需求的权重度排序为:良好稳定的内容更新、良好的互动和内容真实可靠。期待型需求的权重度排序为:提供交流社区和非遗传承人入驻交流社区。必备型需求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每一样都给予满 表 4 Kano 权重度排序 类型 需求 排序 数值 简单易懂的知识 1 0.391 9民族特色 2

18、0.335 5兴奋型 简明的操作指引 3 0.329 1操作便捷 1 0.559 6良好的互动 2 0.254 4良好稳定的内容更新 3 0.253 5必备型 真实可靠内容 4 0.248 8非遗传承人入住社区 1 0.52 意愿型 构建交流社区 2 0.5 足,必备型需求在被满足时不会有太高的满意度提升,但缺失时会造成大量的不满意度。意愿型需求是提升用户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在对必备型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优先调动资源对期望型需求满足。兴奋型可以结合用户需求提升使用体验其重要程度排在期望型之后。3.3 构建 QFD 质量屋 质量屋构建见表 5。将 Kano 模型分类出的三种需求,分别与客户满意度进

19、行关联度分级,分为 1、3、5、7、9 五个等级,将单纯以用户需求排序的 Kano模型数据转化为以目标用户需求和目的共同结合的数据。最终指导设计,达到通过传统村落数字化成果的应用,唤醒民众自主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根据 QFD 质量分析得出重要度排序,其中需求与客户满意度关系为 9 的项有:科普性对应简单易懂的知识和简明的操作指引;热点度对应具备民族特色;生动性对应构建交流社区和非遗传承人入住社区;真实性对应内容的真实可靠;娱乐性对应良好的互动。324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表 5 质量屋构建 类型 需求 权重 科普性 热点性生动性 真实性 娱乐性 简单易懂的知识 0.391 9

20、 9 5 3 3 7 民族特色 0.335 5 0 0 9 0 7 兴奋型 简明的操作指引 0.329 1 9 3 3 0 0 操作便捷 0.559 6 7 3 5 0 0 良好的互动 0.254 4 7 0 5 0 9 良好稳定的内容更新 0.253 5 7 0 5 5 3 必备型 内容真实可靠 0.248 8 3 3 5 9 3 非遗传承人入住社区 0.52 7 9 5 3 7 意愿型 构建交流社区 0.5 7 9 5 3 7 权重度 21.847 914.55216.864 7.742 4 16.028 3 4 具体设计 基于 Kano-QFD 模型的 APP 设计研究中,设计实践主要依

21、靠 QFD 质量重要程度排序、Kano 模型分类和 Kano 权重度排序来进行设计,最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 APP14。4.1 必备型需求转化 必备型需求是构成性质的基础,不能因其 SI 值低对提升满意度影响小而忽略,与之相对应的 SDI值往往都比较高,忽略必备性需求会造成导致满意度的大幅度降低,因此,设计中必备型需求应在首位优先满足。根据表 5 数据得出,操作便捷与大众化保护、良好地互动与提高关注度两两之间有高度关联。当操作便捷地实现,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门槛越低对应着更广泛的潜在用户,得以提升目标用户转化为核心用户的概率。因此在设计时对功能进行分类,对用户常用功能设计出快捷按钮。在

22、页面布局上刻意减少三级页面,杜绝四级页面。尽可能地简化页面设计,将主要功能图标放大引起用户注意力。根据亲和图表显示,良好稳定的内容更新和内容真实可靠同属内容型需求。首先应对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多方验证,运营团队要在保证真实性基础上进行更新。紧跟时事热点积极听取用户意见,并依托用户反馈逐步完善系统功能和界面需求。互动性需求则是采用短平快的视频弹幕和互动视频方式,将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视频界面效果见图 4。相较于传统视频模式,人们更愿意通过新奇的方式加强同社会的接触,而视频弹幕和互动视频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用户在发表弹幕的同时主动参与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的整体过程中,既满足了交流欲,又完成了更加

23、高密度的信息互换,视屏弹幕效果见图 5。互动视频则更注重于用户的主动选择权,对视频过程产生出类似亲身经历的体验,大大增强了趣味性。互动视屏效果见图 6,以肇兴侗族传统民居为例,通过互动选项改变“口手相授”的传统教传方式。4.2 意愿型需求转化 意愿型需求在培养用户粘连度时具有强大作用,意愿型需求的满足可培养忠诚用户。SI 值高的期望型需求得到满足后,一批高忠诚度的用户会进行二次传播,因此,期望型需求也应给予重视。一个良好的交流社区,交流社区版面设计见图 7,能有效将用户连接,加强用户之间的沟通,构建起良好的求知氛围,并通过非遗传承人进行引导,从而将小范围内传承转变为大范围传承,将传统师徒传承转

24、化为大众化传承。大众化传承虽然不能对非遗做到全范围的保护,但能培养民众对非遗传承的兴趣,为非遗传承播撒“种子”。图 4 视频界面效果 图 5 视屏弹幕效果 第 44 卷 S1 期 朱文霜,等:基于 Kano-QFD 的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 APP 交互设计研究 325 图 6 互动视屏效果 图 7 交流社区版面设计 在搭建社区内部的视觉层次时,界面风格、色彩、字体尺寸、排列方式和材质等都成为影响层级秩序的重要因素。本次设计以侗文化为核心,提取地域性形象特征,采用大面积色块替代文字减少用户的认知成本,加快用户对不同板块的区分速度。再运用卡片式的交互模式,帮助使用者可以快速完成多层级的切换。在切换界

