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介入治疗科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474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治疗科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介入治疗科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介入治疗科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4上海医药 2023年 第44卷 第21期(11月上)药物临床介入治疗科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黄钰雯1 杨蕴智1 李晓宇1 颜志平2 王玉珠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药剂科;2.介入治疗科 上海 200032)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介入治疗科患者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提高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介入治疗科患者 2022 年应用抗肿瘤药物发生 ADR 的报告,从患者的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可疑药品、给药途径、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 例抗肿瘤药物 ADR 报告中,男女比例

2、为 3.3 1;60 岁年龄段患者的 ADR 报告率最高;ADR 多数发生在给药后 8 30 d 内;引起 ADR 最多的药物是仑伐替尼;口服给药途径发生 ADR 比例最高;ADR 报告中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损害最为多见;在患者转归方面,好转占 83.6%。结论: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时,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应加强监护抗肿瘤药的 ADR,预防和减少 ADR 的发生,及时正确处理,降低其危害,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21-0034-04引用本文 黄钰雯,杨蕴智,李晓

3、宇,等.介入治疗科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上海医药,2023,44(21):34-37.Analysis of the reported adverse reactions to antineoplastic drugsin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patientsHUANG Yuwen1,YANG Yunzhi1,LI Xiaoyu1,YAN Zhiping2,WANG Yuzhu1(1.Department of Pharmacy;2.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Zhongshan Hospital,Fuda

4、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induced by antineoplastic drugs in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 use of clinical antineoplastic drugs.Method

5、s:The ADR reports in 2022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information,occurrence time,suspicious drugs,routes of administration,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s,clinical manifestations,treatment and outcomes.Results: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3.3:1 in 232

6、reports of ADR induced by antineoplastic drugs.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the highest in the age group 60 years old.Most cases happened within 8 to 30 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Lenvartinib was the most common drug causing ADR.The proportion of ADR in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route was the highest.In AD

7、R reports,skin and appendages,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system were the most involved systems.In terms of patient outcomes,the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83.6%.Conclusion:Clinicians,nurses and pharmacis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ADR,prevent and reduce

8、 the occurrence of ADR,and timely and correctly deal with it when antineoplastic drugs are applied,so as to promote clinical safety and rational drug use.KEY WORDS antineoplastic drugs;adverse drug reactions;drug safety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常见的包括胃肠道反应、皮肤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

9、、神经损伤等。本文对 2022 年我院介入治疗科 232 例 ADR 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我院介入治疗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借鉴与参考。基金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内青年基金(2021ZSQN19)作者简介:黄钰雯,药师。研究方向:药学服务通信作者:王玉珠,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35上海医药 2023年 第44卷 第21期(11月上)药物临床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介入治疗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发生 ADR 的报告(这些报告已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 Excel 电子表格对 232 份完整有效的ADR

10、报告进行分析。记录发生ADR患者的住院号、性别、年龄,统计可疑药品和合并药品名称、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ADR 累及的系统-器官以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治疗与转归等情况。2 结果2.1 一般资料对抗肿瘤药物诱发的 232 例 ADR 报告进行分析,其中男性 178 例(76.7%),女性 54 例(23.3%),男女比例为 3.3 1;最小年龄 22 岁,最大年龄 84 岁;以60 80 岁为主,共 92 例(39.7%)。ADR 严重程度,严重的为 5 例(2.2%),一般的为 227 例(97.8%)。药品和 ADR 的关联性评价,很可能的为 174 例,可能的为 58 例。对出现的

11、 ADR,经停药或积极对症处理后有83.6%的患者好转,少数患者未好转,占 16.4%(表 1)。2.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抗肿瘤药的 ADR 发生时间,在各个时间均有发生,其中在给药后 1 d 内的有 25 例(10.8%),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 7 d 的有 55 例(23.7%),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关节痛、牙龈痛及皮疹,同时交叉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8 30 d 的共 103 例(44.4%),主要有血压升高、手足综合征、脱发等症状;30 d 的共 49例(21.1%),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2.3 A

