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生学术报告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综述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建国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一切政策向工业方面倾斜。为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充实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正是由于这一迫切性,才导致了现在工科专业盛行的教育观念,导致在教育的资源配置和教育观念上发生偏斜。比如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重工程技术教育,轻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本文正是基于上述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较差的现状,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概念、含义以及结构等内容进行了深刻剖析,详细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产生的历史原因,重要意义,并针对国内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2、提出了构建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对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对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都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关于人文素质概念的界定(一)人文中国古代的“人文”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易经贲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自然秩序,有关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知识;人文则指天文以外的人事条理、礼乐教等文化。可见,人文原是与天文对举,与天文共生的相别相
3、系的概念。后汉书公孙瓒传论中载有“舍诸天运,徵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此处的人文指的是人世间的事态、状况。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将人文解释成人的各种传统属性。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自序中写到“会此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犹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此处的人文一词泛指各种文化现象。辞源和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所述,“人文”一词在我国泛指文物制度和社会教化等各种文化现象
4、。在西方, “人文”一词直接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而拉丁文Humanitas继承了希腊文paideia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才追求这种知识,接受这种训练,因此它被称做“Humanitas或Humanity(人性)”,原意是“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今天我们使用“人文”一词更多地与“近代”西方特有的人文传统相关联,这就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出现并在日后发展起来的Humanism传统。这个词有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所指,中文分别译成“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与“神本主义”相对,意为反对神权、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
5、怀人的现实生活,提倡人的自我培育、自我丰富和全面发展。吴国盛认为, “人文”中的“人”是指理想的“人性”,“文”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吴国盛,科学与人文,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综合中西方对“人文”一词的理解,可以得知,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进行的教育和教化,即通过文化教育,使人逐步形成理想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二)
6、素质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素质这个词几乎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已经突破了最初比较狭窄的含义,当前迫切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这一概念的含义重新做出科学的界定。素质就字面意思来说,“素”的含义是指本色,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即要素、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质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素质”一词的解释是:“(1)指事物本
7、来的性质。(2)素养。(3) 心理学上指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 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对素质的界定:杨叔子先生将素质定义为“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概括地说,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维。”杨
8、叔子,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探讨,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第3期燕国材认为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特点与品质的有机结合。”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26页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将素质定义为“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下教育影响下形成的。”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卷,第123页柳斌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9、,人民教育,1995年第1期从以上学者对素质概念的不同定义可以得知,素质可分为狭义素质和广义素质,狭义的素质概念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也就是遗传素质。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广义的素质概念是指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就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因素的基础之上,经过后天的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的主体性心理品质,是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意志等方面的系统整合,是知识内化、转化和升华的结果,是人的综合精神品质以及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三)人文素质近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人文素质”的涵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学者们对
10、人文素质相关概念的的理解和说法仍是歧义丛生,至今为止,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以至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素质的界定“是一个与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过程相始终的努力过程。”邰启扬,人文素质建构简论,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3期有些学者从对“人文”、“素质”概念的诠释推导出关于“人文素质”的内涵及外延。钱源伟在对人文、人文科学、素质的概念做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对人文素质的界定。他认为人文素质应是指人们所具备的广义的人文科学方面的素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稳定的特质,
11、外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 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页有的专家学者从人文素质的本质内涵上对其进行了界定,如杨叔子先生认为,人文素质的本质内涵就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发扬这些知识所内涵的精神。 杨叔子,时代发展呼唤科学人文的交融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3期李萃英等人是这样定义人文素质的: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品味、情趣等。李萃英、赵凤平,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72页刑永福等学者指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主
12、要体现在个体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7-84页王玉华等认为,人文素质是指人之为人的特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属于人文素质范畴。王玉华、刘向波,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快力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的成果,是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修养和人文追求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一个人的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快力、方明宝、周丽芳,人文关怀与现实关切的冲突与交融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
13、调查与分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郭红与快力的观点基本相似,她认为人文素质是“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现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简言之,人文素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 郭红、曹建华,人文素质教育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王振槐认为人文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
14、(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安徽日报,2004年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对“人文素质”的含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即人文素质就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是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现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二、关于人文素质内容与结构的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对人文素质的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不同的专业和领域各有各自的认识和说法,对人文素质所包含
15、层次的划分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有的学者如沈湘平等人把人文素质分为人文知识方法和人文精神两个层面。其中人文知识与方法是基础,人文精神是核心。沈湘平,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有的学者如田照军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品质的集中体现;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适当的情感态度、道德觉悟与人格境界、合理的价值理念、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等五个要素。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科学知识、文化修养、社会心理、人文精神、人格五个要素。另外,主张以人类文化为人文素质基础的学者,认为人文素质应包括