25、面时,强化核心色彩、弱化辅助色彩,使核心信息更突出、使用全程更流畅便捷。4.3 兴奋型需求转化 兴奋型需求是打造 APP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对应的需求是“简单易懂的知识”“民族特色”和“简明的操作指引”。“民族特色”是区别于其他 APP 的重要特征,可以激起用户的审美共鸣,有效地吸引用户。“简明的操作指引”充分考虑目标用户的认知状况,引导用户快速上手,强化操作流畅性,提升用户满意度。登录界面设计见图 8,设计以侗锦纹样为底色,并辅以其他界面所共有的橙色,强调整体的一致性。整体分为登录和注册两个层级,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其他非主要功能按钮,防止在切换界面、处理弹窗时产生误触,影响使

26、用体验。简洁的层级区分既很大程度降低使用成本,又简化了操作难度。“简单易懂的知识”同娱乐性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轻松有趣的知识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下沉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唤醒群众主动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步骤。图 8 登录界面设计 5 再评价 设计完成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 10 分制问卷进行再评价。选取 300 人进行调查,以 6 分为及格线,8 分为优秀。其中满意度评价超过 8 分的有 90人,6-8 分的有 186 人,24 人评价为 6 分以下。合格率为 92%,优秀率为 30%,初步达到设计要求,验证了 Kano-QFD 设计法可以有效运用在交互设计中。6 结

27、语 西南传统村落的非遗保护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参与,更需要整个民族的参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更宽的传播途径。合理运用新渠道和新方式,呼吁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形成群体性保护的强大壁垒。综合应用 Kano-QFD 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及权重计算获取更为真实的需求数据,从而筛选出相对最佳的设计切入点。整体设计方案更倾向用户的满意度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体验者满意度15。Kano-QFD 分析法将零散不一的群体意愿转化为统一的声音,为西南传统村落非遗类数字APP 设计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但在现实运用中,还需深入研究,弥补现

28、阶段体验性差、覆盖面低等相关问题。(下转第 339 页)第 44 卷 S1 期 杨傲然,等:基于心流理论的汽车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339 12 李江泳,谭琪茜,邱盼,等.基于心流理论的文创产品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1(18):287-293.13 徐中明,陈旭,贺岩松,等.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智能汽车技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17-21.14 谭浩,赵江洪,王巍.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12,2(5):315-321.15 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等.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工程设计学报,2010,17(1):1

29、2-18.16 兰欣欣,蒋晓.心流体验视角下的移动健康类应用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17):140-142.17 李天科.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思想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5):1228-1229.18 张云鹏.基于认知心理学知识的人机界面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0):105-107.19 贾欣荷.基于用户体验的界面信息搜索影响因素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7(3):91.20 路璐,田丰,戴国忠,等.融合触听视觉的多通道认知和交互模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26(4):654-661.21 熊和金.智能汽车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J.交通运输工

30、程学报,2001(2):37-40.22 朱劲松.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8):77-80.23 赵宏霞,才智慧,何珊.基于虚拟触觉视角的在线商品展示在线互动与冲动性购买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1):133-141.24 刘少强,黄惟一,王爱民,等.机器人触觉传感技术研发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机器人,2002(4):362-366.25 董士海.人机交互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1):1-13.26 刘小路,丁虹月,韦鑫珠.基于老年人认知需求模型的资讯 APP 界面设计研究J.设计,2018(1):2

31、6-27.27 赵婧,尹欢.体验设计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及展望J.包装工程,2014,35(6):77-81.28 景春晖,赵江洪.产品体验视角下的汽车造型评价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22):17-21.29 梅梅,岳怀旺.基于心流体验视角的益智拼装玩具设计方法J.装饰,2012(6):84-85.(上接第 325 页)参考文献:1 余日季,唐存琛,胡书山.基于 AR 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以黄鹤楼传说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4):50-54.2 郑文武,刘沛林.“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10):246-251.3 刘

32、振,葛惊寰,高倩倩,等.数字化背景下“饾版拱花”非遗印刷技艺的应用再生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3):231-235.4 郭君健.数字化再现技术在钧窑生产性保护中应用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6):97-103.5 薛景梅,邢可欣.基于 Kano-QFD 模型的校园快递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31-38.6 杨丹妮,王怡.基于 KANO 模型和 QFD 需求转化的车载灭火器设计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11):3-7.7 段黎明,黄欢.QFD 和 Kano 模型的集成方法及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

33、008(5):515-519.8 冯越峰.乡村景观设计领域创造需求的挖掘和利用基于 Kano 和 VRIO 的数据分析J.装饰,2019(11):124-125.9 王建华,桂亚昕.融入侗族建筑文化特色的现代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21,42(22):157-164.10 JagusiakKocik Marta.Customer Attributes Impact on Perceived Quality of Childrens Furniture-Kano ModelJ.Conference Quality Production Improvement,CQPI,2020,2(1):53

34、-59.11 Shi Y,Peng Q.A Spectral Clustering Method to Improve Importance Rating Accuracy of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QFD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20,107(5):2579-2596.12 Madzik,Peter,Kormanec P.Developing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of Kano Model and Failure Mode an

35、d Effect Analysis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usiness Ex-cellence,2020,1-23.13 王建华,栗帅东.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J.湖南包装,2021,36(5):1-6.14 Kim T,Yoo T.Methodology for Extracting the Delighter in Kano Model Using Big Data Analysis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usiness Excellence,2018:1-12.15 Mikulic J,Prebezac D.A Critical Review of Techniques for Classifying Quality Attributes in the Kano ModelJ.Journal of Service Theory&Practice,2011,21(1):46-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