12、DR 报告涉及的药品分布情况如表 2 所示,在 232 例不良反应中,ADR 涉及的抗肿瘤药物有 18 种,居前 3 位的药品分别是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中,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仑伐替尼(101)、索拉非尼(51)、瑞戈非尼(21)、卡瑞利珠单抗(13)、多纳非尼(12)和铂类药物奥沙利铂(10)引起的 ADR 208 例(89.7%),这主要是由于此类药物在我院介入治疗科使用的数量最多,因而其 ADR发生率也相应较高。2.4 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引起的 ADR 构成比不同,在 232 例不良反应中,口服给药途径引起 ADR 例数最多(87.1%),其次是静脉滴注(9.9

13、%)、肝动脉灌注(3.0%)。表1 抗肿瘤药物ADR报告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患者例数(n)构成此/%年龄/岁18 2993.930 39135.640 494218.150 597532.360 809239.7 8010.4性别男17876.7女5423.3药品和 ADR 的关联性很可能17475.0可能5825.0ADR 严重程度一般22797.8严重52.2ADR 转归情况好转19483.6未好转3816.4表2 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及构成比抗肿瘤药物ADR 例数(n)构成比/%仑伐替尼10143.5索拉非尼5122.0瑞戈非尼219.1卡瑞利珠单抗135.6多纳非尼125.2奥沙利铂1

14、04.3安罗替尼41.7信迪利单抗41.7替吉奥31.3替雷利珠单抗20.9吡咯替尼20.9帕瑞替尼20.9舒尼替尼20.9索凡替尼10.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4西妥昔单抗10.4阿帕替尼10.4埃克替尼10.436上海医药 2023年 第44卷 第21期(11月上)药物临床2.5 ADR 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如表 3 所示,ADR 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由于 ADR 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故合计例数实际 ADR 例数。根据WHO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1对ADR 累及器官/系统进行分类统计,232 例 ADR 报告中主要累及 10 个系统-器官,共 266 例次。其中以皮肤及附件

15、损害为主,共 74 例次(27.8%),主要表现为皮疹、手足反应、瘙痒等;其次为心脑血管系统损害,共 71 例次(26.7%),临床表现为心慌、血压升高、胸闷、胸痛等;消化系统损害共 64 例次(24.1%),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表3 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ADRn(%)临床表现(n)消化系统 64(24.1)恶心呕吐(15)、食欲下降(6)、腹泻(33)、胃灼烧(1)、胃痛(1)、转氨酶升高(1)、肝功能损伤(1)、肝功能异常(2)、大便频繁(2)、血便(1)、血氨升高(1)、腹胀(1)皮肤及附件 74(27.8)皮疹(24)、瘙痒(8)、手足反

16、应(30)、脱发(2)、皮肤潮红(2)、手足水泡(3)、头部红色包块(2)、皮肤硬结伴散在出血点(3)神经系统15(5.6)四肢发麻(10)、头痛(4)、失眠(1)肌肉骨骼系统8(3.0)肌肉酸痛(1)、关节疼痛(7)呼吸系统3(1.1)气急(2)、呼吸困难(1)心脑血管系统 71(26.7)心慌(4)、血压升高(57)、胸闷(6)、胸痛(3)、免疫性心肌炎(1)泌尿系统2(0.8)尿蛋白(2)全身系统8(3.0)发热(1)、乏力(6)、发冷(1)内分泌系统1(0.4)甲亢(1)其他20(7.5)口腔溃疡(10)、牙龈出血(3)、牙龈肿痛(5)、咽痛(2)3 讨论3.1 ADR 与患者年龄、性

17、别的关系本研究显示,232 例 ADR 报告中,在年龄方面,发生 ADR 的患者主要是大于 40 岁的中老年患者,60 80岁年龄段患者 ADR 发生率最高,约为 39.7%,其研究结果与以往报道相一致2-3,符合恶性肿瘤发病的流行病学趋势。恶性肿瘤发病在 40 岁以后快速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脏器器官功能进行性衰退,加上长期、多次的放化疗导致生理机能下降,从而对抗肿瘤药物的代谢排泄以及耐受程度下降,使得药物在体内容易蓄积,更容易导致 ADR 的发生,这也是老年患者 ADR 发生率高的原因。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东亚地区男性肝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4。因此,临床上

18、应用抗肿瘤药物,需重视抗肿瘤药物 ADR的监测,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用药人群。3.2 发生 ADR 时间分布分析我院介入治疗科抗肿瘤药物 ADR 发生在 8 30 d内的比例最高,但各个时间段的 ADR 均有发生,这提示医师、护士和临床药师在患者用药的整个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对 0 30 d 内发生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胸痛、皮疹等急性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防止发展为重度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导致化疗的中断。此外,也应密切监测和跟踪心脑血管毒性反应。3.3 ADR 与用药种类分析本研究中,我院介入治疗科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发生 AD