16、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素质、组织管理素质、信息采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心里涵养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等多个方面。主张以人文学科知识为人文素质基础的学者,则认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为他的思想品位、心理素质、气质、修养、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学者对于人文素质的结构内容也进行了不同的划分与描述,总体看来,大多数论点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看看作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点对人文素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界定也比较模糊,有的划分逻辑性稍欠鲜明,阐释也不够详尽。相对而言,崔新建等学者对人文素质内涵和维度研究的论述是更具有借鉴意义。他将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其一,具备
17、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其二,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人文思想存在和渗透人文知识之中,是人文知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基本的文化理念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其三,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知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四,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
18、最基本、最基本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 实践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体现。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三、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人文素质教育并非眼下时髦的口头禅,中国传统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别重视。我国古老的经典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辞)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可见我们的祖先已经非常重视用人文精神来进行教化了。1922年,人文大师吴宓在中西人文教育谈译文的按语中,即提出“人文教育”之说,并对人文教育的内涵作了解释:“人文教育即教人以所以为人之道。”吴宓,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吴宓附识,学
19、衡,1922年第3期 1925年,钱端升在清华学校中提出:“大学目标当以人文教育为主,即文科学生应有相当科学知识,理科学生亦应有相当文献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认识水平对其内涵和目标进行了概括。杨叔子先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人学会做人之道,包括如何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涉及价值观、民族精神、思想境界及其它非智力因素。”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年第10期张岂之等学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在后天的培育中
20、,得到文学、史学、哲学基础人文学科的若干知识、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粹的熏陶,从而具备优良的品质和素养。” 陈闻晋、王怀民、陈滔滔,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0期刘志明等学者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质、艺术品性和科学精神,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处世,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刘志明、陈鸿雁、魏进平,新时期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5期卜雪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
21、角度多层次的体系。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现阶段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卜雪梅,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四个课堂”试探,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10月()悲悯情怀,即人文关怀,它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要有爱心、同情心;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爱物”;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关注社会的公平、平等。()尚德精神,即崇尚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抵制科技至上经济至上、消费至上的思想,避免培养“科技奴隶”或“经济动物”。()爱国主义。在我国,爱国主义精神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应包含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强大统一而奋斗、献身的精神与
22、义务等。()忧患意识,亦即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就是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时时事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甄宏君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人的文化素养,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扬弃人性消极的一面,使人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的人。二是人的思维完善,人的思维形成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文化的影响,科学教育加强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人文教育使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得到发展。三是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保证人的情感和意志的自由,是发挥人的激情、热情和意志力的保证,我们要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四是实现人生价值,人文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人的综
23、合素质为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甄宏君,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求实,2006年第1期 田照军等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途径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素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育人文精神、具备人文知识、掌握人文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成为一个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田照军、崔晓丹、申思明,论人文素质内涵的维度思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由上面的综述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现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以认识人类自身、弘扬人性、完善道德修养、提高生活意
24、义为目的,进行人生哲理、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知识的传授,从而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的境界,强化人的社会责任感。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把工科院校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为基本方针的教育,旨在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上培养和陶冶学生,使他们具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各种素质,进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从目前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将视线聚焦于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1999年学者的最初涉猎到现在,绝大部分关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都会涉及工科院校学生的
25、人文素质现状。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工科院校往往培养的是具备某些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对人文素质教育关注不够,因而也就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说明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相对更为突出,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杨叔子先生,高校学生尤其是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并将其概括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年第10期通过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6、1.人文素养欠缺主要表现在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相对较少,大部分工科院校。对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则普遍了解较少,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比如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不少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弱,而且字迹潦草,文理不通,相关的语文理论知识缺乏。2. 审美趣味低下不少学生对高雅艺术不懂、不问、漠不关心,对低俗文化却津津乐道,不少学生长时间沉溺于虚幻的网络,终日在论坛上神侃,在游戏世界中畅游,来一场虚幻的网恋,诸如之类的选择还被冠之于在网上搭建精神家园。3.精神追求淡化一些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过于看重物质享受,轻视或淡化精神,表现出人人都很“现实”。正是由于成长环
27、境的复杂化和德育的弱化,使一些理工高校大学生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失落,一些大学生政治觉悟不高、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的感到迷茫。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无所谓个人理想,能过得去就行;而且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满足自身的自然欲望。更多的大学生的信念模糊,行为不稳定,每天可以随心所欲,得过且过。4.功利意识较强在社会变革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价值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从注重理想向更多的现实和功利转变,从无私奉献、奉献与索取并重向更多地注重的价值、感官的享受转变,淡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集体观。部分大学生重功利轻理想,奉献精神缺乏,拜金义、享乐主义泛滥,甚至把师生关系功利化、金钱化。5.
