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脱硫塔起泡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理意见.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62975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塔起泡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理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脱硫塔起泡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理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脱硫塔起泡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理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脱硫塔起泡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理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脱硫塔起泡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理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一、现象描述:烟气洁净车间4#塔经常性溢流,出现吸收塔“中毒”现象,从地沟中冒出大量泡沫,造成浆液波动较大,影响脱硫效率,原先溢流时车间通过加入消泡剂进行消除,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极不方便,几乎每个班次都要进行消泡,持续影响脱硫效率,溢流起泡现场如下: 二、问题提出:能否找出该塔经常性溢流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问题提出后我们对4#塔展开了调查,从整个脱硫系统着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锅炉燃烧初始阶段:锅炉燃烧阶段和其他锅炉燃烧所用原料一样,工艺条件及参数控制没有大的波动,运行没有出现问题,综合分析来看锅炉燃烧过程问题不大2.除尘阶段:前期对烟道除尘进行了排查,除尘所用布袋没有破损,

2、对除尘出口处的烟气进行采样测量烟尘含量为102g/Nm3含量稍微偏大,但在可控范围之内,其他烟道除尘设备正常3.对4#塔本身进行分析,跟踪浆液本身性质其中PH稳定在5.2-5.5之间,密度稳定在1.08-1.10g/L之间,温度正常没有波动。取溢流泡沫、烟灰、脱硫石膏表层物质、脱硫石膏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如下:1).脱硫石膏表层物质 40倍晶体显微形貌 100倍晶体显微形貌2).粉煤灰 40倍晶体显微形貌 100倍晶体显微形貌3).溢流泡沫 40倍晶体显微形貌 100倍晶体显微形貌4).脱硫石膏 40倍晶体显微形貌 100倍晶体显微形貌结果分析:1.以上为脱硫石膏表层物质、粉煤灰、溢流泡沫的显

3、微结构分析和烘干颜色对比。由上图可以看出,脱硫石膏表层发黑物质烘干以后颜色和脱硫石膏相差无几,并且从显微结构来看其晶体较为细小,属于析晶时不完全产物,属于脱硫石膏晶体未生长完全时的状态,所含灰分及其他杂物较少。2.溢流泡沫烘干以后颜色较黑且有孔状结构,从显微结构分析其应该是粉煤灰居多,脱硫石膏较少,此外还含有一定的有机物。3.用三氯甲烷萃取浆液中有机物,在萃取过程中,只能用脱硫塔中上层层清液,不然三氯甲烷和泥浆在下层混在一起萃取不出。 三氯甲烷在下层,浆液在上层,在萃取过程中发现下层三氯甲烷中有油状膜层出现,说明浆液中存在油状有机物,萃取结果如下:分析所反馈结果为浆液中没有有机物,原因可能如下

4、:1. 浆液中的有机成分用三氯甲烷萃取不出导致结果检测不到;2. 采样时为塔体底部浆液,塔内的有机成分悬浮在浆液表面导致底部有机成分较少。 四、 综合考虑认为引起浆液气泡的原因为:烟气进入脱硫塔时带入烟灰和一些酸不溶有机物质,以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镁等容易引起发泡的物质,这些物质随着循环浆液在塔内富集。有机物质就会在浆液表面形成油膜,引起浆液表面张力增加,随着浆液的搅动容易气泡,烟灰亦容易附着在气泡表面增加其表面张力,从而使气泡不易破碎,起泡引发剂则不断的产生气泡,大量的气泡聚集容易造成脱硫塔内“虚假液位”现象,为操作员带来判断误差,造成脱硫塔内实际液位高于显示液位,脱硫塔溢流。4#塔烟气进量较

5、大,浆液循环流量较大,加上浆液排放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浆液气泡。 五、处理意见:1. 适当减少烟气进入量,减小循环浆液流动量,从而减缓浆液扰动减少气泡产生2. 加快浆液排放周期,及时补充新鲜浆液3. 补充水全部从除雾器中加入,少量多次加入以达到消泡的目的4. 增设管道喷洒装置,把用于调节浆液PH的碱溶液少量多次的喷入浆液中,溶解酸不溶或者油分,可以与除雾器共用一套装置5. 检查塔体本身各个设备是否有漏油现象6. 检查氧化风量送入是否合理,是否根据浆液本身送入相应的风量,多余风量会造成气泡7. 减缓真空皮带机分离水回塔周期,或者进行除盐处理之后在使用8. 对塔体本身、除雾器进行大清洗9. 加强操作室

6、与现场沟通,及时校正塔内液位,避免“虚假液位”引起溢流,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操作意识,避免调节数据落差较大,引起浆液波动 六、实施方案经过和控制室操作人员与相关领导讨论采取了以下方案:1. 关小6#、7#除尘烟道之间的挡板,让6#烟道一部分烟气进入3#脱硫塔,减小4#塔的烟气进入量,同时关掉一个循环泵减小吸收浆液的循环量2. 除雾器自动喷洒时间从每10S间隔调小到每5S喷晒一次,少量多次的加入工艺水能够起到消泡的作用3. 加快浆液排放周期,及时补充新鲜浆液,减缓循环水回塔速度,减小酸不溶物和飞灰等起泡物质的富集,减少起泡。经过以上方案的实施,4#塔起泡明显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替换旧浆液,最终消除起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现在4#塔趋于稳定,溢流管道及放浆管道不在有起泡现象。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