19、R 的构成比最高,与该药在临床上总体用药频率高有关,且以口服剂型为主。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西妥昔单抗、信迪利单抗等,均是临床常用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随着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逐渐观察到其不良反应的发生5-11。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12。皮肤毒性反应,最多见于抑制表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如西妥昔单抗等,这是由于表皮生长因子也分布于皮肤组织中。然而,多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也会导致手足综合征,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铂类药物,尤其是奥沙利铂,目前在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肝转移局部化疗方案中应用广泛,且其具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的特点,常

20、作为联合用药,以提高化疗疗效,37上海医药 2023年 第44卷 第21期(11月上)药物临床使用频率较高,从而导致 ADR 发生率也高。因此,为了减少抗肿瘤药物 ADR 的发生,应密切观察监测,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根据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估,进行个体化的治疗。3.4 ADR 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分析本研究发现,我院介入治疗科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发生 ADR 损害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损害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我院介入治疗科应用最多,其引起的皮肤毒性、胃肠道毒性以及心血管毒性也是最常见的,与相关文献报道的分子靶向抗

21、肿瘤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相一致13-15。此外,由于这些症状易于发现和感知,临床上也易作出判断,故上报率较高。对于无症状或者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的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监护,以便尽早发现并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4 结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因化疗受抑制,容易发生各种 ADR。因此,为了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降低患者 ADR 发生率,临床医师和药师要深入了解药物特性,如药物吸收代谢排泄特点、药物配伍禁忌、特异性的不良反应等。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其损害可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医护人员应对抗肿瘤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充分地熟知,熟悉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处置方法,

22、做好用药前的预处理。而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地进行对症处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损害程度。在临床实践中,对抗肿瘤药物 ADR 信息进行收集、上报、分析和评价,不但能够帮助医师、护士和抗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尽早发现药物警戒信号,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在进行 ADR 统计时发现,有部分ADR 报告出现上报不及时情况;怀疑发生 ADR 的药物批号、患者的门诊号或住院号未填写;患者发生 ADR过程及处置方法描述不够详细等情况,这些给临床药师在上报 ADR 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临床药师在今后日常工作中,加强 ADR 报告的监测和管理培训,以“可疑即报”为原则,防止漏报等情况发生;医护

23、人员也应加强对这些 ADR 的认识和重视,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护和防治,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 WHO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累及的系统-器官代码检索 J.中国药物警戒,2009,6(1):63-64.2 毛康.我院 20152019 年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4):165-167.3 徐伟佳,高勇,叶美玲,等.某三甲综合医院 346 例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0,17(2):104-107.4 曹毛毛,李贺,孙殿钦,等.全球肝癌 2020 年流行病学现状 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5):322-3

24、28.5 Kim BH,Yu SJ,Kang W,et al.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receiving lenvatinib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2,37(3):428-439.6 Murad W,Rabinowitz I,Lee FC.Sorafenib-induced grade four hepatotoxicity in a patient with recurrent gastroin

25、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ACG Case Rep J,2014,1(2):115-117.7 Kudo M,Finn RS,Qin S,et al.Lenvatinib versus sorafe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andomised phase 3 non-inferiority trialJ.Lancet,2018,391(10

26、126):1163-1173.8 裴育莹,高宇,娄彦妮.瑞戈非尼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回顾性分析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6):616-619;623.9 Naidoo J,Page DB,Li BT,et al.Toxicities of the anti-PD-1 and anti-PD-L1 immune checkpoint antibodiesJ.Ann Oncol,2016,27(7):1362.10 李莉霞,刘艳,顾芬芬,等.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J.上海医药,2022,43(S2):22-33.11 胡宏祥,王学清,张华,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J.药学学报,2015,50(10):1232-1239.12 石艾秀,曹双林.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9):605-609.13 黄灵,马卓.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2(6):545-549.14 刘颖,谢言,王新天.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毒性研究 J.医学信息,2021,34(14):48-50.15 贾守薇,刘韬,黄红兵.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J.肿瘤药学,2014,4(1):2-9.(收稿日期:2022-1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