28、道德水准下降人性日趋冷漠,道德水准下降。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事不关己,高挂起”的姿态,不知人情冷暖,只知理性大于人性。部分大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表现为教室垃圾视而不见、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费水电、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缺乏文明社会公德的行为。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够,大学生考舞弊、论文简历造假等现象经常出现,部分大学生还出现了网络犯罪等问题。有的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五、高校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很多,但专门针对人文素质
29、评价的研究则很少。目前,国内已经有少数相关机构和学者进行了人文素质评价的研究。李航认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评价应从思想道德、学习态度、第二课堂、社会活动、工作指标等几方面进行。李航,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一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开封大学学报,2006第20期罗才良依据素质的含义和研究的需要把体育类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和人际交往素质四个方面。罗才良,新疆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李守民认为飞行员人文素质应包括以下7方面: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素质、管理素质、审美素质
30、。李守民,飞行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马抗美等认为对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的评价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史哲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马抗美、郑真江,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新学术,2007年第2期于立东认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学术活动、师资建设、课外活动、环境建设这些方面进行。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路建华认为针对对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应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外交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六个方面进行。
31、路建华、师养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刍议,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2期中国政法大学石亚军等人于2003年承担了由教育部首次设立的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经过严格的论证,把人文素质分为以六个一级维度,包括道德索质维度、文史哲素质维度、科学素质维度、法律素质维度、审美素质维度和环保素质维度。每个一级维度分为意识、常识、行为三个层级,形成18个二级维度。石亚军,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研究数据评析与对策建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8-44页比较这些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对于人文素质的测评观测点不同,亦形成不同侧重点的评价指标。但无论是从那个角度出
32、发,评价本身都应考虑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从个体角度出发制定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六、 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杨叔子先生指出:“一个国家,没有科学,一打就垮:一个国家,没有人文,不打自垮。”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继承人文传统是关乎人类发展的大事,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的顾明远教授说:“人文科学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社会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该捍卫、什么应该摈弃?总之,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
33、责任。”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讲,未来世界的较量,不仅是物质上的较量、科技上的较量,更是精神上的上的较量和综合素质上的较量。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高等教育事业要用更宏观、远大、全面的视野来关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一个人要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客观、全面的思维方式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大学理所当然应该对未来、历史负责,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高级人才。使他们在具备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在知识、理想、信仰、情趣等方面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改变“工具人”形象,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反馈、评估原
34、则,如果没有有效地检验、监督机制就不会有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是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做出客观的判断,这种判断既是检验一个高校学生是否具备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也是评价人文学科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2.有利于准确的找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帮助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找出准确的着手点。3.有利于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帮助高校找出人文素质培育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对进
35、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4.通过探讨基于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利于为今后其他群体的人文素质的评价提供一条值得参考的途径,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弥补社会和就业单位等人才综合评价系统中人文素质评价的不足做出贡献。参考文献一、著作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2、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3、马抗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比较研究.北京:新华书店,2008.4、石亚军,赵伶俐.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36、北京:新华书店,2008.5、石亚军等编著.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研究数据评析与对策建议.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8、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1、李萃英、赵凤平.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12、詹培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多维视角.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3、唐英等
37、编著.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4、王革.赵修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王明成.人文素质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二、论文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1)2、杨叔子.时代发展呼唤科学人文的交融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2(23)3、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职业技术教育(
38、教科版),2001(10)4、杨叔子.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8(3)5、杨叔子. 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6、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7、杨叔子,余东升.坚持“以人为本”走素质教育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0(7)8、邰启扬,人文素质建构简论J.学习与探索,2003(3)9、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5(1)10、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7)11、王玉华、刘向波.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39、2002(3)12、快力、方明宝、周丽芳.人文关怀与现实关切的冲突与交融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调查与分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3、郭红、曹建华.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5)14、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安徽日报,200415、沈湘平.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6、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7、吴宓.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吴宓附识J.学衡,1922(3)18、陈闻晋,王怀民,陈滔滔.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武汉水利水电大学
40、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19、刘志明,陈鸿雁,魏进平.新时期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6(5)20、卜雪梅.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四个课堂”试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0)21、田照军,崔晓丹,申思明.论人文素质内涵的维度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22、李航.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一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23、罗才良.新疆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4、李守民.飞行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25、马抗美,郑真江。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J.新学术,2007(2)26、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27、路建华,师养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2)28、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