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的人说课稿.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062155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的人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的人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的人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的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诗歌有的人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分析:有的人是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较为重要的一个诗歌篇目。本单元要求在学习第三册诗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诗与其它的几首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构建诗歌欣赏的基本框架,具备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沉浸乃至陶醉。因此,我觉得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适当

2、传授知识。据此,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 (一) 朗读成诵,体会该诗强烈鲜明的爱憎之情和诗的哲理内涵。(二)学习本诗运用的对比手法。(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高尚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一)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 (二)对比的写法教学难点:本诗用哲理性的议论表述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中在永生”的道理,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三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体会该诗融情于诗、融理于诗的特点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诗采用诵读、点评、提问、练习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游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

3、的主体作用。 1、诵读、点评中,朗读最重要。“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读,在时间上予以保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由实践中获得体验。”显然,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感悟为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我将朗读教学贯彻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小组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诗、欣赏、领悟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意境,藉此落实教学目的。 2、提问法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握的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加强记忆。 3、练习法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观有效

4、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多媒体及游戏的运用主要是起到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相互促进活动。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三、说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从郁达夫写的悼鲁迅导入,并故意不说出哀悼的是什么人。“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他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他的一

5、死,使人自觉出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他之一死,使人家看到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绝望的国家。他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然后提问:这段话悼念的伟人是谁?这个问题学生是心神领会的。关键是充满激情的朗诵导入,一上来就奠定了诗歌中对鲁迅的那种景仰、崇敬的基调,下面再讲藏克家如何赞颂鲁迅就自然多了。评委们,我相信我的学生一下子就能进入诗歌学习的情境。 (二)示范背诵 教师饱含激情地背诵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教师在诵读中的感情倾向。教师激励学生,请学生给老师挑刺,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就极大地激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与热情。 (三)学生朗读 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朗读

6、,要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小组读、评读、比赛读等多形式朗渎,以读带动对诗歌的理解。教师要采用语言激励学生。如:让你来读这首诗,你觉得应该怎样表达语气?看谁最能感动大家? (四)学生背诵 采用游戏接龙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 (五)思考阅读(大屏幕展出问题设计),讨论。1、诗中八处“有的人”具体指哪一种人或哪一些人?2、这八种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他们有哪些不同?3、后三节诗可以不写吗?4、“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含义是什么?(六)小结。本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歌颂了鲁迅先生以及像先生一样的人,号召我们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做一个全心全意

7、为人民服务的人。通过以上诵读和讨论,学生能逐步掌握诗歌的特点:1、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对比和反复,对比使两者的形象更加鲜明,反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节奏感,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气势。2、学生知道了诗人写作的目的是赞颂。感受到诗歌形象的鲜明,领会到诗人强烈的爱憎,了解诗歌的主题,突破了难点。(七)学习对比的写法1、讲解对比的含义(大屏幕展示)对比:就是在写作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计、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2、举例分析(大屏幕展示,旨在对对比手法有更清晰的了解)(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枯藤老树

8、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首句用三个情调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对象,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受悲凉、绝望、死寂。接着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一副明快、清新、温暖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审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温馨。(2)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虽然只有10个字,但它通过对比手法把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揭露得入木三分。(3)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例子(旨在通过学生独立分析后再进一步体会、提高,分析略)富豪打了个呵欠,躺在椅子上睡去;工人抽搐了一下,躺在地上死去。3、检查实际操作:(初次把知识转变为能力)请根据自己的体会,自选内容,运用“对比”手法写几句话。(教师巡回指导、点

9、评)评委们,这时候,我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得心应手地写出较好的习作。小结:通过本诗的学习和上面的分析与操作,我们了解到比手法的正确运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达效果,关键是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立意和主题内涵,选择好要运用的材料对象的本质和主题内涵的相似或相反、相对。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仔细揣摩、体会。四、说作业布置:(旨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1)分析下面这一幅对联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塞马秋风蓟北杏花春雨江南(2)两题任选:A、 自选题材,运用对比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B、 对鲁迅作一点研究性的学习,以“我所认识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3)下一节说话课,中心话题是: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今天,我们怎样做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呢?板书设计:生死对人民有利的人言行有的人 对比 追求对人民有害的人 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